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

對於“上策沒有奏效”這個結果,劉備陣營上上下下都顯得很寬容。

劉備一句都沒提“這個上策怎麼不靠譜”之類的怨言,

李素也毫不抱怨初次執行這種誘敵任務的趙雲“演技不夠好”,只是在趙雲回來後,拍拍他的肩膀,隨口關照:

“子龍,是我疏忽了,忘了交代你更多細節。下次再有機會執行這種‘明明不是去繞後偷家,但要假裝成繞後偷家’的任務時,我跟你一起,你好好學學什麼叫演技,自己總結一下。當然,我去誘敵也不一定成,稍微多幾分成算吧。”

趙雲這人,謹慎是謹慎的,敏銳度也夠,就是沒有李素這種學外交畢業的影D級演技。

不過他倒也虛心好學,態度很不錯:“多謝軍師指點,下次一定注意。”

整個劉備陣營的內部團結氛圍可見一斑。

上策不成,劉備只好真的繼續往下演,演“大貨車被封道了,咱就真拿小電驢跨市送快遞”的戲碼。

大軍分出一小半步兵部隊,由張飛爲將、李素親自督導、趙雲帶路,跋涉行軍二百里,去襄平城外紮營。

而劉備和關羽、魯肅等,則繼續留在遼隧要塞正面,跟敵軍主力對峙。

周泰則負責保護後續從遼隧到襄平陸路運糧的運輸隊。

因爲有李素隨軍,張飛這一次行軍的演技,就比趙雲好多了。

什麼多立旗幟、減兵增竈這些基操勿6的虛張聲勢演技,幾乎是信手拈來,有多少上多少。

以至於張飛其實才帶走了三千步兵,但是落在遼隧敵軍眼中,還以爲至少有一萬多人的劉備軍主力真的繞後東進了。

與此同時,遼隧大營裡的劉備軍,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增兵減竈,一萬多人吃飯,每天大營裡冒出來的炊煙數量卻比往常少得多。

李素走之前,關照劉備分出一些士兵,去南面遠離敵軍哨探範圍的山林裡,大量伐木採薪,燒製木炭,然後把木炭運回大營做飯,這樣直接燒木柴的比例就極大減少了,產生的炊煙自然也少。

不過木炭能夠烹飪的食物種類比較少,李素也不得不提前發明出一些發酵麪糰的簡單餅食,改善劉備軍的主食飲食結構,如此一來,就能神不知鬼不覺靠木炭解決大軍做飯了——

這個時代原本就是有火燒之類不發酵的死麪餅的,只是缺乏發酵面。李素之前在遼東這幾個月,閒着的時候爲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也有通過穀物發酵和做酸泡菜之類的手段,把各種食物發酵酸水跟麪糰混合做實驗。

雖然初始的科學實驗經常失敗,前前後後糟蹋損失了幾十石麪粉,但好歹是試出了幾種不會讓人吃壞肚子的穩定鮮酵母麪糰——

試驗期每次酸化後膨脹的麪糰,李素都會讓人烹飪熟,然後找一些饑民來試吃,他自己是不會吃的。如果會讓人拉肚子,那就是實驗失敗了,拋棄這個菌落羣。直到試驗出可以把麪糰酵大又吃不壞的爲止。

這種天然鮮酵母羣落,其實並不是純的酵母菌,裡面還有醋酸菌、乳酸菌這些菌類混合物。

所以實際上發酵出來的產物不僅有酵素,也有醋酸和乳酸。做的麪食肯定會有酸味,味道跟埃塞俄比亞菜系裡的英吉拉餅差不多酸。

有了原生酵母之後,後續就不用再每次專門培養酵母了。只要把前一次做麪餅的麪糰用好後留下一塊、加入到新一次做餅時的新面裡,新面也能發酵起來——就跟《中華小當家》裡演的那樣,這種東西叫“老面”。

……

連續幾天,種種跡象都顯示往襄平方向機動的漢軍規模,遠遠比留在遼隧這邊的多得多。

遼隧這兒的叛軍將領,主要有兩人。

主將張豪,原本是張純當中山相時的下屬,中山都尉旗下的一名別部司馬,跟着張純一起造反的。

副將鮮于奴,原是素利手下的猛將。去年年底,素利本人被烏桓丘力居攻殺,首級被獻給劉虞後,鮮卑素利部的殘餘,就跟着鮮于奴一起,隨張純輾轉逃到遼東,如今被分配來跟張豪一起守遼隧。

