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今有石油美元,古有蜀錦五銖

21世紀的看官,或許會對“提升女人在紡織業上的產出效率和收益”,居然能有助於盤活商品經濟、提升“民間願意支付米糠去官營磨坊碾米的比例、提升官營磨坊利用率”感到迷惑不解。

似乎“織布、織錦”和“碾米”根本就是兩個毫不相關的產業。

李素剛當蜀郡太守的時候,其實也是這麼想的,但經過幾個月的種田治理、深入民間體察民情,他才改變了自己一開始基於現代人的想法。

因爲如今的農家,碾米磨面這種重體力勞動,居然是女人乾的!男人負責耕田,女人負責織布磨米。

這一點,從秦漢的勞役刑罰設置也看得出來:秦漢的“勞動改造”從輕到重分爲五檔。

第二重的叫“鬼薪白粲”,就是要額外給官府、軍隊當樵夫,提供薪柴。

而最重的叫“城旦舂”,男人城旦,也不一定是築城,而是承擔一切建築工地類的農民工工種。女人舂,也就是給米麪脫殼。這被認爲是男女最重的重體力勞動。

秦朝和西漢的時候連磨盤都很少,就一副杵臼,跟後世搗中藥材一樣搗。每頓燒多少飯就搗多少米麪。到了東漢石磨才漸漸多起來,也得人或者牲畜拉磨,水力碾磨還是李素首創。

水力磨坊是李素治理蜀郡時推廣的第一批水力機械,本來爲了便民、解放勞動力。結果諸葛瑾推廣了五個月,窮人捨不得用,不買賬,反而要富人趕幾十里路來磨米,這讓李素很沒面子,他就跟這事兒卯上了。

最後深入體察民情的調研結果,就是發現這個時代的窮人,太不把自己的勞動力當財富了。

其實別說漢末,就是到明清,這麼想的窮人也大有人在。覺得米糠麥麩是財富,自己的時間、勞力不值錢,能花時間解決的問題絕對不花物質財富去交換,這才叫“會過日子、勤儉持家”。

小農經濟嘛,就是這樣的,95%的貧困農民沒有“商品經濟”、“同樣的時間去幹自己擅長的事情,能夠賺更多”的思維。

李素想來想去,就把腦筋動到“建設一些大規模的官營紡織業工場,吸引大批農婦來做工、讓她們認識到自己時間的價值”這個方面了ꓹ 這是最快打碎小農經濟自給自足不捨得交易的辦法,而且只是在益州一州實施的話ꓹ 也不怕紡織品過量滯銷、沒有出路、換不回足夠的糧食和其他物資。

反正大漢朝其他州的紡織業生產效率都還是很低的,這年頭穿不暖衣服的人多了去了,綢布不會過剩的。

另外ꓹ 李素前一年對劉備建議的稅制改革,一直沒有打通“租庸調”的“庸”這一環ꓹ 只是把糧稅和徭役、兵役建立起簡單的置換,但依然沒有建立起跟唐朝那樣“允許百姓繳納紡織品代替糧稅和徭役”這一環。所以在解決稅賦運能、提高財政硬通貨儲備方面幫助並不大。

把“蜀錦”這一環建起來ꓹ 才能徹底擺脫蜀地的運輸困難ꓹ 從此收稅儘量收高價值密度的物資,讓財政徵收動員的效率大大提高。就算蜀錦一時穿不完,甚至可以直接當錢花,對外跟其他州貿易——

漢朝西域的那條商路,之所以被後世德國曆史學家裡希特霍芬定名爲“絲綢之路”,最初的論據其實是很想當然的。因爲在商路沿途發現了很多古絲綢的遺蹟,德國人就想當然以爲這條商路是不遠萬里去羅馬賣絲綢的。

但根據21世紀的最新考古成果ꓹ 其實每一程的絲綢運輸都沒有超過五百公里。絲綢只是因爲輕便、相對價值密度高,被中亞往來商旅當成錢一站站往西花。

比如漢人用絲綢問樓蘭人買羊毛ꓹ 樓蘭人再當錢花給波斯人、波斯人再花給塞琉古人……並沒有特地萬里之遙去專門賣絲綢。

所以ꓹ 絕對不要懷疑漢末的蜀錦直接當錢花的硬通貨屬性ꓹ 就算暫時用不着ꓹ 人家也會當錢囤積窖藏着。

以至於最初根本沒想到在紡織業上稍稍開點掛的李素,在深入瞭解民情後ꓹ 硬生生是被自然經濟的強大反噬韌性給逼到這一步的。

……

雖然要在紡織業上ꓹ 也搞“動力水力化大生產”ꓹ 但李素一不會造珍妮紡紗機,二不會造織布機ꓹ 最初還是走了不少彎路。

作爲文科生,他只是對歷史很熟,所以知道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機器,但是怎麼造,他完全沒頭緒。

