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劉備一介匹夫,安敢犯我渤海?!【

第309章 劉備一介匹夫,安敢犯我渤海?!【6000字求訂閱求月票】

修縣。

此地隸屬於冀州渤海郡。

是渤海郡最南端的一座城鎮,位於西南方向的夾角上,同時與河間,清河,安平以及青州的平原郡接壤。

雖然這個地方擁有四通八達的屬性,但地理位置實在過於狹窄,對於具有整個渤海郡的袁紹而言,修縣委實不能成爲他戰略中心的一部分。

不過即便如此。

這裡也屬於渤海郡的領土,受到渤海郡太守袁紹,在名義和實際上的雙重掌控,是自古以來不容有失的一部分。

然而今時今日。

這裡卻爆發了一件令修縣上下爲之震動,自縣令至尋常百姓,皆感到驚恐不已,驚慌失措的大事。

有人率兵前來攻打縣城!

“噠噠噠!”

此刻位於縣城的東城樓上,縣令袁震,正在幾名下屬官員的引領下,腳步匆匆的從城樓下跑了上來。

“快,都閃邊上去!讓我看看究竟怎麼回事,這又是從哪來的敵人?!”

隨着縣令的一聲令下。

左右官吏當即讓開了一條道。

而袁震在來到城牆邊緣後,目光只是向下一掃,整個人便嚇得一激靈。

眼睛霎時間瞪得老大,瞳孔猛烈收縮,臉上是難以遮掩的驚容。

連帶着本就因爲一路爬上城樓,而導致跳的有些快的心臟,此刻更是“砰砰砰”的劇烈跳動,大有一副要跳出胸腔,從嗓子眼蹦出來的架勢。

“這……這得有多少人啊?!”

……

只見此刻。

城外敵軍行伍嚴整,排列整齊,呈進攻陣型陣列於原野之上。

隊伍裡的士兵個個都精神飽滿,意志昂揚,雖看不清具體的面容,但一個個都仰頭直視着城池的方向,沒有將領的命令,無任何一人輕舉顫動。

旌旗招展,北風呼嘯。

中軍位置高高飄揚的旗面上,赫然繡着一個大大的“劉”字。

士兵們手持的長兵器,其金屬部分在白晝天光的映照下,反射出陣陣寒芒,讓本就已進入深冬的寒天,此刻越發變得冰冷肅殺了起來。

最起碼現在袁縣令就是這麼認爲的,他是隻覺得渾身發抖。

不知是錯覺還是怎麼,總隱隱感覺到城外這一股敵軍身上,正在升騰起濃烈的殺氣,而自己以及腳下所站的這座城池,將會成爲殺氣宣泄的目標。

而就在他半問半慨的發出聲音後。

一旁比他早些時間來到城頭上的縣尉,當即拱手對其稟報道。

“縣尊,以我的經驗之見,外加上手底下人略數過兩遍,基本可以推斷出,城外敵軍恐怕有近兩千人之數。”

下一秒。

縣令袁震兩眼一黑。

只覺暈天眩地,若非雙手緊緊的抓住了城牆垛口,恐怕就要栽倒在地了。

……

兩千人?

