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高祖興於長安,傳一十二帝,光武旺於雒陽,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朝廷遷回長安,四方亂賊自平啊!”

這些童謠和解說,李素前幾日在長安城裡就聽過了,後來這幾天在野外趕路、沿着渭河坐船而行,不與百姓交涉,倒是沒有再被聒噪。

不過,隨着今天船到陳倉、必須登岸尋車、到陳倉城裡盤桓修整。車隊剛進城門,就聽到這幾句童謠甚囂塵上,穿得比前些日子更猛了。

看樣子,李儒爲董卓的合法性造勢,也是不遺餘力,不知派了多少人瘋狂散步謠言讖緯。

如此宣傳之下,似乎整個關中平原的各個大城市裡,富人百姓都已經做好了“關中重爲首善之區”的心理準備,而且還挺爲此欣喜的。

李素前世看三國,從未注意這些細節,歷史也不會記載小民的反應。如今身臨其境,卻是多了幾分感同身受:看來不管什麼朝代,有房階級聽說自己所在的城市要升級、未來房價會上漲,內心都是高興的。

這也是爲什麼歷朝歷代但凡想遷都都不容易,故都的房價要下跌,那些囤了幾百年不動產的豪門損失得多大。

“哼,狗賊!”香車內的萬年公主劉妙,剛進城時忍不住好奇,想掀開簾子聽聽外面的民情民聲,結果聽到的都是愚民被董卓所蠱惑的傳言,頓時有些氣哭。

李素在車旁騎馬而行,聽了這低聲啐罵,也只好耐心附到車簾邊勸解:“讖緯皆虛妄之言,何必爲此生氣。百姓也只是無知,或許又是爲了小利,暫時甘爲董卓所用。

但我相信,以董卓之殘暴,等他真來了長安ꓹ 不用兩年,長安百姓也會想如今的雒陽百姓一樣天怒人怨的。”

“百姓無知ꓹ 竟至於此。”劉妙潸然淚下放下簾子,不想再聊。

李素讓車隊繼續前行,帶着兵馬銅器ꓹ 進入秦嶺山谷。

剛纔李素這番話,一方面是在勸劉妙ꓹ 一方面也是在內心給自己示警:如果不是親眼見到這一切,你敢相信三輔百姓一開始是稍微有點支持董卓的麼?

畢竟董卓在雍涼經營多年ꓹ 而且他掌權之前並無害民劣跡ꓹ 董卓那些變態惡行基本上是跟袁氏玩妥協談崩之後徹底失控的。而古代百姓可能一輩子生活範圍都不會到百里之外,董賊在河南尹有多殘暴,這兒的人根本還不知道呢。董卓遷都過來後的好處,三輔的城裡有錢人卻暫時看得明明白白。

另一方面,哪怕從人口、經濟的角度來說,歷史上董卓到長安後,整個191年ꓹ 甚至192年,長安乃至周邊三輔的經濟、人口總量ꓹ 肯定是增長的。

別的不用說ꓹ 就算一個最簡單的數字:河南尹被遷徙的人口接近兩百萬ꓹ 就算沿路燒殺搶掠死掉二十萬甚至三十萬老弱ꓹ 實打實在關中落戶的,也有至少一百五十萬人。

之前因爲涼州戰亂持續了多年ꓹ 整個雍涼之地的總人口規模ꓹ 早已沒有秦朝和西漢時候關中的富庶程度了。

涼州目前整個州只剩不到十萬戶、五十萬人口。靈帝熹平年間的統計ꓹ 諸如隴西郡、北地郡、金城郡、安定郡這四個郡,戶數都少於五千戶——注意這是郡ꓹ 不是縣,按照漢朝官制,五千戶以下的縣只配設縣長,五千戶以上才能設縣令。這就相當於上述四郡每個郡還不如一個能設令的縣人多,其中禍害最慘的金城郡只有三千多戶。

三輔之地比涼州要好不少,畢竟是富庶的渭河平原,但三輔總人口相加,也不會到三百萬。如此一來,整個關西之地的人口,也就是三百五十萬。

董卓注入了一百五十萬河南尹遷徙人口後,關西總人口一下子上漲到了五百萬。

按照《後漢書》的統計,一直到董卓死後一年的193年,關西總人口都是比遷都之前多得多的。真正讓關西后來十室九空的,是李傕郭汜的混戰,以及興平元年(194)開始的連年地震、蝗災、大旱。

這裡必須爲董卓說一句:董卓徹底摧毀的只是雒陽,他到長安後還是指望把長安建設成根據地的,或者說他還沒來得及過分殘害長安就死了。李傕郭汜纔是真正把長安也徹底殘害了的人。

從194到198這五年,李傕郭汜幾乎是在用“每年比上一年度減少四分之一人口”的速度在糟踐三輔之地:

