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

說句實在話,來宗正府任職這二十幾天,李素連跟劉虞說話的機會都沒撈到過幾次。

至今爲止,他跟這位頂頭上司實在談不上熟悉。

劉虞跟劉焉不一樣,他毫無私心,也就沒有動機去拉攏和利用李素——劉焉之所以“禮賢下士”,是因爲他知道把李素和劉備的事蹟炒熱,對於他心心念唸的“廢史立牧”大業有很大的推動效果。

至於李素本身的才華,雖然也顯露了一些,但還遠不足以讓“九卿”級別的大佬把他當能人異士尊敬。

所以,劉虞雖然徵辟了李素,但也就把他當成一個“可堪一用的基層屬吏,說不定將來可以帶到幽州去幫着管管軍隊後勤調度”,並沒有額外的重視。

今天,也是收到了韓卓的回信,纔信步過來看看,順便考校一二。

李素知道,未來回到幽州,這劉虞就是他和劉備的頂頭上司了。至少在張純、張舉叛亂徹底平定前,都要在這位大佬手下做事。

因此眼下有機會表現,他還是非常珍惜的,言辭應對也都極爲走心。

他略一思索,用盡量不犯忌諱的措辭解釋:“劉縣尉當初於我,有救助之恩,若非如此,我也不能逃脫張純爪牙的控制、出首立功。故而我與他雖然相識不足兩月,卻恩若兄弟。”

劉虞聞言,微微點頭:“人生於世,自當立信重義。如此說來,你爲那劉備揚名,倒也算是知恩圖報。”

劉虞本來對於李素幫劉備炒作、揚名的動機,還不是很瞭解,怕他倆有什麼陰謀,所以不想跟李素太接近,只想先觀望。

他爲人方正,沒有曹操那種“唯纔是舉,雖不仁不孝亦可重用”的魄力。他的用人觀,是才華和道德並重,不喜歡結黨營私搞小動作的下屬。

但李素入職二十天來,劉虞從未見李素有試圖在他面前多露臉。

而且今天來視察,他又明明看見李素確實是已經幫宗正令、宗正丞改進了做簿籍表格的效率,但卻從來沒表現出邀功請賞的舉動。

這才讓劉虞漸漸熄了對李素人品的猜疑,相信李素不是溜鬚拍馬的阿諛之輩。

這個疑心開釋之後,劉虞也就放下架子,很務實地問道:“我看你和劉備,也都是赤忱之人,有些話就直說了。涿郡太守韓卓,昨日已有表文送到,舉劉備爲涿郡今年的孝廉,後日朝會公議,估計會擇涿郡一大縣,實授縣令之職,秩六百石。

不過,陛下法度猶在,如今即使是孝廉正途出身的官員,也要按授官繳納‘修宮錢’。以致很多有氣節的清流名士,都隱居故鄉拒絕徵辟、不願爲官,以免揹負花錢爲官的污濁之名。

我看那劉備,如今也算有美名在外,不忍如此義士,揹負上花錢買官之名。但朝廷又確實需要用他,國難之秋,不該爲求虛名而處實禍,所以,想問問你是如何爲他考慮的?”

劉虞畢竟是第一次跟李素懇切深談,所以有些話尺度還不是很放得開。

要不是惋惜劉備如今那麼好的名聲,能作爲提振官僚集團士氣的典型,劉虞也不至於跟他說這些,換個人早就讓他們自生自滅了。

李素略微一琢磨,就大致明白了。

首先,劉虞的第一層意思,就是如果李素想讓劉備當官、不在乎名聲的話,那麼後天朝會之後,就乖乖拿六百萬錢、去皇帝的西園交錢。

一手給錢,一手給官印,正六百石的官租金六百萬,租期一年,童叟無欺。

不管怎麼說,這個官職可比劉備鬧出孝義之名前、純靠出首和追賊之功所得到的官位,又高了一截了。

朝廷上次給劉備加封的官才正四百石。升一級是比六百石,再升纔到正六百石。所以這次可是正兒八經讓他做一萬戶以上的大縣縣令了,管轄調度的資源能比上次多一倍。

但是,劉虞也說了,如果“屈服於皇帝收錢的淫威”,乖乖就範,對劉備的名聲,多多少少是有一點負面影響的。

當然了,“因爲確有才華、爲朝廷所需,被徵辟爲官”,給點“修宮錢”,肯定比完全沒才華、100%主動堆錢買官,名聲損失要小很多。

但真正最有“氣節”的官員,是直接選擇“拒絕交錢才能做官,寧可不做”,甚至還有自盡死諫抗拒交錢的。

李素琢磨了一下,冒險問道:“宗伯倒是目光如炬,竟知曉我能爲玄德兄出得起這錢……但玄德兄的名聲,如今確實是士林忠孝兩全之榜樣,輕易傷損,恐怕對士人報效朝廷的士氣、決心也是一種損失。

還請宗伯指點,可有隻花錢、卻不損名的辦法,最好是我們乖乖交錢,但外人不知道我交了錢,哪怕爲此多交點也無所謂。卑職知道這個不情之請可能很爲難……卑職絕不是爲了私利。”

劉虞聞言,站起身來,來回踱步了一會兒,仔細盯着李素,甚至繞到背後觀察他的神色、舉止變化。

良久,劉虞嘆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但你可敢發誓,稍後之言,出我之口,入你之耳,絕不外泄!”

李素心中一凜,似乎已經猜到,連忙發誓:“宗伯稍後所言,我李素若有泄露,身敗名裂。”

他沒說什麼要死要活的代價,而是說“身敗名裂”。

但偏偏是這個賭咒的措辭,居然讓劉虞心有慼慼焉。

這也是個知道名之妙用,或重於性命的存在,大家是同道中人呢!

