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三十而相

上元佳節,照例是一年一度皇帝要郊祀天地的日子,算是新年期間最正式的節日了。

皇帝劉備都要一大早起來,先去南郊祭壇祭告天地,回程的時候還要去太廟晃一圈,然後給百官賜宴休息一下。

這天的朝議也跟平時不一樣,要挪到下午,安排在賜宴結束之後。

李素挺不喜歡各種繁文縟節,但他知道自己今天必須忍住。今天再繁文縟節一番,爲的是將來可以少繁文縟節。

畢竟之前封公爵的時候,他只是拿到了“劍履上殿”的待遇,不名不趨不拜這些也還沒有。(不拜不是跪拜,也可以是長揖。古人作揖而拜有些朝代要作得很深,手要往下垂,比曰本人鞠躬還低)

這就得指望今天拜相之後拿到這些新待遇,以後再上朝就可以正常走路了。當然慢吞吞走還是不雅的,李素年輕力壯,也不屑於慢吞吞走,只要大步流星龍驤虎步就行了。

一整天的活動中,李素穿着黑色燙金花紋、紅色紋繡滾邊的新朝服,在羣臣之中着實矚目。

頭戴吳繡勾邊的紫金樑冠,樑冠的額頭部位還用金線繡了兩隻鳳凰兩隻仙鶴環繞雲團。樑的數量是九道,別小看這麼一個帽子的細節,這已經是讓所有人羨慕了,如今滿朝就李素一個人戴九道的。

關羽如今還在昆陽帶兵,沒有回朝,他要是回來了,哪怕以大將軍的身份穿朝服,頭冠上的樑也只是七道,關羽還沒封公爵嘛。至於其他三公,當然也是七道。

李素這身衣服,看起來比較新潮華麗,並非朝廷禮制成法。因爲東漢已經一百多年沒丞相了,東漢舊制文官最高級別只是太傅,董卓的時候才弄了個太師,要求略高於太傅。

所以禮部的人制定新朝服的時候,也只是看《漢紀》上的文字記載復原。古人又沒有寫書記禮法的時候畫圖的習慣,靠文字描述做衣服肯定是不準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事先大致打了幾個草樣,請劉備禦覽定奪,反正都是不違反禮法文字描述的。

而劉備這人出了名的“好狗馬、音樂、美衣服”,所以他胡作非爲了一把,把他覺得最拉風的造型選了出來,還親自隨口說了幾點修改意見,問禮部官員是否違禮。

禮部官員還能說什麼?當然是皇帝覺得怎麼漂亮,哪怕違禮也得想辦法解釋通來。一羣人引經據典最後證明劉備的審美完全符合禮法,最後就出爐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丞相制度未必常設,如今天下未定,帝國還在擴張期,需要權宜之計。

即使劉備這是在臨時復古西漢初年的丞相制,但西漢實際上也就蕭何、曹參是事實上的獨相。曹參死後,以王陵、陳平爲左右相,雖然還沒完全演化爲後來的三公責任制,但事實上因爲丞相不止一人,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相了。

如今朝廷已經有了成熟的三公九卿,這就註定了一旦丞相不止一人,那就等於形同廢止。

再來一次“蕭規曹隨”,當然現在應該叫“李規某某隨”,等統一大業和帝國快速擴張期那幾十年過渡過去後,未來就不會再有丞相了。

既然是臨時性措施,大家也樂得討好皇帝,你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禮部官員負責幫皇帝找理論依據就是了,養禮法官不就是幹這個的麼。

……

諸般繁文縟節結束之後,總算到了下午朝議拜相走過場的環節。

幾天之前,李素還以爲這事兒流程不會複雜,但劉備找他交代預演排練的時候,李素才知道他想簡單了。

甚至,有一些幻滅感,覺得自己怎麼有一絲“奸佞權臣”的不良形象。

原來,在討論拜相問題時,吏部尚書董和要先上奏、提議丞相人選,劉備先原則上接受、然後請百官討論。

但中間還要穿插李素謙虛退讓的環節,連退讓的理由都想好了,得以自己“德薄資淺”爲理由。當然這不是說李素功勞不夠大或者能力不夠強,只是針對他“出身寒微、起於微末、祖無餘德”,所以不當爲相,請另擇有德者居之。

這個戲碼,一度讓李素覺得這該是歷史上曹操乾的事情,挾天子對付劉協,才當丞相封魏公都要辭讓幾回,咱又不是挾傀儡之君的權臣,弄這算什麼嘛?

