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說服沮授-下

辛評本來就是個牽線搭橋的,在沮授家稍微坐了一會兒,表明態度之後,就告辭了。

只留下李素和沮授商談。

沮授仔細讀完辛評寫的奏表,覺得這趟上洛似乎沒什麼難度,也沒有必要帶副使,就決定先敲打一下李素。

“如此小事,我自行處斷即可。仲治說帶你爲副、可大有裨益於使君的大事,我怎麼沒看出來?”

這是在拷問,帶上李素,對賈琮的正事兒,能有多大的額外好處。

如果換了一個只靠花錢開路的關係戶,遇到這種公事公辦的硬茬子,說不定就會退縮。

但幸好,李素是金錢與才華並舉的存在。

他給辛評錢,並不代表他只有錢。

哥可是有真本事的,兩手都要硬!

加上剛纔察言觀色、對沮授品性的揣摩,李素決定說點快刀斬亂麻的:“別駕若肯帶我爲副使,我可令使君此番絕不受朝廷責難,有功無過。”

沮授表情沒有絲毫波動:“我一個人去,也做得到——就憑這份奏表上所言,花團錦簇,處處可見使君接任王芬之後,雷厲風行,處事果決,逐張純於未燃,掃餘毒如迅雷。縱白璧微瑕,也是幽州同僚見事不明,以至於此。”

李素沉住氣,同樣讓自己的語氣顯得極爲平靜:“是麼?那如果別駕上洛之後,才發現所謂的幽州鮮卑、烏桓與張純勾結的賊情,細節處與你所知不同、到時候被朝廷盤問、應對失拒呢?”

“何以至此?”沮授下意識就不信,隨後纔像是想起了一種可能性,臉色一變,下意識反問,“難道……你們所報的鮮卑賊情有假?不是說,有潘都尉和張司馬,與你們聯署麼?你還敢捏造賊情不成?”

李素很滿意,終究還是沮授先打破了古井無波的狀態,有了表情的波動。

這樣,就建立起了心理優勢。

沮授這人比較大公無私,喜歡對事不對人,不然後世袁紹也不會讓他做監軍了。而對付公允的人,一定要說話坦誠,並且有道理,才能贏得對方的好感。

所以,李素很快就想好了措辭的節奏:“談不上捏造,只是有些修飾,加上我們自己的判斷——但這些判斷,絕對是爲國爲民,爲了讓朝廷儘快警覺、認真應對。”

沮授臉色一沉:“且細言之,若是不能讓我信服,我立刻便去使君那兒揭發你們冒功!”

李素:“我們在追剿張純時,確實遇到了張純麾下有少量鮮卑騎兵。但並沒有見到鮮卑與烏桓的重要首領、親自領兵接應張純。

但我們根據前線的情報揣摩,這種情況是必然存在的,只是當時還沒出現罷了。如若我們不報,因此導致朝廷不重視,那纔是害了幽州百姓,甚至幽州糜爛之後,還會反噬冀州、青州。孰輕孰重,別駕應當想得明白。”

李素的話,關鍵就一個:我實話告訴你,我稍微誇大了一點敵情,但我的誇大,是爲了百姓和天下,是在幫助朝廷。

沮授是個以天下和百姓爲重的人,分得清輕重緩急,不可能爲了拘泥小節而導致大事糜爛。

於是他按捺住情緒,繼續耐心問道:“你爲何覺得烏桓人必然會跟隨張純而反?烏桓人連年爲朝廷盡忠,從中平二年起,朝廷就屢屢徵調烏桓突騎去涼州協助平定羌亂。

雖然近年烏桓突騎戰力下降、士氣低落,遠途徵發者多有逃亡,但也不至於背叛朝廷吧?如若你所言是污衊,豈非反而逼反了忠良!”

李素智珠在握地搖搖頭:“只憑籠統經驗是沒用的,凡事都要仔細算計——敢問別駕,你可知往年朝廷爲了養烏桓突騎,每年要從冀州調撥多少錢糧給幽州?”

沮授一愣,居然被問住了,不過他覺得這事兒不重要:“我只是別駕,又不是簿曹,如何記得住錢糧!”

李素卻是自從彙報張純賊情時,就開始瞭解周邊情況了、也儘量用一切渠道蒐集,看朝廷的相關公文、歷史文檔,所以他是做足了功課來的。

李素信口拈來地敘述:“熹平年間,朝廷每年劃撥給幽州的傭兵軍餉,平均爲兩億錢,冀州出一億兩千萬錢,青州出八千萬錢。

光和年間,進一步上漲到每年兩億七千萬錢。多出來的七千萬錢,由徐州攤派……”

李素大致把數據報了一遍。

原來,漢末也是存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就跟後世讓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多收稅、然後去養老少邊窮省份扶貧,一個道理。

只不過漢末的“財政轉移支付”,是爲了國防需要,讓內地的、富庶的農業州,出錢給對口的邊州養兵。

他剛纔提到的那筆每年兩億多錢的支出,還是專款專用的,用於僱傭幽州的內附烏桓騎兵服役,作爲他們的軍需開支和軍餉。

幷州也有同樣的專項經費,只不過是給幷州的南匈奴僱傭兵的。漢末對內附的漢化遊牧僱傭兵,需求其實一直很旺盛。

烏桓和南匈奴兩族,也是真心給大漢拿錢賣命的,這一點跟羌、氐、鮮卑截然不同。只是發錢少的年份,僱傭兵士氣就會低落,逃亡很多。

最典型的就是去年也就是186年,朝廷其實已經徵調過一批烏桓突騎去涼州,但就因爲才發了兩三成的軍餉,所以騎兵都不肯賣命死戰,稍微打一打裝裝樣子,就都當逃兵了。

而且,也別看每年兩億多錢,似乎挺多,但憑良心說,這點錢其實不算貴,因爲大規模討伐羌亂的花費更大——熹平初年,當時的太尉段熲攻打羌人,前後延續一年多,一共花了44億錢的軍費,朝廷國庫幾乎爲之一空。(東漢末年,全國一年的正常賦稅,大約也就30幾億錢,賣官收入不算。)

