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

徐庶也知道諸葛亮的厲害,所以絲毫不敢因爲年齡白長七八歲就輕視對方的意見,認認真真聽他們說完。

諸葛亮也不客氣,首先就指出徐庶對這片“水車工業區”的整體規劃佈局就有問題。

諸葛亮指着河堤兩旁、上游水流坡度相對陡峭處的幾座水車,說道:“元直兄,你看,上游水流最湍急、受水位下降影響也最大的那些車位,你都安排給紡紗用水車。

而下游多餘出來那些車位,相對平緩、衝力小、但受水位下降影響也小、你才留給磨坊和鍛錘工場,這就是對水力的一種浪費。

繅絲紡紗需要的水車推力並不大,追求的是出力穩、持續時間長。相比之下,磨面和鍛鐵需要的是出力大,但需求的加工量未必多,可閒置的季節也長一些。你這樣的排列,還怎麼充分利用水能?趁着現在水車裡面的紡機還沒都裝上去,改還來得及。”

徐庶一聽,倒也有幾分道理,不過只是這種程度的指出,他還是能反駁的:“這西涼之地,也沒發現有什麼鐵礦泥炭礦,鍛鐵需求不多。

至於磨面,也就蘭州河谷產出的麥子會運來磨,沒有多少分量。其他湟中、枹罕、河西產出的麥子,運費都不夠。我當然要優先滿足紡紗用的水車了,未來三五年內,這兒的紡紗水車數量,都不一定夠整個湟中與河西的棉花產量用。”

諸葛亮搖搖頭:“我聽大王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爲,即使那些需求少,那也不是完全沒有,規劃的時候就該根據各個產業究竟是需要力大時短還是力小時久分開規劃區片。

這個且不多說,再說你看那些僅有的已經開工的紡紗水車,你看,整個場地堆了那麼多雜亂無章的棉貨,有皮棉有原棉,旁邊還有彈棉籽梳皮棉的工場,雜亂不堪,一旦梳皮棉環節產量高一些、紡紗環節就堆砌擁堵……”

徐庶連忙辯解:“這是一時的混亂,這不因爲過去那個冬天,水車轉不動沒法紡紗麼,但去年的棉花又是秋天九月就全部收下來了,只好暫緩收購,等這邊開春有水了再紡紗。

只是各縣以及民間商旅收賣棉花沒有規律,所以堆貨混亂。等水車轉起來運作個幾個月,把冬閒積壓的待加工量都消化了,就不會這樣了。”

還別說,徐庶這種“我消化不掉就讓供應商先別給我供貨”的粗放管理模式,倒是實際結果上實現了類似後世“豐田精益生產”的“零庫存”,反正我用不掉就別給我。

但這種“零庫存”,其實是把物流環節的更多滯壓和混亂推給了更沒有組織的小生產者。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更混亂了。李素和諸葛亮都能看到在這附近的鎮子上,已經扎堆了不少賣棉花的。

當然,這也不能怪徐庶,只能說他數學統籌能力不行,又是才第一年實施這種繁瑣的民政規劃,而且一旦忙起來就容易當局者迷。

諸葛亮搖搖頭,繼續說:“要我說,收棉的政令就該統一,比如告訴周邊各郡百姓,這兒的官營工場主要收沒有梳的原棉,至於彈棉籽的工序要不要讓百姓和棉商自行完成,你可以自己斟酌看着辦。

然後,這兒就該多造倉庫,不要怕庫存,再讓朝廷撥付一筆款項,作爲多收棉花的庫存佔款——這蘭州之地,還是荒郊野外,地皮又不值錢,多造些倉庫有什麼成本?

