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忠義

“趙叔叔?真的是子龍叔叔啊,小侄王易,好久沒見子龍叔叔了,得有五年了吧!”

在招賢館報上自己的名字之後,趙雲本來以爲自己要和夏侯蘭等同鄉一同住上幾天,纔可能見到王易的,畢竟王易現在除了是劉備的少使君之外,之前還被劉備表爲徐州牧,現在已經是劉備麾下最重要的臣子了。

某種程度來說,王易在劉備勢力中,現在是標準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劉備軍中此刻軍位最高的五人,龍騾將軍關羽,虎威將軍張飛,鷹揚將軍太史慈,橫野將軍徐晃,討逆將軍孫策都不能與他相比。

說句題外話,現在這五人是王易軍中軍職最高的,關羽張飛不用說,太史慈也是功勳卓著,徐晃和孫策則是加入的時候官職就不小了,徐晃本身就是騎都尉,累積功勳升到這個位置很正常,孫策則是本來就是討逆將軍,現在是沒有頭給他升級,所以才當一個雜號將軍,實際上以他之前在朝廷的位置,這個職位給他都是勉強了他。

而其他的武將之中,徐盛資格夠老,不過習慣待在王易的身邊,現在不過是一個校尉而已,只不過他這樣的護衛首領就算只是校尉,也不是一般人能小看的,甘寧個人武藝夠強,不過才加入不久,就算他帶部下來投,打廬江又有功勞,現在不過是中郎將罷了,和周倉、喬蕤、程普、黃蓋、韓當、蔣欽、朱治這些人一樣,其他的將領基本上以校尉爲主。

而徐庶陳登劉曄諸葛瑾這些人是以文人的身份參贊軍機,其中陳登身份高一些,可以掌控一方,其他人都分別在劉備王易關羽這些坐鎮一方的人身邊當參謀,地位很高,職位就不太講究。

而魯肅和周瑜,則是水軍的左右都督,不算在將軍序列裡。

所以關羽張飛太史慈徐晃孫策這五個,在軍中有了一個綽號,叫”五虎將”……

第一次聽到這個綽號的時候,王易差點把茶水噴出來。

古人的思想,真是匱乏呀。

不管怎麼說,從地位上來說,劉備集團中,第一的當然是劉備,第二的,就是王易了,再往下就是五虎將四軍師二都督這些人,以及糜竺孫乾簡雍這些劉備

的老部下。

趙雲當然知道自己是個什麼身份。

他是和劉備有舊,當時關係還很好,來徐州的路上,他和當時還是個孩子的王易也有一些交情。可是因爲不能做出背棄公孫瓚的事情,趙雲放棄了繼續在劉備的身邊,也放棄了回到公孫瓚身邊,他當時就不過是個曲長而已,現在更是白身。

如果他沒有離開,在劉備身邊,也許累積功勳也能當個將軍了,如果他當時離開劉備之後回到公孫瓚身邊,力戰之下,職位估計也不會低,可是他卻兩樣都沒有選擇,爲了維護自己的信義。

這次和同鄉出來,劉備還記得不記得以前的情誼,趙雲並不知道。

而且就算劉備重情,然而現在他可是漢室皇叔,左將軍節制徐荊揚三州,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就算看重他,也不可能讓一個白身一來就有什麼樣的地位。

然而王易卻迅速親自來了,這讓趙雲立即就生出了一股”士爲知己者死”的情緒出來。

當年也是這樣,那個劉備,明明是寄人籬下,卻總是帶着溫和的笑容,展現着強大的個人魅力。

當時趙雲其實在公孫瓚麾下混得還不錯了。

公孫瓚這個人雖然勇武,指揮騎兵天下一絕,打起硬仗來也厲害,可是卻剛愎自用,同時只用親信,他的親戚和早期心腹嚴剛關靖等人才是他信任的,其他人才都不怎麼用,趙雲能夠在他的麾下混到曲長的位置,已經不錯了。

