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

蔡瑁都能想到的問題和弊端,李素怎麼可能想不到?

何況李素比這個世界任何人,都還額外多上千年的對科舉制利弊的認知。

所以,哪怕李素剛來荊州的時候沒意識,等他親自主持工作、深入調研後,這些弊端也都浮出了水面,並且開始着力解決。

只是暫時還沒想到完善的解決方案,或者說還有很多細節要推敲,以免操之過急導致更多漏洞。所以,李素纔打算穩紮穩打,把本地考生的考試考完之後,再出臺外地人做官機會的政策。

就像是一個程序員修BUG,你得提防“因爲修了一個BUG引出更多BUG”的情況,那就得好好內測,不能代碼敲完直接丟給市場。

李素的幕僚們,對於這個問題的最初建議,是直接開一場額外的臨時性考試,加試錄取幾個“淪陷區”流亡來的名士,也好安撫人心。張鬆等腦子靈活的人都是這麼建議的。

但是鄧芝、王累這些比較思維縝密或者辦事風格刻板謹慎的幕僚,不建議這麼做,認爲必須形成穩定的制度。

否則“外地人能隨意法外加試,錄取率也不一定,本地人卻要按部就班,錄取率很穩定”,那很容易導致反向的僞移民操作。

比如最後搞成“明明是益州人或者荊州人,卻想辦法看看自己有沒有淪陷區外州的親戚,假裝投奔一下再回來”。

那不成“出口轉內銷鍍金”了麼?

李素對這種擔心當然是非常認可,因爲他知道,這不就等於是某些歷史階段“好不容易堵住國內跨省高考移民,結果逼出新的騷操作:富人階級學生中小學出國留學、甚至換國籍。大學階段再以留學生身份回國讀”。

那都是直接一步到位操作成留學生,完全繞過高考了。

所以,真不能急,恩科不是隨便開的,歷史上開恩科的也都是大統一王朝,對全國各地區一視同仁。沒有那個管控條件就亂開恩科,只會導致用人問題愈發嚴峻,誘導天下大亂。

淪陷區和外國人的做官上升通道要建設,但尺度必須拿捏好,不能反而給淪陷區士人“超國民待遇”,那樣的話自己統治區士人的忠誠度和凝聚力會崩的。

到時候大家都巴不得劉備政權淪陷的地方越多越好,反正淪陷的地方拿的做官機會比不淪陷更多,還努力維護自己的家鄉不淪陷維護個屁啊。本來科舉比袁紹的九品中正制多一道文化考試世家大族已經不爽了,再折騰就更不爽了。

好在李素前世的專業,對於統治術的發展史太瞭解了,能借鑑的細節很多。於是就在蔡瑁上下竄連、禰衡尚未發飆的前夕,李素得出的最新討論意向,是設立一項類似於後世宋、明科舉制裡“賓貢”的制度。

同時,對於漢地淪陷區諸州考生,臨時“參照賓貢制度處理”。

李素剛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鄧芝徐庶張鬆王累都覺得匪夷所思,完全沒想到司空怎麼會有這麼天馬行空的想法。

鄧芝虛心求教:“屬下實在不明白,這‘賓貢’之法,原本是用於何種情況的呢?爲何要如此設置?賓貢出仕之人未來的發展,爲何又要與常科有如此不同?”

這事兒沒人幫李素代勞,他只好自己親口跟幕僚們解釋:“所謂賓貢,就是給外國人考試的制度,假設今天三韓、扶余、高句麗、倭、林邑等國的蠻夷仰慕漢化,來中華求學。

朝廷自然也要給他們向善之機,遇學問確有可取者,將來考覈績優,也可酌情授官。不過,對於這些賓貢舉子,只能授類似常科賢良、知兵等科官職,或爲文教官,或爲參軍謀士、領兵將校。

不得爲地方通政官,不得掌地方錢糧司法民政。如此,常科舉子纔不會擔心這些外人搶了本地的地方官。

他們要立功,就通過爲大軍出謀劃策、領兵作戰這些容易實打實看出功勞的領域爭取。就算只有算學之才或者刑名之才,那也只能當軍需官、軍法官,不能與地方爭利。”

