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

隨着秋季來臨,按照西方的歷法來算,應該快到“天蠍座”的時候了吧。

按照東方的歷法,也過了“心宿當空”的時節。

或許朝中還有個別對數學物理很感興趣的臣子、級別也得夠高,會記得十六年前、劉備北伐破長安那年,懷帝劉協糟了李傕郭汜內戰之亂,丟了長安逃到弘農躲避戰火。

便是在劉協逃到弘農後的那年九月,天象出現了“熒惑守心”的巨兇之兆,當時的衛將軍袁術還派閻象進京,譴責皇帝失德、讓劉協按照他的意思調整對各方諸侯的態度。

不過,那場鬧劇最後被諸葛亮化解了,諸葛亮還拿出了“太陽系黃道儀”,在御前展示,證明了這是有天文規律可循的,跟災異屁關係沒有。

當時諸葛亮推算過,“熒惑守心”的出現規律無非就兩條:

正常情況下,每十六年出現一輪。但連續兩三輪後,可能會出現半輪或者比半輪再酌情增減一兩年的跳變。跳變之後,又能進入十六年出現一次的規律,維持一段週期。

這個說法也是被認可了的。劉協也是在那時候,下令徹底清算董仲舒的部分邪說、把《春秋繁露》廢了,還平了長安城裡的下馬陵。

這事兒對儒林影響很大,當時很多人都知道。

無奈天下大部分身居高位的朝臣,都對數學不感興趣,所以箇中細節也沒深究。十幾年過去,便有些淡忘了。

後來李素讓劉備實施了科舉制後,倒是有越來越多的“明算科”考生,以及需要綜合考全科的“茂才科”官員,逐步入仕。

這批人是比較講科學,也懂點數學物理常識的。但問題是這些官員踏上仕途最多也就十二三年,還沒走到卿相高層,所以影響不了朝廷主流輿論。

爬的最快的那批,也就是入仕十年、做到各部裡的令/郎中級別,也就是相當於後世廳局級。能做到侍郎也就是部級副職的,更是全國範圍內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更何況,哪怕是科舉官員,還有另外三個科目的參考舉子,是完全不需要學數學的。

所以哪怕未來科舉官佔據朝廷主流,從人數上來說,依然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官員,可能不懂數學。

這個問題不是一代人解決的了的,李素也只能是循序漸進。等朝中“靠數學成績優勢贏得了官場競爭優勢”的人才比例提升到一定程度,形成了新的利益集團合力,才能繼續強推數學在科舉中的分量。

這些問題扯遠了,暫且按下不表。

單說這年秋末時分,農曆九月(對應公曆十月底、天蠍座),就在心宿即將沉入黃道面地平線之前,令人畏懼的“熒惑守心”巨兇之兆,果然再次出現了。

偏偏,諸葛亮還沒趕回中原。

他因爲躲避夏末初秋颱風季的關係,大約這時候纔剛從曰本啓航不久呢。要回到雒陽,再快也得一個多月時間。

太史令、靈臺令這套系統的官員,倒是多多少少學過諸葛亮的學說,也知道“熒惑守心”應該是有科學規律的。

但無奈人心不齊,而且這種情況,自194年長安大亂以後,十六年裡確實是第一次出現,很多太史和靈臺官員依然不敢亂下判斷。

更重要的是,當年劉協的很多政令,也只是一時起到了效果,強行推行了下去。後來,因爲劉協後續兩年的遭遇、越混越慘,很多迷信之人,包裹朝中官員,回過味兒來之後,心中都生出了這麼一個念頭:

懷帝當年說熒惑守心不是巨兇,就算真有“科學規律”,可他也確實是在那一年失德、丟了長安、還導致長安被李郭屠戮。

還有上天震怒降了地震震塌長安城牆、震得漢水龍脈重歸關中、幫助了今上攻殺逆賊。

從結果來看,那一年的遭遇對劉協確實是“巨兇”啊。

就算有對所謂的“真命天子不兇”的科學結論,那也只是對當時的劉備不兇、對即將崛起的真命天子不兇,不代表對即將過氣失勢的丟天命之人不兇。

誰讓劉備當初北伐長安時,也確實用了一些神神叨叨的手段,不是地震就是先知先覺開掛,這些跡象,都讓一部分本該相信科學的人,產生了動搖。

李素這種好處全都要的行徑。就好比後世逼站上某些道長,口口聲聲說“要相信科學、這個世界上沒有輕功”,結果說完後就從懸崖上三級跳下去了。

自己不以身作則,怪誰呢。

太史與靈臺系統內的官員,有一些還是比較盡忠職守的,在觀察到了熒惑守心後,直接上報了皇帝,並且請求皇帝指示,是否要嚴格對外保密——

因爲漢代畢竟大多數普通人文化水平還不行,大老粗們你就是讓他夜觀星象他也觀不懂啊。別說文盲了,就算是官員讀書人,九成九也是看不懂天象的,

所以皇帝如果嚴令封鎖消息,自己不說,或許也就沒人知道這個災異的發生了。

但劉備不敢賭,所以一時沒有明確批示,也不想留下把柄。他打算暫時觀察一下民間動靜,看看民間是否真的沒注意到這事兒。

李素也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事兒,但他只是從科學的角度安慰劉備,並且也沒有否認劉備的冷處理辦法。

