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

前世李素上學的時候,看歷史教科書,一直對於“工人是歌命性最強的階級,註定要領導歌命”這句話不太理解。

因爲他覺得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怎麼看農民都比工人更苦逼一些,爲什麼農民歧義沒有工人徹底呢?

沒想到,設身處地在漢末生活數年,他才“絕知此事要躬行”地理解了教科書上的話——那話的語境不是針對他21世紀生活中看到的社會的,而是針對“工人”這個物種剛剛出現的歷史階段的。

在“工人”這個概念剛誕生的時候,他們意味着“失地農民,連想當農民的資格都沒有,纔不得不當傭工”,所以他們才更苦逼,無產得更徹底。

前世李素理解不了這種可能性,因爲他覺得就算失去土地,還能租地主的地當佃農嘛。

來到漢末,來到人口稠密的蜀郡,他才理解了大學裡法律史課本上講的、西方《物權法》體系裡的“永佃權”概念。東方雖然自古沒有成文民法,但習慣法裡也是有類似的概念的,甚至漢朝就有這樣的習慣了。

所謂“永佃權”,大致來說,就是佃農雖然沒有土地,但因爲他們跟地主簽了“長期確保我承租你的土地來種”的契約,或者是口頭約定,保障了佃農有“穩定地被剝削的權利”,如果佃農沒犯錯,在永佃權的保護下地主也不好隨便剝奪佃農的承租、把田隨意轉租給他人。

甚至地主把田賣了,新的買家也要確保舊的佃戶繼續租地,有點類似於現代民法中的“買賣不破租賃”,賣房不影響舊租戶未到期的租約繼續執行。

而李素髮展蜀郡工商業以來,誕生的首批工人,無論是礦工、織工,還是鹽工、碼頭工人,只要是全職的,他們大多是從不但徹底無地、甚至徹底沒有永佃權、求佃不可得的最無產赤貧裡來的。

換句話說,因爲蜀地平原面積狹小、百年來人口膨脹,有那麼多人求爲農奴而不可得,求一個“穩定交租被剝削”的機會都沒有,才淪落到工人。

挺像1860年米國南北戰爭開打前,南方農場主爲自己制度的辯護:黑奴怎麼了?好歹我們的黑奴都有一口飯吃,沒有失業問題。北方楊基佬搞的工業化早期,還有那麼多失業工人想回來當農奴都沒資格,直接活活餓死呢!

也正因爲苦大仇深,這些人一旦被打土豪分田地後,對新政權和變法的忠誠度也是最高的,幾乎讓他們幹啥就幹啥。

唯一可惜的是,因爲這次變法中奸商豪強們哄擡的是錦價,所以受益的工人絕大多數是紡織工,而鐵匠、礦工那些壯勞力苦工受益並不大。

而紡織工絕大多數都是女人……這些人的忠誠度,在這樣的亂世,價值就沒那麼大了。

要是弄個幾萬苦大仇深的礦工鐵匠誓死效忠的話,李素都能建議劉備直接把這幾萬壯漢拉上戰場當兵了,再配點好裝備,忠誠度絕對有保障,肯定能平推。

變法的經濟戰打到這一步,推演已經遠遠超出了李素最初智商預料的極限。

他要是知道會鬧到那麼大,當初說不定就把鐵器和其他重勞力工業品納入租庸調的可置換納稅品清單了,那樣現在收穫十萬礦工鐵匠死忠,還不美滋滋跟戚繼光招義烏兵一樣爽。

只能說人智猶有盡頭,再遠見卓識的人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隨着時間進入八月下旬,爲期一個半月的秋稅徵收季,也終於要到頭了。

把槓桿加到最大的五郡土豪奸商聯盟,最終也是沒有頂住李素的工業化萌芽的蜀錦拋盤。

直到八月十五,按照官府統計,蜀郡的百餘萬人口,還有三十多萬人沒有繳納戶調和庸役的代役錢。這一天,蜀錦的成交價還被頂在三百六十錢一丈的高位,焦急的未完稅農夫們還在苦熬等待。

