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

諸葛亮做事從來不是拍腦門決策的。

所以他敢拿出腳踏實地的排查解決方案,就一定是深入調研、格物致知,充分做過實驗了。

所以這裡面的決策過程,還是比較漫長的,看似李素最後一場項目決策會議就把事情搞定了,但前前後後的配套工作不知凡幾。

李素一行,最後花了遠遠比預期更長的時間,幾乎整個四月份都泡在宛城、博望、昆陽三地。

拿出思路之後,還要送上馬送一程,教會下面的人具體如何操作、後續如何做對比實驗排查。

親自手把手示範一次:如何對比測試某段河牀下的地質結構,是否能蓄住地下水。

否則以當地工部一線官員的智商,就是給他們把對照實驗方案寫下來照着看,他們也不一定會做。

就好比一個初中生學渣,化學課本上明明白白寫了實驗步驟,也預習過課本了。但第一次去實驗室的時候,就一定會操作了嘛?不會的照樣大有人在。

不過,這一個月的視察、磨合、指導期間,諸葛亮和李素也不是始終都那麼忙。

就好比實驗室裡的化學老師,一部分時間要講課,剩下的時間只要盯着學生操作別出危險。運河工地上,那些基層的工部官員執行指令、試手磨合的時候,諸葛亮就能幹點自己的事情。

而他的夫人黃月英,則是全程都可以幫丈夫忙自家的私事,把諸葛亮想到的那些創意點立刻着手實驗。

從四月中旬開始,諸葛亮大致把“目前的青瓷燒製配方改良”這個思路和議題完善了一下,然後他自己就抽空打理,黃月英也每天幫他,還從後方老巢犍爲郡加急調了一些燒青瓷的工匠來。

信使走漢水、長江水路,哪怕是日夜行船,往返也要一個多月,所以諸葛亮本人倒是沒有在南陽郡留到那麼晚,沒等到青瓷匠人大批抵達。

不過,這些諸葛家的匠人,最後還是在五月份的時候,第一次做出了初步實驗,即在原有青瓷配方中,摻入了一定比例的高嶺土,燒出了表面瑩潔光澤、顏色白裡透着黃綠的瓷片。

當然,這僅僅是白瓷甚至未來青花瓷的第一步,只是證明了摻入高嶺土、確實利於做出顏色泛白又能保證光滑瑩潔的瓷片。

但這次的配方顏色還是不夠白,反而那種土黃色比青瓷更重了,這顯然是高嶺土、蒙脫石等成分本身略帶的微黃顏色在作祟。而留下的淡青色,也變得不是那麼純正。

這種半吊子不上不下的瓷器顏色,暫時市場前景還是比較堪憂的,除非能調出純白,或者至少是完全去掉土黃,纔有可能市場前景比青瓷賣得更貴。

另一方面,初次實驗只是在瓷的顏色上有所改良,但燒出來的瓷片的物理特性卻是反而削弱了的,瓷器變得更加脆硬易碎。

而且對於燒窯時、最後出窯前的降溫把控要求也更高了。跟原本燒青瓷時那樣比較粗獷快速地降低開窯溫度,會導致這種帶淺白色的瓷迅速開裂,產生龜裂紋。

甚至是後續日常使用中,如果直接冷器狀態下澆入剛剛滾沸的水,這種淺白瓷杯也會爆裂。這樣的物理特性,連用沸水沏茶都做不到,肯定是不能用的。

後續調節好配方配比、把顏色問題徹底解決,沒個半年三個月的體力活、毫無花哨地踏實做實驗,估計是解決不了了。

而解決燒窯溫度變化、其他對成器物理特性進行技術調節,這方面的技術試驗,估計也是以半年爲單位的。關鍵是這兩道實驗很多環節還沒法並行測試,因爲會相互影響。

過程中還得高薪養着這批後方培養出來的燒瓷匠人,而且前方的保密工作也不如後方犍爲郡那麼容易做,總之諸葛家的開銷還是非常大的。

這些頂級的、掌握燒窯高端技術細節的工程師,現在在諸葛家每月拿的薪俸,都是十萬錢數量級的,最高的一個月三十萬錢,年底還有利市,一年剛好四百萬,跟朝廷的九部副卿工資一樣高。

