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兩難~

形勢的變化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兩個時辰之後另外一個惡訊傳來,蠻州城駐軍在大軍離去以後,已經開始集體向雁州撤離,主動放棄對蠻州的防守。

我隱約猜到了晶後的真正用意。

我和焦鎮期坐在篝火旁遠望着白晷的方向,他正在和手下將領緊急商量着對策。

焦鎮期一邊整理着箭筒一邊道:“蠻州、北川的守城分明是刻意所爲,所有這一切都早已策劃好。”他大膽的推測道:“晶後會不會捨棄蠻州、北川兩城來換取白晷的性命?”

我內心巨震,向篝火中又添了一根木柴,這才低沉道:“我今日纔算真正認識她……”

焦鎮期“啪”的一聲折斷了一根枯枝:“爲了出去白晷,不惜放棄兩座城池和三十萬士兵,這項晶實在是歹毒到了極點。”

我望着跳動的火焰心潮起伏:“這三十萬士兵乃是白晷的嫡系,斬草須除根,晶後一定明白這個道理。”

焦鎮期迷惑道:“白晷在北疆威信極高,這邊關守將多數都是他一手提拔而起,又怎會在突然之間背叛?”

“也許從北征開始,晶後和沈馳一干人等就開始着手進行這個陰謀……”我望向遠方的燕元宗:“矇在鼓裡的只有我們而已……”

焦鎮期嘆了口氣道:“如果是你,你怎麼辦?”

我想了想方道:“如果白晷讓大軍退回蠻州,恐怕北川的駐軍也會不戰而退,我幾乎可以斷定,晶後的真正目的就是讓白晷在蠻州和北川之間疲於奔命,在他的心中早已準備將兩城放棄。”

白晷通過緊急會議,終於決定全軍向蠻州撤退。而形勢的發展不幸被焦鎮期言中了,在大軍退到中途的時候,北川駐軍在趙青濤的率領下也向雁州方向開始撤退。

東胡的五十萬大軍分從屯留、陶邑兩城向蠻州方向進軍,他們對秦軍的一舉一動都十分清楚。

負責保護燕元宗的精銳部隊,明顯加緊了對我們的警戒,我催馬來到李衛的面前:”李將軍!我有事情想當面對白將軍說!”形勢急轉直下,我有必要將燕元宗的真正身份告訴白晷。

李衛冷冷看了看我道:“白將軍此刻恐怕沒有時間見你……”他的話音突然中斷,目光怔怔的望着蠻州的方向。卻見遠方的天空被火光染得一片通紅,李衛的雙目被憤怒染紅:“卑鄙!”他大聲的咒罵道。

我能夠理解他此刻的憤怒,大軍的供給糧食全部都在蠻州城中,這場大火等於斷絕了我們所有人的後路。

大軍在蠻州城前停止前進,白晷已經明白就算繼續向雁州進發,恐怕也面臨着被拒之門外的命運,徒有耗費士兵們的體力。

三十萬大軍於蠻州城前的曠野之上暫時紮營。烈火熊熊,風雪掩映,白晷躍馬衝向隊伍的最前方,大聲道:“弟兄們!相信你們已經知道了我們所面臨的情況,蠻州、北川兩城守將率軍棄城潛逃,蠻州城內的糧食被盡數燒光,我們的糧食已經不夠支持到雁州,現在唯有與東胡人拼死一戰!”

火光映射着一雙雙激動的眼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白晷的身上。

白晷大聲道:“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我等身爲大秦士卒,當爲大秦土地流盡最後一滴鮮血!”他指向燕元宗所處的御車:“陛下和我們同在,我們將誓死保衛陛下的安危!”