但第二天,隨着又有兩萬匹以上的寬錦放量出來,囤積方終於徹底資金鍊斷裂了,再也託不住那麼多貨。

成都的蜀錦價格在當天跌破三百五十錢,傍晚就回落到三百二了。一天之內有十幾萬還沒繳戶調的百姓蜂擁上車,搶着把稅繳清了。

第三天一早,漢中王府專門發佈了教令,主旨是“把蜀錦的價格打下來”,宣佈之前有人搞事情,破壞百姓納稅。隨着無限量的供應,最後穩穩定在三百錢的官方指導價上。而隨着最後一批繳稅百姓都繳完了稅,不需要賤賣糧食高買蜀錦,也就意味着那些土豪們繼續撐下去也沒了意義——

雖然他們還能繼續死磕,就像是買了股票高位套牢的人,可以不賣不套現,顯得他們的“賬面資產”依然值不少錢。但問題是他們想要轉嫁的散戶已經不存在了。

百姓們大多樸素,不想貪婪爆賺,他們也不屑於炒作,普通百姓賣糧也好,買錦也好,都是爲了繳稅。繳稅繳完後他們今年剩下的時間都可以不參與市場交易,也就不會來接盤了。

“利用秋收季節繳稅標的漲價、糧食價格下跌、搞剪刀差盤剝窮人”這套從秦朝開始運行的商業模式,再次被官府擊潰了。

之所以要加個“再次”,是因爲漢武帝的時候,桑弘羊當大司農時,曾經短暫做到過。但很快桑弘羊就親自扮演了這個盤剝百姓的角色,官府直接下場賺差價。桑弘羊死後,全中國的地主土豪又開始做這個生意,已經做了三百年了。

而李素現在的區別就是,他是真心讓劉備搞個“官方保護價”,只是託底的,但他不會讓劉備親自下場。比如這次他只在糧價跌到明顯低於正常水平的兩百錢一石纔出面託底。而錦價上漲時,他也只是拋盤拋到迴歸三百錢的指導價就停手了,不會追殺。

九月初一,漢中王府再次下發教令,表示蜀郡、廣漢、犍爲、朱提、巴郡,今年的秋稅工作完成很好,《租庸調法》改革已經正式成功。

教令當中,也免不了宣佈了一個獎懲名單。

獎勵的,自然是收稅過程中調劑比較好、百姓困苦比較少的。代表人物有都安縣令楊洪,被認定爲治績第一。楊洪也因此被破格再提拔一級任用。

懲罰的嘛,當然是執法過程中一團亂賬的,最惡劣的是梓潼縣令沈彌,他的罪名是“妄改國法,盤剝百姓”。

具體表現是沒有算好梓潼縣的糧倉容量,對於最早來繳稅的那些大戶,敞開了讓他們全部交糧、提前把官倉塞爆。結果等梓潼縣繳稅晚的窮百姓來繳稅時,被告知一粒糧食都不收了,必須全部兌換成錢、錦才能收——

而《租庸調法》的法條明文規定,百姓如果堅持把“田租”部分用糧食交,官府是必須收的,哪怕糧倉不夠,也只能是“不許戶調和庸役換成交糧”。所以沈彌的操作顯然是剝奪了百姓依法堅持交糧的合法權益。

而事實上,沈彌和婁發等人本來就是廣漢郡的暗中反對新法的豪強代表人物,存在官商勾結。

沈彌作爲典型,當然是被劉備明正典刑,押到成都當衆斬首棄市、抄沒家產。

其他幾個做得沒那麼明顯的,才躲過了一死,根據情節或是降職、或是罰俸。

王府教令的總原則,就是“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事情的情節、客觀的危害、主觀的動機,全部要考量,主客觀相統一論定賞罰。

