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不丟人

劉曄隨着王易進了大營,雙方敘了輩分,然後發現劉曄和劉備是一個輩分的,比王易要高一個輩分。

既然都自認是漢室宗親,那麼當然要按照宗親裡的輩分來稱呼,王易就喊劉曄爲叔,劉曄則稱呼王易爲賢侄。

“不知子揚叔叔來此,有何指教。”王易問道。

“劉曄此來是想問賢侄一句話,賢侄這次出兵,是要平淮南,還是要取丹陽?”劉曄問道。

“這兩者有區別嗎?”王易笑問。

這也算是一種程序了,被問到的,當然不會馬上暴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要看對方給自己出什麼主意,之前徐庶一問,王易就竹筒倒豆子說了個乾乾淨淨,主要是知道徐庶這人身上沒什麼別的牽絆,就算告訴他也沒什麼了不起,而劉曄就不一樣了。

他本身就是漢室宗親,家裡也是淮南的大族,和當地的勢力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歷史上這人其實沒什麼野心,卻一直爲曹操效力,作爲漢室宗親能一直這麼忠心耿耿的對曹操效力,也算是一個異數,哪怕因爲他的身份,一直被曹家人所猜忌。

對這樣的人,王易可不想把自己的戰略全部托盤說出。

“如賢侄只是爲了取合肥,平淮南,那沒什麼好說的,以左將軍麾下的熊虎之±o壽春已平,那麼整個淮南,就不會再有阻擋左將軍大軍的力量。更何況淮南百姓受苦已久,左將軍的仁義之名天下皆知,無非是花費一點時間罷了,整個淮南,也會很快地平定下來。”

“如果我還想取廬江呢?”王易問。

“那就不能只靠軍力了,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劉曄道。

王易知道這纔是戲肉了,當下認真地看着劉曄,想要知道他能說出什麼真知灼見來。

“想要速平淮南,取合肥容易,平淮南卻難。淮南此地,袁術不善經營,他的

大軍全部用在鎮壓幾座大城上面,而在這千里沃野的平原上,豪強四起,都結伴而行,有的爲自保,有的爲更大的圖謀。合肥好打,合肥守軍不過五千,且大多數軍心已經喪失,還有一部分曾經受過左將軍的恩惠,賢侄大軍一到,立即就可以傳檄而定,不用多說。然而淮南的山水之間,大澤深處,則有無數豪強擁兵自重。他們大多數都不願意抑強扶弱,卻狡詐殘暴。對付這些人,必須要讓他們先喪膽,才能夠乖乖地聽話。”劉曄道。

“願聞其詳。”王易對劉曄拱了拱手。

“淮南散落的豪強無數,不過其中勢力最大的,不過鄭寶、張多、許幹這三人罷了,其中張多狡詐且膽小,許幹睚眥必報又生性謹慎。只有鄭寶最爲驍勇果敢,才能和力量都很突出,當地的豪強都懼怕他,如果能夠先幹掉他,那麼整個淮南的豪傑,都會喪膽,前來投奔到少使君您的麾下,整個淮南,自然也就安定了。這些豪強沒有別的本事,把他們爲首地控制起來,他們的手下,自然星落雲散,然後少使君再將他們編入戶籍,告訴所有人,落戶的可以獲得一定的田地,那麼整個淮南,就會迅速地安定下來。”

“子揚叔叔這纔是老成之言!”王易擊節叫好,他當然聽得出這話的正確性,光是打下合肥,這些豪強的存在,也會驚擾地方,讓淮南不得安寧,打蛇打七寸,把爲首的幹掉了,會依附他們這些豪強的,無非是平民罷了,給他們土地,他們就會成爲劉備集團最堅實的後盾。

至於士族……淮南這地方的士族,也早就跑乾淨了,這同樣是一塊好經營的地方。

如果不是士族已經被掃乾淨了,淮南的豪強們也不會乘勢而起,把這些豪強的頭頭都打掉,那這塊地方,當然就會更乾淨。

逃走的那些士族,少部分去了潁川,大部分去了江東,到時候他們想要自己的土地,可以,來找劉備父子試試看!

