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回 諸侯會盟

曹操終於還是像歷史上那樣,帶着七星寶刀,前來行刺董卓。只可惜被李儒識破,連夜逃出洛陽,向中牟縣奔來。

見到郭逸之後,便與衆人商議了一番。中牟離洛陽太近了,且城小兵微,根本抵擋不住,馬上就到來的追兵。

“爲今之計,還是回陳留!那裡是袞州地界,而且我家在那裡,也有一定基業。”曹操見衆人都不言語,隨即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

“孟德兄,你可想過起兵討董?”郭逸見曹操,並沒有說要矯詔討董,不由得好奇的問道。少了曹操的矯詔,那討董的事該由誰來挑頭。

曹操聞言卻是一愣,沉思了一下,開口說道:“好主意!待我們趕到陳留,就發詔討董!相信天下兵馬齊聚,定能誅滅董賊!”

郭逸愣了一下,何者這成了自己的主意了!當即在衆人佩服的目光下,郭逸乾笑了兩聲說道:“那我們還是趕緊動身吧。這一家老小的,走起來也不會很快。”

“可是文遠到現在都沒到這裡,我怕……”呂布不由得擔憂的說道。自反出洛陽後,張遼便沒了蹤跡。這讓呂布等人,不禁爲他的安危擔憂。

曹操想了下,開口說道:“在洛陽的時候,並未聽說張將軍的消息。相信他並沒有被擒,也沒有被斬。何況我們舉義旗後,消息傳遍天下,我想張將軍必會趕來!”

呂布聽後也無奈的嘆了口氣,知道曹操說的也有道理。相信定是張遼受了重傷,大概在什麼地方休養吧。

待到衆人拖家帶口的趕到陳留後,曹操便擬了詔書:“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羣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最後的署名,便是衆人的聯合簽名。

隨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牧韓馥。第三鎮,豫州牧孔伷。第四鎮,兗州牧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牧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而在發詔之後,先是有有一個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曹操。又有一個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操。操皆留爲帳前吏。接着有曹操的本家四虎,帶着三千人馬。浩浩蕩蕩的來投。

一時之間,曹操麾下也有五千人馬。看着自己麾下,兵雖然不多,可是將卻不少。那邊有郭逸四兄弟,加上高順、宋憲、魏續、郝萌。這邊是李典、樂進、夏侯淵、夏侯惇、曹仁、曹洪六將。可惜甘寧的傷勢,還未曾痊癒,不然又多一臂力!

“這次還是多虧了糜家,不然光是這五千兵士的軍甲,就會讓我煩死。”曹操看着這,衣甲鮮明的五千人,一股豪氣油然而發。雖然比不上西園兵馬的精銳,可是相對一般的郡府兵,已經是很難得了。這些衣甲糧草,全靠糜家才弄到的。

郭逸笑了笑,說道:“也還多虧了伯父,他幾乎是散盡家財,才組建了這支兵馬。不過孟德兄爲了我,拒絕了那衛茲,我……”

陳留大戶衛茲,本來也是曹操的拉攏對象。不過沒想到那衛茲,居然是河東衛家的近支。提出的要求很簡單,將郭逸交出來,他就會援助曹操。不然的話,休想得到一分錢!

曹操聞言當即離了衛府,回來後也沒跟衆人說過。只是後來曹洪嘴快,將事情傳了開來。在他看來,有了衛家的相助,定然不會只有五千人馬。

曹操知道後,當即責罵了曹洪一頓。不肖說一個衛家相助,就是給自己十萬兵馬,自己都不會做這,不仁不義的事。更何況自己現在,跟郭逸只是合兵在一起,自己有什麼權利,來決定郭逸的生死。

聽到郭逸提起此事,曹操擺手笑道:“這些不愉快的事就不要提了!要不是那小子跑的快,我定然滅了他全家!”

曹操的話讓郭逸暗暗感動,現在的曹操,還沒有爭霸的雄心。說出這句話來,並沒有帶什麼功利目的。也正因爲如此,才讓郭逸心中感動。兩人一起經歷的事,並不比幾兄弟之間的經歷少。這也是郭逸,決定幫曹操的原因。

“衛家既然敢提出這樣的條件,自然是想好了退路。不過這次會盟,怕是沒有幾個真心的吧。”郭逸見曹操依然,還懷着拯救大漢的心,不由得開口說道。這次討伐董卓,來的大部分都是懷有私心。說白了,就是爲了個名聲。可惜曹操還對這些人,抱有一絲天真的幻想。

曹操聽到郭逸這樣說,不由得有些疑惑的問道:“大家出兵清君側,怎麼會不是真心呢?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這麼多兵馬響應!承仁怕是多心了吧。”他不相信如果不是真心的,他們怎麼會不遠萬里的趕來。

董卓看完曹操發的檄文,隨手丟到地上,冷哼一聲:“豎子小兒,也敢跟我作對!十八路諸侯,我看是十八路草寇!諸位,你又何計可退敵?”雖然嘴上說瞧不起曹操等人,但是心中還是有些擔憂,十八路諸侯十幾萬人馬啊。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保舉一將,可守汜水關不失!”李儒當即出來,躬身說道,“右車騎將軍李榷,可堪此重任!”心中冷笑一聲,李榷你不交出來,你背後那人也行,我讓你去汜水關,相信定會逼出你背後之人!

