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

李俗奪舍的這個肉身李三,原本並不知道現任“中山相”是張純,所以李俗繼承其記憶時也不知道。

這並不奇怪——後世你拉個名牌大學生,他也不一定報的出本市市長是誰。

何況李三原本只是個僕役,大家平時聊天也不敢提及府君名諱,所以只知道府君姓張。

因此,直到看到印璽的那一刻,李俗才瞬間回憶起張純是誰。

畢竟這人在漢末太有名,哪怕後世只讀過《三國演義》的普通人都知道。

中平年間,天下最大的兩股反賊,便是南邊的區星,和北邊的張舉張純。

長沙賊區星一年不到就被平定了,也因此成全了孫堅的功績。讓孫堅從縣級躍升到郡級,被封爲長沙太守,撈到了後來成爲一方“諸侯”的資本。

張舉、張純之亂則厲害得多,前後蔓延了幽冀青三州之地,持續兩年多,還導致了青州黃巾復燃。巔峰時張舉稱天子,張純稱大將軍。

在平定舉純之亂的過程中,也崛起了兩路諸侯,分別是幽州牧劉虞和奮武將軍公孫瓚,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只是沒想到,後來的大反賊張純,如今還是根正苗紅的朝廷命官、劉備的頂頭上司。

想明白這點後,李俗也理解昨晚胡書掾的死因了——估計他是看到了某些本該“閱後即焚”的謀反證據吧。

這些內心活動,看似複雜,但其實也就花了幾秒鐘。

一旁的督郵,見李俗讀公文讀着讀着停下來了,有些不耐煩:“怎的不讀了?可是有字不認得?”

李俗立刻驚醒,意識到此刻不能耽誤,連忙附和:“是,俺別的還好說,只是這文末的印章,實在不會念。”

督郵聽說只是不認識印文,頓時滿意地嘲笑:

“印璽是篆文所刻,爾等粗鄙之人當然不認得了!不過不打緊,只要認識些常用的隸書就夠了,這次你便先客串幾日書掾。

待此間事了,若確實表現卓異,就正式提拔你。去吧,把文告都整理好,辰時出發!一會兒先去安喜縣。”

督郵嘴上說得好聽,內心其實已然把李俗當成了特殊時期權且一用的工具人、消耗品。

“是!”李俗表面謙恭,連忙收拾那些木牘和蔡侯紙的卷宗,內心卻是暗忖:

你們這些反賊!如今應該還沒做好萬全準備,處在預謀期吧!

老子怎麼可能跟着這些註定要滅亡的垃圾混!而且督郵如此兇殘,萬一露出任何蛛絲馬跡,說不定咱也有被滅口的風險。

如果督郵一直把他困在這盧奴縣,李俗手無縛雞之力,一時倒也無法逃脫。

可既然要去巡視安喜縣,那當然要借劉備之手棄暗投明了!

李俗一邊收拾,內心一邊覺得:歷史上劉備原本就把督郵怒鞭了個半死不活。現在自己只要設計吐露一些真相,讓劉備殺督郵並不是難事。

這事關鍵在於如何快速取信於劉備、以及防止劉備跟督郵對質。

雖然有些複雜,但自忖以他前世金牌談判專家的口才和智商,並不是想不出計謀。

而且這事兒也不是算計劉備,而是雙贏。

劉備本來是應該丟官的,現在跟李俗一起告發謀反的話,不但不用丟掉縣尉,還能反罪爲功得到進一步的晉升。事後劉備會因此感激他的。

至於李俗自己,也能借此一舉擺脫打雜僕役的卑賤身份,洗白撈個功名。

畢竟天下已經有點亂了,在這種亂世,不撈點身份還怎麼自保混下去?