而且在劉備特地點名要趙雲之後,公孫瓚其實已經注意到這位即將三十歲的麾下了。

趙雲出發之前,公孫瓚曾經對他說,回來以後,就提拔他當校尉。

可是劉備對趙雲的看重,則讓趙雲左右爲難。

留下,等於背棄舊主。

百零九章忠義

離開,又對不起劉備的看重。

所以他選擇了一種對他自己最不利,也對所有人沒啥好處的方法--他自己前途算是斷了,公孫瓚少個部下,劉備少個重視的對象……

不過雖然很傻,卻符合他這種人的道德觀。

關鍵在於,劉備對他的好,讓他難以拒絕。

而這個時候,王易展現出來的,也是和劉備一樣的態度。

溫和,親切,卻並不讓人反感。

“雲原本無顏來見劉使君,可天下未定,雲也不敢苟活在鄉野之間!”趙雲單膝跪下,大聲道。

“趙叔叔快請起,你的事情,父親和我提過不知道多少次了,當然知道當時趙叔叔的離開,反而證明了趙叔叔的義氣!這樣的忠義之士,要離開,當然就要離開,成全他的義,而現在,他要回來,我同樣也要代替我父接納,成全他的忠!”王易立即把趙雲扶起,大聲地道。

“劉皇叔大恩,雲縱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萬一!”趙雲有些哽咽地道。

“趙叔叔莫做這小兒女態,你身邊這些壯士們,也得好好的給我介紹一下啊。”王易笑道。

趙雲這才收拾起激盪的心情,把那幾名同鄉都介紹了給王易,介紹到夏侯蘭的時候才道:“這是我同鄉夏侯蘭,字矛盾,他精通律法,非我這種武夫可比。”

“原來如此,趙叔叔,我當修書一封給我父親,您和夏侯先生還有同鄉們,就一起去吧,你們的職位,他自有安排,我雖然現在是徐州刺史,可是並無人事之權,委屈諸位在我身邊當個親兵又太過委屈了,還是請我父定奪爲好,至於這五百匹馬,我先給趙叔叔記上大功一,充實入軍中。”王易道。

對此趙雲當然沒什麼疑問,他和夏侯蘭都算是各有本事,劉備素來有識人之明,和他又是舊識,自然不會虧待他。

王易不越俎代庖,也是對他負責,萬一劉備心裡有疙瘩怎麼辦?這樣的安排,當然是妥當之極。

第471章志在必得第606章不太妙第504章形象大打折扣第159章劉備的地盤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508章熱血沸騰第482章要定了第543章屏息以待第230章發散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452章偷襲第94章安排第421章班師回朝第190章斬顏良誅文丑第722章該慶幸還是該生氣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645章兵臨城下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360章孤城第189章陣前第225章猛將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396章喉部一涼第278章華麗的出場第9章老鄉見面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458章生死大敵第275章秘密武器第61章雷霆萬鈞第153章賈詡設謀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43章胸懷大志袁公路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367章膨脹起來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636章訓練方案第619章真正相信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181章等着那一天第123章不知所措第736章不是想要第84章在下王易第577章一臉的無法言說第609章被迫放棄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432章不太行第383章公孫康第225章猛將第348章好的體系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394章雙重打擊第2章我的父親是蓋世英雄第542章沒完沒了的折磨了第232章大島第196章突襲第39章寒門不易第93章父子談心第485章樂不思蜀第623章緊張第372章得人心第345章乃父之風第86章狹路相逢第100章初次殺人第695章沒有辦法擡頭第352章憋壞了的關羽第90章魯肅設謀第215章不好說第413章詫異第64章紀靈回撤第632章四分五裂第638章需要的物資第556章化險爲夷第194章昏迷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86章狹路相逢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164章忠義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536章欲來風滿樓第360章孤城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672章心態完全不一 樣第733章計劃纔剛剛開始第422章取捨利弊第349章喪失信心第680章造成損失第238章神速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320章新野第503章誰的墊腳石第655章很可觀第576章在這裡選擇偷襲第234章震驚第60章今晚破城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