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

盧植跟李素一直聊到傍晚,本着“拉自己最有前途的學生一把,多結個善緣”的想法,他最終決定先按照李素建議的計策來。

不管怎麼說,讓皇帝主動提出把劉備召進京、而後劉備立刻很乾脆地來。要比皇帝都還沒說,劉備就自己屁顛屁顛跑來,更能顯示出劉備的尊重皇命。

皇帝也能因此更樂於開價給劉備好處。

有了李素這番圖謀打底,進京虧肯定是虧不了的。後續的路數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還有好幾個月呢,可以徐徐圖之。

盧植也快六十歲了,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何嘗不希望將來劉備位極人臣善待盧氏、提攜他後人一把呢。

當然以盧植的想象力,加上他對劉備如今忠誠度的認知,他目前能想到的極限也就是“位極人臣”,不會有其他想法。

如今的劉備是28週歲,再稍微過倆月就29了。一個29歲做到九卿副職的官員,有生之年位極人臣不是很正常的嗎?稍微算算資歷年限都算得出來。

李素臨走時,也給盧植留下了一筆黃金作爲經費。

當李素提到錢的時候,盧植第一反應當然是勃然變色,差點兒訓斥李素。

但李素很會說話:“盧公不可爲小節而誤大事。盧公難道忘了四年前左豐之禍了麼?若非當時有皇甫公接任盧公爲帥、繼續討平張角,則左豐之害,幾乎傾覆漢室!”

李素提到的左豐,是中平元年盧植和張角在廣宗相持時,朝廷派來監軍視察的小黃門宦官。左豐就是向盧植索取賄賂後盧植沒錢給、盧植後來才被陷害臨時撤職下獄,幸虧皇甫嵩接手部隊後依然打了勝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素這麼說,也是爲了強調事急從權,皇帝快死的時候,腦子糊塗本來就不可以常理度之,這時候省錢肯定會省出事,只能“謀大事不拘小節”。

盧植沉吟不語,內心掙扎。

李素壓上最後一根稻草:“盧公高潔,天下誰人不知?這些黃金,也不必以盧公的名義去給,無非暗示牽線而已。這不是給盧公錢,而是拿玄德兄的錢,辦玄德兄的事。”

這句名言果然起了作用,盧植心中頓時好受了很多。

是啊,他又不是拿劉備的錢!

是用劉備的錢辦劉備的事嘛!

“也罷也罷,左豐之災言猶在耳,大事不拘小節,只好事急從權了,唉。”盧植悲傷地收下了黃金。

……

告別盧植之後,李素帶着護衛回下榻的驛館,一路上他也在琢磨今天倉促想出的這條對策有沒有什麼漏洞。

畢竟時間太緊急了,之前又不瞭解情況。他只能是臨時起意現場琢磨,需要填補的後續工作肯定還是不少的。

在馬背上緩緩而行,李素首先想到的第一個補漏點,就是遼東的地盤怎麼辦?

青州那些地盤倒是不值得惋惜,因爲本來就沒有期待,稍微有點政治敏感的人,早就知道青州是沒有名分去佔的。

不過遼東畢竟是劉備當過正牌太守的地方,這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幸好,之前李素就問過劉備有沒有想過被調防,劉備也非常忠義地有了心理準備、做了處置。

現在,只要把“將糜竺推上遼東太守”的計劃細化執行下去,不被外人摘走桃子還是能保證的。

只不過,原先李素還以爲劉備即使被換防,也能換得離遼東不太遠,那樣未來徹底進入亂世爭霸邏輯後,新地盤和老地盤還能形成有機的聯動配合。

但今天才知道最終可能調去漢中,那跟遼東就徹底沒有聯動的可能性了,對來對糜竺的要求和人設,要比之前略微調整:糜竺只要“劃地自守,自閉種田”即可。

換言之,將來劉備再次打到關東,遼東的地盤可以直接歸附劉備所屬的或者所控制的那一方朝廷,不用劉備費事打一次,這也算是“提前打完遼東戰役”,一次搞定了。

另一方面,既然要對糜竺長期放養,李素覺得走之前還是有必要稍微幫糜竺提升一下戰鬥力,免得將來長期與世隔絕被袁紹什麼的人奪取遼東地盤。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要幫糜竺把海軍的技術實力提高到袁紹無法比擬的程度——只要袁紹沒法海路運兵運糧,遼西走廊的四百里無人區是足以隔斷袁紹的進攻的。

