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袁紹的殺手鐗

跟劉備討論好了對袁術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後,李素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南下,同時把他要帶走的幕僚團隊也全部整頓好。

諸葛亮的靈臺令職務暫時還掛着,不過是不會再回雒陽做事了,直接就帶着假期跟李素一起南下。

另外,李素之前放在涼州歷練的一些幕僚,比如做蘭州縣令的徐庶,也結束了他作爲內政官的任期。有了一任郡治級別縣令的地方官曆練,再回來給李素做參軍,底蘊也更讓人信服。

唯一沒有帶走的幕僚,就是幫閒從事甄堯了。這一次,李素反而給甄堯弄了個差事,接替徐庶在涼州做官曆練——主要李素知道,和平年代即將結束了。和平的時候種田玩樂,身邊可以帶幫閒從事,到了要打仗的時候,甄堯這種紈絝子弟帶在身邊有毛用?

什麼人在什麼環境什麼時間下使用,李素心裡清楚着呢。

不過,爲了讓甄堯理解,李素也給他解釋了幾句:“自從大王答應租庸調輸變法後,各地肯定也會出現民營的物流商會,不問貨值只收運費那種專業運輸的。

這個變法跟諸葛家的啓發提議有關,爲了公允,不可能讓好處都被諸葛家佔完了,也得平衡。好在陸運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篷車也普及兩年了,而且篷車是我發明的,你們拿去用諸葛家也不會有怨言。

你們甄氏起於河北,不擅舟楫、不懂海貿,跟徐州人比不了。你去涼州歷練一番,也讓族人多多投資西域貿易。將來大漢的第一批運輸業豪商,甄家專注陸運,讓糜家專注北方航運、諸葛家專注南方航運,也好互相砥礪。”

李素就不說“鼓勵競爭”之類的話了,這個時代也不覺得壟斷有什麼問題,對商人的態度也很隨意。李素只是盡他所能,減少“提出變法的人本身分走改革後最大的一塊紅利”的情況。

諸葛家參與了變法的討論和啓發,那麼就要讓他們儘量換個地盤得益,不能直接在涼州多吃多佔,這也是爲了保護他們。

甄堯完全可以理解李素的苦心,也挺感激他,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一旦天下再次陷入戰亂,自己這種紈絝跟着去南方什麼都做不了,就愉快地接受了新工作。

其餘典韋、王累、王甫、張鬆這些,也全部帶上。連在涼州無仗可打的張任,也被李素提前借調了。

反正涼州這兩年基本上被血腥的清洗殺服了,留下一個擅長山地戰的王平,就足夠鎮守祁連山和湟中地區。馬家再留些人,守衛河西走廊和銀川郡就行。

另外,李素此行的行李不會太多,因爲這次他準備走褒斜棧道南下、棧道難行不適合帶東西。先到漢中之後,順着漢水坐船而下,可以抵達劉表地界的襄陽,然後路過江夏到長沙。

本來理論上最快的路線,當然是直接從長安走丹水、武關道、由南陽郡南下。不過這一路不能開船,要通過袁術的地界,李素不放心

而漢中-漢水就安全很多。劉表跟劉備並不存在任何敵對關係,漢水上也不可能有大量水師劫道,絕對是安全的。大不了到之前先派出使者,讓鎮守長沙郡巴丘港的甘寧提前帶一點人到夏口江面接應,這世上能在甘寧面前劫道的長江賊還沒生出來呢。

另外,趁着南下之前最後這幾天,李素在長安還料理了一些私事俗務——主要是把他的嫡長子的滿月酒給擺了。如前所述,196年年初,李素帶着諸葛亮和劉妙周櫻等四處雲遊時,蔡琰就已經因爲有身,不能同行。