李素心裡非常清楚,要讓統治轄區內的人不羨慕流亡北士,最關鍵的就是要不讓他們當容易撈油水的地方官,外地人只能做跟軍事相關的實事。

而且對於流亡之人來說,那也確實是容易公開透明立功的領域,自古只有軍功相關的功績是不能造假的。

即使是文人,協辦軍需後勤調運,損耗率是否降低,出謀劃策是否幫主將打了勝仗,這是最量化最過硬的KPI。

公平,透明,是消解兩個集團互相猜疑的最大保障。

這一點其實原本的歷史上,三國統治者中的孫劉兩家都沒怎麼解決好。劉備手下始終有元從派荊州派和益州本地人的矛盾。孫權也有流亡北士和江東世家的矛盾,最後都要以某一派意志消沉、不肯全心全意爲國出力爲代價,才把矛盾暫時壓住。

魏國倒是這個問題不明顯,但那是因爲魏國佔領的地盤大,所以不用“淪陷區人才”也能過得很好,所以可以選擇徹底犧牲淪陷區投奔者——

至少三國後期也沒見哪些出生在益州揚州荊州的人才,成年後特地跑到魏國去求官還得到重用的。因爲這類人幾乎不存在,也就沒問題了。

李素今天這一招,卻是不僅要解決“戰時科舉的本地人與流亡北士之間矛盾”,更是想徹底給整個人事制度的地域矛盾找到一個宣泄口。

以後那些之前投奔劉備陣營的淪陷區老人,也能借着李素的啓發更好的找準自己的定位、更好的和本地人同僚相處,那李素今天的建設,也算是功德無量超額完成了。

而“賓貢”這套制度,歷史上也是經過考驗的,確實發揮得不錯。宋朝明朝都沒有給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始終既吸引了遠人來朝也確保了本國讀書人的凝聚力和國民優越感、自尊心,不會羨慕留學生。

宋朝來考賓貢的主要是高麗人和交趾人,明朝來考賓貢的主要是朝鮮人和越南人。尤其明朝到了最高峰的時候,賓貢含金量非常高。

如果一個朝鮮讀書人來大明考中了賓貢進士後,只要他選擇回朝鮮做官,基本上直接能被朝鮮國王授予六曹參議職務(六曹相當於大明的六部,參議就是六部的郎中,也就是正司局級)

……

幕僚們討論了李素提出的賓貢的定位後,也覺得原則層面非常紮實,可以確保平衡本地人和外地人利益、確保國民待遇優先,凝聚人心。

當然了,大家對於後續那些“大義名分”上的細節也都心知肚明:今天李素建立的制度是“賓貢”制度,但實際操作時,其實一個真正的賓貢舉子都沒有。

因爲法律意義上的賓貢舉子得是外國人,所以絕對不能說從袁曹淪陷區流亡過來的士子是“賓貢舉子”,只能說是“比照賓貢舉子管理辦法辦理”。袁曹佔領區依然是大漢疆土,只是暫時沒有光復。

討論完名分和效果後,幕僚們羣策羣力頭腦風暴,很快又發現了一個操作層面的難題,那就是考試名額的分配:常科的名額分配,可是按照州郡,每個州每個郡多少名額,公事公辦。

但對於淪陷區人民,顯然不能這麼搞。

功曹從事王累率先指出:“司空,若是按照常法,給淪陷區各州郡攤派來投士人考試名額的話,肯定會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太不公平了。

比如流亡來荊州的士人,肯定是周邊揚州、豫州的人最多嘛。尤其潁川郡跟荊州接壤,又多名士世家。

要是整個潁川郡流亡來荊人士集團,每年只各取一個孝廉、賢良、明算、明法,那肯定會競爭過於激烈。而更北方的州郡來的流亡士人,又恐怕會過於輕鬆中舉——

這麼說不直觀,我舉個例子吧,容屬下想一想,嗯,對了,屬下聽說,襄陽郡還有一位流亡北士,來自於遠如青、冀之地,平原禰正平。應該整個荊州的平原郡知名人士,恐怕就他一個。