他記得,珍妮機出現之前,18世紀西方就有“水力紡紗機”,而東方在這一點上其實比西方還進步,早在元朝的時候,江南地區就造出了水力大紗機,也就是黃道婆那時候。元末明初“松江棉布”的快速崛起,也跟江南的水力大紗機有關。

(注:元朝成書的《蜀堰記》裡也有記載,元朝時成都的都江堰地區已經有水力紡車,但不是紡棉紗的,而是麻紗,因爲川中不產棉花。而且都江堰產區是水力紡車最穩定普及的地方,因爲只有這兒無論什麼天氣、季節、一年四季水流水力輸出非常穩定)

水力紡紗機要想比人力紡紗效率高,基本原理就是增加紗錠的數量,讓一個動力機可以同時拖動好多紗錠同時並聯紡紗。阿克萊特的早期水利機是拖4組紗錠,珍妮機一開始就拖8組,元朝王禎的水力大紡車是32組。

漢朝沒有廣泛種植棉花,也不用棉布,所以等效過來,思路應該是“一個動力機拖動多個並聯繅絲輪”。

動力機和傳動機構方面好辦,反正跟磨坊、鍛坊的水車是一樣的,就是最後拖並聯繅絲輪的時候廢了很多周折。

李素讓工匠們不斷試製,也只做到了並聯抽絲,可是試運行了才幾組繭,就變得手忙腳亂——繅絲比紡紗最麻煩的點在於一個蠶繭抽完了要重新接上一個新蠶繭的絲頭,然後再跟着滾抽絲剝繭,這道工序還是要女人手工完成的,不像棉花紡棉紗時可以直接把一大蓬棉纖維直接卷抽上去。

“難怪蒸汽繅絲機出現比蒸汽紡紗機晚了將近一個世紀,還是晚清的時候日本人才搞出來,果然有點費事。找來的女工連接蠶繭的絲頭都來不及,水車繅絲繅快了,不是斷線就是漏接。想停下來接絲,又要費事把整個水車的傳動脫鉤才能停車。”

關羽和諸葛瑾來的時候,李素就是被這個問題困擾許久,根本不知道怎麼解決。

當然了,除了繅絲之外,織錦方面李素也沒有搞定,就算繅絲加速了,未來肯定會面臨生絲供應過量、織工嚴重短缺。不過這些問題李素暫時還沒工夫想。

……

“吶,情況就是這樣,只要一斷絲頭,來不及接,就得水車整個脫鉤停車,才能把絲繼續繅下去,這個損耗太大了,我都懶得整了。”

李素擦擦汗,給諸葛瑾他們演示了一把水車繅絲的試運行,果然沒過久就斷了絲頭,女工手忙腳亂,很快連被絞到絲盤上的絲頭在哪兒都找不見了。

李素爲了研發階段的保密,都還沒允許從民間隨隨便便找女工繅絲,這些女人還是富商甄家的婢女,在甄家就以針線紡織活兒靈巧著稱的。甄家如今有女兒在劉備、關羽身邊當妾,還有張飛的老婆,算是益州陣營的“外戚”。所以李素的官營工商業創新也不避着他們,反而從甄家借人。

不過,李素覺得非常不滿意的結果,在關羽看來卻已經滿意得不得了,他奇怪地問:“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女工來不及做,你多配幾個女工負責接蠶繭絲頭不就好了?

現在一個女工管八個絲輪,遇到幾個輪上的繭差不多同時抽完,當然來不及接了。你放兩個女工,每人管四個絲輪,或者配三個人,看哪兒快抽完有缺口就頂上去。”

李素想了想,搖搖頭:“那樣還是太低效了,好不容易花那麼大價錢造水車,才節約了五個女人的勞力,多少年纔回本。除非再加大,一個車拖三四十個繅絲輪,這纔對得起這車。”

諸葛瑾在旁邊提醒:“要不收蠶農的煮繭的時候,就讓她們把絲頭先挑好。繅絲的時候,讓女工來回巡檢,看到哪個輪子上目前這個繭快抽完了,立刻把新繭的絲頭接上去。

一個女工在接絲的時候,輪替的女工就接上去巡檢。想法子讓她們計數給工錢,比如接二十個蠶繭絲頭給一枚五銖錢工錢。這樣也能把用人降到最省,也不怕浪費。”

李素:“那怎麼計數呢?”

