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

劉備終究是義氣爲先,見李素支持他放走張魯慢慢收拾,他也就不急於先問具體計策了。

反正距離漢中盆地徹底佔住還有些時日,那麼急幹什麼。

眼下劉備最關心的,還是李素是如何被解圍的、關羽和他帶去的那支部隊近況如何,所以他很快轉移了話題,拉着李素問起這幾天的經歷,尤其是李素帶去的各位將領有沒有傷病。

這份氣度,還是挺讓人佩服的。

就好比你出差回來,老闆只是稍微瞭解一下生意成功與否,然後就不問你具體賺了多少錢,而是問不在的這些日子生活上有沒有狀況、家裡有沒有困難。

這樣的老闆才叫會做人,有情商。劉備身邊的人也都習慣了。

李素也把經過實言相告,說到趙雲、周泰毫髮無傷,典韋跟蠻將交戰時被釘錘扎傷,劉備還微微動容,很有經驗地說:“素聞南方的蠻兵兵甲不利,但善於用毒,可爲典韋仔細處理傷口、查驗是否有毒?”

李素示意放心:“我當時就已特地讓士卒再把釘瘡周圍皮肉略微割去一些、煮沸淨水洗淨,包紮而暫不縫合。典韋體壯,倒也能忍痛,着實可佩。”

李素的處理,倒不是爲了防止淬毒,純粹是怕破傷風。那種蠻族的釘錘都是大木棍上扎幾根釘子,釘子還有鐵鏽,李素這種稍微懂點現代醫學的看了都覺得瘮人。

他知道破傷風是厭氧菌,最怕深而密閉隔絕空氣的傷口,所以寧可讓典韋的傷口敞開暴露一些,只用煮過的透氣葛布包紮而不縫合,讓創面接觸空氣、敷上消炎草藥。這年代沒有破傷風針,這已經是最好的處置辦法了。

劉備則歪打正着,以爲這是防止淬毒的最新妙法,沒有再多想。

隨後劉備又問起李素脫困的經歷、關羽部歷經數戰傷亡如何,有沒有什麼困難,李素也一一作答。

“這幾日我軍並無危險,張衛走時,只知我佔據險山、士卒精銳,卻不知我提前讓士卒汲水囤積,嚴格配給飲水可支持四五日之久。何況我還讓士卒在山頂找到了一些芭蕉、葛藤,可以割藤擰榨取汁飲用。

所以張衛關照那些留下監視我的板楯蠻無需主動進攻、只需圍困渴死我軍的戰術,一開始就失策了。我還喊話試圖招降板楯蠻,告訴他們兄乃仁義之主,招募蠻兵從來足餉,有南匈奴單于於夫羅可爲證。

可惜於夫羅不在,一時無法證明,典韋又殺過幾個蠻將,他們一時不肯投降。但云長殺到之後,我讓幼平也趁勢殺下山區,衝開缺口斷蠻兵退路,與雲長前後夾擊全殲了他們。大約有一千三四百人最終投降。

還請兄這幾日便撥出一些錢財,派人送去葭萌縣與雲長作爲兌現軍餉,再派些於夫羅身邊的將校前去現身說法,則這些蠻兵定然能安心爲雲長所用。算上這些蠻兵,雲長麾下可戰之兵如今恢復到五千之數,據葭萌與劉焉對峙、異日隨時可分兵沿嘉陵江攻巴西,可隨機兩便。”

李素一番話,既交代了前因後果近日經歷,又把後續準備安排得明明白白,劉備聽了也不多問,直接用人不疑地吩咐按李素的要求辦。

李素提到的關羽如今駐紮的葭萌縣,在靈帝年間還沒有修建正式的“葭萌關”。同理其實劉焉那一側的劍閣縣也還沒修“劍門關”,稍北一點控制嘉陵江上游匯流口的白水關倒是已經有了。

不過,因爲是交通要道,葭萌縣和劍閣縣的險要之處,都是有砍伐的樹木尖樁、密密匝匝排成寨牆,並且設置鹿角、拒馬、陷坑、堆土牆基,以及木質的箭樓,相當於是一些當道紮營的防禦工事。

嚴格來說,葭萌縣並不屬於漢中郡,而是廣漢郡最東北角的一個縣,也就屬於劉焉的地盤。但誰讓劉焉之前與張魯聯手做局時,雙方實控區本就曖昧不明。

葭萌縣全境幾乎都是在馬鳴閣道山谷裡,窮得一比沒什麼人口耕地。關羽假裝追擊張魯殘部追到這兒,順勢佔了,形成“劉備以葭萌關爲界,劉焉以劍閣、白水關爲界”對峙的默契。

劉焉軍估計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追認了這個既定事實。那一帶的地形明顯是誰進攻誰吃虧,沒有十幾倍的傷亡是不可能攻下對面的關隘的,更何況眼下劉焉估計正心中惶惶,怕劉備抓到他的把柄呢——如今劉焉的名份依然還是漢臣!不是軍閥!