五郡之內,無人敢有不服。

……

獎懲教令下發後沒幾天,李素也問關羽借了一些兵,主要是把高順的陷陣營借來了——陷陣營太精銳,拿去修河工水利有些太浪費了,所以本來在關羽那兒也就是維持一下工地秩序,閒着也閒着。

高順也不二話,因爲本來就駐紮在犍爲郡的南安縣,所以李素就拿了一堆抵押地契,讓高順就近從犍爲的幾個縣開始“強制執行”。

畢竟陳建爲代表的犍爲抗拒派土豪,經過這次加槓桿豪賭之後,已經有些週轉不開了嘛。漢朝雖然沒有《破產法》,也沒有《民事判決強制執行條例》,但李素讓陷陣營去強制執行老賴,估計也沒什麼人會武力反抗,也不存在什麼“侵犯債務人合法權益”。

現在可是漢朝!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高順從南安縣坐船順流而下,第一站先到僰道,第二站、第三站是江陽、自貢。

進了僰道縣城,李素直奔陳氏最大的莊園,直接讓高順的人拆門而入。

高順揮着一堆地契:“陳建,看看這些地契,是不是你抵押給楊洪換糧食的。不過這上面好像沒約清楚超期利息啊,你是準備現在還,還是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按照民間慣例的加三成利再還?嘖嘖嘖,光是在這僰道縣,你們家族就押出去一千六百頃田,真不少啊。江陽、自貢還有。”

陳氏族長陳建面如死灰:“果然是楊洪那個雜種出賣我們!他簡直是蜀儒四宗的恥辱!敗類!劉焉劉備這樣盤剝我們的祖產,他居然還賣身投靠,恬不知恥!”

李素原本沒開口,他只是讓高順交涉,見陳建這麼說,纔好整以暇地收攏摺扇:“說話小心一點,我李某人不喜歡株連——這次要不是我查清楚了,你堂弟陳實確實沒跟你們勾結,只是失察的問題,我連他一併處置到底。

你要是非要攀咬什麼從不存在的‘蜀儒四宗’,要代表你們整個家族,那我只好把你堂弟還有其他做官的陳家人統統……”

陳建也是知道自己完了:“呸!一人做事一人當,這次的事兒就是我陳建一脈做的,有種你就殺了我!陷害無辜算什麼!”

李素一揮扇骨:“那就沒什麼說的了,抄。”

穿着鐵札甲拿着斬馬劍的八百陷陣營士兵立刻開始強制執行田地,跟縣裡的小吏一起變更登記。

當天,李素就在僰道縣主持了“抵押田產法拍會”,讓各鄉通知,本縣所有失地人員都可以繳錢買自己的土地。一天之內就發放了好幾千張新田契。

第527章 得罪了袁盟主還想走?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151章 借刀殺人奪寶一點免費感言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310章 威逼利誘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576章 長阪坡:一腳地板油幹到底(七千字大章)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24章 洛陽紙貴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235章 將士長歌入漢關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814章 諸葛亮不是四年前的諸葛亮了,但郭嘉也不是四年前的沮授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第770章 二袁打出狗腦子第724章 蓄勢待發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221章 拖就硬拖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140章 大義名分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670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番外第65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46章 要追,緩追,不給曹操喘息機會第591章 一錘入魂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30章 收復了遼東就不能享受享受嘛?第560章 張鬆禰衡中門對狙第729章 居然敢在漢人面前玩詐降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45章 我守居庸關,敵在八達嶺第46章 虛實之法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391章 閻象舌戰諸葛亮第444章 千騎欲問邊,斬汜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74章 黃天蕩測試版番外第59章 黃金五年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726章 黑壓壓的一片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64章 賊改不了走空第47章 先到咸陽爲王上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番外第21章 平定日韓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649章 雖不中,亦不遠矣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670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第4章 怒殺督郵第32章 羣賢畢至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第15章 原來漢朝人覺得關羽最帥第496章 弒君-下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第474章 圓滿忽悠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