然而,就在這個時間差裡,太史和靈臺系統裡,居然就有官員立場動搖,偷偷把這方面的消息,匿名對外界官僚透露。

結果天下世家豪強本來就有一些不滿於朝廷打算大興土木、窮兵黷武、超發抄引國債。

畢竟有識之士還是看得出來的,皇帝之前提了很多新的變法,後來以“暫時籌夠錢”了選擇收手、不再強力推進。

但這擺明了只是一時的妥協,等皇帝騰出手來,對外立威之後,遲早還是要磨刀霍霍深化變法的。

所以,能抓住機會給皇帝添堵,哪能不仗義執言?

一時之間,朝中有數十名京官、還有各界累計上千名讀書人,包括舉人和太學生,上書言事、公車詣闕。

言辭鑿鑿,都是直指“天降災異,如同秦始皇三十六年,先漢成帝駕崩、王莽進位大司馬之年,及懷帝失長安之年,唯陛下慎之”。

裡裡外外,都是讓劉備輕徭薄賦、停止大興土木、不要圖謀對外用兵、改革政治。

鬧得剛剛準備隆重辦一把五十大壽的劉備,非常不爽。

劉備本來就是一個不拘小節、大事清楚私生活隨便的傢伙。他對於治國理政還是很開明聽得進意見的,但生活上早就已經貪圖享樂。

原本爲了五十大壽,劉備搞了很多天下各州的奇珍異寶、飲食器用享樂之物,

還特地讓李素和諸葛亮、甘寧、周瑜、步騭進貢了很多早年中原所無、近年來剛剛在三韓、扶桑、蝦夷、流鬼、林邑、扶南等地弄到的海外禽獸、植物,無論是拿來觀賞的還是可以吃的,統統獻上來在雒陽宮中陳列、圈養、送膳。

現在壽辰都快到了,整這麼一出掃興的,劉備簡直抓狂,直接就想抓人、把那些妖言惑衆的傢伙殺了。

李素還算冷靜,不過這事兒他也沒打算花太多精力勸。主要是他的思想和靈魂畢竟更爲現代,他也痛恨封建迷信。

哪怕那些上書詣闕的人,有些確實是老生常談出於好心保守,但這些傢伙不信科學,李素何必花自己的人情救他們?總該付出點代價。

不過,終究是這事兒涉及到的人太多,天下議論紛紛,不可能都嚴懲。

最後,還是司空魯肅、民部尚書顧雍這些穩重派立諫皇帝慎刑,不可擴大打擊,最多隻該懲辦首惡、對於被騙的普通官員則應該懲前毖後、給他們悔過自新的機會。

劉備這才借坡下驢,讓法正徹查了這個大案,最後一統交叉審訊、攀咬、隔離防止串供,

在半個月之內,揪出了兩三個最初對外散播天象的靈臺官員、小吏,還有幾個明顯是惡意組織輿論的朝臣、世家。

法正在劉備授意下,把這幾十個人先收監,其中罪惡最明顯的,處置了大辟之刑,但也是暫時先收監,留到冬天再複覈、處刑。

這個時代並沒有什麼“斬立決/斬監候”的判決,一般約定俗成秋後問斬,也就是到了秋末秋收結束之後,找個時間殺了完事。

劉備和法正這次不敢立刻亂殺,也是怕激起其他人更多的風言風語,不利於朝廷穩定。所以存了一個心思:

一方面,劉備從李素處聽說了諸葛亮擅長破除封建迷信,當初測算天象運行自然規律的都是諸葛亮,所以劉備也想等諸葛亮本人到了、瞭解情況後,更好地反駁反對派。

這個過程中,劉備也是難得無奈地吐槽了李素幾句:

賢弟你作爲教出阿亮的師傅,怎麼這麼不給力?阿亮在算學物理天文方面,都勝過你了!他都會算的東西,你居然只會大而化之說個籠統的概念、不會具體運算?這青出於藍有點嚴重啊!要是賢弟有阿亮的算力,朕今日何至於苦苦等待阿亮來救場子!