徐庶也是聽得連連點頭,雖然他也才智過人,然而畢竟對淮南地方上的情況不熟悉,這種事情,不是本地人真的不知道,不然爲什麼過去打仗,一到當地,都要徵辟一下本地的士族來當官,這樣才能夠對本地的情況,有一個清楚的瞭解。

就算找不到士族,至少也要找個嚮導,纔不會走錯路。

不過這點對於有着全球地圖的王易來說,倒不算什麼問題。

當下王易就邀請劉曄加入,劉曄假意推辭了一下,也就答應了,這本身就是他來的目的。

亂世之中,智者是要依附強者,才能夠過得更好,在淮南當地,劉曄其實是很有名的,也不是不能統領兵馬,坐鎮一方,然而他作爲漢室宗親,這麼做就容易讓人覺得他想取代天子--他的情況和劉備劉表他們不一樣,那些人都是有朝廷正兒八經的任命的,你一個漢室宗親,沒有任命的情況下自己拉起人馬來,這種事情比普通豪強聚集起來自保,更加的敏感。

可是亂世之中,光靠名聲,是沒法保命的,他還有一大家子人呢,所以找個人依附當然更重要--歷史上他依附曹操,是因爲曹操拿下了壽春,而現在,拿下壽春的是劉備。

正宗的漢室宗親給似乎來歷不明的漢室宗親當手下,丟人嗎?

丟人。

可是當這個來歷不明的漢室宗親得到了朝廷的任命,而且還是左將軍宜城侯節制徐荊揚三州的皇叔劉備,來歷清白的只不過是一個連孝廉都沒有舉的遠房漢室宗親劉曄,那就一點都不丟人了!

畢竟亂世中,講出身是沒有用的!力量纔是王道!

“鄭寶之前曾經想要強行把巢湖這一帶的民衆遷移去江南,也想讓我去,不過我躲起來了,沒讓他發現。他這麼做,無非就是比較有遠見,想要保持獨立罷了。可是江北之人眷念土地,不肯同他離開。左將軍的大軍來得太快,他應該知道抵抗是沒有用的,那麼請給我一名勇士去我家,我會放出消息,讓鄭寶來找我們的。”劉曄最後道。

“行,徐盛,你跟着子揚先生同去,攻打合肥這種小事,用不着你。”王易笑道。

第203章圍困第410章相互依存第234章震驚第152章曹操的煩惱第380章離開第113章調兵遣將第260章青萍之末第64章紀靈回撤第161章買馬第192章屠殺第322章授人以漁第241章拿走的第409章欠缺磨練第302章三顧茅廬第715章一個結局第394章雙重打擊第306章唯一的道路第492章不夠盡興第663章可以遠程操縱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594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第53章求賢令有效果1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56章劉備的慷慨第99章驅民第676章拼命往上爬第20章和平與戰爭1第245章鹿門學子第461章頂尖的謀士第287章草廬第387章處於劣勢第186章這是什麼操作第74章送上門來別放過第325章東萊第588章揮霍無度第142章舒縣城牆1第404章不合適第10章忽悠之路從今始第423章耽擱第440章最好的選擇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273章如虎添翼第153章賈詡設謀第84章在下王易第636章訓練方案第602章喜聞樂見第664章第一次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280章走華容第671章下馬威第497章過去了第367章膨脹起來第96章冬季攻勢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349章喪失信心第607章悲傷的故事第610章詢問問題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362章不能做主第24章讓你們活下去第271章最大的魚第45章替天行道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440章最好的選擇第650章發揮作用第198章分兵第365章組織大戟士第462章隱藏的危險第690章倒背如流第89章約定與選擇第97章王易生氣第187章大功第4章給我笑一個第605章最重要的一點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323章揭幕第486章有點莫名其妙第27章贏一場就行第81章喬家第591章獨有的時代第532章印象更加深第308章田豐定計第466章忐忑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642章汗瞼城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399章警惕第567章更謹慎第469章隱藏的意思第448章不得不甘拜下風第352章憋壞了的關羽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101章自信的喬蕤第553章永遠的神第320章新野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