這還打個屁啊,直接開城投了算了,反正毫無勝算可言。

這倒不是袁震比較慫,也不是他膽小懦弱,而是確實兵力懸殊。

按照當下大漢朝的地方常備兵力規制,一座尋常的縣城,能有個三百人的常備部隊,就已經算是頂天了。

一些處於偏僻地帶,或者人員稀少,偏離中大型城市的小城鎮,那常備兵力更是隻有幾十個,僅僅用來維持治安,或者防備小型山匪盜賊。

而修縣不是什麼大縣城,更是處於渤海郡的西南角落上,不太受到重視,因此渤海郡人口雖多,但卻沒有惠及到這個地方。

城內的常備兵力只有二百號人。

就這,還是因爲修縣屬於南部邊界,同時溝通了幾方,所以多撥給了一些,否則恐怕二百號人都不會有。

但不管怎麼說。

城中只有二百守軍,城外有兩千正規軍,比例達到了堪堪十比一,甚至有可能更多,這差距實在太大了。

而且修縣乃是小城,城牆的防禦既不高也不厚,也沒有任何一絲複雜性。

城中的守軍也只是尋常常備兵,就連在單兵素質上,都差了敵人一截。

更要命的是,這支軍隊來的突然,而修縣又不是什麼戰備地帶,日常根本不會防備敵人,也不會儲存守城物資。

沒有了賴以長久守備的資源,哪怕動員城中的百姓也參與守城。

恐怕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裸裝一級萌新,對抗城外滿裝備十級大佬,己方渾身上下都是漏洞,就像一個四面漏風的破布袋一樣。

這還有微操的可能性嗎?

…………

就在城頭上一陣慌亂時。

城下的部隊突然行動了起來。

原本嚴絲合縫的軍陣,向左右兩側分開,而後從中軍位置,有三名威猛的武將,騎着高頭大馬越衆而出。

爲首一人頭戴束髻冠,身長七尺五寸有餘,面如冠玉,座下一匹白馬。

此人雙臂修長,雙手垂下時,甚至能摸到馬腹處,雙耳更是異於常人,徑直耷拉下來,彷彿能觸及面龐。

此人眼下正提着兩把長劍,模樣看起來頗有幾分威風。

而在這大耳者的身後。

則是一左一右兩名猛漢。

左邊一人頭戴麻布巾幘,身長八尺,皮膚黝黑,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看起來頗有一股狂野躁動之氣。

右邊那人則身長九尺。

面孔如深紅色的大棗一般,看起來血氣充盈,一雙丹鳳眼微微眯起,掃視着來往衆人,眼神中滿是傲氣。

一個非常顯眼的三人組合。

但凡見過他們的,都不會忘記他們的長相,而對於修縣縣令袁震而言,他雖然沒見過這三位。

但這副長相,也足以在他心中,留下極其深重的印象了。

……

就在袁震仔細觀察的時候。

爲首那名大耳之人,已經揮舞着手中的雙劍,朗聲向城頭上高喊道。

“袁氏無德,舉止失度,朝廷任命其爲渤海郡太守,鎮守一方,理應保境安民,務使百姓安居樂業,讓治下郡縣長治久安,如此方不負天恩。”

“然而袁本初此人,自到任之後,只顧謀一己私利,妄開戰端,爲圖謀冀州之地,屢屢與公孫伯圭將軍起衝突,造成生靈塗炭,百姓失所。”

“如此人物,枉爲一郡太守,我平原縣令劉玄德,今率義師北上討伐袁紹,以還渤海郡百姓安定。”

“城中之人給我聽好了,若是識趣的,儘早打開城門,我自保我麾下兵馬秋毫無犯,反之若要助紂爲虐,待天兵入城,必治爲首者重罪也!”

如此一番話。

直接把袁震給聽懵了。

他滿臉呆滯的眨了眨眼睛,而後又輕輕的拍了拍自己的面頰,在體會到痛感後,方覺自己並沒有聽錯。

這劉玄德是哪路毛神啊?

要說想劫掠修縣縣城,那一切都還合情合理,可上來就舉大旗擺大義,說是要討伐自家主上袁紹。

這不是有病嗎?

就這兩千來號人,咱一座小小的偏僻縣城,自然是惹不起。

可這點人對於袁府君而言,那也就只是個屁啊,你這能討伐個啥。

而且就算有莫名其妙的罪名。

也輪不到你一個小小的平原縣令,跨境執法,跑到冀州這邊來,問罪一位郡太守,這種事兒實在有點太扯淡了。

該不會只是舉一個冠冕堂皇的大旗,實際上就只是想要劫掠縣城吧。

……

袁震覺得自己最後的猜測,有很大的可能性,這劉玄德估摸着是把錢都用來養兵了,導致平原縣裡支應不下去。

所以想跑到自己這裡來打秋風。

想到這裡。

袁震當即趴在城樓上,扯着嗓子對城下高聲喊道:“劉縣令,你我皆爲一縣之首,咱們兩家挨的這麼近,按理說應當睦鄰友好,往來互助纔對。”

“如今想來,多半是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我也不是計較的人,你剛纔所說的話,我只當沒聽見。”

“只要你願意現在撤兵退走,我願意從城中的存糧裡,分出一部分給你,也算祝你渡過難關,跨越寒冬。”

“閣下以爲如何?”