李素對此也是很無奈,他都穿越過來二十三年了,對數理化能知道一些系統概念就不錯了,還指望他親自實操科研細節?確實不可能嘛。

這個抱怨也只能忍了。

劉備考量的另一方面,則是他自己也是稍稍有點心虛,總覺得自己五十大壽這年是不是過不安穩了,所以想低調一點,積點德,先把這個秋冬熬過去。

所以,哪怕說是對那些蠱惑人心的罪人要秋後問斬,實際上劉備心裡想的是“再拖一拖,甚至拖過來年正月,上元節,證明今年確實沒有大凶發生,對這個天象的災異解釋確實是假的”,然後再殺也不遲嘛。

到時候,那些迷信之人也該徹底悔悟了,意識到天象跟人間的吉凶沒關係,已經被事實鐵證證明了。

李素對劉備的這個心態,也算是看在眼裡,但他也不強行反駁。

他知道破除迷信之路任重道遠,總得讓天下人明明白白見識一次“今年確實發生了熒惑守心,但也確實沒有任何對統治不利的災禍發生”,一切才真正有說服力。

十六年前劉協不爭氣,今天劉備才得親自來爭這口氣,提供第一份確鑿無疑的事實論據。

一切就這樣高高舉起、暫時輕輕放下,判決完之後,也沒嚴格執行,先和稀泥拖着。

那些被判了大罪的官員和舉人、世家子弟,甚至在牢裡都還有好吃好喝,皇帝都沒打算在行刑前最後幾個月虐待他們。

那些人心裡一開始恐懼、幻想外面的人被犯衆怒聲援他們。後來發現待遇還行,心中也都紛紛琢磨“皇帝是不是有可能也心虛,最後還是會赦免他們”,這才放了心,在牢裡也不鬧事,只想先靜觀其變。

雙方都在等。

時間很快到了十一月份,諸葛亮也總算回到了雒陽。

這時,劉備的五十大壽也過完了,不過過得不是很隆重排場。

劉備沒什麼心情宴請百官、普天同慶。最後也縮小了宴會規模,只是給所有朝臣官吏放假五天,同時請侍郎以上的心腹舊臣一起喝酒、看歌舞、吃新鮮沒見過的海外吃食、再觀賞海外運來的珍禽異獸,然後就算完事了。

得知諸葛亮歸來,劉備第一時間抽空接見了他,非常關切地問了諸葛亮天象災異的原理、反駁依據。

諸葛亮當然是對答如流,他出於對李師的信任,對“天象與災異無關”這一信念的堅持,簡直比李素本人都更加堅定,所以條分縷析地幫劉備化解了擔憂。

劉備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不過還是不想在過完這一年之前、就處決那些妖言惑衆故意煽惑的罪人,想拖過明年正月。

諸葛亮也不會過問這些具體決策,在雒陽大致盤桓了不到半月、述職完畢、呈遞了對平州的後續施政治理意見後,便就職中書令,

隨後諸葛亮交接了一下中書令的日常工作,就被劉備派去了鄴城坐鎮。這次的任期也就一年多,等明年運河徹底修完後,諸葛亮也就不需要再在地方上監督朝廷基建工程了,可以再回京城。

這一年多裡,諸葛亮也不用全程常駐鄴城,而是兩頭跑,春秋在雒陽,冬夏在鄴城。

反正兩地之間交通還挺方便,都算是在華北平原邊緣,直線距離才五百里,偶爾往返就當旅遊放鬆了。

中書令的具體工作,沮授也會在這一年多的過渡期裡,逐步交辦給諸葛亮,等諸葛亮徹底接手後,沮授也能跟鍾繇一樣退居二線,從此以顧問型的身份出現。

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38章 欽定人教版第274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356章 歷史的提前量第19章 冊封都亭侯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489章 袁紹的殺手鐗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449章 出兵交趾第140章 大義名分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15章 原來漢朝人覺得關羽最帥第250章 教壞百姓李伯雅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681章 論功行賞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189章 屯兵犍爲尋釁端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563章 真降都被當成詐降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151章 借刀殺人奪寶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一點免費感言第150章 荊州太平第81章 要臉就得花更多錢第561章 來人吶!伺候禰公子考試!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32章 羣賢畢至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31章 飲馬遼河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77章 曹操的離間是單發的,李素的離間是羣發的第177章 胸甲騎兵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134章 報信的都沒我快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番外第30章 即使拿回來的是垃圾,丞相也要叫好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117章 桑拿巴山夜雪時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3章 什麼?州郡兩級領導都是反賊?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796章 李丞相說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209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上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