惜名之人,便當以名動之。相反,李素剛纔要是說出個諸如“五雷轟頂、不得好死”之類的誓詞,說不定劉虞還不屑一顧。

劉虞就這般鬼使神差地被打動了,他悄聲說道:“那你便給我八百萬,我幫你通過別的路子想辦法,向陛下討一道‘特赦修宮錢’的恩旨!”

李素極爲短暫地一愣,隨後瞬間秒懂。

如果是給了錢還敗了名,那就只用給六百萬!

如果想“給了錢但不讓外人知道你給了錢”,也就是“做了壞事不留名”,那錢方面你就要損失更多!你得給八百萬!

多出來的兩百萬,是用來讓漢靈帝把這事兒的罵名全部拉仇恨拉走、給一道“別的官上任都需要給錢,唯獨給這個官特別豁免”的詔書!

說不定,就是因爲劉虞身爲大宗正,他有直達漢靈帝的秘密送錢渠道、秘密到連漢靈帝身邊的十常侍都能繞過!

一剎那間,李素忽然回憶起上輩子看《後漢書》時看到的一條記錄:

整個靈帝中平年間,天下官員上任都需要給“修宮錢”,即使是才幹再卓著、朝廷再急需你,最低最低也就打到三折的折扣,幾乎沒有豁免的。

《後漢書》唯一一個明文記載的豁免案例,就是大宗正劉虞調任幽州牧這次。

漢靈帝下了一道被載入史冊的特旨,強調他深知劉虞是個清官,沒錢,讓他不用給修宮錢就能上任。

而這道詔書,也讓劉虞的威名進一步提高,幾乎到了河北無人不敬仰的程度,大家都知道他是全國唯一一個皇帝特旨認證過的清官。

現在,結合劉虞剛纔說的這番話、提的這條建議,李素心中豁然開朗,開始懷疑:莫非……歷史的真相,是漢靈帝原本願意給打兩折、只要一千萬就賣幽州牧,可劉虞卻願意給超過一千萬的錢,只求皇帝給特旨幫他洗刷交錢的惡名?

結合後世看到的史料,李素忽然覺得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因爲《後漢書》裡就有一個矛盾的記載,說是劉虞素來表現得非常清貧,在個人生活作風和儉樸方面也名聲遠播,連胡人都敬仰他的生活私德。

但最後劉虞被公孫瓚殺害之後,公孫瓚抄了他的遺產,卻發現劉虞妻妾藏在家裡的服飾、珠寶都非常華貴,完全不是她們平時在人前表現的那麼儉樸。

這個記載未必完全可信,也有可能是公孫瓚殺害劉虞後栽贓他。不過,至少給李素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和思維角度。

不管怎麼說,這位宗伯大人肯定是個非常愛惜羽毛名聲的人!

他的這種愛惜,倒不一定是出於虛僞,更有可能是爲了國家,比如國家需要這麼一個有威名有仁義儉樸之名的道德楷模,去威懾和感化五胡。

如果劉虞的人設倒了,損失的不僅僅是劉虞個人,還有可能連累整個大漢朝這塊招牌,在胡人心中的號召力下降。

對於幽、並二州的胡人而言,劉虞的形象,就代表了大漢的形象。到了這個位置之後,劉虞已經不得不僞裝美名自己了。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公孫瓚把劉虞這塊招牌弄掉之後,胡人立刻就不把漢朝當回事兒了。哪怕袁紹打着爲劉虞報仇的旗號,反殺了公孫瓚,也沒能重建起劉虞時代的威望。

因爲袁紹駕馭烏桓大人蹋頓的時候,已經淪落到要靠婚姻和親了。

而劉虞的時代,丘力居哪敢提和親啊,借他膽都不敢。

……

這些前因後果看起來挺複雜,但李素上輩子學的就是外交欺騙,他當然深諳“立鷹派/鴿派人設”的操作邏輯是怎樣的。

所以在他腦內,僅僅花了幾秒鐘,就把這些因果邏輯都想明白了,簡直比吃飯喝水還迅速。

他也立刻做出決斷,誠懇地說:“多謝宗伯指點,我願出這八百萬!”

多出來的兩百萬,算是皇帝封口費!

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第42章 遍地賊情第88章 天子明詔舉茂才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797章 丞相無赫赫之功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153章 蜀中對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395章 沿着歷史長河一路碾壓第32章 羣賢畢至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598章 刺蝟呂蒙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60章 衣錦夜行關長生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123章 花樣百出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第510章 圍毆的作用只是在幫子龍攢怒氣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495章 弒君-上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441章 光復武威第592章 先鋒覆滅第74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320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546章 科舉雛形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280章 意想不到的展開方式第700章 邀買人心的本能第314章 賈文和佔北原渭橋,法孝直用木牛流馬第88章 天子明詔舉茂才第11章 要不先給個關內侯意思意思?第114章 不要小看劉焉的動員能力第13章 悠然神往第516章 勝利會師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438章 人非聖賢,都會衝動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817章 只不過是被包圍而已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763章 三十而相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450章 王朗殉國第29章 省親救難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93章 站好大漢忠臣的最後一班崗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216章 徵西將軍又來共襄盛舉了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295 劉備牌滷肉飯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802章 鄴城落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179章 今有石油美元,古有蜀錦五銖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15章 據說泡澡傷元氣第507章 新野練手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308章 你過來啊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387章 “歷史的倒車”:最後一任益州牧第31章 代人捉刀第135章 兩斬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