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回 一氣衛仲道

衆人尋聲看去,就見一個白衣公子,坐在一旁,坐着在飲茶。說出這些話,卻沒有絲毫的表情,彷彿是再說這茶不錯,一樣隨便。

“衛兄未免自恃甚高吧,承仁雖然是以武博得,漢壽亭侯的稱號。但是他的文采,我們大家都是有所共知的。一首《明月幾時有》,令無數才子感嘆。此詞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就連你的老師蔡大家,也對此讚賞有加。”曹操見有人譏諷郭逸,不禁開口呵斥道。

郭逸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在青雲閣,有一面之緣的衛仲道。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居然拜入了蔡邕的門下。當下冷笑道:“你若是能用你的才華,去教化鮮卑等異族歸順,在下情願將這顆腦袋,割下來送給你!”

這些儒生,就會空談。魏晉的時候盛行空談,還不是被烏桓、鮮卑、匈奴、甚是是羌族給趕到大江以南。不知道這些空談的傢伙,敢不敢拿起刀槍去面對!

“聖人有云:有教無類。若是有機會,在下去教導一下,那些只懂得舞蹈弄槍的傢伙,又有很難?這些外族,不過能逞一時只能。昔年的匈奴何其強盛,如今還不是被我大漢,教化的歸順天朝。從而昭君出塞,成爲一時美談。”衛仲道不急不慢的,端起茶碗輕輕說道。

郭逸仰天長笑,這些儒生!竟然以爲匈奴是可以被教化的,那不過是被霍驃騎,給打怕了。況且還只是南匈奴,南下歸順而已。堂堂大漢竟然還要,靠一個女子來維持關係!不知道這是喜還是悲!

漢朝以黃老之術,無爲治國。後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讓統治者有了愚民的手段。以至於我泱泱中華,最後竟然被一個島國入侵!

雖然郭逸對儒家沒什麼好感,但是也承認,孔子的東西,還是很好的。不過是被後來這些,以取媚與統治者的儒生,給徹底的曲解了。

“那麼衛兄以爲,這和親是一件美談?那我問你,若是讓你的姐妹,前去匈奴和親,不知道你願意否?”郭逸笑畢,冷眼對衛仲道說道。你這個名字取得,還真有水平,衛仲道!不知道你衛的又是什麼道!

衛仲道聞言一皺眉,開口說道:“這樣說未免也太無理了,我衛家是何身份。代替皇家,去外族和親!”

“靠一個女子,獲得片刻的安寧!不知掉我大漢多少忠魂,會不得安息!霍驃騎的在天英靈,我想也不願見到如此吧!”郭逸繼續追問道。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直是大漢的驕傲,拿着這一點功績,而洋洋自得的認爲自己,是強盛不可戰勝的。

郭逸緩緩念道:“炎黃地,多豪傑,以一敵百人不怯。人不怯,仇必雪,看我華夏男兒血。男兒血,自壯烈,豪氣貫胸心如鐵。手提黃金刀,身佩白玉珏,飢啖烏桓酋頭,渴飲鮮卑血。兒女情,且拋卻,瀚海志,只今決。男兒仗劍行千里,千里一路斬胡羯。陰山腳下飛戰歌,歌歌爲我華夏賀。受降城內舞鋼刀,刀刀盡染匈奴血。立班超志,守蘇武節,歌居胥詞,做易水別。落葉蕭蕭,壯士血熱,寒風如刀,悲歌聲切。且縱快馬過天山,又挽長弓掃遼東。鐵騎直下胭脂山,一槍驚破北疆夜。蠻夷運已絕,大漢如中天。拼將十萬英雄膽,誓畫天下同爲華夏色,到其時,共酌洛陽酒,醉明月。男兒行,當暴戾。事與仁,兩不立。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昔有豪男兒,義氣重然諾。睚眥即殺人,身比鴻毛輕。又有雄與霸,殺人亂如麻,馳騁走天下,只將刀槍誇。今欲覓此類,徒然撈月影。君不見,豎儒蜂起壯士死,神州從此誇仁義。一朝虜夷亂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我欲學古風,重振雄豪氣。名聲同糞土,不屑仁者譏。身佩削鐵劍,一怒即殺人。割股相下酒,談笑鬼神驚。千里殺仇人,願費十週星。專諸田光儔,與結冥冥情。朝出西門去,暮提人頭回。神倦唯思睡,戰號驀然吹。西門別母去,母悲兒不悲。身許汗青事,男兒長不歸。殺鬥天地間,慘烈驚陰庭。三步殺一人,心停手不停。血流萬里浪,屍枕千尋山。壯士征戰罷,倦枕敵屍眠。夢中猶殺人,笑靨映素輝。女兒莫相問,男兒兇何甚?古來仁德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憐?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君休問,男兒自有男兒行。男兒行,當暴戾。事與仁,兩不立。男兒事在殺鬥場,膽似熊羆目如狼。生若爲男即殺人,不教男軀裹女心。男兒從來不恤身,縱死敵手笑相承。仇場戰場一百處,處處願與野草青。男兒莫戰慄,有歌與君聽:殺一是爲罪,屠萬是爲雄。屠得九百萬,即爲雄中雄。雄中雄,道不同:看破千年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美名不愛愛惡名,殺人百萬心不懲。寧教萬人切齒恨,不教無有罵我名。放眼天下幾千年,何處英雄不殺人?我輩熱血好男兒,卻能今人輸古人?百年復幾許?慷慨一何多!子當爲我擊築,我爲子高歌。招手海邊鷗鳥,看我胸中雲夢,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閒耳,肝膽有風波。生平事,天付與,且婆娑。幾人塵外相視,一笑醉顏酡。看到浮雲過了,又恐堂堂歲月,一擲去如梭。勸子且秉燭,爲駐好春過。”