袁震的想法很簡單。

甭管劉備究竟抱着什麼樣的目的,到底是想打劫,還是真要對自家主上不利,這些說到底和他都沒有什麼關係。

最重要的是保全城池不破,進一步保全自己這些人的性命。

如此而已。

故而眼下必須要穩住劉備,哪怕說上幾句好話,拿出一些糧食,這些都是值得的。

過後上報給袁府君,到時候自然會有天兵來討伐這大耳賊,損失了多少糧食,都能加倍還回來。

……

然而袁震的目的顯然落空了。

迴應他的,僅僅是一隻從城下射來,然後因爲高度不夠,撞在了城牆上的箭矢。

“咻!”

箭枝尖銳的破空聲。

把袁震給嚇了一跳。

“什麼糧食不糧食的,我的話只再說最後一遍,現在開城投降,棄暗投明,尚且有活命的機會。”

“冥頑不靈,負隅頑抗者,就好比你這個做縣令的,難逃一死!”

伴隨着城下那名爲劉備之人,聲音清朗而沉穩的叫喊。

袁震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今天這場仗,是避免不了了,不存在和解的餘地,這平原縣縣令,是鐵了心想要賺開自己的城門。

可是說實話。

這仗要是打起來,自己這邊真沒什麼勝算,這麼點人大概率守不住城。

所以……

思及此處。

袁震將目光看向一旁的縣尉,而後沉聲向其詢問道。

“敵人來勢洶洶,城池安危只在旦夕之間,你可有什麼好的主意?”

漢朝的縣級行政區,實行一把手全權負責制,縣丞、縣尉等雖名義上爲縣令的左右手,但實際上都是臣屬。

因此袁震以如此語氣說話,並沒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

……

而縣尉在聽了袁震的話之後。

稍微琢磨一番。

就體會出了其中深意。

自家這位領導,看樣子是覺得拼不過,準備獻城投降啊。

眼下敵人勢大,而己方勢弱,暫時選擇投降劉備。

等到袁府君那邊派兵打過來時,再反過來投降回去,就說是被抓住的,來一個立場上的靈活調節。

這倒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只是縣尉在想了想之後,終究還是對袁震搖了搖頭。

“縣尊,敵軍雖來勢洶洶,但我軍憑藉城池之利,想要守上幾天,那還是輕而易舉,足可辦到的事情。”

“而南皮縣距離我們這裡並不算遠,總共不到二百里地,派一人以快馬加鞭趕往求援,今日出發,最晚明日傍晚就會抵達。”

“彼時袁府君再派兵前來支援,只需出動騎兵隊伍,那麼來回之下,不過三四天而已,咱們若是守的好,堅持這些日子還是綽綽有餘的吧!”

在謹言安撫了幾句後。

袁震面上的表情明顯鬆了不少。

顯然這話還是有用的。

而縣尉見此,則繼續勸說道:“若是咱們現在開城投降,固然可保一時之安,可事後恐難善了啊!”

“就這劉玄德的區區兩千餘人,在府君面前完全不夠看,哪怕他在平原縣還有更多的兵力,也絕不會是府君的對手,因此只要南皮縣那邊一派兵,這邊的戰事基本就可以宣告結束。”

“而等到彼時,府君知道咱們一箭未發,一槍未出就開城而降,以他的脾性,縣尊恐怕沒有好下場啊!”

