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

劉備對張郃的分兵堵截規劃頗爲不滿,立刻就質疑道:“張司馬!如此分兵,廣昌縣、淶水河谷道如何處置?只堵了南邊的兩條路,如若張純裹挾的亂兵順淶水東下,豈不是能安然走脫?”

原來,華北大平原上的地形是一馬平川的,談不上堵截。但中山郡與幽州之間的邊界,卻已經進入了燕山餘脈,這纔有可能把守重要道路。

這裡一共有三條道路可以通往涿郡。

最大的路就是易水渡,也就是戰國時太子丹送荊軻刺秦時那個“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易水。易水有很長一段都是幽州和冀州的州界,好幾個地方可以渡河。

其次就是郎山隘,也就是後世保定的狼牙山景區,有山谷可以通行。

最北面還有一條,是從中山的廣昌縣(後世的保定淶源),從淶水源頭順流而下,可以直達涿郡郡治涿縣(在保定與京城交界)

劉備張飛都是涿郡本地人、後來到中山做官,所以對周邊地理是很熟的。因此他們一聽張郃的安排,就知道張郃放棄了北面的淶水,只注重防止叛軍渡易水。

這一點劉備是不能接受的,因爲他老家是涿郡涿縣的,張郃這樣分兵,叛軍就有可能順着淶水直通涿縣。

古人都有很重的鄉土情結,何況劉備的親人都在老家涿縣,他怎麼可能坐視兵災再次波及自己的故鄉?

所以纔不顧張郃如今官位還比他高,堅持要據理力爭。

張郃並不知道其中內情,他見劉備反應如此激烈,也有些惱火:“劉縣尉!我們只有五百騎兵,分兩處巡哨把守已經捉襟見肘,而廣昌遠在北方兩百里外。我若分出孤軍再去把守,被張純殲滅怎麼辦?

而易水渡與郎山隘好歹離盧奴近,後日潘都尉的步軍大隊也能趕到馳援。若是分守廣昌,潘都尉的步軍趕到那邊起碼多走三天!豈不是百餘騎兵就要多孤軍獨戰三天!”

張郃這波分析,從軍事的角度來說,是非常正確的,他兵力不足,要以五百人堵幾千被裹挾的亂兵,本來就沒有把握,他只想抓大放小。

而且說句難聽的,堵截亂兵只是爲了彌補之前沒抓住張純本人的惋惜,所以抓點小魚小蝦湊湊數,回去好向刺史賈琮表功。

這些小魚小蝦究竟是抓到了五成還是七八成,其實不重要了,對於張郃與潘鳳的功勞沒有影響。

張郃見劉備還是不服,一不做二不休,森然說出一句打開天窗的亮話:“劉縣尉,說句難聽的,我們堵截了被裹挾的亂兵,也就仁至義盡了。至於張純餘黨逃到幽州之後,爲害多大,與我等無關!甚至與賈刺史也無關!那是幽州刺史陶謙該擔心的事兒!

我們越境追擊也好、主動爲朝廷分憂也好,就現在這朝廷,會感恩我等麼?恐怕還會懷疑賈刺史割據吧!反正我只堵易水渡與郎山隘,剩餘你要堵你自己帶兵去堵!”

劉備牙齒咬得咯吱作響,李素見狀不對,連忙一把拉住劉備:“不可魯莽啊!張司馬畢竟是友軍不是督郵,咱從長計議!某定有計策使之兩全!”

怒殺督郵,那是有功無罪的,但要是跟張郃火併,可就真的官做到頭了。

李素好歹暫時勸住了劉備,把劉備拉到一旁,問了其中原委。

劉備也耐心解說,說是擔心故鄉的伯叔兄弟:

“現在張純還不知是你我出首告發了他,而且他應該自己忙着逃跑收攏殘兵,還不至於報復我家人。可若是遷延時日,回過味兒來,拿我家人泄憤,這可如何是好?”

李素聽完,這才意識到事情緊急,也忍不住扼腕嘆息:

“唉!朝廷法度,也確實不公。扁鵲言‘上醫治未病’,可天下哪有那麼多肯爲治未病論功行賞的明君察臣!”