以後大不了就把棉花屯着庫存過冬,每年七月到九月棉花分批收穫完之後,哪怕趕上枯水期也無所謂。冬天農閒,讓百姓先在官營的梳棉坊裡梳成皮棉、也正好僱傭民夫賺點梳棉的外快。

開春水量豐沛之後,再把一冬積壓的庫存拿去紡紗,井然有序,無非佔用一筆庫存款罷了,卻能便民,還解決了機器閒置時間和人力閒置時間有季節差錯位的問題——用李師的話說,這叫‘用資金的低效率換取民力的高效率’。不是我說,論組織生產資源,元直兄你這水平比我二姐差遠了!”

諸葛亮這番數落,不懂經商的人未必也全部聽得明白,但不管怎麼說,肯定能看出諸葛亮的數學統籌能力很厲害的樣子。

另外,別看古代高利貸似乎利率很高,至少一年收五成利息。但其實大筆佔用資金的額外成本並不大。因爲錢的流動率非常低,很多地主老財都是把金銀銅錢窖藏在家裡閒着,能找到放貸對象的比例寥寥無幾。

利息之所以高,也是因爲收不回來的風險很大——很多農民都是走投無路了才借高利糧食渡荒,借了之後依然餓死病死的也不少,連年遇災的情況也不少,人都死了還怎麼還?

所以,諸葛亮建議官府拿出儲備金來進貨增加庫存、減少供應鏈的混亂,完全是可行的。

徐庶到了這一步,也算是徹底在這方面佩服對方了,自己確實號稱懂點謀略,卻流於定性分析,沒有諸葛亮的定量分析、數理分析的習慣。

畢竟兩人的數學水平差了何止一個時代,再加上諸葛家已經是當世第三大豪商世家了。

諸葛亮二姐的生意,也就比糜竺和甄家小一些,跟袁紹地盤上那些頂級豪商,已經可以掰掰腕子了。或許也不如曹操的官營海船商隊,但那是集結了一方諸侯的全部財政支持才搞起來的“央企”,不能跟民企比。

徐庶虛心地又跟諸葛亮聊了一會兒,聽取了諸葛亮給他的幾條規劃意見、還有一些設備的改良。

兩人對着數據,很快又發現了一些徐庶數學不好導致的規劃問題——比如,對去年秋收時民間的棉花總產量缺乏一個預估,導致徐庶心裡對於這些棉花究竟夠不夠今年這些紡車作坊一年的加工量根本毫無所知。

而去年冬天因爲收購擠壓、又沒及時建立庫存,徐庶爲了圖省事兒,把大部分來不及加工紡紗的棉花,都作爲棉襖的填充物,直接製造了棉襖——當然那個決策並不能算錯,因爲相當一部分棉襖還被前方將士用上了,爲那次馬超千里奔襲到居延海邊追殺郭汜做出了貢獻,讓凍死的精銳騎兵少了很多。

但是,站在產業規劃和內政的角度而言,那不過是一個歪打正着的成績,按道理來說還是應該建立賬目和產能預估、填充棉和紡紗棉的比例也要算賬規劃。

因爲去年沒做這事兒,導致過高比例的臨時積壓棉被用作填充棉,然後諸葛亮稍微算了一下賬目,就發現徐庶後續還能收購到的、老百姓去年秋收後沒來得及賣完的棉,規模根本不足以餵飽劉家峽這邊已經建成的紡紗水車。

可能到今年五月份左右皮棉就被紡完了,後續水車只能閒兩個月,等秋收後今年的新棉下來——這就是不建立至少夠紡一年棉花量的庫存儲備的弊端,也是不預估民間棉花總產量的弊端。

徐庶把這一點牢牢記下,因爲這事兒也不是他說了算的,他得直接越過蘭州太守上報涼州牧關羽,讓關羽今年開始亡羊補牢,責令西涼各地郡守、縣令,從今開始每年要上報“本轄區內今年預計棉花總產量多少斤”這些數據。

