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193章 第一百九十二 快去請呂奉先!

是呂布的信,這一點讓袁譚很詫異。

但細想一番,又覺得不意外。

呂布一開始請降是爲什麼?無非是兩點,第一北國軍勢大,他雖然大勝,可軍力危殆,已經摺騰不起來了;第二,他是覺得自己能即位,希望跟自己搞好關係。

現在自己明確無法上位了,很多人就開始看笑話,落井下石了。

大概,他也開始後悔這麼輕易的把那些戰俘還給自己了吧。

呵.

不過,打開信一看,袁譚頓時就覺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呀。

“顯思賢侄如晤,本初兄爲北國擎天之柱,大漢棟樑之臣,然天命不允其時,駕鶴仙遊,惜哉痛哉,布聞此噩耗痛斷肝腸,望賢侄當以大局爲重,莫要傷痛自戕。

本初兄此去,北國當以賢侄爲首,扶保大漢日強,可近日卻傳袁尚接任大位,以布度之,尚年不過舞象,雖是少年英雄,然未可穩北國之大局,此間重擔非賢侄不可承起。

廢長立幼,自古便是取亂之道,今諸事未定,還望賢侄以四州百姓爲念,與令弟相商,親任北國軍政,如此北國必海晏河清,引爲四方之楚。

若有阻滯,布願往賢侄所指,掣肘令弟之梏,布親筆拜上。”

看完呂布的信,袁譚一屁股癱坐了下去,雙手無力的垂下,甚至竹簡落了地也不管不顧。

就連呂布這個外人都知道,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你們這些人難道不覺得羞恥嗎?

可惜啊,北國不是人人都像你呂奉先這般心善。

他們一個個都想着去討好新主,甚至不惜落井下石,踹自己一腳以在袁尚面前表明立場。

袁譚嘆了口氣,“呂布還是個忠厚人啊。”

“公子,在下有辦法了!”辛評聽完呂布的信後,眸子裡閃過精芒。

“先生快說?”袁譚頓時就坐正了身子臉上瀰漫着希望的曙光。

“公子可令人傳信回鄴城,就稱暗子回報,徐州各郡正在籌備糧草軍械,呂布也在整頓兵馬,似有北上之意,傳言秋收後呂布就會大舉進攻,此時不可擅離青州,否則必生叛亂!”

辛評說完,袁譚的眸子光芒閃動。

以軍情來反制要挾,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了,漂亮啊!

袁譚越想越激動,摩擦着雙手自以爲是擺脫了袁尚的威脅。

但很快,他的眸子又暗淡了下來,“可是,這件事也只是解一時之急,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啊。”

“公子說的不錯,所以在下願爲使者,親赴徐州面見呂布,他不是願意爲公子掣肘袁尚嗎,那好啊,便請他帶兵北上!”辛毗適時的補充。

“驅虎吞狼之計.”

袁譚緩緩頷首,乍一聽屬實不錯,但仔細一想又覺得有所不妥,“袁尚是狼,可呂布是虎啊,萬一戰敗了袁尚後,他像當年的董卓一樣霸佔北國又當如何是好?”

還挺聰明的嘛,辛毗心頭一顫,原以爲袁譚應該是害怕到失去了理智纔對,沒曾想還能有着長遠的顧慮,當即搖頭道:

“公子,只要袁尚在位一天,他對公子的迫害就不會停止,所以眼下的大敵是袁尚而非呂布啊。”

辛毗不急不躁,娓娓道來,“再者,呂布雖勇,可他兵不過數萬,一旦入了北國,便可遣之爲先鋒,與袁尚周旋。

若袁尚勝,公子可順勢取徐州、揚州立足;若呂布勝,公子則可趁呂布勢窮之際,一鼓作氣吃下徐州軍,實爲不敗之地啊。”

這大餅畫的,都能聞到味兒了,袁譚哪能不心動啊。

站在他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確確實實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最後無論是呂布勝出還是袁尚勝出,自己都擁有着絕對的主宰權。

當然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眼下他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如果不讓呂布北上,便會如辛家兄弟所言,遲早被袁尚給迫害。

只是短暫的思考過後,袁譚便下定了決心,一拍臺案,倏然起身,“好!那就有勞先生跑一趟徐州,親自面見呂布!”

“此行定不負公子所望!”辛毗拱手作揖,大義凜然。

商定結束後,袁譚立刻奮筆疾書準備給袁尚寫信,而辛家兄弟則是退出了議政大廳。

兩人一路無言直到回了府邸,辛評立刻就關上了府門,轉身看向辛毗的時候,臉上浮現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佐治,此去意欲何爲?”