後來漢靈帝不得不幾千萬一個職位地賣官,也跟段熲花光了國庫有關。

沮授平時對此沒什麼概念,聽李素說得這麼細,他也有些沉默。

李素察言觀色,看對方神態謙虛,就繼續說道:“可是,從前年開始,據我所查的朝廷文告,冀州給幽州的那一億兩千萬錢,就斷了。去年,連青州的錢,也因爲黃巾餘孽的蔓延而斷了,如今只剩徐州還在給這筆錢。

那些烏桓突騎,常年給朝廷打仗吃糧,不會耕作經商,沒有別的謀生技能。第一年拿一半錢,勉強還能求存,大不了吃往年的積蓄。可是第二年再如此,而且只有三成的軍餉,能不反麼?

我做督郵書掾時,曾看過張純的某些文書,只恨沒有拿到書證,都被燒了,上面就有張純問計於幕僚,要如何籠絡烏桓突騎爲他所用,而對策也很明白:只要允許烏桓突騎掠奪便是。別駕,換做你是烏桓難峭王或者丘力居,你會響應張純麼?”

現代人跟古代人思維模式上最大的差別,就是現代人會加入科學思維和數學的定量分析。

水門事件中的“深喉”,給追查者們爆料的那句最關鍵的話,不也是“跟着錢查”。

這世上,很多表面上看不透的東西,只要跟着錢的脈絡走,都容易真相大白。

沮授雖然也是文人,但他不管錢糧,只管大局,讓他算賬他還真沒這個敏感性。

李素這番頭頭是道的分析,就正好擊中了沮授的短處。

“你出身書掾,竟也有如此算才?只論算學,恐怕簿曹從事都不如你。而且能如此觸類旁通,見微知著,着實難得。”沮授嘆息幾聲,已然信了七八分。

他已然承認,李素在某些方面確實比他還強,算是一個專才。

“所以,還請別駕決斷,我此番絕對不是爲了私利,而是爲了讓朝廷平叛能夠更加雷厲風行。相信你帶上我,定然對使命有所裨益,我也不會搶你的功勞。”

沮授聞言,像是受了什麼侮辱,傲然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沮某豈是嫉賢妒能之人!你若真有實學,我自當向使君明言。若是真能立下大功,哪怕求使君今年舉你茂才也無不可!

不過,我還有一言問你——你來之前,是不是給了辛仲治好處?不然他爲何如此幫你?他這人,我太瞭解了。”

李素:“確實給了一些,但是不多,主要是吃喝玩樂而已。這也是爲了正事,只要我本心是爲了幫助朝廷,又有何不可?如今這世道,如果不花錢,八成的事情,恐怕都做不成吧?謀大事者,不拘小節。”

李素就差把馬基雅維利那句“只要動機正確,可以不擇手段”的臺詞,給搬出來了。幸虧他考慮到了漢朝人的道德接受度,硬生生還是忍住了。

“唉……”沮授也知道李素說的都是實情。

寒門子弟,沒有名望,要想報國,不使點手段,連表現機會都沒有。

“罷了,看在你確實對正事有所裨益,我會向使君力求帶你爲副的。”沮授掙扎再三,還是決定以平叛大業爲重。

……

第二天一早,沮授就被賈琮叫去,安排了差事。

沮授巧妙措辭,力陳帶上李素、劉備等當事人人證同行的好處。

賈琮一開始還有所疑惑,怕帶的人多了,說錯話的風險反而增加,不利於“統一口供”。

但沮授說他已經盤問過李素了,力陳李素口才,還爲李素上洛期間的言行作保,賈琮這才改變主意,授李素爲副使,一併上洛。

一路無話,一行人舟馬輪換,不過三四日,在孟津渡南渡黃河,抵達雒陽。

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21章 不毛之地第5章 水到渠成第36章 徵辟只是走走過程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656章 文丑:我與淳于瓊將軍同年同月同日死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39章 連環挖坑一時爽,連環引爆時更爽第859章 奈何劉備沒文化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349章 比脫錦袍玉帶還乾脆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163章 風蕭蕭兮潁川寒,壯士渡河不復還第159章 泡澡侯府落成第408章 種田幾乎上癮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209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上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51章 被人跟蹤了都不知道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25章 胡酋授首(五千字大章)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第198章 佯攻弄假成真了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309章 死得跟夏侯淵一個待遇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第290章 九月懲處名單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134章 報信的都沒我快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608章 只給三天時間差?足夠攻下野王城了!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152章 劉焉殺吾內應矣第729章 居然敢在漢人面前玩詐降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656章 文丑:我與淳于瓊將軍同年同月同日死第170章 忠義楷模第376章 當世子貢楊德祖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40章 瞞天過海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爲神奇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623章 見識一下沮授的真正實力第74章 黃天蕩測試版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64章 賊改不了走空第510章 圍毆的作用只是在幫子龍攢怒氣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第87章 關雲長義釋嚴顏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314章 賈文和佔北原渭橋,法孝直用木牛流馬第789章 無謀匹夫都升級了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