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

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

“文優,你說得輕巧!若不嚴懲朱儁,今日朱儁敢反,他日就有更多的人反!”董卓殺意凜然,對朱儁恨之入骨。

李儒卻是不在意的輕笑一聲:“朱儁雖然有些名望,但對於關東那羣人而言,也不過是會稽一武夫罷了,即便有盧植相助,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相對於朱儁和盧植,太師更應關注南陽的袁術。”

“袁術遣麾下戰將孫堅,正向樑東進兵。”

董卓冷哼一聲:“又是那個自稱江東猛虎的孫堅嗎?在魯陽嚇退了胡軫就得意忘形了。”

“胡軫那個廢物,到了魯陽連城都不敢進,反倒讓孫堅豎子成名。”

董卓很不滿。

去年冬天,孫堅在魯陽聚兵。

董卓遣東郡太守胡軫引兵奔赴魯陽迎戰。

而當時的孫堅正在東門外集合官屬,設帳飲酒給長史公仇稱送行。

原本這會是白送給胡軫的戰功,結果胡軫見孫堅在城外談笑自若、部隊又十分整齊,直接不敢妄動了。

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孫堅引導將士有條不紊的進入城內佈防。

等孫堅緊閉城門後,胡軫才發現上了當。

但此時的孫堅兵士氣已經變得旺盛,而胡軫兵卻被孫堅給嚇着了。

無奈之下,胡軫只能引兵撤退,這讓董卓對胡軫十分的惱怒!

若不是胡軫一直對董卓忠心耿耿,早被董卓給砍了。

待董卓發完脾氣,李儒這才徐徐開口:“孫堅驍勇,又能用計,需有大將才能抵擋。”

董卓冷哼一聲:“區區孫堅,調徐榮前往迎敵即可。”

“至於朱儁和盧植,若不殺雞儆猴,這長安城的公卿一個個都得有心思,可調李傕郭汜出戰朱儁盧植!”

西涼諸將中,論軍中地位以董旻爲首。

其次就是牛輔、董越、段煨、楊定、徐榮、呂布。

牛輔是董卓的女婿,也是董卓最信任的將領,掌管董卓最精銳的兵馬。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賈詡等西涼驍將都在牛輔麾下。

徐榮雖然地位偏低,但能征善戰,也頗得董卓信任,去年更是殺得曹操人仰馬翻!

讓徐榮出戰孫堅,董卓頗有信心。

李儒沒有對董卓的調兵遣將提出質疑,這對董卓而言是犯忌諱的。

雖然跟牛輔一樣,都是董卓的女婿。

但李儒是在洛陽的時候纔跟着董卓的,原本李儒只是個洛陽一博士,雖然有才華但一直不被重用。

劉辯被廢,李儒被任命爲劉辯的郎中令。

這讓李儒更是苦不堪言!

誰都知道,一個被廢的皇帝,即便還有弘農王的爵位,一輩子也只能在監視下生活。

而身爲弘農王郎中令的李儒,地位更是連公卿府中的一個奴才都不如。

不甘心的李儒,暗中尋到了董卓,直言告訴董卓“天子就兩個兒子,若少帝尚存,新帝如何能有帝威?”

董卓見李儒頗有才華,又指出了廢帝立新的隱患,於是招李儒爲女婿,入宮毒殺劉辯、何太后等人。

李儒也是個狠人,當即將家中妻兒都攆出了家門,然後迎娶了董卓的女兒。

更是不顧聲名,率衆入宮將劉辯、何太后等人毒殺。

以此爲投名狀,成了董卓身邊的親信謀士。

但董卓雖然用李儒,對待李儒的態度跟牛輔是完全不一樣的。

董卓可以將麾下最精銳的兵馬交給牛輔,但不允許李儒有任何的調兵權。

李儒也深知董卓的忌諱,因此遇事只獻策,但從不逾矩。

就在此時。

門外走來一名器宇不凡、高大威猛的戰將,正是跟董卓的義子、中郎將、都亭侯呂布!

“孩兒自歸義父,尚未立下寸功,請義父許孩兒出戰!”

董卓自知殘暴,常遭人行刺,因此時常會讓呂布當護衛守在身邊。

但呂布卻不想只當一個護衛,時常惆悵嘆息,因此在門口聽到董卓調徐榮、李傕、郭汜出戰時,呂布再也忍不住了。

去年關東羣雄舉兵,呂布就沒能參與,如今又遇到了戰事,呂布哪裡還忍得住。

“吾兒勿急!殺雞焉用牛刀!”

