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河北多名士(上)

告別了蔡文姬後,我與華雄便帶着使節隊向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的磐河進發。提供最好的體驗

磐河南岸,袁紹大營,中軍大帳內。

袁紹坐在帳內首座,用目光掃視着階下衆人疑惑道“對於董卓譴使來,諸位有何看法”

“起稟主公,我猜測董卓老賊八成見主公英明雄偉,想借此拉攏主公罷了。”郭圖對着袁紹媚笑道。

“哼,董卓上欺天子,下荼黎民,我等豈可與之相交不如將來使斬之,使天下知主公忠義之心”田豐大聲道。

“田豐先生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就算使者是董卓的部將,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你可知之況且我們現在的對手是公孫瓚,而董卓派來的使節不過是來勸阻的,更何況那使者名義上仍是天子使節,你叫主公斬使拒絕詔命不是陷主公於不忠嗎”逢紀陰陽怪氣的說道。

“逢紀大人我想你不知道一件事,董卓這會派的使者是賈詡,你可知他一月之內襲兗州,破洛陽之事此人乃董卓左膀右臂,將來主公還是要跟董卓老賊決一死戰的,此人絕對留不的”沮綬淡淡道。

“那又如何況且你怎知是他的功勞我倒是認爲徐晃在那兩戰中起了決定作用。好吧,就算那個賈詡有那麼點智謀,你認爲我們在坐的諸位都不如他嗎還有,既然董卓把他派來就必然知道我們可能會有毀書斬使的可能,那麼還派這麼個人來就說明他已經與此人有間隙。如果我們好好拉攏一下,說不定這個人將來可以使我們再去討伐董卓的時候剩下不少力氣。”審配冷聲分析道。

衆人聽審配如此說,也多有符合,但田豐、沮綬一派仍是堅持斬殺來使,就這樣,正個大帳就董卓來使如何處理吵成了一片

聽着底下衆人的爭論不休,袁紹有些無奈。他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他曾經kao着四世三公的名頭,再加上灑拖的行事方式贏得了河北諸多名士的青睬。一開始他曾興奮的想着,kao着這下天下少有的才俊,匡扶漢室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名士相投已經讓他提不起任何興趣,每次開會都會爲一個意見而吵個天翻地覆,實在讓他頭疼不已。

袁紹緩緩的擡起頭想要制止一下這種局面,只看見座下只有許攸沒有加入衆人的爭吵,仍是那副悠然自得的樣子,看他那副樣子袁紹知道了這事想必這傢伙又已胸有成足。

“子遠看來已胸有成足,不知可否告之”袁紹詢問道。

“回稟主公,其實各位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卻都沒有把握住要害。”聽聞許攸如此說,衆人都是一臉不滿的看着他。

許攸看着衆人的不滿,依舊是面色不改。心裡卻想着這羣酒囊飯袋沒事就會拉幫結派,不去想怎麼對付敵人,就會搞內訌。

“其實只需擺足了場面風光的迎接天使即可。一方面天使乃是天子使節,在這個皇權衰落的時候,我們卻如此隆重的接待,這正是向天下說明了主公尊崇漢室之心不改。另一方面如果這個來的賈詡的確有才的話,主公只需好好拉攏就能成爲我等之助力,如拉攏不成也必要厚加款待,這樣等他回去後董卓必然見疑而不敢重用他。最後一方面,現在我等與公孫瓚相持已不下數月,諸位可知我們的糧草已慢慢不濟而新拿下來的冀州也並不穩定,急需一段時間修養,所以我們必須與公孫瓚停戰。只要我們同意停戰,而公孫瓚那傢伙卻不聽天子勸解,執意還要打的話,他就會盡失民心,並且落個不忠的名義,對我等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袁紹聽完許攸如此說,大喜過望。隨即一拍桌子“諸位不必多言,我意已決我決定親自出營接待天使”袁紹此時擺出了一個霸者應有的豪情。

此刻的我正悠然的騎着馬向袁紹的駐地進發,突然斥候報告前方有大批軍馬kao近,華雄親自出陣看清後回來低聲對我說是袁紹的大軍。

雖然不知道袁紹爲什麼怎麼想的,但是出迎使節百里之外,似乎有些太過隆重了,於是我令部隊嚴陣以待,讓斥候去告訴前方部隊我們是奉了天子之命來頒旨的,讓他們止步。

不一會斥候回報前方的軍隊已經全部停止了前進,袁紹本人已經親自下馬來迎接我們了。

看來袁紹很特別啊,也罷,是該去見見這位歷史上的河北之雄了,我也讓華雄下馬和我去見袁紹。

“臣渤海太守袁紹,聞天使持天子詔命而來,所以特來接旨,如有不周之處還請天使見量”袁紹領着身後的衆人緩緩下拜,對着我大聲說道。

“袁大人乃國之棟樑,而大人手下也都是忠義之士,天子特許爾等不必下拜接詔,袁大人快快請起。”我連忙去扶他。

袁紹卻輕輕的推開了我的手,“有道是禮不可廢,天使還是趕快頒詔吧,不然我等定然長跪不起。”袁紹肅然道。

如果不是瞭解袁紹的爲人恐怕我都會以爲他是個大忠臣,既然他要做樣子我也就滿足他好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聞渤海太守袁紹與幽、冀州牧公孫瓚因冀州之事而大動干戈,致使黎民受難,戰火連綿,朕深感不幸。究其原因是原冀州牧韓馥陰謀叛亂,朕策封公孫將軍兼冀州牧以便讓其討之,不想汝當機立斷率先破賊,故朕現特封渤海太守袁紹爲冀州牧,渤海候。