大漢朝的KPI考覈制度有問題啊!

就知道逼着下面的將領完成平叛的指標,卻不能給“防患於未然”的地方官員以更大的功勞和賞賜額度,唯恐地方官員“卡BUG刷分”——這就是自古“上醫治未病”最難執行的地方,因爲統治者不懂你是不是真的治了個嚴重的未病。

這不,就導致了現在以鄰爲壑、把賊亂驅趕到別人轄區再爛一會兒、經驗值賞金變多了再收割軍功的怪圈。

劉備也跟着感慨朝廷不明,隨後強行把話題拉回正事:“伯雅,眼下還是先想想如何護我家眷鄉親,備實在不忍故鄉涿縣被兵災荼毒。

不如咱就棄官吧!大不了跟三年前平黃巾一樣,帶着本部人馬、再募集些鄉勇,守衛家園!”

李素差點嚇了一跳,他沒想到自己都做了那麼多事,幫劉備把殺督郵的事兒返罪爲功了,劉備繞了一大圈居然又生出了棄官的念頭。

他連忙阻止:“不可!棄官事關重大,豈可輕言……容某細細思之。”

他雖然阻止了劉備,但不得不說,劉備的想法還是幫他打開了思路、便於找更多應對策略。因爲這至少讓他了解了劉備的決心。

在可以“不計代價、欲揚先抑”的大思路框架下,李素很快想出了別的可行奸計。

他立刻跟劉備商量道:“既然玄德公連棄官的代價都肯付出,咱可以選的辦法也就多了,我有一計……”

劉備立刻抓住李素的手:“請伯雅速速言之!”

李素便分析道:“若是直接棄官,無聲無息,這官恐怕就真的白棄了。所以要棄官,也要先做些別的準備。

依我之見,咱不如兵分兩路。讓翼德留在本地,召攏安喜縣的嫡系兵馬,並且在中山收拾潰兵、到鄰郡募集鄉勇。順便再分出一些人潛入涿縣,先把你們兩家的家小救出。

或者就在翼德曾經的故莊築塢堡自守,以免叛軍侵擾。至於涿縣鄉親,只能先放一放了,相信張純就算知道主公和翼德是涿縣人,也不至於拿無辜的全縣百姓屠城出氣。”

劉備立刻追問:“我等兄弟自起兵以來,未曾拋下過誰,怎能讓翼德獨自承擔?那我和雲長又該作甚?”

李素連忙解釋安撫:“我自然另有安排!我也沒讓你們拋棄翼德,只是要翼德先留在這兒預做準備、守衛上十天半個月的。”

說罷,他怕劉備再反駁,連忙轉向張飛用激將法:“翼德,讓你守護大哥家小親眷,至少堅守半月,可有信心?大哥的兵馬都留給你!”

張飛瞬間就被挑起了榮譽心:“大哥放心,先生放心!休說是半個月,便是一個月,只要大哥的家眷少了一根手指頭,我提頭來見!你們另有要事就放心去辦吧!”

劉備這才作罷,繼續問道:“那我等有何安排?”

李素:“眼下當務之急,是先與張司馬形成默契,捐棄前嫌,共擬一份陳清張純反情及初步戰果的文表,我與兄等星夜送去鄴城,交賈刺史定奪,先把咱之前所做的一切功過,有個定論。

然後,因爲賊亂已經蔓延到幽州,不再是冀州一地可以處置的,賈刺史必然要派遣使者進京上奏,請朝廷統一調度。兄早年曾於雒陽盧尚書門下求學,對進京道路、規例應該也熟,可自告奮勇向賈刺史請纓,擔任進京奏報的使者。

待到朝廷知曉賊情與其中告首、追剿的原委之後,再以‘身爲冀州官員,無法去幽州平叛’爲理由,飄然棄官、回鄉募集鄉勇、去涿縣守護鄉親尊長,必然可得天下孝義之名!”

李素的計劃,那就是“棄官可以棄”,但是要棄得轟轟烈烈,天下聞名,而且最好可以撬動一些大佬,成爲他人引用的漩渦,這樣才能讓棄官棄出最大的價值,甚至以退爲進!

