四百一十一章 董袁鮮卑

“那奉孝你的意思就是說不用去管他咯!”劉堯笑着問道。

“正是,無論那邊再怎麼打生打死的,到最後依然還是那麼一個結局而已。不必去在意他。”郭嘉平靜的說道。

劉堯贊同的點了點頭,這郭嘉分析的情況,跟歷史上的結局那查沒差不到哪裡去,自己沒必要去在意,或者說自己就算想要去幹涉,那也沒有什麼辦法啊。

“那,要是那陶謙明年就死了呢,徐州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劉堯猶豫了一會,這纔開口問道。

郭嘉一愣,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劉堯會問出這麼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一時之間,他還真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的好。不過現在想想,那陶謙自己也見過,那都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了,看樣子還真的沒多少年好活了的,就算是明年就這麼掛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算了,奉孝你不要在意,我只是隨便問問而已。”劉堯掩飾道。

郭嘉看着劉堯的樣子,心中倒是有了幾分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了。畢竟劉堯的神奇之處他也已經見到過很多次了。這次說對了陶謙的死期,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主公,即便那陶謙死了,那問題也不大。”郭嘉想了想道。

“嗯?此話何解?”劉堯疑惑的問道,他先前就害怕出現一些變數,這變數越多,對自己以後的大業就越麻煩。

“那陶謙又不是膝下無子,只要還有兒子,那麼這個徐州牧的身份就跑不了。只要他兩個兒子不是草包,直接將那徐州給送出去,那麼徐州就不會有事。現在這徐州那就是一大塊肥肉,曹操袁術呂布三個人那都是一匹餓急了的獨狼,其中以那曹操最甚,三個人都盯上了這塊肉,誰也不想分給別人一口,都想着獨吞下去。因此除非他們三個人有着絕對的信心抵抗另外兩人,否則這徐州那就永遠是安全的。”

劉堯聽了不住的點了點頭,一顆心也放了下來了。在他記憶中,陶謙的兩個兒子還真的就是草包,不過好在這兩個草包那還是有些權利慾望的。當初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的時候,他們兩個是第一個拒絕了的。有這點那我就夠了。有權利慾望,自然是不會白白的把徐州讓給曹操了。

其實他劉堯倒也不是怕徐州的變化太大,畢竟現在的大漢和歷史上的大漢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了,也不在乎一個徐州。而是因爲他已經感覺到了自己這幽州恐怕也要開戰了。那徐州若是有着太大的變化,自己鞭長莫及,到時候有些束手束腳的,不舒服。

“那麼跟我們有關係的情況呢?”劉堯神情突然嚴肅了起來。劉堯最在意的那還是跟自己有關的這個消息。

郭嘉聽了臉上也是一板,說道“半個月前,仲德和元浩同時傳來消息,那董卓已經屯兵二十萬在涼州的邊境上,同樣的二十萬大軍屯在幷州的邊境上。看樣子是他董卓要忍不住了,準備動手了。”

“嗯?還有什麼,我想一個董卓還不值得奉孝你如此重視吧!”劉堯眉頭深皺,疑惑的問道。以自己的實力,即便是那董卓全軍出動,?那也不足爲慮。

“嗯!”郭嘉點了點頭,說道“探子傳來消息,那董卓派了使者分別前往了鮮卑以及冀州。而且鮮卑邊境上也已經開始有些動作了。冀州方面也是,袁紹也開始向着冀州邊境上增兵,數目不少於三十萬。”

劉堯心中一震,他終於知道爲什麼郭嘉都那麼嚴肅了。這一個董卓他劉堯還真的不放在眼裡。但是這要是多了一個袁紹再多了一個鮮卑,這情況就不一樣了。他袁紹擁兵四十萬,冀州又富裕,完全可以絲毫不費力湊出一隻三十萬的大軍攻打幽州。