……

縣尉的職責,就是在縣令的領導下,主管一個地方的治安和兵事。

城池失守,和他有莫大的關係。

這是逃不掉的責任。

因而此刻,他纔會比較盡心盡力的勸說袁震,希望繼續堅守下去。

而袁震在聽聞此言後。

面色很快又沉寂了下來。

他雖爲偏遠縣的縣令,但渤海郡一共就這麼些個縣,哪怕是犄角旮旯,那也得是袁紹知根知底的人,才能擔任。

因此對於袁紹的性格。

袁震可以說是相當清楚。

自家這位主上,爲人其實是很大氣的,而且頗有幾分開明的意味。

可要是有誰膽敢背叛他,或者私下裡搞小動作,又或者犯了他的忌諱,那下場一定會很慘。

就像縣尉說的一樣。

自己啥也不幹,就選擇開城投降,那等到袁紹大軍打過來,彼時即便再反投回去,這條命也很可能保不住了。

既然如此。

那爲何不選擇拼一下呢?

反正只要堅守幾天,堅持到南皮縣大軍到來,一切危機自可迎刃而解。

將這些關節想通之後。

袁震當即對縣尉沉聲吩咐道:“你馬上安排下去,讓城中將士們準備守城,發動一下城內的大戶,讓他們有人出人,有錢出錢。”

“再徵召一些百姓,拆掉一些城中的房屋,讓他們把這些磚石土木都運到城頭上來,臨時充作守城之用,不惜一切代價,能守多久守多久!”

“我現在要回縣衙去,親手書寫一份文書,向府君求援,你這邊最好把聲勢鬧起來,到時候快馬加鞭要從北門出發,別讓城外的敵人繞到北門去!”

…………

隨着縣尉的朗聲應答。

縣令袁震當即快步下樓,翻身上馬便直奔縣衙而去。

而就在他離開城樓後不久。

城外的劉關張三兄弟,赫然對城池發動了進攻,雖然攻城人數有點少,但無論陣勢陣型,還是聲勢聲威,都可以說是像模像樣。

尤其是在戰鼓擂響,號角吹動時,這些精銳士兵震天的喊殺聲。

更是令城中守軍一陣膽寒。

雲梯、撞木,弓箭手火力壓制,甚至還有用來瞭望,以及從高處壓制的樓車,攻程器械可謂精良而又齊備。

這讓修縣縣尉看的是一陣迷糊。

也不知道這劉玄德,究竟是做了多久的準備,從什麼時候開始謀劃着攻打本縣的,這手段未免也太齊全了吧。

總之在中軍主力的指揮下。

城外士兵當即開始了對城內的猛攻,一架架雲梯搭上城頭,頂端的倒鉤死死的掛在城牆垛口上,任憑城中守軍如何奮力,一時也難以推動。

十倍的兵力差距。

讓守城一方,從戰爭剛開始打響時,就感到了如山一般倒來的壓力。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一點。

那就是敵人並沒有拼死攻城的想法,每當繼續推進下去,很可能造成雙方出現大量傷亡時,攻城一方就會自動延緩攻勢。

似乎劉備軍,不願意爲此付出大量的死傷,想着用最小的代價,將這座城池拿下來。

如此倒也給了修縣上下喘息之機。

否則僅憑如此誇張的軟硬實力差距,恐怕能夠堅守的時日,還真沒有縣尉所預估的那麼美好。

而就在這場戰爭正式打響的兩刻鐘後,由一人三馬組成的送信隊伍,從北門悄然打開的門縫裡,策馬揚鞭,徑直奔向了渤海郡郡治南皮縣。

…………

不到二百里的路程。

在快馬輪換之下,僅用了一天有餘的時間,便已經盡數走完。

翌日晌午時分。

本是吃午飯的時候,袁紹亦不例外,此刻正在府邸中享用美食。

手中捧着一個漆碗,面前的桌案上擺着好幾道精緻的菜餚,袁紹是吃的津津有味,顯然他現在心情不錯。

畢竟自打當初多方會談之後,渤海郡以及他所實際佔領的河間國南部地帶,已經陷入了長久的平靜之中。

而後曹昂在五路攻曹中,又大勝各方勢力,狠狠的打了公孫瓚的臉,讓那個北地蠻子只能退回老巢。

如此一來。

這接連數月的時間。

袁紹是一直在狠狠的積攢實力,渤海郡雖然只有一郡之地,但卻是冀州人口第一大郡。

南皮縣更是人口密集度極高。

擁有這樣一塊優質地盤,外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地方,袁紹底蘊的增長,是絕對不慢的。

他有自信。

只要讓他繼續堆疊下去,那窩在北邊的公孫瓚,即便在打仗上實力強大,到最後硬實力也會拼不過自己。

而就在袁紹吃的開心。

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暢想未來時。

屋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而後便見荀諶,從屋外快步入內。

“府君,南邊出事了!”