要是按照常科選人之法,硬要再湊四個青州人陪他考試,這禰正平也能輕易中舉。這還是對方確有才學名聲的,還有很多郡可能一個知名讀書人都沒有流亡過來,那就更輕鬆了,難免泥沙俱下。”

面對王累的建議,四名幕僚之中徐庶是最感同身受的——因爲他就是潁川郡人,他還有另外幾個同在司馬徽門下的潁川籍師弟,如今但凡還沒出仕的,即使參加了賓貢,恐怕也要經歷“科舉地獄難度”。

雖然徐庶如今是司空府/總督府的參軍,按說不該在人事改革上多發言,他還是忍不住請求:

“司空,屬下以爲,不如就淪陷區用淪陷區的初選辦法,只要確保難度不降低,讓本地人心服口服,具體考法可以變更。

比如大漢如今還有青冀幽並兗豫徐揚八州之地淪陷,未來幾年的賓貢錄取總名額,就定爲年取茂才八人,其餘賢良、知兵按郡數約略取之,各取五十人。

這樣不管考生籍貫來自何州何郡,全部打亂按成績高下取士,不再保證每個郡都有人中舉,不攤牌中舉指標。

考中之人全部充爲各部參軍、軍需官、文教官,高級職位不夠的,就按成績先排,低者可爲佐吏。將來再按政績調整。”

李素摸着鬍渣子想了一會兒,拍板道:“這個相對可行,按照這個思路,再細化一下。取士規模還是太大了,今年來考的人不會太多,減一些吧,來荊州的流亡北士終究不比留在當地的多,至少砍半或者砍三分之二。”

李素吩咐完後,心中也是暗忖:這個改革,倒是進一步爲將來的“科舉打通錄取”鋪墊了前奏。

既然賓貢考生可以完全按成績高低錄取,將來本地人也可以一個州給各郡全部打亂、從高到低錄取。如此一來郡望世家圍標就圍不了了。

李素剛想到這一點美滋滋,忽然就聽到總督府前院漸漸有嘈雜、衛兵奔走。

李素不悅,讓典韋去確認一下情況,沒多久典韋就氣不打一處來地回來了:“司空,外面是一腐儒辱罵你的科舉之法,俺耐不得了,你但凡一聲令下,俺便一戟剁了這賊廝鳥。”

李素倒是很坦然:“急什麼?先看看情況。”

他還真怕典韋衝動,直接跟許褚砍許攸似地把什麼知名狂士砍了,鬧得他有理都變成沒理。

李素自問持身甚正,爲政也非常得體,根本不怕人污衊。有人來噴,正好給他派馬仔舌戰羣儒長名聲的機會。

注意是派馬仔去舌戰,李素本人當然是不會出馬的了。他現在地位這麼高,隨便跟狂士說話很丟份的。那些人都不配李素親自搭理他們。

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172章 救火雒陽城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番外第43章 拓跋力微:打進張家口,活捉張翼德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11章 要不先給個關內侯意思意思?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番外第14章 公孫度已死第286章 袁紹掛孝第15章 這不是訛詐,是友好協商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24章 洛陽紙貴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782章 張郃高覽降曹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122章 浩然正氣皇甫嵩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15章 原來漢朝人覺得關羽最帥第279章 後生可畏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695章 別說陛下沒給你們進行哪項變法的選擇機會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253章 南蠻物種大交換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646章 管你幾路來第92章 消滅張魯第731章 拿來吧你第312章 “黃色計劃泄密”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222章 虛與委蛇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番外第29章 航海先鋒周公瑾第441章 光復武威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52章 宗正少卿劉玄德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590章 孫策小兒你已經被包圍了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27章 好戰略也要有好執行第511章 龐統詐降救橋蕤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505章 走幾天就有一條好消息番外第43章 拓跋力微:打進張家口,活捉張翼德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454章 天降軍糧第739章 先打擊一下呂布的自尊心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