畢竟這些生意每年爲諸葛家賺來幾個億,給核心技術總工四百萬一年也說得過去,不這麼幹的話也不好保密,拉不住人。只不過在還沒產生回報的研發期,投入也會變得巨高。

按照如此規劃,諸葛家要造出可以商業化量販的白瓷,至少還要等一年的建設與技術磨合。一年裡的研發投入,包括薪酬,總額也會上億。

……

諸葛家在那兒琢磨瓷器的同時,李素也就利用他還剩下的那點可憐化學常識,琢磨怎麼用蒙脫石粉漿來給紅糖漿脫色。

沒辦法,諸葛亮的強項裡面,物理比化學更強,而且“吸附劑脫色除雜”之類的領域,諸葛亮之前也確實沒接觸,這些東西只好是李素親自上。

畢竟現代人生活裡對這些東西接觸很多,家裡喝水飲水機都要經常換濾芯,還知道買活性炭包吸附除雜,所以這種思維方式深入人心。點破這層窗戶紙之後,蒙脫石脫糖色也就很容易想到。

同樣只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事兒就搞得差不多了。

而且時間主要還是花在怎麼把比較純淨、不帶雜質污穢有害物質的蒙脫石細粉提純出來。

李素用到了粉碎過濾煅燒,再接一遍粉碎過濾,基本上把不明雜質都去掉了,確保食品安全。

後續的糖漿生產環節倒是很順利,而最後環節把蒙脫石懸濁液和糖溶液分開,一開始稍微有點麻煩。

但後面用到了濾濁酒的苞茅過濾法,把蒙脫石粉全部吸附在苞茅上,而糖是完全溶解在水中的,是溶液不是懸濁液,所以也就徹底分開了。

苞茅也算是荊楚之地的特產,是一種白茅草,所以在荊州弄到苞茅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而不及。

早在周朝的時候,管仲幫齊桓公稱霸,討伐楚國,用的藉口就是“昭王不返,苞茅不貢”,說楚國沒有向周天子進貢過濾濁酒用的苞茅,所以齊桓公要尊王攘夷,替天行道。

而後世宋明發展出來的黃泥漿脫糖色法裡,都沒用到苞茅那麼專業的濾草,甚至只是隨便找點稻草來濾,也能造出白糖來,無非沒李素追求的那麼純淨。

最終,在五月底之前,李素成功造出了蒸餾結晶的白糖。

而且因爲蒙脫石粉漿比黃泥漿更純淨,苞茅也比隨便找的稻草過濾效果好。李素造的糖結晶效果極佳,直接結晶出大塊冰糖來。

不過,從實驗出製造方法,和大規模工業量產落地,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工場作坊還得臨時建,選址也得既確保供水便利、周邊環境衛生和礦石粉的運輸方便。這些雜活兒李素沒空操心,就交給小妾的孃家人,讓甄家的人幫忙鼓搗。

主要是甄家從195年開始,其他高科技產業也競爭不過糜家諸葛家,甄宓又專注於“統籌大城市周邊百姓全部種菜、賣菜買米”之類的營生,漸漸擴展到養殖業集中供給。

一言以蔽之,甄家做出優勢做出市場領先地位的產業,也就是幾口吃的,不是什麼高端貨。所以,賣糖這種高消耗量的日常食品調料,還是讓他們的人幫着組織生產和鋪貨。

當然了,技術是李素的,李家肯定要佔絕對大頭,甄宓嫁過來之後也是向着夫君的,陪嫁帶來不少擅長經商的人才和家奴,讓這些人去做就好了。對於甄家,只是調用到甄家現有資源和銷售渠道的,才酌情給對方分潤好處。