至於那鮮卑,人口兩百餘萬,各個都是馬背上的勇士,可以說是草原上強大的種族了。以前的烏丸在鮮卑面前,那就是被欺負的份,幽州富裕,有了那董卓的蠱惑,出五十萬的騎兵也不是什麼難事。這樣子算下來,劉堯將要面對的大軍,那起碼也在一百二十萬左右,這是何等的數目啊。

而且?他董卓可以的兵馬可以進攻涼州幷州,袁紹可以攻打幽州,而這鮮卑的地盤那就更大了,幷州和幽州的北部都在他們的進攻範圍之內。

這要是董卓袁紹鮮卑真的聯合了起來,兵馬絕對超過了百萬之數,而且自己還是腹背受敵,這絕對是劉堯征戰以來,最大的危機了。

“升鼓,開帳議事!”劉堯低聲的叫道。

幽州議事大廳之中,所有的人全都到齊了。按道理來說,此刻每個人臉上那都應該是比較凝重的。畢竟這嚴格上算起來,那就是他們幽州最大的危機了。但是事與願違,此刻每個人臉上那都是一臉的激動以及信心,絲毫沒有被這個消息給嚇到。

其實也確實是這樣子,劉堯等人精心準備了三年之久,而且手下兵精將廣,謀士無數的,又豈會被這麼一些小場面給嚇到呢。

“相信大家現在都知道情況了吧,都說說看有什麼想法。”劉堯掃了一眼郭嘉等人,意思就是說該是你們發威的時候了。

“主公,這三年來主公治下年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所以這補給一項上不是問題。而我們現在幽並涼三州總共有兵馬八十萬,除去一些必要的地方鎮守,恐怕真正能夠動用的兵馬大概在五十萬左右,還有那五萬的水軍。若是硬拼,即便能勝,那也是兩敗俱傷,因此還是智力取爲上。”沮授第一個站出來說道。至於最後一句話完全是廢話,他劉堯麾下那麼多謀士,不用智,那不是浪費嗎,他沮授主要還是將他們幽州現在的情況說了一下而已。

劉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主公!”賈詡第二個站了出來說道“現在的最壞的情況,也就是我們要同時面對董卓袁紹鮮卑三路的大軍。而以我們的兵力來說,要同時滅掉這三路大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議拖,拖住兩路大軍,用最快的速度趁其不背,盡全力滅掉第三路大軍,這樣子一來這個所謂的聯盟必定瓦解,同時對付起另外兩路大軍那也容易多了。”

劉堯聽了眼中精光一閃,看了一眼在座的所有人,問道“那麼你覺得先滅了哪一路大軍比較好。”

郭嘉等幾個謀士彼此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的吐出了一個字“袁”。接着就哈哈大笑了起來,顯然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劉堯看着他們的樣子就知道這幾個傢伙那早就已經商量好了的,就等着現在說出來了呢。

劉堯也是會心的笑了笑,這袁紹對自己而言,確實是最好捏的一個。

“既然我們要集中兵力消滅掉這袁紹,那麼這董卓和鮮卑該怎麼辦,他們兩面加起來,那起碼也有着九十萬的兵馬呢。”劉堯環顧了一下衆人。

戲志才站了起來,指了指地圖,胸口成竹的道“這倒也不難,董卓那一邊有着四十萬的兵馬,分別駐紮在幷州和涼州的邊境上。涼州有着五萬涼州騎兵以及五萬步兵,還有着程昱程仲德這個老謀生算的主再加上馬騰還有龐德這個穩重的大將在,依靠着城牆之利,防住那董卓二十萬大軍半年時間輕而易舉。”

“同樣的,董卓在幷州邊境也駐紮了二十萬大軍。這幷州的情況反而要比涼州的好。涼州和那雍州之間並無天險,只能依靠城牆來防禦。但是這幷州不同?,他董卓想要入幷州,那必須通過壺關。這壺關我們這些年那可是精心佈置過的。那董卓不明情況之下,必定會損兵折將。有着元浩以及俊義,元伯三人在以及十萬大軍在,那董卓休想踏入幷州一步。”