(小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深深的被其中的意境所震動。所以一直念念不忘,所以纔會在這裡寫出來。小云絕對不是湊字數。這一首詩有一千字,小云會另補上一千字。)

作爲一個新時代的男兒,一直對東方的島國,有着刻骨的仇恨。昔年的那一幕,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是那倭寇的種種惡行,都歷歷在目。堂堂中華大國,竟然被彈丸之地的小國,給欺凌到頭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首歌雖然不知道,起自何處,但是郭逸第一次看到時,就被其中的豪邁之氣,深深的感染了。什麼狗屁仁義,什麼天朝上國,那都是騙人的!唯有強大,纔不會讓宵小之輩,有機可趁。如今見這裡的人,大都對衛仲道的意見,十分的贊同。郭逸忍不住將這首詩,唸了出來。

衆人哪裡聽過如此,將殺人明目張膽的說出來的。一時之間都陷入了沉默,各自懷着心思。

“好!”曹操激動的上前,拉住郭逸的手,“說的好!我大漢哪裡能,讓這些宵小之輩,屢屢犯邊。滿口仁義若是能抵得上,萬千甲兵的話,那爲何我大漢,每年都要受外族侵擾!”

郭逸長出一口氣,冷言說道:“孟德兄,在下先走一步,與這些儒生做口舌之爭,只不過是浪費些口水。”說完轉身向外走去。自己留在這裡,看他們在那裡空談風月,還不如儘早辭官,上北疆去和呂布一起殺敵。

亭中衆人目瞪口呆,這次文會的主人:蔡邕和許邵,那一個不是當世名士,現在他們還沒出來,這個傢伙就走了,不知道是不是傻了。

當然也有些人,在暗中稱讚,好一個男兒志!不愧是大漢最年輕的侯爺,光看此人這首詩,就知道此人的志向。大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站在狼居胥山上,念着當年冠軍侯的封詞!

衛仲道強忍着胸中的翻騰,恨恨的說道:“莽夫之論!”卻不想根本沒人,來符合他。看着衆人都爲郭逸那首詩沉迷,衛仲道猛咳了幾聲。鬆開手中的錦帕,上面一灘鮮紅的血跡,似乎在嘲笑衛仲道,只是一個無能的懦夫!

“承仁等等我!你小子不厚道,你都不說等下我就走。”曹操在後面叫到,說完就向郭逸跑過來。

郭逸詫異的問道:“孟德兄,你不等着許邵的點評了?”這要是曹操不等着,後世哪裡來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評語。

“你都走了,我哪裡還能不走?哈哈!不就是個點評嘛,當年的冠軍侯,也沒人去給他點評,還不是照樣做出一番功績。我也想學學冠軍侯,來日與你一同封狼居胥去!”曹操感慨的說道,郭逸說的對,與其在這裡作無謂的爭辯,還不如去飲酒呢。

郭逸連忙勸道:“孟德兄,你還是留下吧。要是你能讓許邵點評,那以後你的前途,可就無可限量了啊。”要知道曹操被點評之後,也確實名噪一時,至於那幾個牛人,是不是因爲這個,而跟的曹操,自己就不太清楚了。

曹操拉起郭逸,神秘笑道:“快走吧!我想現在,蔡小姐已經來了。我們還是先去,見見蔡小姐吧。到時候我也可以,再回來讓許邵點評。”