董卓饒有意思的看着李儒,卻見李儒輕輕點頭,當即就問道:“稚然,你可有把握,將諸路兵馬擋在汜水關之外!”

李榷在一邊正閉目養神,他以爲這一次,自己會被派回西涼,幫助牛輔防衛馬騰等人。聽到李儒如此說,當即就愣在那裡。待到聽到董卓問自己,方纔驚醒過來,忙開口說道:“末將怕兵微將寡,抵擋不住啊!”

那十八路諸侯,豈是好惹的?自己的斤兩,自己還是很清楚的。若論到武勇,自己也算不上董卓手下第一猛將。論起手下的兵士,更是不如董卓嫡系飛熊軍精銳。若不是董卓爲了安定局勢,斷然不會給自己,三千飛熊騎。

“臣再保舉兩員將,與李將軍共守虎牢!”李儒聽了李榷的話,當即上前說道:“飛熊軍統領,驍騎都尉華雄。有萬夫不當之勇。尚書郎李肅,計謀百出審時度勢,乃是不可多得的智謀之人。有着二人前往,定能助李將軍守住虎牢!”

立刻有一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的大將,與李肅一起閃出,雙雙抱拳說道:“臣願往!”

李榷見事情不可挽回,當即抱拳說道:“某將願領軍命!”心中卻在痛罵董卓,回去之後必要與人商議,看看這董卓打得什麼算盤。

“孟德,別來無恙否?”袁紹終於趕到酸棗,見曹操等人出城十里迎接,連忙拱手跟衆人打招呼。最後纔跟曹操說道:“孟德,不知道諸路兵馬,可曾到齊?”袁紹這次只帶了三千兵馬,而且故意姍姍來遲,自然打了另一番主意。

“河內郡太守王匡,南陽郡太守袁術,長沙郡太守孫堅,北平太守公孫瓚,只有這四路兵馬未到。另外西涼太守馬騰部,帶着本部兵馬,已經在攻打長安。”曹操見過禮之後,遂將現在的情況,跟袁紹說了一遍。

袁紹聞言不禁皺眉,不滿的說道:“這四路兵馬,可有消息傳來?”心中卻暗罵道:自己來的遲,居然還有人比自己來的更遲!難道那袁術,也打得和自己一般主意不成!

“還未有消息傳來,不過長沙太守孫堅部,與潁川太守李曼,已經合兵一處,當先攻打董卓了。”曹操看袁紹的樣子,心中暗笑道:你自己來的這麼遲,還埋怨別人來的遲。豈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袁紹不禁低罵一聲:“輕絞之賊都不懂的什麼叫大局!”對於孫堅的自作主張,讓袁紹很是氣憤。這可跟自己的設想,不太一樣。不過轉而袁紹就笑了下,袁公路啊袁公路,枉你厚待那孫堅,最後還不是離你而去!

當這些諸侯正要進城時,一斥候飛奔而來,翻身下馬跪下稟報到:“報!長沙太守在樑縣,被董卓部下徐榮大敗!潁川太守李曼,被敵將生擒。”

這一條消息,讓衆人紛紛變了臉色。還不待衆人詳加細問,又有一斥候飛奔而來,向衆人稟報到:“報!潁川太守李曼,被敵將徐榮活烹,與麾下兵馬分食之!”

“畜生!那董卓手下,竟然都是些吃人的畜生!如此喪盡天良,就不怕天理難容嗎?”一箇中年文士聞言,率先出聲罵道。

各路諸侯不禁看向此人,一看不是旁人,正是北海太守孔融孔文舉。此人乃是孔聖人之後,世襲鎮守北海。此次出兵,衆人都做得武將打扮,唯有此人是文士打扮。衆人相視一笑,將初聽李曼被烹時的驚駭暫時拋開。這孔文舉還真是個書呆子,若是那董卓害怕天理,早就滾回西涼,哪裡還用自己等人,千里來討伐。

衆人隨聲附和了幾句,便一同向大營內走去。畢竟酸棗城小,哪裡能容的下這十幾萬人馬。衆人坐下之後,冀州牧韓馥率先起身說道:“所謂蛇無頭不行,如今我等相聚在一起,正是羣龍無首之際。諸路兵馬到了差不多,應該選一個盟主出來。”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乃是我朝名相之後,當任盟主之位!”上黨太守張揚最先站起來,對衆人說道。