…………

乍然聽聞此言。

袁紹不由得愣了一下。

手中的碗筷都僵在了原地。

不過下一秒,他便反應了過來,而後眉頭微皺的追問道。

“南邊哪兒?出什麼事了?”

荀諶先是以手向身後示意了一下,接着對袁紹稟報道。

“修縣縣令袁震,派人快馬報信,緊急向您求援,說是平原縣縣令劉備,此刻正率兩千兵馬攻打縣城。”

“敵衆而其寡,城池恐難久守,所以想請咱們這邊發兵救援,以解圍城之危。”

隨着荀諶的彙報。

人名和地名,瞬間在袁紹的腦海裡浮現,構建出了一副關係網。

然後他迅速鎖定了一個字眼。

“劉備?”

聽到這個人的名字,讓袁紹感覺有些懵,這都是些什麼情況?

那劉備不過一介平原縣令,手頭上充其量兩三千人,就這還是算高估了,以往都不放在自己眼裡的人。

而如今居然膽大包天,竟敢北上犯境,這傢伙腦袋壞掉了嗎?

“消息屬實嗎,確認是劉備劉玄德,還是有旁人冒名頂替?”

荀諶對袁紹拱了拱手。

“袁震派來的信使就在外面候着,府君不妨接見,親自詢問確認一番。”

袁紹點了點頭。

…………

袁紹並沒有等得太久。

從修縣派來的人,很快就從外面快步趕了進來,一看見袁紹便躬身下拜,口中滿是敬稱和敬語。

而袁紹並沒有在意這些。

只是揮舞着拿着筷子的右手。

“不必行此虛禮,你只管將當時發生了什麼一併告訴我。”

士兵一邊接連點頭。

一邊從懷中拿出了袁震所寫的書信,轉交給邊上的荀諶之後。

同時又開口闡述道:“回稟府君,敵軍是於昨日上午時突兀出現的,人數約爲兩千人,皆是穿戴整齊,行伍嚴整的正規兵,看起來是一股精銳。”

“爲首之人自稱爲劉玄德,乃是平原縣縣令,並表明之所以來攻打縣城,並非爲了劫掠,而是爲了討伐府君!”

“揚言只要開城投降,他便秋毫無犯,如果頑固守成而不退,則破城之後,必將自縣令之下一衆官吏盡皆誅殺!”

如此闡述所透露出來的信息。

讓袁紹更覺得有些荒謬。

攻打自己治下的城池就算了,還高舉着討伐他的旗幟,按理說就算要搞事情,也不至於這麼離譜吧。

想到這裡。

袁紹當即追問道:“那自稱爲劉備者長什麼模樣,你可看清楚了?”

…………

月票推薦票

ps.月初求月票,還有一章

(本章完)

