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

烏延擺脫關羽張飛後,身邊堪堪只剩兩千騎。

爲了挽回耽誤的時間,他無暇細細放火,就隨手在大營帳篷上丟了幾個火把,也不管燒沒燒起來,就趕緊往南狂奔溜號。

畢竟他在與關羽張飛交戰之前,就知道背後的冀州軍在向他不斷靠近。真要是被潘鳳和麴義徹底合圍,那就全完了。

果不其然,烏延奔逃了十幾里路後,剛登上一處緩坡坡頂,就看到遠方有一面“麴”字大旗、數千漢軍。

西邊更遠處地平線盡頭,隱約也有一面“潘”字大旗。

麴、潘兩軍之間,還有比較長的薄弱結合部,但潘鳳軍已然在盡力往這個方向靠。

“若是再繞一繞,恐怕被漢軍三路圍上來,這裡又背靠大海,往東無路可走,不如從這個姓麴的車仗薄弱處衝陣吧,這姓麴的還真是不會打仗,這都能當都尉,跟騎兵作戰居然把輜重車仗放在前軍,呵呵,那不是白給我搶麼。”

烏延觀察了一下戰場後,發現麴義軍中間居然有一段陣線稀疏排着很多車仗,而且看起來都沒什麼人,頓時大喜,決定不費事兒繞遠、以免夜長夢多,直接從這個缺口衝過去!

烏延部最後的兩千騎兵,瞬間抽出馬刀騎弓開始衝鋒。

對面一名漢軍都尉,見狀露出了一絲獰笑。

……

麴義年約三十五歲,他的年紀與軍中資歷年限,都與公孫瓚相仿——此人出身西涼軍,是涼州武都郡人,早在黃巾之亂爆發前,就已經在故鄉跟隨皇甫嵩與羌人作戰數年。

麴義麾下有一支由一千餘名武都老鄉組成的精銳,便是後來的先登營,也都是黃巾之前就已在涼州羌亂戰場上久經磨礪的百戰老兵。

後來黃巾爆發,皇甫嵩被調回中原平叛,覺得麴義作戰嚴明果敢,用得順手,就從涼州調到冀州對付張角,當時就授予麴義別部司馬之職,張角被殺後積功升到騎都尉,這幾年更是在冀州諸都尉中最有希望率先升到校尉。

歷史上,後來界橋之戰時,麴義的先登營只有七八百人,但那只是因爲連年戰亂,先登營多有戰死,麴義爲人又倨傲,只認武都老鄉,不屑於招冀州本地兵源補充先登營,所以到五六年後只剩那麼多活着。

如今才中平四年,先登營實打實還有一千多人。

先登營的戰法,對付輕騎兵時的威力,自然不必多說,稍微瞭解三國的都知道。

它跟後世戚繼光的車陣破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要藉助車輛、木拒馬之類的障礙物遲滯敵軍騎兵的衝擊力,然後近戰步兵與壓制火力搭配。

無非戚繼光時代的壓制火力是火槍、虎蹲炮,而麴義只能用弩罷了。

看到烏延酋長居然把先登營的車陣認成了“輜重車隊”,直衝先登營而來,麴義心裡簡直要狂笑不止。

“全都伏低不許妄動!沒我將令敢先放箭驚敵者斬!”麴義輕描淡寫一句話,肅殺地頒下軍令。

他居然根本不怕烏延衝陣,反而是怕提前暴露火力把烏延嚇跑、所以要放近了打。

跟他配合了五六年的老部下,軍紀非常嚴明,執行時沒有絲毫的折扣。烏延酋長見狀愈發篤定他衝擊的是滿載了物資的後勤隊。

“起身!放箭!出擊!”麴義面無表情如同公式化地喊出了他對付遊騎兵的慣用口令。

無論對面是羌騎兵,還是烏桓騎兵,還是白馬義從,應對之法都一樣。

後續過程過於血腥,就不必多水字數了。

總之烏延部的下場,至少比白馬義從再慘數倍。

“呃啊——”烏延本人慘嗥一聲,被兩支弩箭分別射中了胸腹,昏死過去。

烏延旁邊的親兵拼死扶着,纔沒讓他立刻從馬背上掉下來,總算硬生生從先登營陣線的縫隙中近距離穿過。

烏延再次悠悠轉醒時,也不知道逃出多遠了,身邊只剩下一千人。

他撐着迴光返照的最後一口氣,把弟弟烏蘇喊到面前:“我不行了,別爲我耽誤行軍的速度,直接跑!我們正面敵不過漢軍的,往南一直逃,逃進泰山保住這些人馬就還有機會。”