(注:曹家不光在曹丕篡漢的時候要三辭而後受之,連之前曹操本人封公拜相封王的時候也都辭讓過,只是不用跟篡位那樣演三次那麼多)

劉備可是實打實的開國君主、靠實力打出來的,何必這麼演呢?

但是,私下裡提前預演的時候,劉備還是關照他:

這也是爲了堵天下人的口,以正視聽。之前給賢弟封公爵時,連祖宗七代都查不出來,也不能追封名號光宗耀祖,後來已經有百姓傳爲笑談。這次拜相,要正式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李素這才恍然,覺得也有道理。

因爲他跟其他位極人臣的不同,他是個來歷不明的黑戶啊!大家只知道他是中山郡掾吏出身,連父祖是誰都不知道。

當初封公爵的時候,爲了杜絕這個問題被順藤摸瓜,李素甚至處理成了自己是私生子、不知其父,但其母小時候告訴他父親已死。這也就沒人刨根問底了。

自古到了拜相這個環節,而且還是爲你創設恢復一項舊制,未來史書上肯定是要非常翔實記載的,一個不慎容易被後人挖黑料。

原本歷史上曹操拜相時辭讓固然是虛僞和堵反對派,到了李素這兒,則是爲了別的目的,強調“皇帝知道你出身寒微,祖無餘德,但通盤考慮,還是認爲你本人的功德值得如此,德配其位”。

皇帝都主動提過這個黑點並且認可了,將來別人就不會提了。

這是先主動把槓精的路走一遍,讓槓精無路可走,槓無可槓。

……

李素心裡預演着劇本,明面上小心按着流程走,終於很快熬過了朝議環節,董和已經退場,輪到劉備順從衆議,讓常侍宣讀“臨時起草”的旨意。

“朕踐祚之始,正朔初明,遠人惶惑,天下板蕩未已。當此國難之際,幸得股肱輔弼……”

一番文縐縐的臺詞,把李素的文治武功再歷數一遍,最後定論,

“……今特復丞相之職,拜君爲丞相,君其勿辭……”

李素等旨意讀完,按流程謙虛:“臣出身寒微,祖無餘德。丞相之職,非但荷國之重,亦百官表率也,德薄者不配其位,乞擇有德者居之。”

劉備因爲旨意已經讀完了,所以也不會再讓人另寫一道旨意。這第二遍勸,就只是口頭的口諭,但說的每一個字,都是會讓寫紀的史官寫下來的:

“高祖起於泗上亭長,蕭何起於沛縣掾吏。朕亦起於中山縣尉,而卿起於中山掾吏。蕭何可爲相,卿亦可爲相,何來德不配位?”