君不見歷史上公孫度也自閉了半個多世紀,中原王朝照樣拿他沒辦法。遼東那地方如今才30萬人口,跟外部互動本來就太難,誰主動越境誰補給懲罰就超大。

從這個角度說,“無法與遼東形成配合”,也不算怎麼虧。因爲那爛地級別的交通設施,本來就不能指望陸路支援到中原戰場。沒有期望也就沒有失望。

考慮完如何“不把吃到嘴裡的遼東吐出來”後,下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去了漢中會不會面臨未來向外發展的困難?

這也是不得不慎的。

哪怕沒讀過什麼書、只是打打《三國志戰略版》這種手遊的後世小白,都知道一條樸素的道理:蜀道難,入蜀容易出蜀難。

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後勤補給困難,那都是實實在在的歷史教訓,哪怕智謀強如李素,也得如臨大敵認真對待。

他當然不會意淫什麼“如果跟魏延一樣才用子午谷奇謀就能贏”的速勝論了。

不過,在通盤考慮之後,李素覺得他面臨的形勢跟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很不一樣的。

正如後世譙周覆盤諸葛亮北伐的《仇國倫》寫的那樣——別看譙周這人人品比較投降派,但是文章裡面有一兩點道理還是很精闢的。

那就是譙周認爲:由蜀伐關中,在“秦末之世”的世界格局下,是有可能成功的,所以漢高祖劉邦成功了。但諸葛亮和姜維北伐時,天下的格局已經不是“秦末之世”而是“戰國之世”。

譙周對這兩種世界架構的認定區別,就在於秦末之世是“天下所有政權都草創未久、誰都沒建立起權威,所以天下人心歸附的變化很容易”,劉邦面對的不是統一的項羽,而僅僅是根基不穩的關中三王,一擊得手就有了。

而戰國之世則是“天下各國立國已久,天下百姓也都習慣了歸屬於自己的君主”,就像諸葛亮後面幾次北伐時,面對的都是穩定存在的、整合了整個北方的魏國,所以不行。

事實上這一點諸葛亮自己也知道,當初他最理想主義的北伐方略,就是要先有“待天下有變”這個先決條件,然後再出師。比如你得等到北朝剛死了皇帝朝局不穩、或者是有司馬叛魏、魏宗室反撲內戰等等。

連以劉禪的智商,後來給姜維的北伐詔書都寫了“不要徒耗兵力,需待吳先舉動”,可見劉禪都知道不能單挑穩定狀態的魏,一定要等到“有變”。

只是到了實際執行層面,諸葛第一次北伐大好機會卻沒成功,而後面幾次已經沒有了突然性和“天下有變”的條件,但諸葛亮自己也知道壽命不久等不得了,才強行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但李素今天要是能讓劉備入川,將來北伐時的根本設定就截然不同了——因爲李素有把握讓劉備得到一個“秦末之世”的天下格局,而非“戰國之世”。

他提前了三十年北伐,要面對的就不是一個鐵板一塊的穩固北方,而是董卓,甚至再苟一點可以只面對李傕郭汜。李傕郭汜這兩人歷史上還有內訌的可能性。

在這種天下人還習慣了漢的統治、任何軍閥都沒建立起超過兩代人的穩固人心的情況下,可不就是“秦末之世”麼!

想明白這兩點後,李素在心中暗忖總結:“所以,自閉保住遼東不是問題,將來的北伐也不是問題。眼下就只剩最後一個去漢中的難題——

奪取了益州之後,會不會跟歷史上劉備奪劉璋時那樣,落下‘奪同宗之基業’的罵名?會不會對劉備積累了半輩子的仁德形象和凝聚力感召力形成打擊?”

