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

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

十二道軍令?

袁術整個人有些懵。

這是何等的奸詐,纔會想到用十二道軍令的方式去召回孫堅?

一道軍令,孫堅能尋個理由糊弄。

兩道、三道軍令,孫堅也能尋個理由糊弄。

可十二道軍令,孫堅再不回來就等於公然跟袁術決裂了!

或許,連十二道都用不上,孫堅都得撤兵。

“倘若孫堅稱病呢?”

袁術想起了上回召回孫堅的時候,孫堅直接遭到了刺殺。

鄭平笑道:“孫堅稱病,孫堅兒子也可以統兵。都說孫堅是江東猛虎,這虎父無犬子,給孫策封個將軍,讓他統兵回來,想必孫堅也不會有反對。”

“第四道軍令中就有寫:若孫堅因故不能返回,封孫策爲討寇將軍,執掌三軍,見令速回。”

“第五道軍令中有寫:嚴白虎、王朗之流,癬疥之疾,勿需多慮。”

“第六道軍令有寫:山越之人,往往見利而返,許其好處即可平定。”

“第七道軍令有寫:湖河水匪,非一時之疾,不可捨本而逐末。”

“第八道軍令有寫:孝悌之道,人之常情,然,自古忠孝兩難全,豈可因私而廢公?”

“十二道軍令,每一道軍令,都對應了一個不奉令的理由。”

“除非孫堅真的想在江東自立,否則見了這十二道軍令,他只能撤兵回淮南。”

袁術的眼神逐漸變得驚駭。

“這是將孫堅的路全給堵死了!”

“好狠的算計。”

“若孫堅得知,這十二軍令是鄭顯謀謀劃的,恐怕都能氣得將鄭顯謀砍了。”

袁術下意識的將自己代入孫堅的視角,甚至都能共情到孫堅的想法了。

“顯謀先生,你真的不考慮棄玄德而輔佐本公嗎?”袁術再次邀請道:“本公有一小女袁姬,年方正茂,若顯謀先生有意,本公可將其許配。”

鄭平似笑非笑:“你想讓在下喚你岳丈?”

張飛在一旁喝道:“袁術,你這人好不講道理。俺大哥對顯謀先生都是亦師亦友的禮,你要當顯謀先生的岳丈,豈不是讓俺大哥差了輩分?”

袁術對張飛的呵斥不以爲意,一心只想拉攏鄭平:“若顯謀先生不想差了輩分,本公還有一族妹,知書達禮,亦是芳華之齡。”

鄭平輕輕搖頭:“袁公好意,在下心領了,在下已有妻,不忍相棄。”

袁術笑道:“顯謀先生品行高潔,自然不能輕易休妻;本公的族妹,當妾也行,若顯謀先生有意,本公的小女,也可送給顯謀先生當婢女。”

“只是婢女,就不用稱呼本公岳丈了。”

張飛愕然的看向袁術:“袁術,你真的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嗎?你讓你女兒給顯謀先生當婢女?”

婢女,就是女僕。

妻妾姬婢,婢在最末。

豪門家中,婢女的地位最末等的。

袁術輕笑:“區區名分,並不重要,只要顯謀先生喜歡就行。”

見袁術越說越離譜,鄭平打斷道:“袁公,還是岔開這個話題吧。雖然有十二道軍令,但孫堅若真的有絕長江天險自立的想法。”

“袁公你就有難了。”

簡單的話語,讓氣氛再度變得微妙。

袁術見拉攏不了鄭平,也收起了方纔的那一點點求賢之心,頗有些傲氣:“本公了解孫堅,他不會背叛本公的!”

讓典韋率衆看住袁術和黃猗,鄭平跟衆人退出了前堂。

外院。

張飛疑惑的問道:“顯謀先生,既然生擒了袁術,爲何還要引孫堅入淮南啊?”

“若孫堅回了淮南,定然會來搶袁術。”

“若不給袁術,袁術的兒子和孫堅都投了曹操,豈不是壞事?”

鄭平笑而不答。

張紘則是問道:“翼德將軍,這袁術是要押送往長安的。”

“可要將袁術押送往長安,就得經過豫州,豫州又是曹操的勢力範圍。”

“若在中途,曹操截了袁術,獨自押送去長安請功,豈不是更壞事?”

張飛怒道:“功勞是大哥的,曹操憑什麼搶?”