劉備這番話還是偷換了一點概念的,他自己雖然少年織蓆販履、入仕起步是個縣尉,但他畢竟已經是漢室宗親,他就不存在“祖宗無德”的問題。

而劉邦和蕭何都是祖無餘德的,當然劉邦靠後來編造了很多神話,赤帝之子斬蛇而起云云,連腿上七十二顆痦子都成了神異之相。所以嚴格來說劉邦蕭何不能和今天的情況類比。

不過皇帝這麼說了,也沒人傻到指出其中的邏輯錯誤,誰都知道這就是個歷史修補工程,把李素出身寒微這事兒從此堵了,不要再提。

李素最後長揖而拜,謝領其命,從頭到尾只辭讓了一次。

這就算是丞相了。

劉備這才一揮手,讓負責宣旨的常侍讀了第二道,主要就是關於丞相的待遇問題的。

一切也完全預料之中,賜了不拜不趨不名,如蕭何故事。另外賜丞相可隨時隨侍虎賁三百人,即使上朝也可以在外殿等候。

說句題外話,“虎賁百人隨侍”之類的待遇,歷史上曹操諸葛亮等人都有,其中曹操的還是包含在“九錫”裡的一部分,九錫其中一錫就是可以護衛進宮的虎賁。

曹操的入宮虎賁人數還多一些,而且經常可以隨便改,曹操也不止一次讓手下人帶兵進宮殺人了,伏皇后被抓被殺那次,多少虎賁想進宮皇帝都攔不住。

但歷史上諸葛亮的虎賁百人隨護並不是什麼僭越,但經常被地攤文拿來攻訐諸葛亮專權架空皇帝、欺君罔上。

而理由是後來東晉的時候權臣桓溫也弄過“入宮時隨侍虎賁百人”的待遇,《晉書》上還有一句話說桓溫此舉是“如諸葛亮故事”,所以地攤文就說諸葛亮這待遇是跟桓溫一樣篡逆。

其實用膝蓋想想也知道,桓溫活着的時候總不至於以奸佞篡逆自居吧,他聽了“如諸葛亮故事”時還大喜接受,說明這個諸葛亮故事在東晉時還是非常正面的形象。

要是桓溫直接以當壞人爲光榮,那他還圖個什麼“如諸葛亮故事”,直接如王莽董卓曹操故事不就好了麼。

正如董卓廢立還如伊尹霍光故事呢,但這不能說伊尹霍光不好,是董卓把伊尹霍光的典故搞臭了,害得從此以後的朝代哪怕廢立確實廢的是無道昏君,也不好意思再引用伊尹霍光了。

劉備現在是實打實的實權皇帝,他的任何決策都沒有絲毫的脅迫。所以他給李素賜虎賁三百人可以入宮、朝見時虎賁在殿外等候,完全是發自內心通盤考慮的正常決策。

而且劉備太瞭解李素了,知道他沒有武功還特別小心謹慎苟,注重安保工作。

李素原先平時外出都能帶很多保鏢,但上朝的時候因爲保鏢不能進宮,所以李素都不怎麼帶,最多隨從十幾個,往往是典韋、陳到之類武藝高強的人。人多了都擠在宮門口等候也不成體統。

現在劉備允許三百甲士進宮、只是不能進朝覲所在的那一進殿,隔了一道殿門,這些保鏢安置工作就方便多了。劉備純粹是君臣互相理解互相方便一下。

而且,按照劉備的旨意,李素還可以自擇丞相儀仗隊的甲冑旗號服色,朝廷古無成例,朝廷只是賜了一筆錢作爲置辦,具體李素自行定奪。所以李素如果爲了威風漂亮,可以自己貼錢弄三百套鑲金嵌銀的亮閃閃板甲,給他的保鏢儀仗隊穿。

不拜不名不趨,加上虎賁入宮,這丞相的待遇也算是滿配了。

李素再次頓首謝恩,恭領旨意。

拜已經不用拜了,那謝恩當然只能是低下脖子點個頭而已。

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477章 從租庸調法到租庸調輸法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648章 謀士多有謀士多的壞處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840章 連封三公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389章 諸葛亮就是問題多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極限拉扯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19章 冊封都亭侯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453章 勢如破竹、直撲龍編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708章 千年大計,設計爲本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796章 李丞相說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403章 二世紀的新生活運動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第49章 官場鬥爭果然來了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771章 有種就全家老小一波流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541章 袁紹擁立第636章 黃蓋被俘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657章 關門打狗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339章 臨陣倒戈段忠明第623章 見識一下沮授的真正實力第802章 鄴城落第81章 要臉就得花更多錢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搶奇觀的一生第426章 猝不及防的最高形態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495章 弒君-上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第479章 四位高智商人士的左右互搏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493章 是個人都會盡量隨機應變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354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449章 出兵交趾第502章 嶺南一月第745章 該醒醒了,還在打仗呢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745章 該醒醒了,還在打仗呢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127章 不太好意思取標題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111章 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