所以,在河套戰役還未徹底結束時,十月初的時候,蔡琰就已經爲李素生下了長子。

李素之前之所以急着在八月份回長安、住了兩三個月,也是爲了陪老婆生孩子,再待到滿月,盡到人夫人父的義務。

只不過李素對於子女向來不是很重視,之前生女兒就沒什麼感覺,現在有了兒子一樣雲淡風輕,所以這事兒顯得很沒存在感。

李素心中想到的只是:以後也不用擔心蔡琰有心結、不用擔心嫡庶之爭。跟小妾們也不用太注意日子是否安全了。不安全中了就中了唄,又不是養不起。

……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就在李素做好了全部準備之後,劉備本來都打算次日親自給李素踐行送別,結果忽然又接到了一份來自關東諸侯的情報。

劉備覺得事兒挺重要的,就又勞煩李素進宮喝個酒討論一下。

而且這次是單獨召見,荀攸這些人都沒到場。因爲這個消息是關於變法的,來自於袁紹。

李素來到石渠閣,劉備也不跟他廢話:“剛剛得到的消息,應該是我們之前宣揚租庸調輸變法的好處,對關東諸侯控制的偏遠州郡百姓、豪強都有所吸引。

袁紹雖然藉助曹操的試點和呂布的大捷,把他治下呼籲跟着變法的聲音暫時壓下去了。但聽說就在袁紹決定不變法後,短短几日之內,他麾下有一些非冀州派系的幕僚,頗有微詞、向袁紹陳述地方上的民怨。

一時間,袁紹‘聽信冀州人之言、保護冀州人之利’的風言風語,傳遍數州。袁紹也不知怎麼搞的,應該是爲了平衡吧,下令廣開言路、另求破除各州士人互相仇視爭利局面的良策——

結果,就有人獻策了這麼個玩意兒。你說袁紹要是真實施了,能拉回天下士人的人心麼?我們要不要模仿跟進?”

劉備說着,把一個奏表推到李素面前。

李素心中也有些詫異:袁紹這麼猶豫的人,也能主持新的變法、籠絡天下人心?

不過,就在他稍微看了幾眼之後,李素瞬間就收起了輕視。

因爲他看到,給袁紹獻策的人,是一個名叫陳羣的青州別駕。似乎是袁紹的長子袁譚推薦給許攸、許攸又作爲“非河北籍謀士領袖”推薦給袁紹的。

都看到陳羣這個名字了,後面的內容應該就是九品官人法了吧?

李素往下一看,果然。

袁紹這是在財稅制度改革落後於劉備、無法拉攏天下人心的情況下,祭出了一個人事制度改革。可以說,也是一個合理的蝴蝶效應了。

歷史上的陳羣,要二十年後纔開始有資格主導九品官人法的改革,但他心中的念頭想法,未必不是年輕的時候、三十出頭就已經有了。

陳羣在曹操攻打徐州之前,就在陶謙那兒任職。他在陶謙那的職務,應該是僅次於王朗、糜竺,這一世因爲糜竺提前走了,所以陳羣直接頂了糜竺的“徐州別駕”,算是年輕得志了。

(注:歷史上陶謙後期的三任別駕分別是王朗、糜竺、陳羣。陳羣原本應該是陶謙病危時才上位的。)

後來因爲曹操徹底攻滅徐州,跟徐州官員結下了深仇大恨,陳羣和很多其他官員就逃難往北投奔青州的袁紹陣營。從這個資歷上來算,陳羣倒也有巴結許攸、提出變法建議的機會,只不過主要的定策之功肯定得讓給許攸這樣的老資格前輩。

袁紹沒有曹操劉備諸葛亮那樣的“唯纔是舉”魄力,而且袁紹本來就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代言人,他接受這個東西再正常不過了。

九品官人法對於世家大族有多大的吸引力、能換來世家大族對提出這個變法的諸侯多大的支持力度,這個不用多說。稍微瞭解點三國的人都知道,說多了純粹灌水:原本曹丕都是靠着這個改革贏得了門閥世族支持他代漢稱帝了,殺傷力能不強麼。

