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

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

呂布雖然反覆無常,又見利忘義,但對於作戰的想法卻是很純粹,沒有太多的彎彎繞繞和陰謀算計。

在呂布看來,魏郡都只有鄴城沒拿下了,曹操是不可能放棄魏郡的。

如今袁紹增兵鄴城,那麼曹操也理所當然的應該率兵馬渡河,跟袁紹決戰。

張遼亦是如此想。

然而,當張遼來到東郡,傳達呂布的述求時,曹操卻沒有如預料般的立即出兵。

曹操給張遼的解釋,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讓張遼稍安勿躁。

這就讓張遼很迷惑了。

東郡到鄴城,糧道和屯糧地一直都有,即便增兵後糧食會比以往消耗更多,但也不會缺糧。

“袁逆的兵馬,最多五日就能抵達鄴城,若無援兵,大將軍以寡敵衆難以取勝,還請司空速速發兵。”張遼再請。

然而。

曹操壓根就不將張遼當回事,在曹操眼中,張遼只是呂布麾下一健將,如今卻敢質疑自己的決定!

這是無禮!

“行軍大事,豈能兒戲?”

“你在教曹某做事?”

曹操眼一眯,久居上位的威勢,讓張遼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退下!”

不容置疑的聲音,許褚披着鐵甲上前,死死的盯着張遼。

張遼咬了咬牙,只能無奈退下。

待得張遼退下,曹操則是有些煩躁的來回踱步。

袁紹增兵鄴城,早在曹操預料之中。

若要渡河,曹操的兵馬隨時都能渡河。

然而,劉備方面的情報,卻讓曹操感到了忌憚和困惑。

“連顏良都被斬了,劉備的軍力,比討伐袁術時更強悍了。”

“本初被劉備一腳懟在臉上,不起大軍尋仇劉備,卻要增兵鄴城,匪夷所思啊!”

顏良被斬,按正常思路,袁紹應該是起大軍攻打劉備。

這是曹操樂於見到的!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不論是袁紹傷還是劉備傷,曹操都樂見其成。

結果,袁紹捱打了,不去打劉備,卻要來揍曹操,這讓曹操困惑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一陣憋屈。

誰殺顏良你揍誰啊!

就欺負最弱小的是吧!

“明公,若不增兵馳援呂布,恐惹呂布怨恨。”郭嘉見曹操臉色陰晴不定,斟酌語氣勸諫。

曹操的眼神陰晴不定。

良久,曹操輕嘆一聲:“奉孝,不是我不想增兵馳援呂布,而是我若率兵渡河,就等於跟袁紹不死不休了。”

“不論勝敗,我軍折損必定慘重,到時候還如何去抵擋劉備?”

“劉備早就對我不滿了。”

袁曹劉三方陣營,曹操是最弱的一方。

雖說曹操有天子在,但袁紹不歸曹操管,劉備是曹操不敢管。

郭嘉欲言又止。

曹操敏銳的覺察到了郭嘉的眼神變化,揮手道:“奉孝有話,不妨直言。”

郭嘉眼神微微一凜,道:“嘉想問明公之志。”

曹操眼一眯,道:“自然是匡扶漢室。”

郭嘉不言,只是直直的看向曹操。

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微妙。

又過了許久,曹操這才徐徐開口:“若爲公,自然是爲了匡扶漢室;若爲私,曹某更希望,匡扶漢室的人,只能有一個人!”

“那便是我,曹孟德!” Wшw ✿TTκan ✿C ○

郭嘉的眼神頓時一鬆,語氣也變得輕快:“明公,嘉有一策,可助明公行事。”

曹操聞言,頓時心動:“奉孝,你我之間,不必忌諱,有什麼計策,就直接言明吧!”

郭嘉的雙眸變得更加清澈:“嘉之策,將拋棄敵我綱常,如渾水摸魚,先亂而後取!明公,可跟袁紹議和!”