“誓死保衛陛下!”激揚的聲音震徹雲霄,我的血液也隨之非疼了起來,無論我和白晷曾經處於怎樣的立場,現在我心中剩下的只對他的欽服。

白晷令八萬步兵,兩萬神弩兵埋伏於蠻州城東密林之中,阻擊東胡從陶邑過來的先頭部隊,五萬步兵負責在蠻州城周圍挖掘壕溝修葺城牆,重新構築工事。

翌日清晨,我們退入蠻州城內,硝煙仍未散去,整座城池已經完全淪爲一座廢墟。士兵利用搜集來的磚石瓦礫儘快修補城牆。每人在這場即將來臨的危機前都表現得盡心盡力。我和焦鎮期也主動加入了修補城牆的隊伍中。

正午時分,白晷在兩名將領的陪同下來到城牆上巡視,在我的身邊停下:“平王?”他的語氣充滿了驚奇,顯然沒有想到我會加入守城的行列之中。

我笑道:“胤空此刻的安危已經和蠻州緊緊聯繫在一起了。” ¤ttκд n¤C○

白晷欣賞的點了點頭。

我將手中的牆磚放在一旁:“胤空有幾句話想私下對白將軍說。”

▪ тt kān▪ c ○

白晷率先向箭垛的方向走去,我來到他的身邊。

“你是不是早就知悉了太后的計劃?”白晷俯視着護城河的方向,無數士兵正將黑色的火油向冰面上傾倒。

我搖了搖頭道:“如果我能夠提前洞察一切,就不會陷入目前的困境來。”我終於鼓足勇氣道:“白將軍有沒有感到皇上有什麼異常?”

白晷猛然轉過身來,雙目之中掠過一絲逼人寒芒:“你說什麼?”

“我總覺着皇上和以往不同。”

白晷握緊雙拳,許久方道:“這世上難道真的會有如此相似之人?”

我點了點頭道:“開始我也不相信,可是經過我的一番試探,發現此人身上有諸多可疑之處。”

“爲什麼要告訴我?”

“我淡然笑道:“難道白大將軍還看不出,此時此刻胤空的命運已經和將軍聯繫在一起了嗎?”

白晷呵呵笑了一聲,他雙手扶在箭垛之上,雙目遙望遠方道:“東胡大軍最遲今夜便可抵達這裡。我們的命運全都在此一戰。”他轉向我道:“燕元宗之事千萬不可泄漏出去,否則必然會軍心大亂,到時候局面將不可收拾。”

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白晷感嘆道:“太后果然厲害。爲了除掉白某竟然不惜捨棄大秦的疆土和這三十萬士卒的性命……”

想到自己被晶後無情摒棄的命運,我內心中一陣悵然。

白晷道:“以我對太后的瞭解,她還沒有高明到如此的地步,難道這一切都是燕興啓在幕後策劃?”他深邃的目光盯住我,似乎想從我的身上得到答案。

“也許白將軍還忽略了一個人物!”

“誰?”

“沈馳!”事到如今,我已經沒有任何顧慮,白晷是我唯一可以依賴的對象。

白晷的瞳孔驟然收縮:“沈馳是不是你從濟州請來的?”

我點了點頭,苦笑道:“胤空今日才明白什麼叫作繭自縛。”

白晷哈哈笑了起來,他遙望天邊漸墜的夕陽,感嘆道:“太后、燕興啓、沈馳他們之間定然已經達成了攻守聯盟,這次決心要將我除去。”他意味深長的看了看我道:“平王此次只是被太后用來迷惑我的棋子。”

“一個棄卒而已!”我自嘲道。

白晷和我相視而笑。

夜半時分,東胡大將禿顏率領的二十萬大軍率先抵達蠻州附近,他們似乎對樹林中的伏兵早有覺察,於林外五里處駐紮。

清晨時分,由陶邑而來的三十萬胡軍在東胡三皇子赫連馳太的率領下從西路抵達蠻州,於樹林右側紮營,兩方合計五十萬兵力在兩翼將白晷佈置的伏兵合圍,並不急於發動進攻。

敵人顯然對秦兵的力量部署相當的清楚,伏兵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意義,白晷只好向埋伏部隊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將十餘萬軍隊撤到蠻州城的外圍防線之中。