諸葛瑾:“別計數了,給料之前監工都數好一共幾十盆、多少個繭,總共就那麼多工費,她們自己分。”

李素:“那恐怕要分贓不允了。”

諸葛瑾:“那就一部車包給一個家族、大戶,讓他們不管出多少人,反正都是自己家裡人,分不勻也是族內的事兒。”

按家庭承包?

貌似這個辦法確實是在“績效考覈”無法實施、工作量忽高忽低的情況下,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如此一來,也不用考慮“人多了之後,分管哪幾個繅絲輪的女工,因爲這個繅絲輪上的蠶繭都比較小、接絲工作量大而吃虧”了。

反正都是一家人,姐妹母女之間有什麼好誰虧誰賺的。

李素反覆一想,覺得諸葛瑾這個“粗放管理”的辦法,還真挺適合時代背景。

搞不清楚就別搞了,揣着糊塗賬把事情做了最重要。

“看來我確實不適合搞這種繁瑣的內政管理,還是鼓搗鼓搗黑科技,啓發一下他們,讓他們自己弄吧。”

李素心中如是暗忖。

可惜的是,事實很快就證明,他把要求降到這麼低,還是不足以形容他的無力。

因爲他連“親自鼓搗出黑科技”這一點,都不是完全能做到。

跟諸葛瑾聊了很久關於“官營繅絲坊的管理”的話題後,就在一行人準備散場回去逍遙,隔壁一間始終關着門的實驗室忽然開了,一個少年屬下意氣風發地衝出實驗室。

李素對這間研究所當然熟得不能再熟了,他知道隔壁那間研究室,就是他讓人鼓搗如何提升織錦速度的新機器的,那個少年屬下,正是最近纔跟着哥哥學完六經和諸子百家、又被顧雍以學習態度不好爲由趕回來的諸葛亮。

但此時此刻的諸葛亮,卻興沖沖給了李素一個好消息:“師傅,我把你說的可以牽着緯線彈射很遠的織梭做出來了,用起來很穩,能彈過五尺寬的錦面,然後再靠機括彈回來。”

李素直接目瞪口呆:臥槽?你不會是拿造諸葛連弩的智商,去大材小用製造織錦飛梭了吧?彈簧都沒有的時代,你特麼怎麼造出飛梭的?難道是用連弩那樣得動物筋腱彈射結構?

你丫的因爲“讀書觀其大略、不求甚解”,被顧雍趕回來、跟我學物理課,才學了不到一年呢。

“唉,果然,我的工科天賦,還不如諸葛亮呢。算了,我收回剛纔的想法,咱還是專注於陰謀和大戰略吧。”

——

PS:種田比較枯燥,但明天就好了。大家有點耐心。明天雖然還有種田,但是會更加有趣一些。我也知道今天有點枯燥趕進度,爲了多塞貨。

第49章 官場鬥爭果然來了第56章 賢弟辦事我放心第62章 誰告訴你造玻璃就能發財的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639章 連環挖坑一時爽,連環引爆時更爽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第11章 要不先給個關內侯意思意思?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292章 讓陷陣營強制執行老賴第505章 走幾天就有一條好消息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番外第70章 海軍居然還能用來打草原遊牧第676章 蠻夷拓荒周公瑾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27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632章 到底是河北那邊被諸葛亮騙了,還是我們這兒被李素騙了?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79章 張翼德速取定軍山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634章 黃蓋:我不會在翻一座山時跌倒兩次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31章 代人捉刀第469章 順理成章第615章 諸葛亮:打一杖就能總結出一本兵法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第400章 有右將軍在工人還想失業?第721章 司空面前只有僞神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第82章 拖人下水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79章 張翼德速取定軍山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556章 荊州泥潭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76章 老子全都要第697章 工商稅變法-上(沒有中只有下,下一章搞定)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18章 內行打仗看後勤後續更新和開新書計劃番外第14章 公孫度已死第15章 這不是訛詐,是友好協商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番外第32章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第700章 邀買人心的本能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698章 工商稅變法-下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59章 有意尋糜竺,無心遇魯肅第626章 託名司空,實爲漢相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434章堅壁清野清了個寂寞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533章 我是故意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67章 遊說單于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4章 怒殺督郵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