爲了發展紡織工業,這是提前把統計局該乾的活兒的雛形都整出來了。

最後,諸葛亮還不忘拿出他改良後的水力紡紗機和便攜式的加工木材的車牀,都是對徐庶這邊的工業建設頗有幫助的。

尤其是車木頭的車牀,被諸葛亮再次改良之後,又多了不少變種的機器。不但有車的,還有旋轉的鋸片,也是腳踏式驅動的,鋸平整的木材比手拉大鋸快不少,能極大提升批量加工木材的工作效率。

……

徐庶把諸葛亮點撥他的意見全部記下,臨了,才注意到小師妹還在旁邊似乎也有些心得想說,徐庶既然今天姿態已經放到最低了,也不在乎多不恥下問一次,就虛心地請黃月英也暢所欲言。

黃月英也幫他稍微挑了幾個毛病:“師兄,既然在蘭州這地方,一年有四個月水車都沒法用,就該把水輪整個卸下來過冬,否則暴露在風沙裡,秋天浸透了冬天再暴曬狂風,老化損壞起來太快了。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 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 領現金紅包!

我雖然見識不多,卻也在荊州見識過翻車,自己造過木構工巧之處,你居然連這點常識都沒有——還有,冬天把水輪存在專門的庫房裡時,屋裡記得牆角堆些石灰收潮。還有,剛纔亮哥教那些工匠用腳踏圓鋸,他們學起來怎麼是這樣的……”

黃月英年少沒有城府,才相當於小學六年級剛畢業要上初一的年紀,當然說話不會給徐庶留面子,自己哪怕只知道一分,也要假裝懂兩分似地指指點點。

小姑娘爭強好勝好爲人師的脾氣,一覽無餘。

好在徐庶也大致知道黃月英的脾氣,選擇了徹底全盤接受,就當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最後,連李素在一旁見年輕人不講學德、太不給前輩師兄留面子,也有點看不下去。等黃月英也說完之後,他才幫徐庶圓場:

“行了行了,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也別搞得元直什麼事兒都沒幹成似的。總的來說,成績還是要肯定的,西涼苦寒,一個冬天都留在這兒不容易。

內政之事,尤其是這些前人沒做過的創舉,都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事兒都不幹,哪來的機會犯錯?所以不要怕犯錯,那些小問題整改了就好。”

徐庶連連謙遜:“右將軍不必爲我掩飾,諸葛令史與黃師妹的眼光果真是毒辣,閱歷也非其年齡所當有,實在是令人歎爲觀止,徐某今天是真的心服口服。”

李素拍拍他肩膀:“好了,別謙遜了,這邊也看完了,今日這邊工地上的事兒,就交給幕僚吧,元直你隨我進城,我們看看雲長那邊的進展如何。”

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31章 代人捉刀第336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31章 代人捉刀第48章 可惜隊友不給力(五千多字大章,劉備支線結束)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216章 徵西將軍又來共襄盛舉了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應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32章 羣賢畢至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274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448章 西邊和平東邊打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第47章 子龍!你搶我人頭!第92章 消滅張魯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48章 可惜隊友不給力(五千多字大章,劉備支線結束)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576章 長阪坡:一腳地板油幹到底(七千字大章)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552章 不是李司空不盡力第674章 周瑜覆滅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770章 二袁打出狗腦子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86章 此功當浮一茂才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423章 鴻溝停戰協議(五千字大章,附停戰協議地圖)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114章 不要小看劉焉的動員能力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32章 不署名纔是最大的揚名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436章A上去,F2A第45章 臥槽這也行?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59章 有意尋糜竺,無心遇魯肅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44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823章 曹操的認知,是停留在沒有地圖編輯器的前提下的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593章 赤壁之戰(六千字)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312章 “黃色計劃泄密”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626章 託名司空,實爲漢相第20章 漢朝也有價格雙軌制第444章 千騎欲問邊,斬汜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番外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372章 收網第421章 攻守雙方都在學習李素(第三更,馬上還有第四更別走開)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753章 三合一毒打你一次性挨完了吧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