但李素是後世來人,他知道這玩意兒在導致階級固化、世家壟斷做官方面的弊端,是完全不亞於崩壞後的察舉制的。

在李素心中,他最希望的人事制度改革當然是一定程度上向科舉制改良演變,最好是介於唐宋之間那種科舉。不用跟明朝那樣刻意考慮平衡而壓制考試內容的實用性,那樣也容易實現些,阻力也小。

只不過這種改革終究太得罪人,加上之前劉備的勢力也不夠大,所以李素跟隨劉備多年,變法始終集中在稅賦方面,沒有去妄動人事選官制度。

沒想到袁紹在預感到皇帝可能要三長兩短了,趁着中央朝廷還有最後一點價值,搶先把這個討好天下世家的美名給佔了。

袁紹在這個節骨眼上來這麼一下,要是皇帝沒了,天下其他的搖擺勢力要選邊站隊,到時候有多少勢力會因此對袁紹更有好感?

李素心念電轉,也不分析細節,先憑着他多年在劉備這兒積攢下的信用,說道:“袁紹既然可以‘持重觀望’而遲遲不推行‘租庸調輸’變法。我們也沒必要立刻對他的‘九品官人法’表態。

我知道這東西對天下世家大族的誘惑有多強,也不能正面反對,觀望幾個月吧,而且不能以反對的名義觀望,要以尊重祖宗之法、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改良察舉制的名義,來觀望——大王以爲如何?大王若是信任臣,就頂住壓力,等袁術之事了卻,再從長計議。”

李素很清楚,表示“不學習袁紹”,絕對不能用“我想另起爐竈搞一套更激進的東西”的姿態出現。必須打折復古持重的旗幟,實際上慢慢夾帶私貨,這樣天下世家大族人心的傾斜才能被暫時緩解。

劉備想了想,如果李素是明確反對,那他肯定得再找荀攸鍾繇等人商議,才能決斷。而李素言之鑿鑿只是讓他暫緩表態,這種程度劉備還是可以直接接受的。

大家都合作了整整十年了,李素的信用值得劉備在這種程度上偏聽偏信。

劉備只是有些不解:“看來伯雅已經看出此法的玄機所在了?不管用不用,今日只有你我,你說說你對這個九品官人法的優劣是怎麼分析的?說實話,孤一時倉促,還沒看太明白——

這不就是跟察舉制一樣,由選拔者說了算誰能當官誰不能當官麼?比賣官肯定是好多了,比現在這種諸侯自己一言專斷,似乎說不出明顯的好壞,但若是遇到諸侯是個庸主,有個九品官人法,也好過讓那些豚犬用人。”

李素:“大王所見甚是,我並沒有說九品官人法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453章 勢如破竹、直撲龍編第807章 李素也有跟袁紹一樣好謀無斷的時候第277章 槍打出頭鳥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477章 從租庸調法到租庸調輸法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488章 腦補中的三路鉗形攻勢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第59章 使匈奴中郎將李素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搶奇觀的一生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509章 樑綱你過來啊!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345章 荀攸的迪化段位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139章 龐羲求降第694章 改革就是要極限拉扯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第318章 世界線收束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21章 不毛之地第311章 來去自由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63章 前門潰韓暹,後門來楊奉(三更)第338章 反間反間計的反間計(八千字大章)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695章 別說陛下沒給你們進行哪項變法的選擇機會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123章 花樣百出第140章 大義名分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第576章 長阪坡:一腳地板油幹到底(七千字大章)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39章 上達天聽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697章 工商稅變法-上(沒有中只有下,下一章搞定)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76章 老子全都要第828章 難怪一個個地進退失據第705章 諸葛瑾進京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49章 官場鬥爭果然來了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682章 冊封公爵第19章 冊封都亭侯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第434章堅壁清野清了個寂寞第60章 衣錦夜行關長生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792章 虎視何雄哉第444章 千騎欲問邊,斬汜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爲什麼會像我一樣博學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第484章 利用變法撈錢撞到槍口上了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1章 我不想被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