曹操的眼神逐漸嚴肅。

郭嘉又道:“如今傳國玉璽已經在明公手中,袁紹雖然依舊以僞帝皇命行事,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若明公跟袁紹議和,以大將軍位許給袁紹,且賦予袁紹都領幽州、冀州和幷州三州的權力,而袁紹則上書承認天子的正統地位。”

“如此一來,明公就有收復幽州、冀州和幷州的功勞,劉備佔的南皮城,也得退給袁紹。”

“更重要的是,明公就有足夠的時間,徹底掌控荊州、司州、關中和西涼。”

“而袁紹和劉備,也必然會因爲南皮城的歸屬,再起爭端。”

“雙帝同天之局,將再次迴歸到一帝獨尊。”

“袁紹能得利,明公亦能得利。”

曹操驚坐而起。

郭嘉這招渾水摸魚,將直接改變整個天下的大勢。

雙帝同天,給了袁紹不尊劉協的理由,也給了劉備擁兵自重的理由。

可如果袁紹同意支持劉協,那就不一樣了。

劉備沒了出兵袁紹的理由,而袁紹和曹操也不用繼續打了。

戰場上的軍爭,就會再次延後。

而時間拖得越久,對曹操而言就越有利。

畢竟現在的曹操,還沒徹底掌控荊州,司州、關中、西涼也是鞭長莫及。

劉強則聯袁,袁強則聯劉。

雙帝同天的時候叫通敵,可一旦都尊劉協爲帝,那就不叫通敵,而叫內部矛盾了。

“妙啊!”

“我跟本初雖然敵對,但交情尚在。”

“倘若本初能答應,就不用在這個時候被迫跟本初軍爭了。”

讓呂布進攻魏郡,曹操其實是迫於無奈的。

詔令劉備進攻袁紹,劉備出兵了,還打得十分激進,曹操能不派兵嗎?

可劉備兵鋒太兇,直接將顏良斬了!

若只是斬顏良,曹操還不會覺得有什麼難受的,偏偏袁紹直接放棄打劉備,而來打曹操,曹操就難受了。

“爲了避免劉備起疑,明公得親自率兵馳援呂布。”郭嘉再次開口。

見曹操答應,郭嘉這才暗暗鬆了口氣。

只要曹操出兵,呂布就不會怨恨。

袁紹若答應議和,那就雙方撤兵,曹操得到收復幽州、冀州、幷州的功勞。

袁紹若不答應議和,那就跟劉備聯手,先將袁紹擊敗。

在軍爭大勢上,郭嘉有獨到的看法和見解。

驛館的張遼見曹操願意增兵馳援,連夜返回魏郡,將曹操出兵的情報告知呂布。

得知曹操即將到來,呂布暗暗鬆了口氣。

若無援兵,真要以寡敵衆的對陣袁紹,呂布還沒這個自信。

個人的驍勇是有上限的,若袁紹的兵馬有碾壓之勢,呂布也得望風而逃。

數日後。

曹操隨先鋒先行抵達了鄴城。

而袁紹也統先鋒抵達了鄴城外。

“本初兄,別來無恙呼。”

兩軍陣前,曹操只帶了許褚,邀袁紹敘舊。

袁紹見狀,也只帶上文丑,策馬來到陣中。

“孟德,你來鄴城,莫非是要跟袁某決生死嗎?”袁紹看着眼前這個曾經的故友,頗不是滋味。

曾經跟在自己屁股後面的小弟,如今也能跟自己平起平坐了。

曹操大笑,揮了揮手,讓許褚退後十步。

袁紹眼一眯,也讓文丑退後十步。

“本初兄,曹某是來跟你議和的。”曹操壓低了聲音。

袁紹吃了一驚:“議和?孟德,你我雖說立場不同,但亦是故交好友,何故用此話來誆騙?”

曹操微微斂容:“本初兄,這場仗,曹某並不想打,只因劉玄德執意要北伐,曹某不得不順勢而爲。”

“曹某跟本初兄相識多年,本初兄難道還不知曹某心中所想?”

袁紹會意:“你怕我們鬥得兩敗俱傷,徒讓劉備撿了便宜?”

曹操笑道:“知我者,本初也!本初兄,你我之間的爭鬥,只是兄弟之爭,不論誰輸誰贏,都是自家人。”

“即便輸了,子孫亦可享受榮華富貴。可若這天下讓劉備得了,曹氏和袁氏,就不復存了!”

袁紹早知曹操的奸詐,並不上當,而是直言問道:“孟德,你想議和,那也得先將議和的條件說出來,其他的廢話,就不用多說了。”

曹操哈哈大笑:“本初兄快人快語,曹某便直言了。”

頓了頓,曹操的眼神變得嚴肅:“本初兄廢掉僞帝,承認許都的天子爲正統,幽州、冀州、幷州,從此歸於漢室。”

“本初棄暗投明,可位尊大將軍,督幽、冀、並三州州事,一應任免,皆由本初一言而決!”