“不可!我袁本初何德何能,能當此重任。諸君還是另擇賢能,來當這盟主,”袁紹擺擺手笑着說道。這謙虛的美德,咱還是要講滴。說完之後就看着衆人,期望有人站出來再挺自己。

豫州牧孔伷冷哼一聲,起身對衆人說道:“孟德傳檄天下,前者又孤身刺董,足見其昭昭忠心,當作爲盟主!”這孔伷本是楊家門生,現在見袁紹要當盟主,心中自是不滿。便隨便找了個人,當作自己的提議。

“曹某名聲不顯,官職低微,哪裡能當的此重任!本初天下名士,坐這盟主之位,乃是實至名歸。”曹操連忙起身說道。這裡的大部分人,都是袁家的門生故吏。就算自己當上盟主,怕也指揮不動他們。

袁紹盯着孔伷,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還有後將軍袁術等人未到,等諸路兵馬到齊,再來商議這盟主一事。今日天色已晚,諸位還是早點休息吧。”說完率先出了大帳。

幾路諸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三三兩兩的迴轉自己的營帳。曹操看着衆人離去,轉身對身邊的郭逸苦笑道:“還真被你說中了!一個盟主之位,就讓這些諸侯覬覦不已。唉,都是大漢的臣子,爲何不能同心協力,誅滅逆賊呢!”

“權利面前,有幾個人不受誘惑。可惜爭到最後,賠上了性命,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夢而已。”郭逸一直在曹操旁邊坐着,自然把諸侯的之間眼色的交換,看了個一清二楚。想到最後這些人,都落的個屍骨無存,不禁有些感慨的說道。

曹操聽了郭逸的話,不禁陷入沉思。良久之後才笑道:“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竟然看透這功名利祿。那你的打算如何,莫非要隱退山林不成?”

“亂世之中,哪裡會有平靜之地!我只想和幾位兄弟,一起馳騁沙場,快意人生,讓我的親人,不受半點傷害!若是有機會,我寧願領兵,行冠軍侯故事!”郭逸見曹操問起,遂將心中的想法說出。千秋霸業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還不如快意的享受這亂世!

曹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對郭逸說道:“待到剷除董賊後,你我便請命共赴邊疆,同心協力揚威大漢雄威!”自己聽了郭逸的話,心中雖然感慨,可是要像他一樣,放下功名利祿,自己還是做不到。唯一能做的,就是與他一起楊威異域!

第二日便有消息傳來,河內太守王匡已經全軍覆沒。那王匡屯兵河陽津,準備進攻董卓。不料老謀深算的董卓早有覺察,先派疑兵向王匡挑戰,而暗中卻派精銳部隊從小平津渡河北上,繞道偷襲王匡所部。王匡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這個消息讓諸侯驚恐不已,若說那孫堅的戰敗,是他咎由自取。而這一次王匡的兵敗,卻讓諸侯對董卓,有了深深的恐懼。那可是在王匡的地盤,竟然讓董卓輕易的擊敗了他,還是全軍覆沒。

“現在不能在拖延了,必須選擇個盟主!不然等那董卓大軍來到,怕我們一盤散沙,難以抗拒啊!”韓馥出面將衆人的心裡話,說了出來。現在沒有領頭的,一個個孤軍冒進,最終怕被那董卓分而擊之。

“是啊!現在不能再拖下去了!本初擔任盟主一職,相信大家不會有異議吧!”張揚說完後,看了看幾位諸侯。

曹操起身說道:“不錯!本初無論從名望,還是身份,都當之無愧!”眼下只能退讓,儘快的組成盟軍,纔可以共伐董卓。

袁紹看此次無人反對,當即起身說道:“不是袁某無禮,實則是軍情緊急!那袁某就卻之不恭了,還望諸位同心協力,共伐董賊!”自己再推辭,不肖說會不會有什麼異變。就是眼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十八路諸侯,未曾出兵,便先折了兩路兵馬。再要是拖下去,怕人心不穩紛紛退兵了,

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袁紹登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宣讀盟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方纔盟誓完畢,有軍士來報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已帶着本部兵馬趕到。袁紹冷哼一聲,命令兵士通傳袁術,儘快趕到這裡,準備歃血爲盟。

“還請諸位恕罪,袁某整頓兵馬,費了些時日,以至才姍姍來遲。恕罪,恕罪!”袁術一臉笑意的走進大帳,拱手對在場的諸侯說道。臉上絲毫沒有,來晚的自覺。

袁紹見狀冷笑道:“後將軍好大的架子!難道你不知道,軍情緊急刻不容緩嗎?本盟主已經立下誓約,現在要宣佈軍規,你還是趕快坐下!”