這話說出來,誰都不會信。曹操是什麼人,許邵又是什麼人。許邵絕對不會說,去特意點評下曹操。何況在歷史上,許邵是在被曹操,挾持之下,纔給曹操做的點評。

郭逸心中暗暗感動,這曹操別說,還真有幾分血性。以後看看能不能,跟着曹操混。不過不知道,曹操會不會對自己疑心。當下跟着曹操,一起向白馬寺後院走去。

他們卻不知道在清涼臺後,有兩個人正好聽到,郭逸唸的那首詩。這二人正是蔡邕和許邵,二人本來要出來,卻聽到郭逸和衛仲道的對話,不禁在後面停了下來。

“伯喈兄,此子若是在光武年間,不外乎又是一個馬伏波!但就剛纔那首詩的氣魄,就足以讓我等汗顏啊。不知伯喈兄,爲何將他逐出師門?”許邵捋着下巴上的,爲數不多的幾根鬍鬚,笑着對蔡邕說道。雖然自己第一次見,這個漢壽亭侯,但聽剛纔那首詩,就知道此子定是不凡。

蔡邕苦笑了一聲:“這個小子,什麼都好。就是一點不好,不太懂得禮節。我現在知道,他壓根就是看不起儒道。自然也就不會,管什麼禮節了。唉。我蔡邕門下,卻教導出個馬伏波,這事是不是有點太詭異了。”

“伯喈兄何必介懷?單看這首詩詞,他就絕對不會只是個武夫。這可絕對不是一個武夫,能有的文采!”許邵微笑着,看着蔡邕。他看得出來,蔡邕其實對這個記名弟子,有着不一般的關愛。

蔡邕笑道:“你啊!今晚在我府中設宴,不知道子將兄,賞不賞臉。到時候你在看看,這個小子到底哪裡好了,省得你在這裡,淨說好話!”言下之意,就是請許子將去自己府上,好好的給郭逸點評一下。

郭逸跟曹操來到後殿,就見一少女,跪在佛像前,正在祈禱着什麼。郭逸方要開口說話,卻發現曹操已經,掩着嘴偷偷的跑掉。

郭逸看着那背影,心中暗叫,這身材不錯,挺苗條的。就是不知道轉過來,會不會嚇死人。以前自己可見多了,從背面看是魔鬼身材,從正面看是魔鬼臉蛋。整個一個仙女,從天而降,結果臉先落地了。

第二更了,希望大家還滿意。希望喜歡次書的朋友加76329003。現在小云沒了推薦,只有靠大家了。不瞞大家說,編輯又說了,要多留存稿····

第5回 心結初解第186回 如何善後?第169回 豫州三郡第109回 偶遇毒士!第98回 一氣衛仲道第234回 洛神第258回 斷裂第151回 郭逸的決定第110回 鴻門宴!第20回 五人立功第64回 城破心驚第47回 刁蠻少女第100回 再氣衛仲道第134回 赤兔千里馬?!第274回 周瑜的決定第138回 驚世之戰第126回 董卓的心思第275回 郭逸的苦惱第76回 徐庶被抓第170回 惡鬥虎癡第17回 大鬧長安卷首語第8回 初見梟雄第244回 討賊檄文第251回 出征第188回 騎兵的對撞第145回 夜戰第205回 雨水淚水第262回 出兵彈汗山第282回 八陣圖(二)第233回 曹昂的春天第226回 劉氏教子第243回 兩敗俱傷第99回 古寺倩女第47回 刁蠻少女第269回 泄歸泥第246回 斬將第270回 暗手第42回 避禍蔡府第280回 八門金鎖陣第267回 擊殺第146回 郭嘉離去第223回 陰安設謀第198回 巧遇故人第106回 再闖敵營第191回 逼宮第145回 夜戰第63回 攻入城池第105回 驚險脫身第11回 古之惡來第266回 地道第4回 郭逸心結第172回 迴轉袞州第251回 出征第104回 闖營遇險第77回 救徐庶第190回 祥瑞第199回 山中小家第48回 大鬧祭壇第111回 比武第225回 時間緊迫第268回 反擊第111回 比武第21回 烽火三月第271回 劫駕第218回 強渡黃河的後果第41回 暴打袁術第91回 盜版與反盜版第46回 混入鮮卑第177回 北海管亥第19回 小將初陣第35回 功虧一簣第285回 羅馬方陣第33回 百鳥朝鳳第105回 驚險脫身第12回 身世之謎第126回 董卓的心思第135回 出師不利第6回 義結金蘭第125回 呂布投董卷首語第234回 洛神第197回 苦命的劉協第157回 出使袞州第38回 笑傲江湖曲第156回 賈詡之謀第153回 東郡來的難民第162回 兵臨袞州城第179回 兵圍北海第254回 毒第52回 亡命草原第256回 曹操遇刺第49回 面見單于第65回 轉戰宛城第138回 驚世之戰第195回 白波第106回 再闖敵營第48回 大鬧祭壇第73回 功名利祿?糞土!第277回 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