張豪平時主要守在遼隧縣城內,而鮮于奴駐守城外沿着遼河的長塹工事,也負責野戰劫糧、斷敵糧道之類的任務。

隨着漢軍繞後偷家的把戲越演越全套、越演越逼真,張豪與鮮于奴心中也是直犯嘀咕。

五月十八這天,張豪召鮮于奴回城,一起商量了一下:“鮮于將軍,不知襄平那邊到底是被佯攻還是猛攻,你排遣數百斥候,分幾隊迂迴與襄平取得聯繫,務必探明漢軍虛實。”

“也罷,咱派鮮卑勇士去打探一下。”鮮于奴也不抗命,很實誠地執行了。

說句題外話,這張豪和鮮于奴別看史書上都是無名下將級別,但如今張純卻都封他們爲將軍,級別還不低,所以他們日常交談才相互如此稱呼。

誰讓二張政權已經走到了末路,官位不值錢呢?張豪這種人,居然是僞車騎將軍,鮮于奴是僞驃騎將軍。

打探的工作持續了三天,五月二十這天,總算得了回信。

四波鮮卑精銳騎兵組成的斥候,每波五十騎、累計二百人,只有三十七人活着回來。

這三十七人裡,真正摸到能看到襄平城牆距離才全身而退的,只有十一人。

其餘都被趙雲的巡邏騎兵截殺了,趙雲本人就殺了四十多騎。

他們帶回來的消息是:襄平城東北、東南兩個方向,都是殺聲震天,漢軍營地連綿。

而且,每組營地,他們還大致估了帳篷數量、飯點時的炊煙竈數,在羊皮上畫了草圖。

張豪與鮮于奴一覈對,覺得襄平城下的漢軍絕對是主力,估計已經一萬多人了。

作爲鮮卑人的鮮于奴首先沉不住氣了:“而且按照咱的瞭望哨與斥候每日回報,數劉備遼隧大營帳、竈煙之數,這帳篷倒是夠住幾萬人了,但做飯的炊煙絕對連五千兵馬都養不夠。

要我說,帳篷數量肯定是虛張聲勢假的,就是爲了嚇住我們,實際上劉備在我們這邊的兵力已經空虛。不如,我明晚就趁着深夜偷偷趟水渡過遼河西側支流,劫營殺劉備一個不被!要是破了這邊的大營,繞後襄平的漢軍不就被斷了歸路和糧道,甕中捉鱉了麼?”

張豪到底是漢人,稍微謹慎一些:“不可,萬一是劉備的誘敵之計呢?聽說難峭王和閻柔在昌黎時,就屢屢中了劉備軍師李素的毒計。咱就死守,跟劉備對耗。

營帳和竈頭數量是可以造假的,除非是漢軍往襄平前線運糧的速度不能造假——我們再觀察幾天,看看漢軍每隔幾天往襄平圍城前線運一次糧,每次有多少糧車,就能估算出襄平繞後漢軍的耗糧速度。

這個倒是不太可能造假,畢竟陸路運糧耗費巨大,用不上的東西空跑幾趟,這路上民夫吃飯的消耗就不是小數了。”

鮮于奴一想,不得不佩服:“還是你們漢人詭計多端,能想那麼細。不過萬一襄平前線還是沒那麼多人吃飯、但劉備先把糧食運過去囤着呢?吃不完他也能放着啊。”

張豪得意一笑:“放着當然可以,但如果襄平那邊漢軍兵力實際不足的話,屯糧太多,就不怕被城裡大將軍親自帶兵殺出來劫營燒糧搶糧?守城之軍想出城劫圍城營寨,那是一伸腿就到的,世上只有千日做賊,卻無千日防賊。”

鮮于奴覺得很有道理,兩人就商量定了:按這個計劃再觀察兩三波。

反正就算劉備主攻襄平,以襄平的城池堅固,一兩月肯定是圍不下來的。

而周泰往襄平前線陸路運糧,基本上七八天就有一輪,觀察三波也就二十多天而已。

……

兩軍就這樣又觀察對耗了二十天,鮮于奴每每派出騎兵斥候哨探,而周泰的護糧兵力又比較充足,看起來每次連民夫帶士兵,至少有兩千人運輸。牛車三百輛,每車應該能運糧二十石,一次就是六千石。