第339章 我曹孟德絕不是好色之徒第52章 將軍大恩,請受遼一拜!【求追讀求月第262章 正妻人選的初步意向!【大章求訂閱第546章 實話實說張文遠795.第791章 放心,我們會活着回去的第384章 平平無奇曹子脩第642章 散播謠言者,賈詡!第84章 衣服髒了該換了【求追讀求月票】第58章 大漢忠良,頂級名人曹子脩【求追讀求第26章 願取丁原人頭以獻董公!【求追讀求月733.第729章 若是被袁紹發現,定然不肯善罷第20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你也想橫插一手?第623章 朝堂爭辯,窮兵黷武?第607章 活捉公孫康第550章 呂布衝陣,斬殺昌豨第297章 倒拖壯牛百步!這是誰的部將?【60第244章 約法兩章,叔父切莫相違,勿謂言之759.第755章 原來是蔡家主。失敬第404章 周瑜東渡698.第694章 聞訊趕到第214章 斷脊之犬,豈敢狺狺狂吠?【雙倍求第186章 曹府君來了,兗州天就晴了,百姓青848.第844章 合適的計劃第56章 曹昂挺身,羣臣震撼!【求追讀求月票第580章 城內亂戰第314章 我,孔融,支持曹家做話事人!【大第30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譙縣有奇人?第592章 公孫太守,爲何沒有反應啊?第356章 煽情皇叔與少年劉琦隔壁動靜太大,今天寫不了啦!明日補上第18章 董某欲廢除當今天子!【求追讀求月票第470章 俘虜四人,斬殺文丑第253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求訂853.第849章 你與元直乃是忘年之交第866章 比較全面第61章 誅國賊而不滅賊軍,無用也!【求追讀第594章 公孫瓚跑路,高句麗來援第226章 母女相見!三個女人一臺戲?【求訂第379章 進駐壽春城第147章 我的功德和名聲都要形成法相金輪了第492章 酒後失言, 部下不滿第22章 天下,終歸是姓曹的【求追讀求月票】第124章 和四個女人一起過年,是種什麼體驗第291章 子脩,謹防自己人啊,曹操的擔憂【第190章 得了他的好處,他還得謝謝咱!【大第653章 霍峻告密,憤怒的劉表第90章 最終選擇,董卓的疑惑【求追讀求月票第159章 董卓還是個敞亮人啊!【求訂閱求月第442章 公孫瓚逃亡第281章 與君偕老,共赴白首之約【6000字求第360章 袁術求和親,呂布嫁女兒705.第701章 莫名的壓力第493章 宋魏變心第241章 本初叔父,公孫將軍,你們也太配合第268章 危機化解,天下震動,公孫瓚崩潰了第311章 蓋世英豪,也不過掌中棋子罷了!【第240章 中山甄家?商貿協定與小洛神的養成第869章 部分兵力第401章 製茶炒茶之法第518章 同病相憐第146章 子脩,你比老薑還要辣啊!【求訂閱707.第703章 儘早決斷第513章 曹昂想要快刀斬亂麻第290章 將軍縱橫捭闔,實乃我等明主!【大769.第765章 下一步計劃731.第727章 實力很強第603章 約見逢紀第477章 呂布的軍令,程普擒魏續第122章 兒啊,寡婦真的不如黃花大閨女!【第320章 喲喲喲,這不二五仔糜芳嗎【5000字第369章 袁紹南下,講和公孫瓚第348章 虎女安能配犬子也第3章 我兒腦後有反骨?【跪求追讀】第30章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求追讀求月票777.第773章 那我們就儘快趕往南陽縣吧第501章 丁原的請求,重情重義張文遠第664章 剛剛得到消息第41章 多謝太后款待!【求追讀求月票】第328章 在下呂布,請義父赴死!【大章求月第414章 司馬家的消息第474章 迴歸洛陽,衆人變化第351章 袁術稱帝,想找下家的蔡瑁835.第831章 這匹馬是很神俊,可比不上公子第307章 瞌睡來了送枕頭,曹昂一過家門而不第284章 董卓,要完蛋了!賢弟還請速來!【第30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譙縣有奇人?715.第711章 你果有些本事,怪不得當初那般第254章 感謝公孫將軍的饋贈,你真是個好人841.第837章 咱們現在需要集結大軍準備迎敵第516章 這閱兵到底是什麼意思,檢閱軍隊嗎722.第718章 此物送與趙兄作爲報酬第169章 三英獻良策,兗州彈指可定!【求訂第69章 求救!求救!第529章 關羽來援,擊退呂布第872章 有來無回第167章 大膽貂蟬,膽敢敗壞本公子的風評!第570章 圖謀遼東,曹昂的安排第660章 我覺定這會趁勢立即攻打孫堅軍隊,第520章 陶謙到來,出海位置第108章 都是一個媽,差別這麼大?【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