“當然是說服呂布入青州。”

說完眸子一冷,陰惻惻道:“同時也可代辛家向呂布一表忠誠,兄弟以爲呢?”

聞言,辛評欣慰的點了點頭,“好,你果是才思敏捷,此舉我辛家便可立於不敗之地了。”

其實剛纔的話沒有完全騙袁譚,請呂布北上只會出現兩個局面,第一袁尚勝了,那麼袁譚可以取徐州和淮南之地;第二呂布勝了,那麼袁譚可以趁勢發難。

但,無論是哪一個結果,都等同於爲辛家鋪好了一條退路。

因爲不管到最後是呂布拿下北國,還是袁譚坐享其成,辛家都可以兩相選擇。

這纔是真正的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了,有一點是自始至終沒有改變的,那就是他們兄弟與袁譚一樣,都跟袁尚水火不容了。

奪嫡這條路,一旦踏上就沒有退路可言。

眼下還能多出一個呂布作爲選擇,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對了,有一件事伱務必牢記於心。”辛評忽的表情凝重起來。

“請兄長示下。”

“徐州與北國情況不同,呂布雖是三姓家奴、匹夫之勇,可他那女婿不簡單,最難得的是,他對林墨也言聽計從,所以.”

“兄長的意思是先去拜會林墨?”辛毗蹙眉問道。

辛評在屋內來回踱步一番,思忖片刻後還是搖了搖頭,“那倒不必,他們本就是一家人,若是先去找林墨,反而讓他以爲我們居心叵測。

當是先見呂布不會錯,只不過那小子雖是年輕,你卻不可小覷於他。”

辛毗點了點頭,吐出一口濁氣,“兄長放心,自是會給足面子給他的。”

像徐州這樣的配置,放眼整個大漢也找不到第二家,一個贅婿竟然成爲了軍中的扛纛人,可笑至極。

辛毗心裡對林墨和呂布都有些鄙夷,不過眼下嘛,還是不能得罪了他們,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是辛家的後路呢。

“俺還以爲臥龍先生有什麼高論,原來是勸公子避難,避難哪裡需要去長沙,直接去臥龍崗不是更近嗎?”

“也許是臥龍先生的高見我等肉眼凡胎看不破,但關某亦知公子乃劉州牧的長子,理所應當要侍奉前後,若是遠遁長沙”

關羽冷嗤了一聲,丹鳳眼斜睨着諸葛亮,不屑道:“豈非是將這世子之位拱手相讓?”

諸葛亮出山也不算太長時間,但這段時間內劉備幾乎除了上茅房外,與諸葛亮是如影隨形、日同食夜同眠,兩位弟弟看了是真的不爽。

其實不只是情侶間會吃醋的,像他們這樣的關係也會出現醋意滿滿的情況。

畢竟在關張二人看來,他們三兄弟之間應該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

結果你諸葛孔明一來,大哥就變心了,以前賞月的時候叫雲長翼德,現在就快要變成關某人、張某人了。

當然了,也是兩人對於諸葛亮有了不切實際的寄望,纔會形成這樣的落差。

在他們兩人看來,劉備是七顧草廬才終於請的你諸葛亮出山的,出山後呢,又是形影不離、日夜相伴,肯定是有通天手段吧?

結果一個多月來,啥本事不見,一開口就是讓劉琦放棄世子大位,跑去長沙當郡丞,這不是開玩笑嗎?

要知道諸葛亮沒出山前,三兄弟是一直希望通過擁護劉琦上位,繼而拉動整個荊州來對抗中原曹呂的。

別說是他們倆了,就連劉琦都表示不能接受,皺着眉頭爲難道:“軍師,蔡瑁他們巴不得我遠離襄陽,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好的向父親進饞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該不是和蔡瑁一夥的吧?

