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回 山中小家

“你躺好別動,我這就給你端水去。”那個小姑娘,連忙端來一瓢水,一隻手將張遼扶起,慢慢的給他喝水。看到張遼心急的如牛飲水,小姑娘咯咯的笑了起來說道:“慢點,小心嗆到了。”

結果話音還沒有落下,張遼就開始咳了起來。那小姑娘笑着把水瓢放下,輕輕的拍着張遼的胸口。低身笑道:“你比我弟弟還淘氣,都讓你慢點喝了,你還喝的這麼快。”

張遼臉立刻就紅了起來,也許是被嗆的,或者是有感於現在的姿勢。現在自己幾乎就是,躺在人家女孩兒懷中。何況女孩兒居然那他,跟她的弟弟相比。她也不過十幾歲大,自己都二十多了,哪有這樣的比喻。

那女孩兒倒是沒覺的什麼,見張遼臉紅了起來,不禁有響起珠玉般的笑聲。不過還是將張遼,硬給按回牀上去,止住笑聲說道:“你千萬別亂動,傷口只是剛剛包好。我阿爹去上山採藥了,等他回來給你再上藥。”

小姑娘也許看出張遼,想要詢問什麼,淺淺的一笑,正如春日桃花盛開,臉上帶着一絲粉紅,坐在張遼旁邊說道:“這裡是嵩山腳下,你是我撿到的。當時你就像個血人,要不是看你還有氣,我都準備把你埋了呢。”

小姑娘說道這裡,悠悠的嘆了口氣說到:“以前我家是在塢鄉的,後來到處都在打仗,我爹爹就帶我們上山了。可惜孃親在戰亂的時候,丟下我們而去。”原本還是很燦爛的笑臉,突然就變的猶如梨花待雨。

張遼不由的強伸出手去,輕輕的拍着她的背。心中暗歎一聲:自己不是渴望這樣一個亂世,好成就一番功名嗎?可是這個小姑娘的愁容,爲何讓自己這麼心疼?

那個小姑娘隨即笑了笑說到:“看你的樣子,應該是個將軍吧。你是從哪裡來,怎麼會受那麼重的傷?”說完那雙算不上清秀的雙眼,完成一道彩虹,深深的吸引這張遼。

張遼將自己從投軍,一直到殺出洛陽,都一五一十的跟她講了。突然張遼發現,到現在自己還不知道人家叫什麼呢。不由的臉上一紅,低聲說到:“敢問姑娘芳名,也好讓張某知道救命恩人的名姓。”

“咯咯,你這個人真有意思,明明說自己是武將,怎麼跟村裡的那些夫子。說話一個口味。我叫李玉兒,我爹叫李山河,我還有一個弟弟叫李林。”那小姑娘看來是天生愛笑,剛纔那一陣陰霾,現在已經消失在,她那燦如桃花的笑容中。

張遼被這笑容所感染,也咧嘴笑了起來。在這一刻他真的希望,時間就停下。不再有徵伐,不再有戰亂。就這樣一直在這溫暖的笑容中,一點點的沉醉下去。

“對了,剛纔你說你家將軍,爲了個女人居然放下一切,反出了洛陽。我想那個女人,一定會很幸福的吧。”李玉兒雙手託着腮,在那裡看着張遼,眼睛中卻帶了一絲羨慕。

郭逸聽到這裡,不禁低頭笑了起來。看來無論是古今中外,這女人什麼時候,都想的是浪漫。卻不想被張遼敲了一下,示意他安靜。接着張遼又講起了,接下來的經歷。

李山河回來後,用草藥幫張遼處理了下傷口。可是這李山河,也不過是平時打獵的時候,積累下來的經驗。只是暫時沒讓張遼的傷口,繼續惡化下去。可是這樣張遼也在牀上,整整躺了兩個多月,才勉強能下牀走路。

說起來這一家人,也算是難得的好人。要是換了別個人家,早就把張遼扔在一邊了。可是別看這一家人,除了李玉兒性格開朗外,另外兩個都有些沉默寡言。就算是在說話的時候,最長做的就是憨笑。可是張遼能感覺出來,這一家人的淳樸。