這一切工作,李素估計可以在三四個月內就全部搞定,所以白糖的出產還是比白瓷至少快半年。

今年初秋、蜀地甘蔗批量收穫之後,粗加工去掉渣滓,然後船運到荊北,路上運貨需要一個多月,差不多就是八月底能到南陽。

到時候正好趕上李家白糖工坊能完成試產,冬天農閒時就能轉入大規模量產,這個冬天,白糖就能大規模鋪貨出去了。

南陽郡本就地處交通樞紐,有漢水、丹水等航路,荊州本地各處都容易水路抵達,揚州也可以順江而下賣貨。

雒陽雖然沒水路,但就在北邊旁邊,長安也能通過丹水運三分之二的路程,所以蜀地的粗糖先到南陽後再走丹水去長安,甚至比成都直接走蜀道去長安運輸成本還低一些。

未來運河修成後,還能連接輻射關東黃淮地區。所以在李素治下,南陽郡的博望周邊,也就是後世河南方城一帶,註定要成爲一個工商業集散中心了。賣糖賣瓷都非常方便。

不過,李素和諸葛亮本人都沒有在博望親自待到最終等處成果,他們都太忙。隨着時間進入五月份,春季農時徹底結束,北方寒冷地區的夏季用兵黃金期已經到了,關羽早在五月中旬,就已經往北出兵,準備在這個夏天把呂布問題解決掉。

關羽考慮到李素也要用諸葛亮,諸葛亮身上的河南尹職務差事也不能不做事,所以在剛出兵的第一階段,並沒有召諸葛亮這個“大將軍長史”前去隨軍,關羽覺得第一階段那些按部就班的推進,靠他自己就行了。

事實上關羽也確實行,因爲呂布去年已經元氣大傷,在關羽推進到晉陽城之前,呂布都沒什麼有效的抵抗動作。而關羽推進到太原城,至少是六月份了。關羽希望諸葛亮在這個時間之前趕去軍前。

另一方面,去年冬天對林邑國用兵、光復交州淪陷區的趙雲,其實也早就結束了對林邑的戰爭。

只是因爲趙雲打贏之後都沒法陸路傳訊回來,得先坐船渡海回到朱崖,然後才能陸路派出信使穿越南海郡和荊南,快馬回來報信。

所以,哪怕趙雲的戰鬥在三月份之前結束了,他的陸路信使也得四月份從南海郡出發,送到李素和劉備手上,可不得五月份了。

五月中旬的一天,李素在宛城設宴,給諸葛亮鑑別:“阿亮,去了雲長那兒也好好幹,這都不用我交代你了。子龍那邊應該最近就有信到了,有好消息我也第一時間送來通知你和雲長。”

諸葛亮領受教誨而去,自不必提。

反正那麼多大項目大工程的種田部署也都安排好了,後續都是按計劃實施的體力活。夏天這個北方用兵黃金季節,當然應該忙點別的了。

誰讓諸葛亮本來就是個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文武全才呢。

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第635章 火攻周泰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85章 巴西三賊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82章 拖人下水第639章 連環挖坑一時爽,連環引爆時更爽第426章 猝不及防的最高形態第316章 君子慎獨第31章 代人捉刀第491章 連遭喪變第446章 收拾舊山河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464章 無聊瑣事第436章A上去,F2A第576章 長阪坡:一腳地板油幹到底(七千字大章)第709章 天子腳下才需要摻沙子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第108章 亂世懦夫豈可爲帝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番外第56章 呂布:死前也要殺個可汗墊背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794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第320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859章 奈何劉備沒文化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125章 讓叛軍看見了還以爲我們吃不起呢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184章 實事求是第1章 知之爲知之番外第5章 五年規劃第252章 天胡開局的新年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極限拉扯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720章 息壤降世:李司空強要逆天而行,遭天譴啦!第8章 一點寒芒先到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56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大漢朝過去兩百八十三年的讀書人都是辣雞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482章 追亡逐北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162章 董卓夜宴逼華雄第235章 將士長歌入漢關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514章 斬殺弒君賊第45章 我守居庸關,敵在八達嶺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523章 宛雒那點齷齪事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182章 打不過你噁心你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爲什麼會像我一樣博學第731章 拿來吧你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290章 九月懲處名單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4章 三月磨一劍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458章 有錢人的揮霍方式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490章 “專家解讀”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