張紘笑道:“就憑張邈在長安,而張邈跟曹操又是舊識好友。這長安不論誰主權,都會想辦法拉攏一方勢力,打壓一方勢力。”

“顯然,曹操是張邈最適合拉攏的,而劉使君威望太重,必然是張邈要打壓的目標。”

張飛更怒:“這張邈好不曉事,若不是俺大哥,他舉薦的臧洪能執掌兗州?”

張紘又道:“別駕留下袁術引孫堅入淮南,不僅可以消耗曹操的軍力,同時也能避免揚州一家獨大。”

“一個勢力複雜的揚州,對青徐而言,纔是最有利的。”

鄭平搖扇笑道:“瞞不過子綱先生,軍爭本就是逐利而爲,不可因一時喜怒而動。”

“於私而言,我很想將袁術送往長安接受處置,以此告慰子幹叔父在天之靈。”

“於公而言,一個掌握在手的袁術,既可以讓袁術的部將投鼠忌器,亦可令揚州一帶的袁氏門生爲使君所用。”

“擒袁術容易,服袁術殘部卻難。”

“更何況,還有豫州的曹操虎視眈眈,不可小覷。”

鄭平向來都是個很理智、顧全大局的人。

爲了大局,可以讓陶謙死於曹操之手。

同樣,爲了大局,鄭平可以暫時放下跟袁術的私怨,利用袁氏這顆棋子,來讓豫州和揚州的勢力依照鄭平期望的局勢演變。

這次南下,除了鄭平自己,沒有任何人知曉鄭平的真正目的。

即便是劉備,鄭平也只是說要比曹操搶先一步生擒袁術送往長安。

然而。

實際上,這只是鄭平南下的衆多目的中一個小小的一環。

袁術,從來都不是鄭平假定的對手。

鄭平假定的對手,在這黃河以南,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孫堅!

曹操奸詐有大志,麾下有潁川派的智謀之士輔佐,又有潁川世家支持,更是朝廷冊封的豫州牧、徵東將軍、許侯。

孫堅雖然是袁術麾下,但孫堅一直都有自立門戶的想法,又是自黃巾起義以來屢立戰功,在戰場上一步步殺出來的威名。

孫堅跟董卓、公孫瓚,都是同一類人。

以戰起家,麾下雖然缺少智謀之士,但卻有大量的戰將對孫堅不離不棄。

不是鄭平妄自菲薄,以孫堅目前在江東的軍力,即便是關羽和張飛齊上,也未必能言必勝。

以一敵二,同時對付曹操和孫堅,不是明智之策。

驅虎吞狼、借力打力,纔是鄭平最擅長也是最喜歡用的手段。

雖然,鄭平若要出全力去調動青徐兵馬,也能將曹操和孫堅用沙場爭鋒的方式滅掉;但如此一來,青徐的兵力會折損嚴重。

甚至於,折損幾個大將都是有可能的。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哪怕滅了孫堅和曹操,劉備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對付袁紹了。

不休養生息幾年,劉備都不敢跟袁紹說句狠話!

這並不是鄭平想要的結果!

能用術,何必用力?

能鬥智,何必鬥武?

執掌大勢,以大勢碾壓一切對手,才能真正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張飛的疑惑漸消,取而代之的是喜色:“原來顯謀先生早有料算,怎麼不早點告訴俺,害得俺擔心了好一陣。”

鄭平輕笑:“下次一定早點告訴翼德。”

“爲了掩人耳目,明日就讓袁術在淮陵城,跟雲長對罵吧。”

“否則這曹操的探子,可能會覺察到異樣。”

張飛點頭,令親信裨將去給關羽送信。

得知鄭平的意圖。

關羽很快親率大軍來到了淮陵城,將淮陵城團團圍住。

“反賊袁術,速速開門投降!”關羽橫刀立馬,赤兔馬蔑視前方。

袁術則是立在城頭,指着關羽罵道:“長髯賊,你休得猖狂。待本公的大將孫堅回來,再與你廝殺。”

關羽大喝:“天下英雄,誰是本侯敵手?區區孫堅,本侯又豈會懼怕?本侯就讓你心服口服,有膽子的,就派遣你的信使去召孫堅。”

“孫堅若敢來,本侯就斬了孫堅!”

袁術大怒:“長髯賊,你欺人太甚!有膽子別截殺本公信使。”

關羽冷哼:“本侯豈會行那小人之舉,你儘管遣人去召。就怕你器重的孫堅,不敢回來!”

袁術急令信使出城,而關羽則是直接讓開了一條道路,讓信使直奔江東而去。

如此反覆。

一連七日,每日都有信使出城!