而且,要告發郡守/郡國相謀反,至少要找州級告發,也就是要去冀州州治鄴城。

自己一個沒有武力值的瘦弱少年,還沒盤纏,兵荒馬亂根本去不了鄴城。但是跟劉備聯手後,這些就不算事兒了。

他得抓緊這段時間,趕緊多讀一些朝廷公文,以便掌握更多蛛絲馬跡。

到時候纔好倒果爲因、把自己知道的歷史結論,夾帶私貨摻雜在公開信息裡。

真瓶裝假酒,逆推得有鼻子有眼的,那樣纔好忽悠劉備不是。

畢竟,他總不能直接鐵口直斷“張純要造反”,誰信啊。

……

半個時辰後,李俗虛與委蛇地幫督郵準備好了文案,一行人就出發了。

除了王二和李俗之外,督郵還帶了十個類似衙役的護衛,都有弓箭佩刀。畢竟官員亂世出門,大多都會帶點保安。

一路上,督郵還警告敲打了王二等人,說是此去不許收受好處門敬,凡是他稱病不見的客人,一律不許放進來,連通報都不許通報。

王二不明所以,只能唯唯答應。李俗卻知道,督郵這是不想給劉備求情的機會。

盧奴到安喜不過幾十里,順着恆水午後便到了。

進了縣城後,督郵先把一份抄錄的文告木牘遞交到縣衙,跟縣令交割,表明了此行的來意。縣令也招待了頓酒席,然後送督郵回驛館歇息,明日纔算正式辦公。

不一會兒,“郡裡要沙汰軍功官員”的消息就在安喜縣官場上傳開了。那些靠軍功爬上來的官員,便開始人人自危。

王二和李俗一直在驛館門口閒逛觀望,李俗望眼欲穿地等到接近申時,纔看到三個大漢聯袂走來。

當先之人大約一米七幾,雙耳垂肩,雙手過膝,身着華麗的大紅色綢袍,還繡了紋邊。

身後一左一右,一個紅面長髯身高兩米。另一個則是鋼針一樣茂密的絡腮短鬚,臉型跟曬黑了的古天樂差不多,身高一米八幾。

走到近前,爲首那人便朝王二和李俗拱手:“兩位上差,還請行個方便。便說安喜縣尉劉備,求見督郵。”

李俗鬆了口氣:果然是劉備!

唯一讓李俗意外的是,劉備自報家門時居然沒說“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

但隨即一想也就釋然了:如今大家就在中山本地。你是漢室宗親,那就意味着你所有堂親戚都是漢室宗親,有啥值得顯擺的?

估計全中山能找出幾千個靖王之後。

一旁的王二反覆搓了搓手,似乎是收孝敬的職業癮犯了,不過路上督郵警告過他,他只能惋惜地拒絕:“督郵身體不適,今日不能見客,三位請回吧。”

“我大哥好心求見,你敢……”張飛差點兒就怒了,幸虧關羽一把拉住。

李俗見狀,連忙插手,假裝勸說王二:“王哥,主人雖有吩咐,但咱也不能得罪了地方官員。不如我跟他們分說解釋,免得傷了和氣。”

王二壓低了聲音呵斥:“說過不許放人求見、不許收孝敬!”

李俗不卑不亢地低聲反嗆:“我又沒收,我是維護官場關係——這裡是人家的地盤,鬧破臉只怕你我都討不到好吧!

你要是不服,到時候我自會分說!我是書掾!督郵不便的時候,官面上的事兒我說了算!”

李俗最後這段話很囂張,他是故意這麼說的,爲的就是激怒王二。讓他去督郵那兒告狀,最好激化矛盾、引起督郵心虛、胡亂腦補。

懷着奸謀的人,你就是要刺激他,他纔會露出更多破綻,便於李俗亂中取勢。

說着,李俗就不顧王二的阻撓,直接拉着劉備一行,借一步說話。

王二在背後恨得暗暗咬牙,卻也沒法直接阻止。因爲他雖然資歷深,可文武分工本來就是這樣的,武掾只管抓人緝捕,書掾才負責官場迎來送往。

“這廝才做半天書掾,就如此猖狂!小人得志!好,且讓你得意一時三刻,等主人晚上休息的時候,看我不告你個吃裡扒外!”

……

劉備並不知道李俗和督郵、王二暗地裡的恩怨,他只見李俗幫他說話,心中便對這位上差頗有好感。

借一步走開之後,他立刻盛意拳拳地邀請道:“敢問先生高姓大名,有何教我?不如到舍下飲酒敘談。”

щшш✿ тt kan✿ ℃o

劉備在挺禮賢下士這方面還是很厲害的,何況如今正有求於人。

漢朝市井商業不是很發達,北方小縣城酒樓也少,茶肆更是不存在,請人喝酒都是回家喝的。

李俗也拱拱手:“在下李俗……素,表字伯雅,今年一十八歲。張督郵原先的書掾胡先生,最近急病暴斃,某因此得以補闕。”

