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

劉備在涿縣的痛飲盛宴,最終還是比劉邦還沛的先例、更多拖了幾天。

最後階段,劉備趁着心情不錯,把大肆封賞的活兒都給安排了,對曹操最終決戰時的功臣,也都得到了最大的一波升遷。

張飛、趙雲在章武五年底和六年初的決戰中,算是立功和受益比較小的,誰讓他們當時主要在河北站場、負責維持新佔領地區呢。

但他們的工作也不能說不重要,畢竟當時冀州纔剛剛拿下沒幾個月,各地都是潰兵組成的賊寇此起彼伏,而且對岸也有青州兗州的十萬曹軍駐紮,不可能完全不管河北都抽到豫州戰場。

只能說分工不同,謹慎持重保底的活兒,總要有人幹。趙雲最後幾天也撈到了封堵曹操北撤路線、順便對兗州東部和青州跑馬圈地勸降的活兒,算是比張飛更多做了一些事情。

最終,趙雲張飛二人,靠着打輔助策應這些戰功,各自再多加一個縣,從五縣封地加到六縣。

不過張飛事實上得到的好處稍多一些,因爲他所封的上谷郡確實還有更多的縣可以直接拿。

而趙雲封在遼東的玄菟郡,那兒只有五個縣在大漢治下,還有一些遼河平原上游一點的肥沃土地,如今還在扶余蠻夷手中。

需要等將來時機成熟、朝廷準備對扶余人動手時,趙雲再帶兵開拓、實際佔領。

東漢時期原本對遼東的統治,主要是分佈在遼河流域的下游與入海口周邊,對於遼河中游開發其實不大。

哪怕那地方其實是遼河沖積平原,適合農耕,但因爲當時在東北沒有推廣種植水稻,也沒有普及棉花和棉布、棉襖,所以有肥沃平原也無法利用。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大漢已經從十四年前,就第一次嘗試在遼河平原推廣種植水稻,八年前更是第一次在蜀中推廣了棉布,最近三四年棉布的應用更是漸漸擴大到了大漢大部分地區。

所以,此前糜竺鎮守遼東時,沒有明顯往東北擴張,並不是水稻和棉襖跟不上,無非是他手下就一個徐榮,只能是守成有餘,勉強防住袁曹,不敢亂打別的主意。

現在天下徹底統一,遼東地區不用擔心被遼西和渤海的敵方軍閥襲擊,可以全力對外,將來往整個遼河平原擴張設郡縣,肯定是必然的。

稍稍休養生息兩三年,等將來對公孫度動手的時候,順勢擴張東北的漢人統治區,正好一次性搞定。

當然,有李素在幫劉備把關大局,冒進肯定是不存在的,李素也知道尊重自然規律。

在沒有近代科技提供能源和取暖,對東北的開發主要也就是到遼河流域全境、松花江南支爲止。

最多再考慮爲了更多的出海口和航路,加上鴨綠江、圖們江流域,不過這些地方的平原地形面積不如遼河平原廣大,山區太多,最多也就是沿河重點佔領關鍵節點。

通俗地說,大漢在東北方向的遠期規劃,就是相當於把後世整個遼省,乃至吉省的南半部開發起來,而且是隻要平原不要山區。

後世長春以北,基本上就別想了,太寒冷了,最多搞羈縻朝貢統治——除非是有新的近代工業歌命。

趙雲對於他的封地暫時無法兌現,也沒有什麼不滿,也沒有急於請求朝廷出兵。而是很識大體地願意等,什麼時候朝廷空下來了,再動手都行,到時候知會一聲,他親自去打。

……

張飛趙雲爲代表的決戰策應將領全部安排好之後,剩下的就是功勞更大一些的、參與了主攻的功臣。

關羽是正面戰場主力的直接統帥,沒什麼可說的,被加封了兩個縣,從六縣的郡公增加到八縣。

不過,爲了搞平衡,關羽這兩個縣同樣不如張飛那一個縣實惠,因爲也是要等將來從敵人手中拿回來的“期房”,如今還在鮮卑手上。

從地圖上看,那些地方是鮮卑人的重要草場聚落,未來確實可以設縣,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呼和浩特核心市區和烏蘭察布核心市區。

關羽的領土進一步擴張,也不得不面臨將來給呂布移封的問題了,因爲幷州正北方的草原實在容不下那麼多公侯封地了。

劉備和李素商議後的暫定想法,是等將來真打了,用更多的稍微差一點、偏遠一點的土地,來換取呂布目前手頭較好一點、但面積狹小草場不足的封地縣。

具體的呂布移封方向,就以進一步往西挪挪,從幷州正北方挪到幷州西北角、河套北方,也就是九原郡,或者說後世的包頭。

大不了,在九原郡劃整整三個縣給呂布作爲封地,那也算是頂格縣數的侯爵了。雖然窮點,考慮到九原郡是呂布的祖籍故鄉,也給他留足面子了,到時候也沒法拒絕。

關羽之外,正面戰場功績最大的是高順和馬超,高順是主力部隊指揮官裡僅次於關羽的,而且在關羽的部隊從陳留郡穿插會師之前,高順鞍前馬後幫着劉備統兵了近一年。

高順能拖住曹軍數十萬主力,確保那段相持期裡沒出事,沒中計,也沒讓曹操抽身,換取其他戰區瘋狂輸出收割,那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了。