劉備就按照李素的計策,穩紮穩打推行下去,準備徐徐佔據漢中周邊各縣。

另外,劉備也是等到了此刻李素回來,才正式就陽平關、定軍山等一系列戰役,進行最終定性的論功行賞。

儘管李素本人根本沒有參加陽平關和後續戰役,但劉備親口認定李素的誘敵出關之計纔是戰役首功,並且表示徹底拿下張魯後會按此表奏朝廷升官。全軍上下也沒有任何人有質疑,全部心悅誠服。

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就這次兩千多人守的關,漢軍都付出了三千人陣亡的代價才死磕猛攻進去。要是真有一萬人以逸待勞在關卡里守,漢軍可不是簡單付出乘以四倍的陣亡就能攻下來的,說不定真就一年半載都攻不下了。

這個“入川第一功”絕對比劉邦說的“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更有說服力。

……

劉備軍在佈置接受漢中平原事宜的同時,南鄭縣城內,張魯已經緊急動員完了全部可以背井離鄉的士兵,並且調集了南鄭周邊全部可以用的小船,準備從南門出城,走南褒水逃往雨山、翻山進入巴西宕渠、投奔板楯蠻。

在是否出逃這個問題上,張魯還是猶豫過一陣子的,這幾天南鄭縣城的太守府邸裡,爲這事兒可沒少打嘴仗。

他最初的想法,是要麼死守,要麼投降,但因爲心腹謀士閻圃的勸說,最後反而改成了逃跑。

當時楊昂剛剛逃回來,帶來了張衛全軍覆沒、陽平關失守的消息,勸說張魯立刻動員南鄭剩餘的全部兵力,並且集中各縣人馬,籠城死守。

但閻圃力排衆議:“楊將軍,籠城死守,必須配合堅壁清野、以待時清,今劉備來勢迅捷,各地無備,倉廩不曾收拾。

劉備只需分兵剽掠各縣,野谷是資,軍糧絕不會短缺。等他徹底圍死南鄭,我軍精銳不及劉備,野戰突圍無望,困守孤城,最後豈不是自己要白白餓死?”

張魯當時就立刻醒悟:“對,不能死守孤城,我們又沒有援兵,劉使君絕對不敢明着謀反來救我們,劉備又得了漢中四野之糧,困下去死的遲早是我們——閻軍師,那你看,如果投降劉備,可得善終否?”

如今的張魯也還年輕,大約剛要三十歲,他帶兵的弟弟張衛更是隻有二十出頭。這樣的年紀,比後世二十多年後曹操伐漢中時要更加血氣方剛、有野心一點。所以張魯內心其實不太願意投降。

而閻圃接下來的話,讓他愈發當頭棒喝:“如今之世,天下將亂而尚未亂,此正朝廷用重典之時。圃聞昔日朱儁討黃巾時,對衆將言:昔高祖之世,天下分崩,故約法三章以收民心。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

天下分爲數霸、無共主之世,招降納叛以懷遠人。天下有共主之世,唯見首義者賞、末降者殺,唯師君三思。”

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的時候,張魯投降曹操是可以的,因爲曹操肯定要善待他做個榜樣。

就好比後世譙周勸說劉禪投降時,一條重要的論據就是“曹魏還需要拿善待陛下做個榜樣,來給吳人看,所以陛下必然榮華富貴”,甚至譙周還敢說“如若曹魏膽敢不封陛下王公之位,臣親往雒陽據理力爭”,憑什麼虧待投降派。

但這一切都有前提,那就是天下人都已經習慣了天下的分裂是常態,不會再爲“普天之下,有很多地方不是王土”而拉不下面子。

但現在顯然不是這樣的時候,如今還是靈帝在位的最後一年,對於靠妖言惑衆起事的反賊從來都沒有從寬的先例。

不能守,不能降,還是跑吧。

就這樣,張魯集中了八千嫡系鬼卒,配上全部的船,以及可以帶走的兵器,和一段時間的口糧,就水路出城了。

臨走時,很不負責任地把守城的任務交給了楊昂,在碼頭上拉着對方的手關照:

“楊將軍,城中尚有數千士卒,還有從成固等處集結過來的人馬,我走後你務必守住此城。”

楊昂心中簡直有無數頭草泥馬奔騰而過:你們跑了,讓老子困守孤城,這不是要老子送死麼?

幸好張魯還算懂點人心,怕楊昂直接士氣崩潰回頭就出賣他,這才又附耳低語幾句:“事已至此,你拋棄我弟,拋棄陽平關這些過失,我都既往不咎了。你好歹守住這南鄭縣兩三個月,爲我軍至宕渠聯絡蠻兵重整兵力拒守險隘爭取時間。

只要守滿那麼久時間,我便準你投降,將來我反攻回漢中,也絕不會清算你的投降,就說是奉命投降。你如果直接投降,劉備也會看不起你,堅持一段時間,即可兩頭做忠臣,有何不美?”

都已經打開天窗說亮話到這個份上了,楊昂也不好再矯情,就表示一定完成任務。

讓哥守上兩三個月再投降……那意思就是兩個月了!

楊昂很爲自己的企業級理解感到自豪。

第272章 初到荊州番外第21章 平定日韓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172章 救火雒陽城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60章 衣錦夜行關長生第495章 弒君-上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820章 永不言敗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27章 好戰略也要有好執行番外第65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番外第43章 拓跋力微:打進張家口,活捉張翼德第390章 哪怕比扯淡還是比不過諸葛亮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第528章 最強大敵第196章 景毅的抗劉三策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378章 功過誰人評第566章 科場見聞第177章 胸甲騎兵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852章 狐死首丘第9章 市義第318章 世界線收束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705章 諸葛瑾進京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656章 文丑:我與淳于瓊將軍同年同月同日死第823章 曹操的認知,是停留在沒有地圖編輯器的前提下的第577章 兩場大戰之間的賢者時間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185章 沃倫.荀的能力邊界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318章 世界線收束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481章 雙方都覺得應該不服就幹第198章 佯攻弄假成真了第768章 爲什麼只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面就沒了第435章賈詡的B方案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554章 官制與俸祿改革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338章 反間反間計的反間計(八千字大章)第667章 諸葛亮:你覺得以我的智商,會錯過這種白給的機會麼?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735章 古今東西皆然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352章 張飛的細柳營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554章 官制與俸祿改革第69章 殺帥奪軍第87章 表面兄弟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472章 食色性也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