表字是現編的,年齡也隨口虛報了三歲。至於名字,“李俗”這名字放在後世那種開明的社會倒還不至於驚世駭俗,既然回到了漢末,他也考慮到社會壓力,決定還是換個樸素些的近音字吧。

他怕太年輕讓人覺得不靠譜,而且這次立功之後,如果要授官或者哪怕只是得到一些吏職,年紀太小也是個障礙。

劉備:“原來是李先生,書掾雖非顯職,但如此少年有爲,異日前途不可限量。遙想備十八歲時,還在雒陽盧尚書門下求學,識字數恐怕還不如先生。”

李素:“不敢當,某無緣拜訪名師,不過是跟着胡書掾略習文字,自尋些書簡攻讀罷了。”

大家互相熟絡一番,便敘談着回縣尉府。

李素注意到,剛纔張飛在聽說他只是打雜出身後,就有些不屑。

他心中不禁莞爾:看來張飛果然是個“名士控”,看重名聲和血統。歷史上劉備入川后,張飛對劉巴等蜀中名士,可是巴結得不得了。這種人很容易錯過寒門賢才,也很難跟普通士兵處好關係。

這一點上,關羽恰好相反。

聽說李俗是自學成才後,關羽居然忍不住主動搭訕:“不知先生自學、治何經典?某研讀春秋數年,如若有暇,可與先生交換。”

李素微微一笑,隨口答應了關羽。

關羽要是晚生兩千年,估計就是個“讀書有用,文憑無用論”分子,覺得“什麼清華大北大,不如膽子大”。

說不定此時此刻,關羽腦中就在這樣心理暗示:小李都能自學當上督郵書掾,我這種自學《春秋》的人,有朝一日當然也能成爲名臣!

一股“同爲成教自考人”的慼慼共鳴,油然而生。

……

回府後,劉備謙讓了一番,四人分賓主坐定。

張飛慢吞吞地起身拿酒,卻被關羽搶先,親自給劉備和李素斟滿一大漆碗。

酒水清冽,這還是李素穿越後第一次喝到酒,入喉時覺得綿密細潤,估計有接近二十度,心中微微讚歎。

這種清酒其實叫“中山冬釀”,在漢末是很有名的。當世大儒鄭玄在註釋《周禮.天官.酒正》時,解釋什麼是“清酒”,就以此舉例:“清酒,今中山冬釀接夏而成”。

其他郡產的濁酒、黃酒,酒精度數可能也就十度以下。在沒有蒸餾的時代,中山冬釀已經算很好的高度酒了。(蒸餾後估計就是衡水老白乾)

“好酒。”李素喝完,忍不住讚歎了一句。

劉備見他對酒很滿意,也放下漆碗,趁機雙手扶膝、鄭重問道:“先生,督郵此番託病、不許我等陳情,不知究竟何故?備自問爲官與民秋毫無犯,地方肅然。縱然是因軍功得官,但到任兩年、政績已足以自明,心中實在不甘。”

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21章 不毛之地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65章 撈了錢就去禍害丹陽豪帥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807章 李素也有跟袁紹一樣好謀無斷的時候第284章 逐漸迪化第465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三更贖罪)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第39章 天下何處得此賢才?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309章 死得跟夏侯淵一個待遇第510章 圍毆的作用只是在幫子龍攢怒氣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189章 屯兵犍爲尋釁端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85章 巴西三賊第356章 歷史的提前量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469章 順理成章第290章 九月懲處名單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289章 李素不在時的暗戰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150章 荊州太平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626章 託名司空,實爲漢相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323章 不能降則死耳第79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渡過易水別想還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771章 有種就全家老小一波流第314章 賈文和佔北原渭橋,法孝直用木牛流馬第458章 有錢人的揮霍方式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162章 董卓夜宴逼華雄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20章 漢朝也有價格雙軌制第603章 靜坐的賣隊友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738章 呂將軍不要衝動咱談談條件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第794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第709章 天子腳下才需要摻沙子第216章 徵西將軍又來共襄盛舉了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162章 董卓夜宴逼華雄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127章 不太好意思取標題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727章 打不過也耗死你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85章 巴西三賊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444章 千騎欲問邊,斬汜過居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516章 勝利會師第139章 龐羲求降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361章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446章 收拾舊山河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