“哦?不知兄長何時做了盟主,此事我怎麼不知道啊?”袁術作迷茫狀,環視下四周的衆將。當看到郭逸時,不禁愣了下,隨即就看向它處。

韓馥起身笑道:“後將軍剛到還不知曉,我等已經共推本初,爲此次會盟的盟主,”說到底這兩個人,都是袁家的子弟。一個是庶出長子,一個是嫡出次子,兩個人誰來繼承家主之位,還是個爲止之數,自然誰也不能得罪。

“這麼說來我確實來晚了,連這就任盟主這般大事,我都沒有趕上。不過不知道兄長,此行帶了多少兵馬?”袁術還是一臉笑意的說道。

袁紹聞言,當即臉紅了下,當即說道:“我只帶了三千兵馬,那是因爲渤海處,也不太平,時常會有黃巾餘孽作亂!”

“是這樣啊!唉,早知如此,我也不必等平定了叛亂,又收攏了孫太守的殘兵,這才帶着三萬兵馬,急匆匆的趕來。三千兵馬,我袁術還是能拿的出來!”袁術的話直指袁紹,暗暗譏笑他,就帶這麼點兵馬,就想奪個盟主當。

曹操不待袁紹開口,連忙起身說道:“諸位!盟主之位以定,現在還是商議正事要緊!現在我們已會盟,當率先攻下汜水關直指洛陽!”這兩兄弟還是這樣,一見面就要爭個高下!若是讓二人再鬥下去,何日才能出兵伐董!

袁紹聞言冷哼一聲,隨即開始宣讀軍規。宣讀完之後,看了眼袁術開口說道:“由袁術統領三軍糧草,不知哪位原作先鋒?”讓袁術掌管糧草,就無法讓他立功。更何況糧草重任,還是交給袁術才讓自己放心。雖然二人有所爭鬥,可是上陣不離親兄弟,這道理自己和袁術還是很清楚的。

“那弟保薦一人,可當此重任!”袁術聽了袁紹的任命後,當即出聲說道。他自然明白袁紹的意思,也就默認了他所說。

有喜歡此書的朋友請加76329003!我不知道那些退掉收藏的朋友是爲什麼,但我想知道原因,希望大家能指出小云的不足之處,謝謝!

第137回 張飛戰呂布第119回 婚前準備第69回 撥亂反正第152回 韓信第170回 惡鬥虎癡第215回 賭!第185回 花閣裡犯了錯第245回 千里走單騎第221回 上黨張楊第41回 暴打袁術第171回 許家鄔第281回 八陣第121回 聽琴第143回 夜襲虎牢關第61回 人吃人!!第201回 忽悠華佗第169回 豫州三郡第137回 張飛戰呂布第66回 帳前獻策第254回 毒第64回 城破心驚第56回 袁隗出招第219回 巧奪白馬港第95回 得道成仙?第51回 衝出王營楔子第169回 豫州三郡第230回 陷阱第34回 命懸一線第179回 兵圍北海第235回 張遼的計劃第109回 偶遇毒士!第80回 典韋要結婚第191回 逼宮第184回 董卓出兵第108回 西涼董卓!第244回 討賊檄文第210回 兵困章 武第72回 爭鬥第3回 童淵收徒第224回 狼騎第276回 鮮卑墓羣第13回 郭嘉落淚第184回 董卓出兵第54回 再返洛陽第134回 赤兔千里馬?!第37回 立功被貶第40回 與美夜談第154回 謀取東郡第263回 鮮卑出擊第158回 曹氏宗兵第109回 偶遇毒士!第115回 董卓?!第241回 誘敵第223回 陰安設謀第124回 幷州軍的覆滅第197回 苦命的劉協第58回 中牟縣令第86回 酒後no亂性第273回 諸葛第二百三十二回第171回 許家鄔第135回 出師不利第149回 連環計第144回 猛攻汜水關第83回 婚禮進行時(三)第283回 罷官第283回 罷官第195回 白波第6回 義結金蘭第157回 出使袞州第70回 桃園三義戰宛城第69回 撥亂反正第234回 洛神第179回 兵圍北海第77回 救徐庶第257回 鬥謀第195回 白波第140回 劉備的心思第33回 百鳥朝鳳第174回 徐州急報第1回 子龍進山第7回 出師下山第238回 魚兒上鉤第89回 河東衛公子第184回 董卓出兵第114回 誤會?第131回 曹操的決斷第71回 夢破滅第281回 八陣第45回 趕赴北疆第199回 山中小家第199回 山中小家第73回 功名利祿?糞土!第146回 郭嘉離去第161回 十面埋伏第175回 機遇第273回 諸葛第286回 平淡的死亡第86回 酒後no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