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章 根

“小亮子剛纔說不忠,這話放誰身上都行,就是不能安在劉淵身上。正所謂君有君綱,臣有臣綱。君不能守得綱常,又如何配得上這天下,又如何能讓臣子心甘情願的效忠?劉淵不遠千里,南下救君,這樣莫大的功勞,反而還要被鳩殺,有沒有天理?沒有當場擊殺天子,屠殺朝臣就是最大的忠誠了!”

少年大聲道:“那袁紹挾持天子,整個一董卓第二,難道是忠?曹艹陰謀陷害上官,奪取兗州,難道是忠?袁術就是一草包,心胸狹隘,不能容人,聽說如今已經在壽春大興土木,竟是要建造皇宮,這難道是忠?劉表、劉焉之輩,董卓霍亂天下之時,他們又在哪裡?這難道是忠?”

“唯有劉淵,能以漁陽王之身,親自南下,率軍解救天子於水火之中,這纔是忠誠!”

“與他相比,其餘等人,連狗屎都不如!”

少年話語間竟冒出了粗鄙不堪的字眼,一張臉掙得通紅,心情十分激烈。

“劉淵也是皇室,是孝武皇帝嫡親後人,自然就有資格繼承皇位。既然當今天子昏庸無道,爲何不能物而代之?說白了,那是他劉家的家事,小亮子以不忠爲名,卻是大錯特錯!”

那小孩被駁的小臉通紅,卻說不出反駁的話,只道了句:“反正就是看劉淵不順眼!”

“幼稚!”

少年歇睨了稚子一眼,不屑道。

“你!”孩童捏緊了拳頭,想要上前,卻發現兩人身體不成對比,恐怕打不過,只好憤憤然甩了甩拳頭。

聽着兩小相互辯駁,其餘諸人俱都頗有感觸。

“這劉淵異數啊。”龐德公這時候嘆聲道:“二十餘年前,老夫觀測星象,發覺三十年後這天下當三分鼎立。不料過了幾年,有異星挾紫氣從天而降,老夫以爲是將星臨世。現在看來,這異星就是那劉淵劉子鴻!”

龐德公雖在感嘆,眼中卻閃過一抹激動之色,一點也沒因爲世事超出預料而有所不爽。

“平烏桓鮮卑,破遼東六國,收胡虜之民爲己用,將之漢化,而今又輕易擊敗漠北胡虜數十萬聯軍,嘖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司馬徽也感嘆不已:“我與孔北海有些聯繫,從他那兒得知,這幽州如今興旺發達,百姓富庶,比之那漢武盛世,還要高出幾籌!”

龐德公也點頭道:“康成兄與老夫也有書信往來。據其所言,僅幽州一州之地,就有一千五百萬人口之衆!駭人聽聞,簡直駭人聽聞!大漢王朝最鼎盛之時,也不過五千萬人,那幽州就佔據了近三成!再加上冀州、幷州、涼州和收降漢化的異族,劉淵下轄之地,怕不有兩千餘萬人口!而今大漢經過連番戰亂,天災[***]之苦,整個中原江南,怕不也僅有兩千萬人啊!”

“正是。”司馬徽接道:“如果沒有如此人口基數,如果幽州不富庶,怎會養得起百萬大軍,又怎會連連征戰而不顯疲乏之態?”

“這麼說,中原羣雄根本就不是劉淵的對手咯?”黃承彥皺眉道。

“正是如此。”

龐德公、司馬徽同時點頭稱是。

“哈哈哈,怎麼樣?小亮子,老師都這麼說了,你還有何狡辯?”那少年在一旁哈哈大笑。而那孩童卻一臉鬱悶。

“哼,你等着瞧!”孩童握緊了拳頭,心頭髮誓,一定不能讓這醜人騎在頭上!

