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8章 出鎮關東

意識到周瑜提到的那些尋找大洋上孤島的手段非常重要後,李素立刻非常禮賢下士地問周瑜有沒有搞到這樣的鳥,

周瑜表示下次再來丞相府授課,會把他帶進京的送給丞相鑑賞。

於是,時隔數日之後,七月初的一天,周瑜做好準備,再次造訪相府時,就帶來了李素要的東西。

諸葛亮也提前問了日子,一大早趕來看熱鬧,虛心學習。

拿到周瑜給的鳥之後,李素靠着前世好歹還看過不少《動物世界》,仔細觀察良久,意識到這就是近代海軍強國經常豢養的軍艦鳥。

軍艦鳥算是耐力飛行裡飛得最快的鳥了,耐力時速超過150公里(衝刺不算快,隼類和雨燕衝刺都快得多,但那些主要是俯衝,不能耐力飛,軍艦鳥是滑翔)。

飛得又高視力又好,所以五百里外的島,可不是飛一個半小時就到岸了,海船有可能開上兩天。

這種鳥在南太平洋島民中間確實是有養的,李素穿越前好歹還看過迪士尼2016年拍的動漫電影《海洋奇緣》,那片子就挺考據,裡面不就有波利尼西亞人養軍艦鳥麼。

以軍艦鳥的續航,在整個南太平洋各島之間自行飛來飛去擴散,一直擴散到東南亞各羣島,都是很正常的。

瞭解清楚原理之後,其他將領都是嘖嘖讚歎,唯有愛動腦子的諸葛亮,又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想進一步優化。

他就提出:按照這個原理,用續航力明顯更強的“黑離”來導航,不就能更方便找陸地了麼?說不定能找到千里之外甚至更遠的陸地。

(注:漢隸裡有一個“左黑右離”字形的字,現代漢語字庫裡不存在了,就是指漢朝人對信天翁的古稱。信天翁因爲可以飛越大洋,所以自古就是全球各地溫度適合都存在,先秦的時候黃海之濱就有信天翁。)

周瑜被諸葛亮的假設一反問,也不知如何辯駁。

好在這個問題涉及到一些常識,李素前世看《動物世界》還是比較多的,他敏銳地指出了諸葛亮設想的漏洞:

“這不行,‘黑離’(信天翁)耐力太好了,它的飛程遠超過人類艦隊的續航力,也就沒有意義了。

比如人類的船要是跟着這類鳥,恰巧此鳥沒打算中途找島歇腳、想直接飛越大洋,那跟着它的人不就全部餓死渴死在半路上了?”

諸葛亮一愣,隨即恍然,還是李師見識高明。

這不是說巡航半徑越遠就越好,關鍵還是適合人類。

李素知道,信天翁是可以直接不找陸地停歇、直接飛越太平洋的,那續航力跟波音747差不多了,你怎麼跟?

所以,最好還是找那種續航力剛好等於人類艦隊幾天航程、觀察本能又足夠敏銳的鳥。這麼算下來,軍艦鳥剛剛好合用,波利尼西亞人數千年來總結的生存本能,是有道理的。

李素最終拍板:“這種鳥多養一點,問夷洲蠻子買,告訴他們,訓練有素確能找到新島嶼的,一隻換一千斤鐵器,沒訓練的雛鳥不算。

朝廷也要自己學習養鳥儲備,將來給海軍用。

對於擅長訓鳥的蠻夷人才,也給每年三千斤鐵器的俸祿,讓他們培訓漢人馴鳥師,這樣以後就不用一直買了,有了種鳥和馴化人才可以自己繁育。”

周瑜表示領命去辦。

最後,李素拿着周瑜標出的海圖,確認一下他們從波里尼西亞人那兒學來的找島術的實戰效果。

指着流虯羣島的幾個島嶼,分別問周瑜當初具體是如何看雲定位的,實操過程中有沒有遇到疑難。還問他有沒有再發現其他漢人書籍裡此前沒記錄過的陸地。

周瑜還真指出了幾條,比如他指着夷洲正南方六七百里外的一些小島,指出那些地方就是古無籍載,完全是他學了蠻夷找島術後自己練手找出來的。

李素看了看地圖,心中暗忖莫非周瑜找到的是菲律賓,只是如今那邊還都是野人,周瑜也沒有充分探索,所以不知道菲律賓有多大,圖上只是標了幾個小島,沒有來得及勾勒整個面積。