袁紹的表情,由錯愕逐漸凝重,最後便成了驚歎:“曹孟德,你可真會想啊!你不會一兵一卒,就得了收復三州的大功,還能借機讓劉備與我相爭,而你卻可以趁機平定他處。”

曹操沒有反駁,自信而笑:“本初兄不也得了好處嗎?如今傳國玉璽在曹某手中,本初兄立的僞帝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了。”

“更何況,曹某一直都有懷疑,公孫瓚既然能將傳國玉璽送給劉備,爲何只傷了僞帝卻不殺了僞帝?”

“曹某是越想越不對勁,尤其是連劉備都對此沒有任何的懷疑,反而也認爲僞帝只傷未死。”

“若是曹某料得不差,涿城壓根就沒有僞帝的存在!”

“倘若他日,劉備將此消息散佈,本初兄,你是要準備效仿袁術自立嗎?”

袁紹的瞳孔瞬間睜大,但語氣卻是如常:“曹孟德,你何必詐我!”

曹操笑道:“若是曹某猜錯了,本初兄就當是戲言吧。只是這議和一事,還希望本初兄能多考慮。”

“曹某,是真不想跟本初兄開戰,能用戰爭外解決的矛盾,何必非得用戰爭來解決了呢?”

袁紹沉默。

良久,袁紹提起繮繩,道:“此事,容我考慮兩日。”

說完,袁紹策馬回陣。

曹操也不阻攔,一雙小眼睛眯着看向遠去的袁紹。

“本初兄,切勿自誤啊。”

“倘若你不給曹某活路,曹某也只能跟你不死不休,先聯合劉備擊敗你了。”

戰。

曹操是不會懼怕的。

先滅掉袁紹,曹操同樣可以跟劉備再決個高低。

雖然,先滅袁紹再鬥劉備,不是曹操最期待的結局,但如果大勢如此實在無法,曹操也之能被迫滅袁紹。

袁紹返回鄴城,單獨召來許攸商議。 WWW★tt kan★C○

“孟德竟能想出如此妙計?”

“如此一來,劉備就沒了北伐的理由了。”

“不知是何人在替孟德設謀?”

許攸聞言驚歎。

如今北伐攻勢最強的就是劉備了。

曹操的想法,袁紹和許攸都很清楚,在沒有除掉劉備之前,曹操是不會全力北伐的,對於實力弱於劉備的曹操而言,北伐就是在讓劉備越來越壯大。

曹操不拖後腿就不錯了,又怎麼可能積極北伐?

“子遠的意思,是要本將同意曹操的議和?”

“只是如此一來,本將想要南下,就缺少出兵之名了。”

袁紹擁立僞帝的目的,不就是爲了用僞帝的名義麼。

如今卻要廢掉僞帝,去承認劉協爲大漢正統,袁紹心中自然是不太願意。

許攸解釋道:“如今局勢,明公若要執意南下,就等於讓孟德沒了活路。”

“以孟德的個性,他要求生髮狠,那可是不會惜命的。”

“若跟孟德拼個你死我活,豈不是讓劉備徒得好處?”

“更何況,連曹操都能猜到明公擁立的天子已經死了,劉備不可能不知道。”

“倘若真讓劉備散佈天子已死的言論,勢必對三州的穩定造成影響。”

“與其如此,倒不如明公主動廢掉僞帝,推脫都是公孫瓚的責任,然後攜三州名義上歸順劉協。”

“從今以後,大漢又只有一個天子,不論曹操劉備還是明公,都是漢臣。”

“劉備,自然也沒了北伐的理由,若佔着南皮城,明公就有理由出兵搶奪了!”

“曹操新得荊州,需要時間去穩固,只會以天子名義勸和,而不會再聯合劉備跟明公對抗了。”

“雖說,這會讓曹操變得更強,但曹操越強,跟劉備之間的矛盾就會越激烈。”

“曹劉北伐,就會變成曹劉內鬥。”

“明公也可在鄴城養精蓄銳,靜待時機!”

沒了郭圖逢紀審配在袁紹身邊反駁,許攸也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什麼計策對袁紹有利,就給袁紹獻什麼計策。

袁紹左思右想,頓覺許攸的想法是最適合的,於是道:“既如此,那就跟孟德議和。只是此時謹慎,事成之前,不可爲外人知曉。”

“子遠跟孟德也是相善,不如替本將走一趟曹營,商議議和之事。”

許攸點頭:“明公且寬心,曹操奸詐,有攸在,必不會讓明公吃虧。”

明天要陪媳婦去醫院做胃鏡,更新也會延時,或許在晚上,汗。

(本章完)

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69章 上架感言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咳咳,新書發了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