烏蘇年僅二十,本來就不太懂政治謀略,只好完全聽兄長的。

見他允諾之後,烏延才放心斷氣,右北平烏桓部的少主就這樣嗝屁換人了。

……

麴義把烏延部打得潰不成軍後,很快加緊步伐北進,也顧不得體恤士卒了。

反正已經沒有敵人,不用再保持耐力。

麴義分出麾下的騎兵離開大部隊、率先狂奔,小半個時辰就跑完最後二十里,找到了被烏延放棄的叛軍大營。

“你們這兒誰是主將?我乃清河都尉麴義,剛纔重創了叛軍。”麴義傲然問道。

“涿郡都尉帳下左牙門督關羽!有勞麴都尉了!”關羽越衆而出,跟麴義答話,倒也保持了基本的官場禮數。

麴義:“張舉從渤海郡掠奪了數億錢的財物。本將受使君所託、率部來協防渤海,今日既然滅賊,自當取回百姓損失、物歸原主,不知張舉的贓物在何處?”

關羽臉色一變:“物歸原主?難不成這些銅錢布帛上還寫着名字?麴都尉與賈使君真有本事物歸原主?

再說,此番平原郡,乃至青州樂安郡、兗州泰山郡,都有被害,不全是冀州的郡受害,賈使君未免管過界了吧!”

麴義本來就是狂傲之人,剛剛又撿便宜大破了烏延殘部、殺傷過半,看關羽不想把錢拿出來,頓時有些憤怒。

冀州軍各部加速過來助戰,還不是看在這一大筆財物繳獲的份上!

麴義狂傲威逼:“就算不是全部從冀州百姓身上搶的,也有大半是從冀州搶的!你們幽州軍還想獨吞不成!”

關羽也是傲氣之人,不過幸好如今還年輕,二十六歲的關羽脾氣還沒到那個份上,知道友軍來助戰不能直接撕破臉。他強忍數息,冷冷說道:

“想要追回財物,自己去追張舉啊!所有金銀寶物、貴重細軟,都被張舉親率三千親衛隨身帶走了,恐怕如今已經逃到了灅水上游、要翻燕山而逃。你能追到,全是你的。

至於這邊,這把火也看見了,叛軍喪心病狂,知道帶不走,撤軍前放了把火,粗重輜重大半燒沒了。你要願意分兵救火,那邊兩成的營地廢墟自己去翻,我軍也是剛到!其他官面交涉,日後與我們使君去說!”

關羽不想無緣無故拉仇恨,還是把大部分的鍋往張舉和烏延頭上栽。

聽他說得這麼義正辭嚴,加上以麴義對胡人叛軍的瞭解,確實是那種典型的“得不到就毀掉”的心態,而且如今營中依然煙火未曾熄盡,他也就信了。

畢竟自己只是撿便宜的,關羽表面上分兩成營地面積給他搜刮,麴義也就暫時滿意了。

但麴義並不知道,就在剛纔那一個時辰裡,關羽已經把至少八成的財物運走了——凡是完好的車輛,統統已經趕走搶渡河流。

那五六千輛牛車,也不全是一頭牛拉的,有些重車是雙牛,所以總共繳獲了有八千多頭牛,三五千驢騾,所有的牲口只要沒被燒死的,全部趕到河對岸了。

張舉這次的掠奪,總收穫其實折價高達六七億錢。

有一億多最細軟的寶物和精糧精帛被張舉的本部騎兵載走了。

還有將近一個億,是烏延部騎兵隨馬載走的,但因爲烏延部三千多人死剩一千了,實際上突圍帶出去的財物不到三千萬錢。還有五六千萬,都在今天陣亡的烏延部騎兵屍體、戰馬屍體上。打掃戰場時可以慢慢摸屍撿回來。