當然,因爲前兩年周瑜剛發現夷洲以南還有島嶼時,他暫時兵不缺土地,所以也就沒有在那些蠻夷島上開拓,只是巡航抵達的時候修了個簡易棧橋碼頭,以便停靠跟當地的蠻夷貿易。

周瑜一開始也不是指望跟蠻子的貿易中、能得到什麼緊俏物資,

畢竟那些島上的蠻夷人種應該跟夷洲一樣,其原始生產力擺在那兒。周瑜更主要的目的是先蒐集情報,瞭解當地物產,好留個的後手。

不過,稍稍貿易之後,周瑜卻發現了意外之喜——那些島上似乎別有值錢的物產。比如,蠻子雖然沒掌握冶金之法,卻能拿天然的蜂窩狀銅塊打磨使用。

自然界確實是有比較純的天然單質銅存在的,不是氧化銅硫酸銅那種成分,就是九成以上的銅,再伴生四五個百分點的巖質碳質雜質、四五個百分點的鋅、鐵和銀。

周瑜當時好奇,就深入讓探險隊蒐集情報,發現那地方銅應該很豐富。畢竟都有近乎單質的自然銅存在了,那銅肯定是很多的。

他原本還想過如果不能被朝廷赦免,或者孫權也想逃往海外,那麼將來還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因爲大漢的海圖上,肯定是沒有這些島嶼的,但夷洲是有的。

所以逃到夷洲還有可能被討伐,但再往南逃就絕對不會被漢人發現了。

只是最後周瑜選擇了歸順,所以也就把這個底牌透露出來了,以示對朝廷的誠意。

李素聽了這些解釋,就知道周瑜當初這是發現了菲律賓,想作爲逃命的後手,最後沒用上。

畢竟第一島鏈上那些板塊接縫、火山列島,金銀銅汞這些重金屬都是很豐富的。

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說,這也很好理解。因爲這些重元素在地球內部其實含量不低,只是重元素下沉,在地殼地表含量少,才顯得珍惜。

所以按照板塊漂移說,板塊接縫的地方,地震把下層板塊擠上來,裡面金銀銅就巨多,火山噴發更是能直接把地幔裡的金銀銅弄到表層。曰本金銀極多,而菲律賓銅礦巨大,這都是後世的地理常識。

後世探明的菲律賓銅儲量超過五十億噸。只不過菲律賓的礦業原本歷史上一直到14世紀初、也就是13XX年纔開始開發,那大約是南宋滅亡後數十年,主要是宋亡後逃到海外的流亡漢人移民開始開採的。

畢竟宋朝滅亡的時候,纔算是第一次漢人政權在中原徹底完了,被外族統治,流亡海外的漢人還是很多的。再之前老百姓也懶得爲了換個皇帝換個統治者就流亡海外。

但這一切,原本都要再等一千年呢。所以,如今漢末的菲律賓,那真是完全的野人聚居地。

那地方的情況,跟東南亞其他那些在大陸上的部分還不一樣,如今的菲律賓沒有任何國家文明,只有太平洋南島民族的部落。

在腦海中粗略回憶了一遍這些歷史梗概,李素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那就是菲律賓那片土地在古代漢文明圈子裡的命名。