諸葛亮揮動着羽扇卻不打算解釋。

其實,不是他不想解釋,而是這件事的牽扯太大,解釋起來他們也未必聽的進去。

讓劉琦前往長沙,這件事是他出山前就做好了的既定方案,可以說是奪取荊襄的第一步,也是必須要走的一步。

奈何在關羽和張飛面前,他的高瞻遠矚,吃不通。

因爲他們兩人是要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種時候,劉備就會站出來了,“雲長翼德,軍師此舉必有深意,我願聽軍師細說其中利害。”

說着,劉備還朝着諸葛亮拱手作揖,確實端了學生的姿態。

想當年在盧植門下便是這般謙卑,也確確實實的贏足了盧植的好感。

劉備都這麼說了,諸葛亮便不再當謎語人,揮動着羽扇在廳內信步挪動,緩聲解釋了起來。

“公子,春秋時晉國申生在國內被處死,重耳流亡在外卻能得以保住性命。眼下荊州軍政多半握於蔡瑁之手,公子根本無力與之抗衡,徒留此地除了庸碌度日,別無他進。

若是前往長沙,則有三利。”

諸葛亮左手揮動羽扇,右手豎起三根手指。

這番舉動依舊只能引來關羽張飛的冷眼,倒是劉琦提了幾分興致,認真的看着諸葛亮。

“第一,長沙太守張機雖與張允同宗一門,可他一心研醫,無心政務,公子此去可徐圖着手太守之權;

其二,江夏太守黃祖是公子的擁護者,此一郡可引以爲援,若公子坐穩長沙之位,則有兩郡爲地。

三者,長沙乃荊州腹地,進可虎視南郡,又與武陵、零陵、桂陽接壤,公子可利用此間空隙,走動三郡,以長子之名拉攏支持,若能得其二,便可不懼蔡瑁,與之抗衡。”

其實諸葛亮說的已經非常含蓄了,真正暴露目的只有第三條,就是長沙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一郡之地,被南郡、江夏、武陵、零陵、桂陽五個郡包圍其中,這恰恰是給了劉琦左右逢源的機會。

同時,他也可趁機爲劉備走訪、拉攏當地的名流、俊傑,將自己手頭上的人脈資源發揮到極致。

但這些話,不好擺在檯面上說的。

譬如江夏這頭,黃祖作爲黃家年輕一輩的翹楚,對劉琦是擁護的,可老一輩的對劉琦奪嫡這件事是秉持不想摻和的態度。

但他諸葛亮加入了這個陣營後,黃承彥就不得不改變過去的態度給予支持了,這便等同於等到了四大家族中黃家的全力支持。

這種話如果擺開來談,不僅折了他諸葛亮的名號,其實也是對黃家不負責任。

況且,在荊襄這裡,想跟蔡家角力,僅憑一個黃家遠遠不夠,還需要藉助劉琦長子之名,加上他諸葛亮這些年積攢下來的人脈,纔有可能分庭抗禮。

荀彧一直都被曹操視爲肱股之臣,後世讀者常論是其內政了得,問題是怎麼了得?你還能一塊錢當兩塊錢用不成?

其實就是因爲荀彧以及荀家的人脈在發揮着作用,使得每次曹操出征前,糧草、軍械方面世家持觀望態度的時候,荀彧一上門,他們便會有所動搖。

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在荊州這裡,諸葛亮也與荀彧一樣,有着天然的優勢。

而要發揮出這種優勢,首先你得有一塊自己的根據地吧,長沙絕對是不二之選。

當然了,張機無心從政,這也是實打實的一方面,如果劉琦願意進入長沙,他諸葛亮從中斡旋一番,最後讓張機退下這太守之位,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這一點,諸葛亮是有絕對信心的。

隱晦的說辭並不能讓關羽張飛信服,但礙於劉備眼珠子都轉成了走馬燈,並沒有與諸葛亮爲難。

說到底,這件事最終的決定權是在劉琦的身上。

劉琦在廳內來回踱步了一番,一時間也難以抉擇。

諸葛亮的說辭雖然隱晦,但還是很有道理的,無非是勸他放棄目前跟蔡瑁正面碰撞的想法,轉而自己悄無聲息的擴張地盤。

諸般情況來看,繼續留在襄陽也確實起不到太大作用,而且劉表對他的態度也是一天比一天差,最近還嫌他老是往新野跑,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

最後,劉琦的目光與劉備對上,皇叔他還是很尊重的。

“公子,我以爲孔明所言不無道理,兵法有云,避其朝銳、擊其暮歸;孔明此舉,便暗合此中要領。”

聞言,劉琦抿着嘴,緩緩點頭,“既然連皇叔都這麼說了,那我現在便回襄陽,向父親請命出任長沙郡丞一職。”

“好,我靜待公子佳音。”

諸葛亮長舒了一口氣,他是沒想到這第一步跨的也這般艱難,桃園三兄弟,不好帶呀。

說明一下,韓玄的太守之位是從208年擔任的,這個時期的太守在史書上沒有備註名字,我各方資料有查過,最後只查到一個人,張機,也就是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仲景。