董卓眯着眼睛,婉言拒絕了呂布的請戰。

倒不是董卓不信任呂布,而是董卓擔心呂布統兵出戰,這身邊就沒個勇武親信能護衛周全。

對於董卓而言,統兵作戰有牛輔、董越、段煨、楊定、徐榮等大將就足夠了。

呂布,還是當個護衛更適合。

見董卓還是不肯讓自己出徵,呂布不由暗歎。

自歸入董卓麾下,呂布雖然身居高位但時常被西涼諸將鄙視,這讓高傲的呂布如何能忍?

對於一個習慣於征戰沙場的驍將而言,只能當護衛是很憋屈的。

久而久之,董卓麾下的武將就不將呂布當回事,一提到呂布,就會用區區護衛來鄙夷。

“可惡!”

呂布暗恨董卓,只能悻悻的返回崗位。

李儒動了動嘴脣,有心想勸諫。

但想到勸諫的後果,李儒又將勸諫的話給吞回了肚子。

在董卓這樣喜怒無常的豺狼身邊辦事,須得深諳明哲保身之道。

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都得仔細的斟酌。

雖然調兵遣將了,但董卓還是下了命令,讓御史中丞皇甫嵩來見自己。

而且態度一如既往的囂狂,更是讓傳信的人傳原話“滾過來”!

董卓跟皇甫嵩的恩怨,自涼州平叛的時候就有了。

如今董卓得勢,自然不肯饒過皇甫嵩,一有機會就會對皇甫嵩進行羞辱。

不多時。

皇甫嵩滿懷怨恨的來到中閣。

雖然心中恨不得手刃董卓,但皇甫嵩又忌憚董卓的武力以及身邊的爪牙,只能強忍憋屈來見董卓。

“下官御史中丞,參見太師!”皇甫嵩低着頭,禮數標準到讓人挑不出一絲毛病。

但顯然,董卓今天要借題發揮、再標準的禮數也沒用:“皇甫嵩,聽說你跟朱儁和盧植的私交都不錯?”

皇甫嵩不明所以,小心翼翼的回答道:“略有交情。”

“略有?”董卓冷哼一聲:“本太師可是記得,你當初冒死替盧植求情的,若無深交,豈會冒死?”

皇甫嵩頭都大了,不知道董卓忽然在這裡發什麼癲。

“太師,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皇甫嵩強忍怒氣,儘量少言少問。

董卓見皇甫嵩這般模樣,心中更是惱怒,當即起身怒斥道:“皇甫嵩,伱可知罪!”

“回太師,下官不知有何罪。”皇甫嵩緊蹙眉頭,以爲董卓又在無端羞辱。

但想到如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也只能默默的忍下這口惡氣。

董卓冷笑:“你可知,朱儁勾結盧植謀反,如今正在攻打洛陽?你三人關係匪淺,你莫不是在長安城當了內應?”

皇甫嵩吃了一驚。

朱儁跟盧植聯合的事,皇甫嵩並不知曉。

倒不是朱儁不信任皇甫嵩,而是朱儁擔心勤王失敗,董卓會尋到理由殺皇甫嵩。

皇甫嵩如今還能活着,就是因爲董卓沒能尋到殺皇甫嵩的理由。

畢竟皇甫嵩的名望在這裡擺着,若是輕易殺了,這長安的公卿就不好約束了。

即便殺袁隗父子,也是用的袁紹謀反、袁隗父子要當內應來定罪的。

而這一次,董卓同樣是故技重施,要趁機給皇甫嵩定罪。

但皇甫嵩也不是個傻的,這明顯的欲加之罪又如何不明白,當即辯解道:“太師,下官只是個御史中丞,手中又無兵馬,如何能當內應?這定然是小人讒言構陷,還請太師明鑑。”

“若太師不信,下官願替朝廷征討叛逆、以證忠心!”

董卓見定不了皇甫嵩的罪,皇甫嵩反而趁機要兵權,頓時如鯁在喉。

“本太師麾下自有大將討賊,何須一個御史中丞統兵?豈不是讓人笑話本太師麾下無人了嗎?”

“滾吧!”

董卓惱怒呵斥。

皇甫嵩暗暗握緊了拳頭,也不辯駁,默默退出了中閣。

“文優,可有辦法替我誅殺皇甫嵩此賊!”

董卓沒能給皇甫嵩定罪,反而給自己惹了一陣不痛快,這心中的怒火更甚了。

“太師,何不給皇甫嵩一支兵馬,令其征討朱儁和盧植。”李儒淡淡開口。

“給皇甫嵩兵馬?”董卓眉頭一皺:“文優,皇甫嵩能征善戰,若給他兵馬豈不是給他立功或倒戈的機會?”