累計下達了十二道軍令。

最後一道軍令,還是黃猗親自出城去送!

義成。

曹操養精蓄銳多日,但遲遲不見袁術折返。

就在曹操焦躁之時,探子傳回關羽兵圍淮陵城的情報。

“袁術被困在淮陵了?”

“這蠢貨,難道又打敗仗了?”

曹操有些氣急敗壞。

袁術雖然撤兵,但也有好幾萬兵馬,怎麼可能困守淮陵城?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袁術又敗了!

估計淮陵城都只有幾千殘兵敗將。

曹操連忙令探子仔細打探,而探子接連傳回來的情報,氣得曹操當場將飯碗反扣在桌子上。

“袁術是蠢貨嗎?”

“一個疲兵之計,不僅引起了營嘯,大白天的還被劫營,幾萬兵馬,只有百人逃進淮陵城。”

“這樣的人,怎麼會是袁家的子嗣!”

曹操忽然有了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想法:若我是袁氏子,天下皆在掌控!

這樣的結果,也是郭嘉和戲志纔始料未及的。

他們已經設想了袁術很多種的撤退方式,但唯獨沒想到袁術會被困在淮陵城。

這得多蠢纔會犯這種錯啊!

“奉孝,志才,袁術被困淮陵城,我等是否也出兵淮陵,跟關羽搶人?”曹操心中發狠。

若讓關羽擒了袁術,打下了義成又有什麼用?

頭功就只能是關羽的,而關羽的徐州牧也就落實了。

劉備當青州牧,關羽當徐州牧,曹操光是想想都覺得心驚膽戰。

郭嘉沒有回答,而是仔細詢問了探子,儘量不錯過任何一個情報。

“奇怪,關羽圍了淮陵城,卻只是圍而不攻。”

“這不合常理!”

郭嘉眉頭緊蹙。

曹操和關羽都想生擒袁術,關羽卻對淮陵城圍而不攻,這反常令人奇怪。

戲志才道:“通常而言,圍而不攻,是想圍點打援。義成的袁兵被明公擊敗,袁術的袁兵只有壽春的袁耀了。”

“難道關羽想再擒下袁耀?”

“不,不對。還有一人!”

一瞬間。

郭嘉和戲志才,異口同聲:“孫堅!”

戲志才道:“袁術麾下最能征善戰的,莫過於孫堅。孫堅不死,即便生擒了袁術,也不能竟全功。”

“關羽想引孫堅去淮陵!”

“先敗孫堅,再破淮陵擒袁術,淮南的袁氏勢力,就會作鳥獸散。”

“這關羽好大的野心啊!”

曹操聞言起身:“若讓關羽擊敗孫堅,淮陵城不戰自破,我就徹底無緣大功了。立即起兵,我等也去淮陵。”

“不能讓關羽一個人竟全功!”

郭嘉卻是沉默不語。

“奉孝,難道你覺得不妥?”曹操詢問道。

郭嘉搖頭:“並非如此。明公起兵去淮南,是當前最妥當的應對之策。只是嘉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似乎漏掉了什麼關鍵。”

戲志才問道:“奉孝多心了,只要明公大軍抵達淮陵,袁術就跑不掉了。到時候誰能生擒袁術,就各憑本事了。”

郭嘉輕嘆一聲:“或許,是嘉多心了吧。”

雖然郭嘉還沒想明白,但曹操不會因爲郭嘉的一些預感就不去淮陵城。

袁術在淮陵,曹操必須去!

這功勞,曹操不能讓給任何人。

廬江。

孫堅在平定吳郡和丹陽後,就揮軍強攻廬江皖城。

陸康雖然年邁,但在廬江多年,義烈之名廣傳。

在孫堅強攻皖城時,陸康麾下士兵有休假外出的,聞訊皆返廬江,乘夜爬城牆回來助陸康守城。

城內士民,亦是紛紛助陣。

即便孫堅軍驍勇善戰,也難以輕易攻克皖城。

但這還不是令孫堅煩心的,真正令孫堅煩心的是袁術那接二連三的軍令。

“袁術這廝,吃飽了撐的嗎?”

“這都十一道軍令了!”

孫堅完美的還原了什麼叫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然而,當黃猗帶着第十二道軍令到來時,孫堅卻坐不住了。

“孫將軍,你真的準備讓岳丈死在淮陵城嗎?”

“岳丈說了,若孫將軍再不出兵,他會自刎於淮陵城,並將孫將軍你拒受十二軍令之事,宣告天下!”

“魚死網破!”

(本章完)

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更新說明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