可惜好景不長,黃河決堤之後,想要出去換糧食,都找不到人了。家裡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困難了。張遼很想做些什麼,可是現在身體上的創口,只要稍微用力些,就又會崩裂開來。張遼也在不知不覺當中,融入了這個簡單的山中小家中。

那一天月亮很亮,張遼睡不着,就在院中靜靜的看着月亮,想着自己的傷勢。也許是食物跟不上,也許是草藥不好。張遼一直是好一陣壞一陣,傷總是好不了。忽然感覺到空氣中異樣,多年來在軍中廝混的他,立刻就嗅到一絲危險來臨。張遼連忙去敲李山河的房間,並告訴他們,有可能有大隊人馬來了。

見過黃巾肆虐,和洛陽爭權奪利時一場場血腥的李山河,很快就決定,讓李玉兒扶着張遼,從屋後那條小路上去。而他自己則帶着,只有十二歲的李林,向另一側的山林中投去。

“玉兒,等三天之後,再回來找我們!”李山河只留下這麼一句話,就匆匆的走了。他知道四個人一起走的話,生存的希望並不大。他讓李玉兒走的那邊,是山高林密,不容易被察覺。而他這邊地勢較爲平坦,但他相信憑着常年在大山中的生活,足夠讓他甩開這未知的兵馬。

直到三天之後,李玉兒扶着張遼,回到已經成了一片廢墟的家園。看來那些人,只是路過此地,見沒有什麼人,就燒了房子走掉了。但是細心的張遼,還是從地上,撿起一支掉落的羽箭。這是西涼軍的羽箭,而且還有馬蹄印!

李山河和李林,那一天沒有回來。而李玉兒已經失去了笑容,開始躲在張遼懷裡,輕輕的抽泣起來。張遼緊緊的握着那支羽箭,眼睛仇恨的火光,似乎能將整個山點燃。

也許是上天憐憫好人,第二天中午的時候,李林扶着瘸了一條腿的李山河回來。李山河開口大罵道:“這幫畜生!簡直就不是人!”他的左腿上,纏着厚厚的布條,隱隱露出一些草藥的翠綠。

“李大叔你什麼事吧?”張遼連忙上前,想要攙扶住李山河,卻不想自己反而差點被壓倒。張遼不禁苦笑一聲,自己現在還不如一個孩子!也許這都是自己的錯,那些西涼兵說不定,就是來追捕自己的。

李山河笑了笑說到:“被那幫畜生給射了一箭,沒什麼大事的。”其實他自己很清楚,自己這條腿,怕是就這樣廢了。

張遼想了想說到:“大叔,我看一定要下山了,這些草藥只能止住血,卻不能讓傷口復原!”

“唉!林兒往山下跑了趟,全都是廢墟了!這幫畜生把所有人,都給殺完了!”李山河坐在一旁的石墩上,無奈的搖了搖頭。自己只是一條腿不便利,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這往後,一家人該怎麼過哦!

家裡的餘糧,肯定被那幫畜生,給搬了個一乾二淨。自己腿又受了傷,怕是進山打獵都不方便了。兒子也還太小,如何懂得躲避虎豹,還能獵到獵物!可是下山去的話,先不說會不會找到大夫,那幫畜生說不定還在附近呢。算了,還是在山上吧。靠着自己做的幾個陷阱,說不定還能捱過去、

可是李山河想不到,他的傷口居然被感染了。那天晚上李山河就發起了高燒,兩個孩子趴在他身上哭。而張遼更是急的團團轉,不停的換那被捂熱的手巾。現在沒別的辦法,只能靠這個方法,試着給李山河降溫了。