諸人又談論了片刻,飲了些茶水,龐德公便轉言對那幾個一直不曾言語,陪在一側的青年道:“爾等才略業已大成,當是下山尋找舞臺、施展能耐的時候了。用過午飯便即收拾行李,下山去吧。至於要投效哪一方,老夫也不干涉,爾等自選便是。”

幾個青年深深拜倒,三跪九叩之後,便當出師,而後各自回房取了行李包袱,與幾老一同用過午餐,便即下山去了。

龐德公又看了看仍在那裡爭鬥不休的少年和孩童,笑道:“你們兩個,過來。”

二人規規矩矩走到龐德公身前,施了禮,靜心凝聽教誨。

“你們還小,還不到爭論天下大勢的時候。況乎口頭之爭又有何意義?五年。”龐德公伸出手,道:“在這鹿門山上,你們還要學習五年。五年之後,任憑你二人下山,以實際行動,較量長短!”

“五年?”

旁側的諸葛玄惑然道:“以河北如今之勢,五年之內南下定鼎江山也不是難事,到那時,亮兒和龐賢侄恐怕已無用武之地呀。”

龐德公搖搖頭,沒有說話。

司馬徽卻道:“縱觀十年,劉淵爲人莫不穩紮穩打。不論是破鮮卑還是遼東,都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才即發難。而今河北漠北之戰剛剛取得勝利,正是穩固果實的最佳時機,以劉淵的爲人,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進攻中原。再者,有西域混亂需要治理,有冀州、幷州和涼州百廢待興,想來五年之內,南北之間絕對不會有大的戰事!”

“原來如此。”

諸葛玄恍然。

也正如幾人所料,劉淵本就沒有即刻南下的意思。

雖然有下屬勸他挾漠北之戰的大勝之勢,南下一舉平定中原。但卻被劉淵否定了。

在劉淵看來,有幾個原因。

其一,就是剛纔司馬徽所言。需要穩固果實。

其二,卻是因爲中原太混亂。

怎麼說呢,中原之地十大諸侯割據一方,若即刻南征,劉淵卻嫌太過麻煩。不如等到中原只剩下一兩個諸侯之時,只需一戰便能定鼎乾坤,無須四處征戰,打下了這個,還有那個,多麻煩。

這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劉淵卻有絕對的信心。即便中原一統,他也有那個實力一戰得勝,摧枯拉朽奪取江山!

劉淵回到漁陽之後,便將整個幽州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民生方面。

冀州經過黃巾之亂,卻是殘破不堪,百里無人煙,千里無雞鳴,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劉淵委任田豐爲冀州牧,統管冀州軍政,剿滅山賊,打壓世家,開墾土地,遷移百姓,鼓勵農牧商業,等等等等,用盡一切辦法,力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冀州打造成另一個幽州。

幷州,胡漢雜居。尤其是南匈奴和一部分羌人,佔據了整個幷州的一半人口。劉淵任命滿寵而幷州刺史,發佈民族政策,以胡人爲下等人,必須努力工作三年,獲得了一定的功勳,便能入漢籍,成爲真正的漢人。又打壓世家,發展農牧商業,整個幷州,也開始漸漸繁榮起來。

還有涼州。涼州的胡漢雜居情況,比之幷州還要複雜。這裡民族衆多,羌、胡、還有西域人種甚至極西之地的貴霜和大秦(古羅馬)人種。種族問題十分突出和複雜。

劉淵任命馬騰爲刺史,任命程昱爲馬騰副手,發佈民族政策,以各種手段梳理西涼混亂,力圖將西涼完全漢化,成爲真正的漢人治所。

漁陽,王府。

這天天黑,一整天都忙得昏天暗地的劉淵終於回到了府中。

剛一進客廳大門,便見到母親正坐在太師椅上。

“呃,母親,你回來啦。”劉淵臉上疲色一掃而光,高興的走過去,蹲在了母親身前。

“都是主掌半壁江山的王爺了,怎麼還像個孩子一樣?”劉母嗔怪道。

“不論孩兒怎樣,孩兒始終是母親的孩兒。”劉淵輕聲道。

“好好!”劉母很高興,將劉淵拉起來,上下細細一打量,道:“久未見我兒,竟是成熟了許多啊。”

劉母常住在城外山村裡,很少進城。而劉淵這段時間又東奔西走,忙得昏天暗地,母子倆確實很久沒見了。

“都是孩兒的錯。”劉淵低頭道:“等天下靖平,孩兒就一直陪着母親。”

劉母搖搖頭,道:“你是漁陽王,將來還能問鼎天下,怎能說這種幼稚的話?”