劉堯聽了會心一笑,心中也是暗自得意。不僅僅是這壺關,所有劉堯麾下重要的關口都被劉堯精心佈置過了。那防禦力就算比起是那潼關和虎牢關也不逞多讓。別說是十萬人了,就算是五萬人,那董卓想要攻破壺關,也一個難字了得啊。

“那這鮮卑又應該怎麼解決,要知道光這董卓,我們可就分出去了二十萬大軍了。”劉堯看着總總胸有成竹的衆人,問道。

郭嘉第四個站了起來說道“這也容易,他董卓能夠聯盟那鮮卑來攻打我們,難道我們就不行了嗎?”

劉堯聽了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有些不滿的看了郭嘉一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除了現在已經基本上他們融入他們大漢了的烏丸人,其他的外族,他還真的不相信。而且若是自己背上了一個聯合外族的名頭,恐怕到時候名聲也就臭了。

郭嘉哪會不知道劉堯在想什麼啊,連忙解釋道“主公,我所說的自然不是去和那些個外族聯盟,而是懸賞。”

“嗯,懸賞,什麼意思?”劉堯也來了興趣,好奇的問道。RS

第406章 劉備投呂第356章 斬首示衆第349章 有大動作第111章 羌族敗退第152章 呂布戰敗第186章 甕中捉鱉四百一十一章 董袁鮮卑第248章 糜竺驚愕第189章 再見家人第267章 糜貞入住第35章 張趙之戰第194章 馬超叫陣第442章 明日再戰第389章 作弊手段第256章 虎父犬子第308章 府中暗道第348章 戴綠帽子第560章 張魯鬼卒第128章 幽州會議第537章 孫策周瑜第337章 四世同堂第521章 一個機會第63章 郭嘉戲忠第129章 幽州三院第478章 馬超來援第67章 公孫瓚死第346章 官商勾結第298章 一觸即發第2章 大儒蔡邕第481章 進宮面聖第200章 蘇僕延傷第413章 一個機會第105章 平定內亂第288章 喜憂參半第340章 提前抓週第171章 算計盟軍第14章 沮授高順四百七十七章 佔領長安第90章 劉堯貂蟬第64章 再得二才第399章 各人要求第36章 趙雲降馬第463章 突襲敵營第564章 擊潰張魯第8章 百金美酒第550章 塵埃落定第310章 危急時刻第8章 百金美酒第278章 袁紹癲狂第24章 廄奚之戰第278章 袁紹癲狂第227章 韓瓊跑了第361章 不滿科舉第218章 好斷無謀第376章 劉堯打算第446章 許攸遺言第128章 幽州會議第31章 頂級戰馬第132章 紙質書籍第493章 壽春袁術第350章 小小麻煩第313章 敵方援兵第212章 烏丸歸漢第99章 墨家傳人第455章 豈能沒我第58章 平定潁川第84章 張寶突圍第145章 孫堅大敗第246章 王博忽悠第517章 兩敗俱傷第519章 魏延甘寧第468章 拿下潼關第26章 公孫狗賊第117章 火燒糧草第541章 好好考慮第440章 反八卦陣第97章 羞辱張讓第62章 刺青升級第59章 曹操到來第12章 劉堯武藝第371章 時間緊迫第413章 一個機會第251章 震懾諸侯第91章 再見蔡琰第227章 糜竺到來第224章 烏丸騎兵第547章 三日爲限第19章 校場比武第563章 高祖顯靈第187章 雙方停戰第242章 選擇戰船第394章 蔣欽出戰第116章 扶風馬騰第306章 家賊難防第19章 校場比武第289章 三成把握第144章 馬超勝利第267章 糜貞入住第323章 片刻寧靜第114章 賈詡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