這也是不得不慎的。

別看《三國演義》上把劉備奪劉璋後寫得名望並無損害,可事實上按正史,當時益州甚至荊州的人心都是有些浮動的,讀書人階層的動搖尤其厲害。

仁德人設如果崩塌,是一個很大的無形資產損失。

但稍微想了一會兒之後,李素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也能迴避,迴避的關鍵,就看到時候怎麼操作朝廷了。

只要最終告劉焉的狀告得好,那劉備就是“奉天子明詔討大逆僭越之臣劉焉”,這跟師出無名的“奪同宗之基業”,在大義名分上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但這裡也有一個操作的關鍵,那就是你這個天子明詔最好早點拿到。

漢靈帝活着的時候估計不可能,最好是打點時間差,在靈帝駕崩後、少帝繼位而何進又還沒被殺的那幾個月,討到這份“調劉焉回京述職查問”的詔書。

最晚最晚,不能晚於獻帝繼位、而諸侯還未開始討董之前。那樣的話,天子詔書的含金量依然是非常高的(儘管比何進輔少帝那幾個月要稍微降低一點)

因爲羣雄討董一旦開始,那你再拿天子明詔,劉焉也有可能以“這份天子明詔不是天子本意,而是賊臣董卓挾天子發的亂命”爲藉口抵抗了。到時候哪怕劉焉原本不想討董,面對劉備的討伐肯定也要拼死打出討董的旗號,甚至把劉備說成是“甘於服從董卓亂命的鷹犬”。

不管這種抵抗的烈度有多大,總歸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然了,這裡必須說一句,“甘於服從董卓亂命的鷹犬”這種罪名,也不是多大的事兒。被這麼指控的人,完全也可以自辯“我不是服從董卓,我服從的是天子和朝廷”。

歷史上劉表不就是這麼幹的麼,劉表可是諸侯已經開始討董、荊州刺史王睿都被孫堅殺了之後,才被董卓遙命爲荊州刺史的。

劉表上任後一打討董的孫堅,二彈劾劉焉僭越天子儀仗,可沒少被當時的人噴成“服從董卓”。但劉表始終堅持說自己服從的不是董卓而是朝廷,最終名聲依然不錯,亂世中來荊州歸附躲避戰亂的名士不要太多。

只是李素要精益求精,所以哪怕這一丁點稍微壞名聲的DEBUFF都不想承擔,他在求名的佈局上,要做得比歷史同期的劉表更好!

這三個問題在李素腦中全部解決了,一切漏洞也就基本上堵好,可以實際操盤了。

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702章 偃皋新區第421章 攻守雙方都在學習李素(第三更,馬上還有第四更別走開)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849章 劉曹對決-中第412章 一路種田到前線第430章 我乃破羌氐王咕嚕咕嚕咕嚕第507章 新野練手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731章 拿來吧你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701章 克復兩京,還於舊都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713章 泡澡公究極進化體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781章 斬首行動:目標張飛第52章 辱師之仇,九世可報也第769章 杯酒釋外戚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855章 法孝直也有怕的時候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壯軍威第364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523章 宛雒那點齷齪事第555章 要利用敵人吸取歷史教訓的機會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27章 好戰略也要有好執行第516章 勝利會師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286章 袁紹掛孝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第446章 收拾舊山河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629章 知可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827章 平推如虎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423章 鴻溝停戰協議(五千字大章,附停戰協議地圖)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434章堅壁清野清了個寂寞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426章 猝不及防的最高形態第74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235章 將士長歌入漢關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272章 初到荊州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66章 漢中太守假節鉞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92章 消滅張魯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751章 不到最後一刻,連隊友都不知道諸葛亮要幹什麼第657章 關門打狗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10章 鄴則鄴城水漳水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814章 諸葛亮不是四年前的諸葛亮了,但郭嘉也不是四年前的沮授第472章 食色性也第209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上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179章 今有石油美元,古有蜀錦五銖第766章 以兩次笑一萬次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713章 泡澡公究極進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