馬超和黃忠是最後決戰的進攻追擊階段才大放異彩的,所以論整個戰役層面的功勞,當然不如高順。

但馬超比黃忠多幹了一件事情,就是決戰最後曹軍崩潰了之後,馬超還帶了兩萬騎兵追殺放棄步軍只帶騎兵逃跑的曹操。

儘管曹操不是死在馬超手上,但馬超的追擊迫降了曹軍騎兵部隊中依次斷後的樂進和李典,俘虜了一萬五千人的騎兵降軍,也還是非常不錯的。

憑着這一點,馬超的決戰功勞總算是追評了高順。而黃忠比馬超差就差在這部分,最後只能得到一個縣。

經此一役,高順總算也是頂格封到了三縣兩萬戶的侯爵。

而馬超之前距離侯爵頂格封滿,也已經只差五千戶了,這次縣數沒增加,戶數頂格,似乎還差點意思。

但是劉備又要嚴控公爵總人數,最終妥協的結果,就是給馬超的弟弟馬岱,也加到了縣侯,不過是戶數最少的三千戶縣侯。

同時馬家其他在軍中略有功勳的,如馬休馬鐵,也給了無傷大雅的鄉侯,讓他們分別在西北敦煌、酒泉一代做官,鎮撫西域。

最後的黃忠,本來來得就晚,要不是劉備給機會,好幾次跟隨御駕親征建功,以及之前跟隨李素平江東,根本就到不了現在的高位。

所以黃忠沒什麼好抱怨的,最終能有萬戶侯就已經很感激了,比高順低一大截是應該的,也比太史慈和甘寧、周泰都低,只是比徐晃略高。

另外,說到馬超和周泰,當然不得不提最後決戰追殺曹操的其他文官武將的功績了。

畢竟,周泰和諸葛亮那一路,纔是最後堵住曹操、直接逼死曹操的直接動手者。趙雲、馬超、李素那三路,只是圍追堵截的協助功勞。

周泰前些年軍功積攢速度,明顯有點低於甘寧和太史慈了。甘寧在南方的進攻平定中功勞很多,太史慈則是在海軍作戰、對海外拓地、沿海騷擾方面功勳卓著。

不過,全憑着跟諸葛亮一起堵死曹操,周泰也算是憨人有福,把落下的功勞全追回來了,也得到了兩縣一萬四千戶的封邑。

南邊的李素,雖然只是堵截之功,不過也幫着佔領了淮北大片領土,而且起到了繞後逼曹操走位、讓曹操在決戰前不得不後撤,算是促成了決戰的速戰速決。

所以李素在決戰後的論功,比馬超還高一些。加上戰後和平過渡期間,李素還頗有其他一些治國舉措的文治功勞,劉備最終是在去年的十六縣加到十八縣的基礎上,今年再加兩縣。

所以,李素這個公爵,是擁有會稽郡二十縣封地了,距離全郡獲封還差兩個縣。估計這倆縣也得將來運籌帷幄、統籌爲大漢開拓新的疆土,漸漸增封,最後拿全會稽全境肯定是沒問題的。

而決戰中最後一個要封、也是獲益最大的贏家,自然是諸葛亮了。

直接堵截逼死曹操的人,而且有光復徐州的戰功,得最重的賞賜是肯定要的。

諸葛亮之前的功勞和封賞,就明顯應該是在馬超之上的,他吃虧還是虧在年紀上,馬超畢竟比他年長五歲。而二十二歲和二十七歲,在考慮封侯拜將方面肯定會有很大落差。

這次,諸葛亮的功勞至少也夠得上再頂格加兩個縣的封地。不過那樣一來,他就明顯超出三縣兩萬戶的縣侯上限了、但又距離五縣三萬戶的郡公下限稍微有點距離。

最後,還是李素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給劉備提了一個折衷方案:考慮到諸葛亮的年輕,這次只給他加爵位,但不提升其官職。

年輕人嘛,給爵位不會讓人飄,但做官履歷和升遷速度肯定要壓一壓,讓他好更多知道基層的不易民間的疾苦。

另外,李素不是在涿縣的時候,纔剛剛給劉備出了個主意,允許那些在統一戰爭早期就“毀家紓難”的義士家族,用贊助朝廷軍費的功勞,來換取免稅麼?