193年底還有四百多萬人的關中,到194年底就跌回三百多萬,195跌到兩百多萬,196獻帝東歸跌到一百多萬,198李傕被殺時跌破一百萬,只剩下幾十萬人。

誰讓李傕郭汜的後勤保障就是兩條:沒糧食了就人吃人,不用收稅,需要花銷就劫掠,老弱者殺吃,青壯者充軍,這是一套沒有經濟基礎的打法。

所以,李素既然開了上帝視角,他必須幫劉備拿捏好出手的時機,你不能讓董卓或者李郭把關中禍害得太慘,畢竟將來這些土地人民都是自己要收編的。

另一方面,也必須等他們“惡跡昭彰”,讓關中人都盼望有人趕走他們,不能對方還一點壞事都沒對老鄉做,就直接來解放他們,那樣說不定關中人還會把涼州軍視爲自己人、同仇敵愾對付劉備呢。

“唉,匡扶漢室的節奏真是難把握,爲了救後續的四百多萬關中百姓,只能忍受董、李先示範性禍害幾十萬人、把民心失盡,咱纔好動手……

罷了,實在不行的話,到時候在陳倉道設一些接應,讓那些被禍害劫掠的百姓好歹可以逃亡有口飯吃,哪怕組織他們挖運河修梯田,也比被董李直接餓死好。”

李素思之再三,也只想到這樣的初步解決方案。

劉備自己應該一兩年內也騰不出手北伐,去年今年打了整整兩年仗,才把漢中和成都平原拿下,府庫存糧消耗巨大,後續肯定需要休養生息種田恢復。

而且劉備目前只是益州刺史,沒有拿到朝廷授予的益州牧,名義上只是監督各郡,無權直接統治。

這種情況下,南中四郡的南蠻,未必對劉備心服口服,他們或許不會跟孟獲那樣直接造反,但“公事公辦不聽劉備調遣”估計還是做得出來的,而且他們想不聽調,名分上還非常說得通。

這種事情肯定要恩威並施敲打,而且遲打不如早打,早打至少還不用面臨兩線作戰,也不用擔心“辛辛苦苦種完田了再打內戰,種田成果付之一炬”,徹底肅清內亂纔好搞建設嘛。

種種因素算下來,估計只能看着董卓在長安被王允所殺了。

……

李素腦中瞎幾把想着,一路跋山涉水,進入秦嶺也走了整整四五十里,已經過了殘破的大散關故址——漢朝的大散關,大約在陳倉西南,進入秦嶺後四十里,關牆一直是有的,但已經年久失修,只剩殘垣,連城門城樓都沒了,直接從殘垣裡經過。

而且因爲常年沒有戰亂,不需要額外防備巴蜀和漢中地區的軍閥,朝廷一貫覺得有陳倉城堵住谷口就夠了,也就沒必要在進山四十里遠的地方再維持關隘。畢竟這兒每一塊修城的大石頭,弄過來代價都不斐。

要說這路,李素已經進進出出往返走了四五次了,根本不會再覺得陌生,但這次的難度卻依然不是以往任何一次可比的,主要是公主得坐車,而且運輸了沉重的青銅器。

很快,他身邊的士兵就累得半死不活,臨時客串後勤管理的法正,瞭解了下情之後,也不得不勸諫陳情:

“中郎,這路太難運了,再往上車根本走不了,只有騎馬,可這些鼎,兩匹馬並排也馱不動啊。那個承露盤更是有五六萬斤重,一路上二十匹馬拉裝盤的車,實在是過不去了。

還有,您的五百衛兵,從長安離開時,又假借給公主的護衛領取兵器,在長安武庫領了五百套魚鱗玄甲、五百套斬馬劍和蹶張弩,士卒負重本就太沉了。”

法正說的當然是漢斤,漢武帝的求仙承露盤面積大約有十個平方米,青銅足有半尺多厚,也就是十幾公分,將近兩立方米的銅,可不得十幾噸重,折五六萬漢斤了。

李素其實也不想把承露盤一路運回漢中,太遠了,現在走了五十里山道就受不了了,後續還有三百里路呢,哪怕只是到河池縣存着,也還有超過一百里路。

而且,等將來劉備重新光復長安、還於舊都,承露盤還是要弄回來的嘛,又不可能定都漢中,往返運費多浪費。

李素擦了擦汗,先關照公主在小車裡歇一會兒,不要擔心,然後他和法正在護衛的攙扶下登高觀望地形。

看了一會兒之後,李素髮現,前方不遠處,就有一片山區小平原,而且似乎也挨着山谷最低的臨時河道,應該可以種田開發,弄個落腳點。

李素忽然就想到後世看史時的一些掌故:南宋抗金的時候,也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大散關邊就是宋金割據的最前線,爲了防備陳倉方向的金兵,南宋名將吳玠兄弟不就打過著名的“和尚原之戰”,就在大散關附近。

這塊區區幾里長、不足半里寬的平原,莫非就是後世的“和尚原”了?