只是時間倉促,剛纔關羽搶運大宗爲先,根本還沒空派兵逐一摸屍。

剩下的大頭、價值四五億的物資,都是在營地裡,烏延臨走時草草的一把火,燒掉了大幾千萬,還有將近四個億。

這四億錢的財物,關羽搶運走了三億,還有一億比較零碎,要從廢墟堆裡慢慢分揀慢慢刨。

總的來說,被烏延放火燒掉的,以麻葛粗布一類的織物爲主,所以繳獲品中布匹非常少——布匹和絲綢一旦着火了,在水源不夠充足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法救火。

相比之下,糧食雖然在古裝戰爭劇中看起來很容易着火,但其實是裝糧食的麻袋容易着火,裡面的穀粒並非特別易燃。剛纔關羽軍打掃戰場時,遇到糧車着火,就拼命推到空曠之處,用刀扎開麻袋讓糧食攤撒在地上,無非最終重新把穀粒打掃起來比較費事。

至於銅錢,那是完全無法燃燒的,放火根本不影響,也是第一時間就把所有整車的銅錢統統運走了。

麴義麾下的步兵被翻檢廢墟、摸屍耽誤,再也沒空阻止關羽。而麴義也算是名將之風,倒也沒有全部精力都放在搶錢上,而是親自帶着他的騎兵主力,沿河試圖追擊今天一早就已經逃了的張舉,萬一能追到呢。

拿了錢財,這個姿態還是要擺一擺的。

等潘鳳趕到之時,連摸屍的機會都不剩幾個了,只能讓士兵們打掃救火時散落的糧食——撈上幾千石軍糧,也好過什麼都沒有。

潘鳳當然也免不了找關羽理論。

但一來同爲冀州軍的麴義已經先到搶劫過了,潘鳳的理自然更虧。

麴義作爲既得利益者也會幫關羽說話、保住自己的份額。

二來麼,潘鳳畢竟沒有趕上撈殺敵的功勞,這說話也不硬氣啊。

關羽直接指着躺在擔架上的張飛,厲聲責問潘鳳:“我與翼德,跟劉都尉義結金蘭、誓同生死,劉都尉派我等生死兄弟親冒矢石血戰、攻破張舉大營,親衛精騎戰死四百餘騎!你們幹了什麼!”

潘鳳被這句話一懟,瞬間沒有辦法,能撿幾千石散落的軍糧已經不錯了。

他也不得不擺個姿態,立刻讓張郃帶上河間兵全部的騎兵、跟着麴義的騎兵一起去追張舉,不管追不追的上,裝模作樣吧。

當天的戰事總算落幕,午後時分,連坐鎮雍奴縣城防守的劉備,都因爲聽說了張飛受傷的消息,連忙親自趕來。一方面安撫了張飛、重整了隊伍,另一方面也跟冀州軍的都尉們打口水官司,把戰利品的事兒徹底壓了下去。

看着手頭價值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劉備也是百感交集:這是戰死了那麼多嫡系精銳,外加三弟要在病牀上躺兩三個月換來的啊。

第43章 連滅二賊救泰山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552章 不是李司空不盡力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272章 初到荊州第314章 賈文和佔北原渭橋,法孝直用木牛流馬第682章 冊封公爵第79章 張翼德速取定軍山第817章 只不過是被包圍而已第381章 大行令楊修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635章 火攻周泰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696章 千古不變的變法妙招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782章 張郃高覽降曹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87章 表面兄弟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450章 王朗殉國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第341章 看菜下飯的精髓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318章 世界線收束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771章 有種就全家老小一波流第452章 給你機會跑你不跑第379章 關起門來才能說大逆不道的話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566章 科場見聞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6章 赴常山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82章 拖人下水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67章 遊說單于第802章 鄴城落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46章 虛實之法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339章 臨陣倒戈段忠明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356章 歷史的提前量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837章 二破鄴城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197章 連耗糧都耗不過劉備(三更)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403章 二世紀的新生活運動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第15章 這不是訛詐,是友好協商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72章 大漢朝最黑的豆腐渣工程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378章 功過誰人評第364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164章 低調斬華雄第88章 天子明詔舉茂才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820章 永不言敗第682章 冊封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