在大漢朝混,名聲很重要!有了名聲,就算棄官了,依然會被人直接徵辟回來,直接空降高位。

怕就怕做好事不留名,義舉不被書面記載下來,那就白做了。

劉備原先沒做過這種事情,一時有些沒想明白,不由問道:“如此說來,賢弟不還是支持我棄官?去了京城再棄,有多大差異?”

李素聽到“賢弟”這個稱呼時,還微微一愣,隨後意識到,是剛纔他跟張飛說話時,借用張飛的第三人稱語境,喊了兩句“大哥”,劉備這種情商頗高的人精,也就順勢籠絡,喊他“賢弟了”。

不過現在不是講究稱謂的時候,李素也就順勢回答:“我既然如此說,進京之後定然會設法左右逢源,爲仁兄義舉揚名!望兄勿疑——兄可知道東萊劉繇大名?”

劉備想了想:“略有耳聞,東萊劉正禮,據說齊王劉肥後裔,算是最偏遠的漢室宗親了。他早年曾先後舉孝廉、茂才,如今是郎官還是侍御史來着。”

李素便循循善誘分析:“劉正禮便是十九歲就舉孝廉,他當年的孝行,聽說是因爲其叔父爲賊人所獲,他親自率十餘賓客喬裝潛入賊巢,殺賊救叔,故而在東萊乃至青州聞名。

兄也曾說過,你十五歲與堂弟德然一起至京師遊學、全仗德然之父、令叔元起資助。如此,叔父對你有養育之恩,你爲救叔而棄官之名,只要在京師傳播,還怕不名揚天下?”

劉繇救叔,那是人家還有親爹活着的。

劉備可是少年早孤,他爸剛舉孝廉還沒來得及當官、不到三十歲就死了。叔父劉元起給劉備出了進京讀書的學費和盤纏,待遇跟他親兒子劉德然一樣,這就等於是有養父之恩了。

劉備沒有親爹可以孝敬來得到孝廉,但如果抓住“爲救養育之恩的叔父而棄官救難”,絕對是大漢朝的道德楷模了。

劉備眼珠子亂轉,思前想後,最後死死握住張飛的手:“翼德!收攏人馬、募集鄉勇!護住你我家眷,死守半月!半月之內,我必然從京城回返!實在不行,帶着他們退回安喜也無妨!”

張飛:“大哥放心!”

劉備:“走,二弟四弟,我們這就去找張郃,聯名上奏賈刺史的文表!”

第465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三更贖罪)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番外第54章 不聽諸葛勸番外第4章 公正嚴明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140章 大義名分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第12章 一年不再赦第287章 泄露假情報第43章 劉涿郡亦知世間有孔融耶?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377章 歷史進入了深水區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21章 不毛之地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546章 科舉雛形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第80章 帶着三點五個億的戰利品跑了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856章 處理劉和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114章 不要小看劉焉的動員能力第469章 順理成章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708章 千年大計,設計爲本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171章 呂布逃命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591章 一錘入魂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834章 東出虎牢定陳留第596章 跑馬圈地,全面光復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81章 楊昂的企業級理解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751章 不到最後一刻,連隊友都不知道諸葛亮要幹什麼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514章 斬殺弒君賊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計了還是這次才中的計?第66章 漢中太守假節鉞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70章 大破韓遂只是基本操作番外第8章 出鎮關東第740章 這次不用你殺故主,傳檄天下辱罵袁紹一頓就行了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794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第624章 瘋狂生長的兵法思想樹(七千字大章)第327章 不到渭河心不死番外第53章 當年匈奴能打李廣,今天鮮卑就能打呂布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番外第39章 一波三折第1章 知之爲知之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第632章 到底是河北那邊被諸葛亮騙了,還是我們這兒被李素騙了?第794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第217章 攻個郿塢都能遇到皇甫嵩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669章 滅袁是一場持久戰第738章 呂將軍不要衝動咱談談條件第394章 諸葛之算,恐怖如斯(八千字大章,舌戰完結)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第653章 張任死不死你們投票決定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