折算下來,襄平那邊劉備軍每六七天吃掉糧食六千石,每天一千石。按每兵每兩天一斗米,差不多就是兩萬人的消耗速度了。可能會多出來一些,就作爲戰略儲備存在前線。

不過,鮮于奴的騷擾騎兵並不知道,每次他們跟出幾十裡之後,就因爲趙雲騎兵的出現,不得不被驅趕結束哨探,也就不敢離開遼隧要塞太遠——

因爲只要離開遼隧要塞五十里以上,被趙雲發現,那麼憑着五十里的路程,趙雲的輕騎兵絕對是可以追上那些小股鮮卑人,從而將其擊殺大半的。

這種日常偵查工作,鮮卑人也不可能每隔幾天填一堆人命進去,所以稍微跟幾十裡,確保接敵後可以立刻逃回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然而,周泰的運糧隊,並不是所有牛車都會走滿二百里路程、抵達襄平那邊的。

實際上,這三百輛牛車,只有不足一百輛會真的抵達襄平。

而其餘二百輛,走到離開遼隧五十里後,車裡那些躲在草料蓬底下的士兵,就會鑽出來,然後牽着輕便的空牛車、往南稍微繞一繞山路,在鞍山山區找一處勉強可以立營的地方歇息幾夜,等真運糧隊的返程。

李素就是這麼要求周泰和太史慈的:你們別管每次運糧有沒有敵人來逼近哨探,總之要做到敵人看與不看一個樣,每次都演技到位。

這種毫無破綻的演技,終於讓張豪與鮮于奴決定動手了——設立遼隧要塞的目的,就是萬一遇到劉備繞後偷家,要斷繞後敵軍的糧道。

就算不回兵去救襄平,糧道是必須嘗試斷一下的,不斷就屬於沒有完成張純交給的份內任務了,絕對是交代不過去的。

張豪吩咐道:“鮮于將軍,明日又是漢軍運糧日了,你先帶本部全部騎兵,我再助步兵數千,去劫周泰押運的軍糧。看周泰的旗號,不過是一個別部司馬,兵力也只有兩千,我們以三四倍的兵力劫糧,定然可以毀糧殲敵一併勝任!

我也打聽過了,漢軍中的猛將,主要是關張趙三人,張飛趙雲在襄平前線,劉備關羽在遼隧大營,這運糧的周泰並非什麼統兵大將,不足爲懼。”

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搶奇觀的一生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第19章 咱也是官了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695章 別說陛下沒給你們進行哪項變法的選擇機會第161章 關、孫討董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196章 景毅的抗劉三策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61章 狗急跳牆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585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739章 先打擊一下呂布的自尊心第6章 赴常山番外第45章 蔡邕:死後五年才發威第537章 量子疊加態打野的精髓:只要我不出現,我就有可能在任何一路出現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677章 于禁願降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858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第693章 袁紹:金身等死,閃現遷墳第379章 關起門來才能說大逆不道的話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番外第65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364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第624章 瘋狂生長的兵法思想樹(七千字大章)第21章 說服沮授-上第73章 反向圍城打援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723章 南北兩路開花番外第61章 歷史的玩笑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354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39章 上達天聽第161章 關、孫討董第663章 雙英戰呂布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762章 德配其位番外第28章 咱不是要扶桑人的命,是用扶桑人的命修扶桑人的路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39章 天下何處得此賢才?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414章 恍如西部片第252章 天胡開局的新年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62章 誰告訴你造玻璃就能發財的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785章 岌岌可危第561章 來人吶!伺候禰公子考試!番外第63章 航海保險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680章 統一計劃第695章 別說陛下沒給你們進行哪項變法的選擇機會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649章 雖不中,亦不遠矣第642章 孟德野望第234章 天羅地網,全軍覆沒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番外第22章 大漢不能只有十五個州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664章 趙括式的敢死隊突圍第709章 天子腳下才需要摻沙子番外第71章 楊修:我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和平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216章 徵西將軍又來共襄盛舉了第624章 瘋狂生長的兵法思想樹(七千字大章)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151章 借刀殺人奪寶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