諸葛家畢竟有好幾十億的朝廷戰爭債券,而且都是當初政策都不明朗的時候,就主動第一個踊躍購買(算跟李素、甄家並列第一吧,反正都是剛出來政策立刻搶着買),也沒考慮回報,這也算是非常支持大義了。

所以,可以讓諸葛家自願放棄一些抄引國債,做一個典範,朝廷再賞賜他們榮譽——而且這種事情,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

秦始皇的時候,巴寡婦清不就是走的這條路子封侯的麼。漢武帝的時候,剛出臺算緡告緡法令之前,也是有富商主動捐出一半家產助軍,鼓勵皇帝問富商階級收家產稅來打匈奴,那傢伙後來還成功當了九卿(當然從大商人的角度來看,這傢伙肯定是富商階級的內鬼,把同行卷死了。)

當然,諸葛亮現在想封公爵,情況跟封侯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但這不也考慮到諸葛亮本來功勞和資歷就只是差一點點,而且他家的數額特別巨大。

最後權衡的結果,是諸葛家放棄了五十億錢的戰爭國債,然後加上其他功勞,讓諸葛亮二十二歲做到了琅琊郡公,同時換取了其兄長諸葛瑾也是萬戶侯。

這筆錢也佔到朝廷總髮行戰爭國債的十分之一了,而且考慮到最早一批債券是章武三年就認購了,而朝廷還錢還遙遙無期。把利息都算上,將來這筆債券的期權總數絕對能超過八十億。

誰讓諸葛家專利巨多還都是瘋狂賺錢的,從新式織錦機織布機到各種瓷器蒸餾酒的專利都捏在諸葛家手上,只有早期的織錦機發明總算是過了專利保護年限了,他們的錢確實怎麼折騰投資都花不完。

所以,哪怕放棄了國債,他家還是可以細水長流穩步經營,根本不影響。換助攻一下“開國公爵”的位置,加一個萬戶侯,他們自己覺得划算那就是划算。

劉備對於“中興公爵”的總數控制,還是非常剋制的,而且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希望可以文武平衡。

所以最終只是中興六公爵,文武各三人。

以武職封公爵的,只有大將軍關羽(八縣)、太尉張飛(六縣)、驃騎將軍趙雲(六縣)

以文職封公爵的,只有太傅蔡邕(六縣)、丞相李素(二十縣)、司隸校尉諸葛亮(五縣)

未來或許大漢還會有公爵,但概率就不大了,就算有,也不是這一波漢室三興統一進程中的公爵,含金量會有所變化,只有這次的六個,纔算是“中興元勳”。

在涿縣這些日子,把這一切都做完後,快到八月中旬時,劉備才從涿郡再次啓程,隨後前往中山、常山,踏上了最後回雒陽的歸途。

爲了節約軍費開支,隨着回程距離雒陽越來越近,隨行護駕的騎兵規模也可以逐級遞減。

加上騎兵主要是提防北部邊患的,劉備從幽州離開時,便就地留下了三萬騎兵,分散在幽、並駐防。他自己只帶兩萬人繼續南下。

大量的馬匹留在靠近北方草原邊境的郡養着,成本也相對低些。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這次北巡雖然看似騎兵帶得很多,成本統籌工作卻也做得很好,基本上沒有增加浪費。

畢竟中原大決戰結束的時候,好幾萬騎兵是在南方的豫州腹地,本來就要行軍北歸到幽並的。護駕只是順路爲之,回去的時候就不帶了。

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523章 宛雒那點齷齪事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第656章 文丑:我與淳于瓊將軍同年同月同日死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422章 袁曹謀主許子遠(第四更,明天早上結束支線劇情)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675章 于禁:這個劇本怎麼和程普的下場那麼相似?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第162章 董卓夜宴逼華雄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682章 冊封公爵第19章 咱也是官了第172章 救火雒陽城第42章 遍地賊情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後續更新和開新書計劃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339章 臨陣倒戈段忠明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853章 垓下自刎番外第6章 周瑜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術第697章 工商稅變法-上(沒有中只有下,下一章搞定)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40章 這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第70章 大破韓遂只是基本操作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483章 打贏了也要總結教訓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3章 連滅二賊救泰山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566章 科場見聞第516章 勝利會師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92章 消滅張魯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413章 平涼三傑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721章 司空面前只有僞神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172章 救火雒陽城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389章 諸葛亮就是問題多第24章 洛陽紙貴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222章 虛與委蛇第308章 你過來啊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第860章 贏了每人分套房第184章 實事求是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542章 衛將軍領司空事第285章 孫堅中箭第153章 蜀中對第253章 南蠻物種大交換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第536章 諸葛三策第753章 三合一毒打你一次性挨完了吧第549章 法正:我不做人了!第72章 大漢朝最黑的豆腐渣工程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89章 李洛托夫雞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