當初,劉母本不贊同劉淵自立。但後來,那天子竟要鳩殺劉淵!這怎生了得!?兒是孃的心頭肉!誰要是對兒不利,做孃的還能管得了其他?

什麼天王老子,兒子纔是最大!

既然劉淵已經與天子決裂了,劉母自然不能阻止他問鼎天下,反而十分支持。

“不過你這些天也真忙得忘乎所以了,爲娘不能不說你!”劉母臉一沉,道:“聖人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已經是漁陽王了,這家事,當了如指掌纔對!”

劉淵聞言,一邊唯唯諾諾,一邊有些奇怪道:“母親何出此言?”

“哼!”劉母哼了一聲,卻笑了,道:“昭姬有身孕了,你還讓她拋頭露面,成何體統?”言語間雖是責問,卻十分歡喜。

“啊!?”

劉淵呆住了。

“我,我有後了”

穿越漢末二十餘年了,破烏桓鮮卑,定遼東屬國,征戰四方;着力民生商業,發展農業畜牧,使得千萬之民常有笑臉。但劉淵總覺得與這個時代有着溝壑。

雖然有劉母那偉大的母愛,雖然娶了才女昭姬個洛神甄宓,但是,他的心一直在漂浮。

但這一刻,突然聽到竟然有後,劉淵恍惚間竟與這片天地融爲了一體,再無隔閡!

人的一輩子,不就是爲了後人麼?

祖宗的文明再怎麼發展,也是爲了造福後人。先祖征戰天地,於彈丸之中獲取生機,不也是爲了後人,爲了延續?

有了後人,就有了根!

有了根,就有了希望!

劉淵笑了,笑的很甜,很真實。

劉母在一旁就這樣靜靜的看着兒子,臉上也顯出了寬慰的笑意。

(未完待續)

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五十一章 東部鮮卑聯軍一百三十八章 封賞一百六十八章 回漁陽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三百三十六章 鬥陣六十七章 訂婚 離洛陽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二百八十八章 一統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請八十七章 破城二百九十九章 經濟侵略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六十七章 訂婚 離洛陽二百六十章 劉璋的見地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一百六十四章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論人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九十三章 下曲陽 破二百八十九章 封賞三十九章 鄭玄相助 洛陽事宜一百五十七章 夜襲洛陽城十一章 綁田豐 殺文丑 蛻變三十四章 以身作餌,行動六十三章 刺殺二百五十二章 說動黃忠二百八十七章 鬧劇一百三十三章 貂蟬二百零七章 掌控涼州二百五十九章 招攬五十二章 破聯軍走草原 開商市遞國書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四十八章 毒計一百七十三章 關羽的抉擇一百四十章 北疆照會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十八章 初定漁陽 危機又顯八十五章 首戰一百三十二章 擴張之策二百五十二章 說動黃忠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八十九章 賈詡訪馬騰五十三章 殺神 鐵軍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鏖戰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二百二十五章 小年夜一百九十六章 會盟失敗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二百零六章 部署二百七十三章 不讓爾等專美於前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五十二章 破聯軍走草原 開商市遞國書一百六十章 虎牢關下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籌謀詭計 劉淵面見諸侯一百六十七章 心灰意冷九十八章 博望坡一百三十六章 演武 鬥將二百四十章 城破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二百六十九章 執行三十八章 斥退鄒丹 得遇鄭玄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二百七十七章 極北和西域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二百一十六章 勝五十三章 殺神 鐵軍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二百五十章 孫策周瑜二百八十九章 封賞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一百八十三章 學派的精神六十章 見何進一百七十二章 報刊和算計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一百三十六章 演武 鬥將四十四章 鮮卑人真蠢一百四十九章 殺張溫 懾朝臣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第七章 北上前的準備二百二十一章 異邦來朝 釜底抽薪百零七章 兩兄弟再戰張角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會雛形七十六章 殺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十七章 先下手爲強六十八章 回幽州二百一十九章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