兩位皆國之棟樑,必不可再生間隙,欽此。”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袁紹高聲道。

順利的頒完了旨我正準備帶着華雄去公孫瓚那,不想袁紹卻以我等旅途勞苦爲由,十分熱情的勸我等小住兩日再去公孫瓚那。無奈之下我只好答應下來。

正待我打算好好去吃袁紹一頓的時候,我敏銳的感覺到背後有人在看我。回過頭望去時卻發現是個黑衣長衫的青年,他發現我注意到後,只是微微一笑,便跟着袁紹走了。

我不由的留心下來,等到了袁紹爲我安排的營帳時,我叫住一個小兵詢問了剛纔看我的那人,這才知道那人就是許攸。

想着是他我不由的感到麻煩即將來臨,別人好應付,他可不好對付,看來這會八成是他給袁紹謀劃的了。

袁紹麾下衆多謀士中也只有許攸最爲多謀,他年少時曾與袁紹和曹操一起求學過,當初袁紹和曹操都知道許攸才高八斗,深爲佩服。後來也都曾競相邀請他出仕幫忙。只不過當初勢大的袁紹很容易的吸引了許攸的眼球,從而得到了他的幫助。

但許攸這個人卻總是喜歡鶴立雞羣,既不與袁紹手下的其他謀士相互交流,也從不加入爭吵。偏偏這傢伙的計策總是恰到好處,言簡意賅。官渡之戰時袁紹要是聽了他的話估計歷史就該改寫了。

本來這樣一個人應該是三國中數一數二的謀士,可惜河北名士多相輕,使得的他被逼的不得不投kao曹操。而他又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貪財和持功自傲,以至於最後被曹操弄的下獄身死,雖然他的爲人不爲我所欣賞,但是如果就此而輕視他的智謀,恐怕我會死的很難看。唉,希望袁紹趕快弄死他好了,我可不希望與這樣一個人交手,那是件很麻煩的事,我暗暗的想着。

第九章 袁術稱帝第十一章 命運中的無奈第十五章 蔡文姬的命運第十章 李肅的遊說第十五章 相持第二十章 陷入困境第十五章 蔡文姬的命運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五章 丟車保帥第五章 董卓文和亂舞第十五章 相持第九章 袁術稱帝第三十五章 一弦一柱思華年第一章 天下如棋第三十一章 返回長安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九章 激戰第二十六章 難民第二十一章 初見曹操第十一章 命運中的無奈第十章 李肅的遊說第二十六章 難民第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一章 月下美人第三十七章 河北多名士(下)第三十六章 河北多名士(上)第二十章 名將對決 馬超VS徐晃第四十二章 面對未來的思考第三十一章 返回長安第二章 宛城襲曹操第三十一章 返回長安第二十一章 水淹槍騎兵第六章 再破曹軍第六章 何進的邀請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八章 陳登第八章 呂布第七章 廢帝的後果第十五章 蔡文姬的命運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一章 月下美人第六章 何進的邀請第十八章 張繡VS呂布第二十一章 水淹槍騎兵第四十四章 天變第四十二章 面對未來的思考第三十六章 河北多名士(上)第十四章 埋伏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三章 蔣幹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一章 月下美人第十四章 埋伏第三章 荊州學派第三十四章 遇險第十章 李儒心事第七章 廢帝的後果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七章 鬼謀亂天下第七章 廢帝的後果第七章 廢帝的後果第三十二章 河北之行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二章 遇匪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四章 血戰河內第十四章 司馬懿登場第二十二章 進軍河內第四章 龐德公與黃月英第三十八章 趙雲第二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四章 龐德公與黃月英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六章 黑暗篇章第三十八章 趙雲第十章 李肅的遊說第六章 何進的邀請第三部 王者天下 第六章 黑暗篇章第七章 廢帝的後果第四十四章 天變第二十五章 孫堅損命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十四章 遇險第二十一章 初見曹操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四十章 歷史性的決斷第二十一章 水淹槍騎兵第四十四章 天變第三十二章 河北之行第十二章 計劃開始第八章 坐擁關中第三章 偶然結束語第十九章 撤離洛陽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八章 陳登第二十一章 水淹槍騎兵第十一章 命運中的無奈第二部 羣雄亂舞 第二十九章 風之追憶第十一章 命運中的無奈第二十三章 奪璽第四十章 歷史性的決斷第三十九章 長安事變第十二章 鬱悶的賈詡第八章 呂布第三十八章 趙雲第二十七章 賈詡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