考慮到漢朝的大散關故址比唐宋時更靠北,和尚原被包在關內一側也是很正常的。

李素就指着那處小平原說道:“孝直,我想建議主公在這處和尚原新設一縣,也好在河池與陳倉之間,再多個落腳點。此處進入秦嶺不過五十里,距離陳倉城池也不過七十里,只要把大散關修復一下,在這裡讓百姓屯田修路,將來也好爲大軍出關討董做更好的準備。而且,修復了大散關,也顯示我們懼怕董卓、怕董卓討伐,示弱於敵,孝直以爲如何?”

他也是看在法正傾心來投,忠誠度應該沒有問題,纔跟他討論這樣的機密事宜。法正畢竟在郿縣的時候就幫劉備籌措軍糧,兩人相性還是比較合拍的。

法正聽李素這麼不跟他見外,也是有些精神抖擻,仔細觀察之後,很負責任地說:“可是,我看此地長不過數裡,寬不足一里,目測最多墾田萬畝,能養活數百丁壯就不錯了,數百人如何能設縣?

而且,還要從河池遷移百姓過來,未免勞民傷財。這裡的灌溉也不足,每年只有冬春兩季融雪會匯流成河,其餘夏秋無河,全靠降雨灌溉、靠天吃飯,怕是不易耕作。”

李素擺擺手:“田地的事兒,你不用擔心,我在漢中,與魯子敬摸索得一法,可以在山中緩坡種地,灌溉確實費事,要教導百姓多打井、多挖蓄水池積蓄雨季淡水。不過,養活一兩千人口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人口來源,董卓亂三輔之後,還怕沒有逃避董賊統治的百姓南下麼?只要孝直肯助我,我就讓主公先命你爲散關縣長,專門負責截留北來流民。我到時候也會留軍屯士卒二三百人,一來防守散關,而來另築府庫,把這些巨鍾巨鼎與承露盤存在此處,將來討董成功還於舊都,也好就近運回長安。”

反正那些單件重量五百漢斤以下、李素可以讓馬匹翻山馱走的東西,他肯定是不會留下的。留下的都是千斤萬斤的大貨,所以只要管理稍微規範一點,也不怕有人偷——賊根本就搬不動,就算搬得動也搬不出秦嶺大山。

五萬漢斤的承露盤,你倒是偷一個試試。

而且,設置了散關縣之後,還有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李素將來再陳倉道里施工優化道路、再怎麼種田折騰,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了,將來要出關的人都得接受劉備勢力的嚴格盤查。非常有利於給董卓或者李傕郭汜製造突然襲擊。

法正想了想,他也才十六歲,當個新設的縣的縣長,不能說不重用。而且,人家用的就是法家身爲扶風名門得號召力,能團結調度其他右扶風地區南逃百姓,也算是人盡其用了。

如果不是這個縣憑空設置,換個已經成熟的,法正剛來就當縣長別人還不服呢。

“既如此,卑職與家父願滯留此處,爲徵西將軍牧守散關。中郎留下諸物,絕對不會遺漏。”法正恭敬地滿口答應。

李素也趕緊吩咐:“那你們先分出一些人手,把貨物卸下,然後趁着董卓軍還未控制陳倉,到陳倉設法買些籌些糧草來。這散關縣第一年所需的糧食,總要讓董卓出纔好。”

李素可不想從漢中甚至河池千里迢迢運糧到這兒來囤着,損耗太大了,當然要直接從僅僅七十里外的陳倉買糧了。

這裡應該儘快修建糧倉,趁着如今才十月份,秋收後還不久,糧價也便宜,能買多少買多少。反正糧食放三年也不會壞,到時候就吃着從董卓那買來的軍糧,填補一部分北伐所需,減輕翻山運糧的損耗。

交代完法正之後,李素才帶着典韋、劉妙,以及一小部分輕便的銅器,繼續走了七八天回到南鄭。

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395章 沿着歷史長河一路碾壓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377章 歷史進入了深水區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69章 殺帥奪軍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第28章 假裝中了詐降計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751章 不到最後一刻,連隊友都不知道諸葛亮要幹什麼第189章 屯兵犍爲尋釁端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639章 連環挖坑一時爽,連環引爆時更爽第166章 華雄需要急,呂布不用急第591章 一錘入魂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401章 太守隨便封的感覺真爽第66章 用丹陽兵打丹陽兵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26章 談笑袁本初,往來曹孟德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爲什麼會像我一樣博學第502章 嶺南一月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45章 我守居庸關,敵在八達嶺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593章 赤壁之戰(六千字)第705章 諸葛瑾進京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772章 張飛:總算輪到俺了!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493章 是個人都會盡量隨機應變第92章 消滅張魯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285章 孫堅中箭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336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294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258章 初中化學從未如此通俗易懂第593章 赤壁之戰(六千字)第59章 有意尋糜竺,無心遇魯肅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52章 宗正少卿劉玄德第74章 這裡不是落鳳坡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538章 折返跑冠軍呂布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611章 最想不到的地方纔最有操作空間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16章 蝴蝶效應第786章 我笑那李伯雅無謀,諸葛亮少智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番外第15章 降維打擊第9章 市義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番外第27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