張仲景是南陽豪門張家出身,而劉表能坐穩荊州,很大的仰仗就是南陽豪門士族,所以讓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六十章 斷流第四章 絕望的呂布第399章 第三百九十八 宿命之戰第408章 第四百零七 請陛下投降第84章 上架感言第91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四章 執牛耳者199.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八 關鍵時刻的致命一第89章 壯士一去不復返207.第207章 第二百零六 林墨的決心,行動!296.第294章 第二百九十三 臥龍vs鬼才第二十一章 林墨的降維打擊第三十六章 箭鬥術381.第377章 第三百七十六 釜底抽薪,一石三139.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八 碧眼兒孫權強行渡129.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八 猛將碰撞,典韋戰295.第293章 第二百九十二 懷疑是會生根發芽137.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六 追殺,斬將!175.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四 林墨入局,徐庶翻第六十九章 變數,不該出現的人第八十一章 陷陣營第四十四章 曹操的戰略目光133.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二 急轉直下,徐州危第五十章 盤點195.第195章 第一百九十四 林墨獅子大開口171.第171章 天縱奇才林允文,一人可敵百萬340.第338章 第三百三十七 鳳凰展翅,料敵於108.第108章 計成,一石二鳥140.第140章 第一百三十九 孫權來了,遼神狂212.第212章 第二百一十一 林允文單刀赴會第七章 馬蹄鐵166.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一隻看不見的手153.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二 唯一能幫我們的人246.第246章 第二百四十五 戰機已到,鯨吞北第389章 第三百八十八 懂仙法的林墨320.第318章 第三百一十七 放手一搏,殊死一第三十七章 林墨的大航海夢想第六十八章 伯樂林墨,千里馬甘寧176.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五 如無允文,我等皆116.第116章 蘭陵侯,林墨195.第195章 第一百九十四 林墨獅子大開口101.第101章 溫侯,活下去的希望182.第182章 第一百八十一 北國兵敗,分崩離378.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三 攻心術,策反!264.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二 天下不過囊中之物208.第208章 第二百零七 這波穩了!147.第147章 第一百四十六 練兵奇才125.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四 風雲四起 關鍵人第91章 釜底抽薪171.第171章 天縱奇才林允文,一人可敵百萬123.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二 兩份大禮323.第321章 第三百二十 逆天神器第六十八章 伯樂林墨,千里馬甘寧364.第360章 第三百五十九 呂布決斷,行動開368.第364章 第三百六十三 玩弄心術的大師148.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七 破袁最關鍵的人物214.第214章 第二百一十三 最後的東風到了第六十四章 執牛耳者第89章 壯士一去不復返第99章 痛苦的遼神301.第299章 第二百九十八 真乃神人也183.第183章 第一百八十二 誰言北國無英雄363.第359章 第三百五十八 博弈與角力266.第265章 第二百六十四 寧死不降200.第200章 第一百九十九 今非昔比的呂奉先第十六章 百年罕見的奇才114.第114章 林墨再佈局268.第267章 第二百六十六 呂布抉擇,林墨獨第390章 第三百八十九 將計就計?不行!第六十章 斷流300.第298章 第二百九十七 安豐城下猛將激戰第四十六章 呂布的故事248.第248章 第二百四十七 戰機已到,揮軍北168.第168章 第一百六十七 賈詡破計,翻雲覆116.第116章 蘭陵侯,林墨第六章 林墨破局138.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七 得來全不費工夫372.第368章 第三百六十七 朝堂風雲驚變第三十二章 來自岳父的關愛364.第360章 第三百五十九 呂布決斷,行動開320.第318章 第三百一十七 放手一搏,殊死一341.第339章 第三百三十八 人中呂布真無敵318.第316章 第三百一十五 疲兵之計265.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三 林墨取天下的佈局126.第126章 天乏力,林墨危亡之際115.第115章 五子良將於禁,拜上!第384章 第三百八十三 林墨的偏袒252.第251章 風聲鶴唳的幽州341.第339章 第三百三十八 人中呂布真無敵116.第116章 蘭陵侯,林墨300.第298章 第二百九十七 安豐城下猛將激戰133.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二 急轉直下,徐州危261.第260章 第二百五十九 雖千萬人吾往矣350.第348章 第三百四十七 林墨的抉擇126.第126章 天乏力,林墨危亡之際296.第294章 第二百九十三 臥龍vs鬼才298.第296章 第二百九十五 我要走最難的那條303.第301章 呂布衝我來了?133.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二 急轉直下,徐州危344.第342章 第三百四十一 林墨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