缺醫少藥又沒有糧食,李山河很快就熬不住了。在迴光返照的那一瞬間,緊緊的拉着張遼的手說道:“玉兒和林兒,一定要幫我照顧好!答應我,好好對玉兒!”張遼和自己女兒是感情,自己是看在眼裡的。何況張遼人長的威武,也是個將軍,自己的女兒,怕是配不上人家吧。只是自己快死了,一雙兒女沒人照顧,自己無顏去見孩兒他娘啊。

張遼用力的點點頭,看着李山河帶着欣慰的笑容,慢慢的閉上眼睛。心中涌起無限的悲愴,就像失去了一個親人。自己已經是這個家的一員,已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張遼沒有哭泣,因爲在他懷中,還有兩個泣不成聲的孤兒。張遼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的摟着二人,在草草搭建起來的草棚下,默默的將淚水,嚥到肚子裡去。

將李山河埋葬了之後,張遼就帶着姐弟二人下山去了。這幾天都沒吃好,再要是困守在山上的話,怕是就要永遠的留在哪了。張遼想帶他們,去投靠呂布去。雖然不知道現在他們在哪,可是總能打聽出來吧。

誰知道下山之後,更大的厄運,在等待這他們。此時都是初平二年了,黃河決口也有兩年多了。黃河每年都肆虐這司州,但是還是有些百姓,爲了能活下去,來到司州這塊,無主之地上生活。因爲這裡沒有賦稅,不用擔心一年的收成,會被那些窮兇極惡的官吏,給搜刮的一乾二淨。

但是大災之後,必然會有大疫。而正在張遼等人下山的時候,卻正好碰上這麼一場天災。

看了覺得還不錯,喜歡此書的朋友請加59102730

第142回 毒辣的徐榮第182回 進退兩難第31回 退守石門第213回 彩虹第241回 誘敵第134回 赤兔千里馬?!第196回 救駕第263回 鮮卑出擊第39回 初到青雲閣第98回 一氣衛仲道第142回 毒辣的徐榮第154回 謀取東郡第167回 雪中送炭第130回 於夫羅第196回 救駕第227回 田豐去職第19回 小將初陣第187回 該死的斜坡第240回 收屍第94回 回山比武第24回 五原陷落第86回 酒後no亂性第98回 一氣衛仲道第196回 救駕第34回 命懸一線第186回 如何善後?第139回 兵至虎牢關第二百三十二回第145回 夜戰第58回 中牟縣令第184回 董卓出兵第247回 柳暗花明第259回 袁紹的覆滅第88回 下棋?別有目的第194回 漢帝出逃第24回 五原陷落第257回 鬥謀第212回 嫁給你的條件第201回 忽悠華佗第129回 衛仲道之死第251回 出征第190回 祥瑞第101回 第三口血!!第135回 出師不利第137回 張飛戰呂布第69回 撥亂反正第199回 山中小家第151回 郭逸的決定第222回 叛變第83回 婚禮進行時(三)第67回 謠言!第210回 兵困章 武第170回 惡鬥虎癡第10回 山中遇虎第212回 嫁給你的條件第38回 笑傲江湖曲第22回 夜襲敵營第50回 刺殺!第15回 無妄之災第114回 誤會?第72回 爭鬥第153回 東郡來的難民第158回 曹氏宗兵第40回 與美夜談第116回 洛陽急詔第174回 徐州急報第155回 搶佔東郡第51回 衝出王營第278回 反伏擊第237回 誰是魚餌誰是魚兒?第225回 時間緊迫第238回 魚兒上鉤第188回 騎兵的對撞第286回 平淡的死亡第146回 郭嘉離去第247回 柳暗花明楔子第12回 身世之謎第281回 八陣第277回 劫殺第196回 救駕第119回 婚前準備第119回 婚前準備第107回 虛驚一場第10回 山中遇虎第212回 嫁給你的條件第192回 遇襲第30回 勇士長眠第139回 兵至虎牢關第124回 幷州軍的覆滅第91回 盜版與反盜版第47回 刁蠻少女第162回 兵臨袞州城第5回 心結初解第183回 退兵第140回 劉備的心思第39回 初到青雲閣第67回 謠言!第51回 衝出王營第80回 典韋要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