菲律賓畢竟是西方人取的地名,而漢文明一開始給那地方取名呂宋,但“呂宋”其實是“旅宋”諧來的詞。

歷史上,漢人文明在蒙元滅宋後,宋相陳宜中逃到越南還想組織抗元,其他漢人也多有南下流亡,菲律賓纔算跟漢人文明有了高度聯繫。被哀悼故土淪陷的流亡者取名“旅宋”。

李素覺得,現在既然被周瑜提前了八百多年發現那片土地並建立了貿易,那就叫“旅漢”吧,取漢人此前因中原戰亂、流亡旅居海外之意。

……

此後數月,李素在雒陽,基本上就是這個生活學習節奏。

每天抽出三分之一的精力料理簡單的政務,垂拱而治,剩下的主要精力都是拿來在丞相府上擺沙龍搞座談會,討論航海和配套的種田技術事宜。

反正天下太平了,休養生息期間,沒什麼好大動干戈的。暫時一切都以將來接收公孫度的三韓地盤爲目標,怎麼做有利於更好更快實現這一點,還不花什麼成本,那就都可以上。

數月倏忽而過,轉眼在雒陽過完中秋佳節,時近九月,天氣也涼快了下來。

朝廷這一波爲期五年的戰爭債券發售,總算也到了最後一年了,今年的發行量降低到了五十億,算是一個平穩的過渡。

畢竟前一年還賣了一百億呢,今年要是驟降到零,怕財政波動太劇烈,各處開支和減稅撐不住。

而發行工作的推進也很順利,可見朝廷信用依然處在一個巔峰上,民間豪強商人階級依然踊躍認購。

五十億賣光之後,財部尚書劉巴宣佈明年開始停售,等市場上的存量抄引消化掉一部分、每年被商人們拿來實際用掉再說。

工商稅和債券的事兒順利瞭解,農業稅和徭役那邊,一切也推進平穩。203年關東地區依然是免除農業稅的,但關西和揚州已經開徵了,

那些地區在劉備治下多年,恢復得不錯,所以中間只爲慶祝天下重歸一統免稅一年,已經很給面子了,今年當然要重新交。

各地也沒有任何不滿和摩擦,切換得很順利,入冬時基本上就能在地方上收齊。

和平年代,一年裡最重要的行政工作就是稅賦錢糧,這塊穩住之後,朝廷的辦公壓力也大減,愈發沒有非李素親自處置不可的事兒了。

李素就按照計劃,跟劉備請了幾個月的假,劉備也準了,從十月份開始算起,一直算到年底。

然後也不出意外地給了他一道詔書,從明年正月開始,安撫關東青徐兗揚四州事務,進一步消弭暗中擁曹擁袁的殘餘,並且籌備種田渡海對付三韓。

總督數州事務的任期當然是一年,不過到期還能追加一年。

天下初定,需要人坐鎮新佔領區,這也是效法周公分陝而治的故事嘛,只不過現在不是分陝了,這個治理區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又往東推了至少七八百里,而且不包括黃河以北。

另外,丞相督師在外,照例是要留一點家眷在後方的,不過不叫人質,那太難聽了。

劉備其實不擔心李素,但他也是爲了制度建設,如果對李素破例了,將來後世有功臣也會謀求破例。

所以最後權衡的結果,只是李素恰好把蔡琰留在陳留郡的汴梁,再把他跟蔡琰所生的姓蔡的次子,也留在汴梁。

畢竟都203年了,過完年就是204。他老丈人蔡邕已經比原本歷史多活了整整十二年。

雖然原本歷史上的蔡邕是牢獄之災遇害,不算自然死亡,可那也是六十歲的人了。多活了十二年,就意味着過完年後蔡邕虛歲七十二了,自然壽命的極限也已逼近,甚至要不是這些年李素這邊生活條件好、擅長養生,蔡邕都活不到那麼老。

早在劉備剛剛滅掉曹操後沒幾個月,蔡邕七十歲時、最後一次參加完朝廷慶典後,就進入了徹底退休狀態,回到封地陳留郡,在汴梁縣的公爵府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此養老,算算日子,蔡邕過這種日子也快兩年了,健康着實日漸衰朽。

蔡邕連寫書的工作都交給女兒掃尾了,好在他完全退休前已經把《史記索隱》可以預見的部分都寫完了。

後續要不要再編造補充修飾完善,就看劉備的武功開拓有沒有超出蔡邕的預設想象。這個活兒是沒有盡頭的,要配合着軍事打擊邊打邊寫,所以蔡琰也可以勝任。

比如目前蔡邕已經把三韓甚至耽羅島對馬島上的民族“是商人後裔”都編完了,還潤色了不少細節史料寫得有鼻子有眼。但這個寫法,是建立在劉備將來只打到三韓爲止的情況下的。

如果追擊公孫度的時候,不小心追到曰本去了,那就得再往下編,這就不是蔡邕看得見的了,只能讓女兒續寫。

李素身爲丞相,要外任是不可能被家人束縛的,好在他跟蔡琰成親也十五年了,老夫老妻也沒什麼太膩歪分不開的。蔡琰就決定留在汴梁,給父親養老送終,別的事兒以後再說。

蔡琰對父親的健康是有數的,知道不是什麼不治之症,就是時候到了。而且民間都傳,孔子七十三亡故,孟子八十四亡故,這是兩道坎,尤其對聖人。

蔡邕估計是活不過孔子的壽命了。

李素只能是帶着甄宓,還有其他的妾侍,以及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前往會稽,先休假三個月建設自己的封地,然後好好總督東海四州。

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516章 勝利會師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60章 惺惺相惜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第552章 不是李司空不盡力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592章 先鋒覆滅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115章 據說泡澡傷元氣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開方式第473章 噴瘋了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560章 張鬆禰衡中門對狙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202章 蠻將歸降,景毅授首第202章 蠻將歸降,景毅授首第364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15章 原來漢朝人覺得關羽最帥第278章 報團取暖的反賊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314章 賈文和佔北原渭橋,法孝直用木牛流馬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18章 你丫開自瞄掛了吧第509章 樑綱你過來啊!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番外第14章 公孫度已死第173章 處置玉璽第395章 沿着歷史長河一路碾壓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88章 知恥後勇張翼德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第285章 孫堅中箭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172章 救火雒陽城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16章 蝴蝶效應第488章 腦補中的三路鉗形攻勢第65章 撈了錢就去禍害丹陽豪帥第301章 這點間接證據根本騙不過賈詡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番外第56章 呂布:死前也要殺個可汗墊背第135章 兩斬蠻王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400章 有右將軍在工人還想失業?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200章 顧頭不顧腚第802章 鄴城落第560章 張鬆禰衡中門對狙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626章 託名司空,實爲漢相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