雖然恨不得立即殺了皇甫嵩,但對於皇甫嵩的征戰能力,董卓卻是認可的。

李儒輕笑提醒:“太師,長安城最近有新募的新兵,皇甫嵩再厲害,還能統新兵打贏朱儁和盧植嗎?”

“若擔心倒戈,可再遣一親信督軍跟隨,一旦皇甫嵩有任何異動,立斬不赦!”

董卓兇目閃過一陣殺意:“以軍法處置,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來人,速傳都尉華雄!”

回到府中的皇甫嵩,一臉的惆悵。

長子皇甫堅壽見狀,連忙來詢問緣由:“父親,太師召你何事?”

皇甫嵩長嘆一聲,將朱儁和盧植勤王一事告知皇甫堅壽:“太師以爲我當了內應,想以這理由來殺我。”

皇甫堅壽頓時急了:“父親勿憂,我去求太師。”

皇甫嵩眼神複雜。

論關係,董卓跟皇甫嵩是死仇,恨不得對方立即死。

但偏偏,董卓跟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又很友善。

這複雜的關係,讓皇甫嵩更是惆悵。

因爲皇甫堅壽跟董卓的關係,很多事皇甫嵩都不想跟自己這個兒子商議。

這是天道報應我皇甫一家嗎?

惆悵間,董卓的軍令到來,以皇甫嵩爲騎都尉、華雄爲監軍,率長安兵三千人前往洛陽征討叛逆朱儁和盧植。

皇甫堅壽頓時喜道:“父親,太師肯讓你統兵,必然已經消了火氣。只要父親立功返回長安,再有孩兒從中斡旋,一定能讓太師放下跟父親的私怨的。”

這兒子,真的是我皇甫嵩的嗎?

皇甫嵩更是惆悵。

對於皇甫堅壽結好董卓這事,皇甫嵩一直都想不明白。

爲什麼自家兒子會去結好仇人?

“吾兒,你在長安照顧好家人。”皇甫嵩沒有跟皇甫堅壽多解釋。

自家兒子看不明白,皇甫嵩卻是看得很明白。

董卓這是要借刀殺人!

要麼戰死,要麼戰敗被問責而死。

至於贏?

董卓會那麼好心將精兵給他皇甫嵩統帥嗎?

三千長安兵能有一成老兵就不錯了。

交代了皇甫堅壽,皇甫嵩來到了軍營。

掃了一眼董卓調配的三千兵,皇甫嵩眉頭都緊蹙了。

如預料中的一樣,除了華雄率的一百騎兵,這三千兵全是剛招募的新兵!

顯而易見的是,華雄這一百騎兵肯定不會聽皇甫嵩的指揮。

“皇甫御史,太師有令:軍情緊急,十日內抵達洛陽!”華雄橫刀立馬、一臉的煞氣。

皇甫嵩眼一眯:“華都尉,長安至洛陽八百里,這些都是新兵,十日怎麼可能抵達?”

華雄冷哼:“新兵又如何?軍令如山,違令者斬!即便太師讓我一日抵達洛陽,我也會照辦!”

“若是在路上遷延時日、丟了洛陽,這罪責你擔得起嗎?”

皇甫嵩握緊了拳頭。

十日八百里,等於十日都得急行軍!

若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在長年累月的訓練和大量的肉食補充下,或許在行軍之後還能有一戰之力。

但這些新兵.

別說一戰之力了,到了洛陽能不能剩下三百人都是個未知數。

“董賊,就這麼想殺我嗎?”

盧植自鄴城率兵南下,在中牟縣駐紮。

經過十來天的時間,將十萬石糧食盡數搬運到了中牟城。

而在這期間,陶謙的三千丹陽兵也如約抵達了中牟城,統兵的是陶謙的親信武將曹豹。

“盧師,南陽方向的探子來報。袁術麾下戰將孫堅,揮兵殺向樑東。破了樑東就能直接殺入洛陽。”

“我等是否也趁機進兵?”

關羽一身輕甲,劉備親贈的綠袍、雖然已經多了補丁,但關羽依舊捨不得丟棄。

丹陽兵曹豹戰意昂然:“既然孫堅都進兵了,那我等還等什麼?盧尚書,末將請爲先鋒,看我丹陽兵之威!”

先登營曲義同樣不甘落後:“盧尚書,先登士隨時待命!不破敵軍,誓不回返!”

第三更要晚一些,估計得四點了。

(本章完)

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更新說明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更新時間調整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請假一天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