正午時分,五十萬東胡大軍開始向蠻州開始發起第一次攻擊。

大雪紛飛,天色陰暗。五十萬東胡軍已經準備就緒,步兵二十萬、弓弩兵十萬、鐵騎兵五萬、攻城兵十五萬,各批大軍各自列好陣勢,已如矢在弦,聽候戰鼓指揮進攻。

我陪着燕元宗站在城牆之上,白晷神情自若的站在我們的前方,指向前方遠處枕戈待動的東胡大軍道:“那就是東胡最精銳的第一軍團,總兵力達五萬人。”他又指向左方和右方的軍隊道“左翼是禿顏率領的第二和第三軍團,右翼的第四和第五軍團不知誰人指揮。後方是他的鐵甲軍,這三部各有六萬軍馬。共計十八萬大軍,這二十三萬大軍是負責攻城的主要力量。”他又道:“東胡人擅長騎射,而且聽說此次前來帶有不少投石車、雲梯、衝車等攻城器械,我們防守的壓力會很大。”

李衛一旁道:“東胡人之所以在短時間內能夠掌握這些器械的技術,全都是拜康國工匠墨無傷所賜。”

我對他所說的墨無傷再瞭解不過,此人據說是墨家弟子,以擅長製造各類機械工藝聞名天下,被我父皇賞識,專職爲康軍制造軍用器械,後來因爲得罪了相國左逐流,而別處以宮刑,歷經千辛萬苦從大康逃出,投奔了東胡可汗,沒想到他的技藝還是給中原各國待了麻煩。

隨着一聲響亮的號角,東胡軍隊開始緩慢地向蠻州城前移動,開始進軍的手持皮盾的六萬先鋒步兵。

看到敵人進入了己方的有效射程,白晷向天空射出一支響箭,女牆上個方走出兩萬神弩營士兵來,個個手持着勁弩,向來衝來的東胡大軍便射。

一剎那間,天空中到處都是狂射如雨的箭矢,東胡軍隊倒了一排又一排,死傷無數。

反觀城牆上兩萬人持弩發射過後,又換來另一批兩萬人,三批合共六萬人輪流發矢、張弩、進弩。一排射完,另一排又上,射完後口咬另一支弩箭,一腳把弩頭向地上踏住,雙手拉弦搭箭,再瞄準發射。

由於以弩射箭中間拉弦、搭箭所需事件較長,故三批人輪流先後有序發射,便變成強箭不斷,連環發矢。

神弩營原來僅有五萬名士卒,多出的那一萬名士兵是從其餘部隊中臨時抽調而來。大軍之中弩箭數量充足,而且弩不同於弓,毋須特別技術便能學會,瞄準輕易,殺射敵人能力又強,士兵只需稍加調教、練習,便能夠操控自如。

率先衝來的數萬東胡大軍,一下子便成了六萬名弩箭手的活靶子,再加上弩箭容易操控,射傷大如人的目標輕而易舉,殺傷力極大,衆人雨箭狂發,東胡先頭部隊八成以上已重傷或死亡。

與此同時東胡大軍中的兩百餘輛投石車開始發動,塗滿火油的萬鈞巨石被高高拋起在空中,如流星般向城牆飛來。巨石或擊中城牆,或者飛入牆垛之上,巨石落處,百餘名不及躲避的弓弩手被碾成肉泥,若干被火焰點燃的士兵悽慘的大叫着,從城牆上跳了下去。

白晷又射出一記響箭,士兵推着三十座巨大的“牀子弩”來到女牆之上,巨弩安於大木頭車上,架在女牆上瞄準東胡投石車,一道破裂長空的破風巨響震耳而來,巨箭準備的射中對方投石車,從投石車上飛出七八個士兵,從上層重重落在地上,顯然已經不活了。

又有數十輛投石車,同一瞬間也被粗約五寸長約一丈、箭簇用精鋼打造的巨箭狠狠命中,一矢射破,可見神弩勁力之強,穿透力之神猛。

巨箭射出以後,士兵立時再拉動“卷繞機”,弓弦拉開,搭上巨箭再度發射。投石車目標太大而且十分笨重,難以移動閃避,短時間內又有數十輛投石車被巨箭毀去。

沒想到那東胡大軍中短時間又增加了百餘輛投石車,密集的巨石雨點般投射到城牆之上,“牀子弩”被摧毀大半,巨箭攻擊的威力頓時漸弱了下去。

東胡一方號角響起,十萬名弓弩兵同時開始發射,他們的目標鎖定在我方的外層防線之上,密集的箭雨傾瀉而下。

城外位於壕溝中的數十萬士兵被湮沒在一片箭雨之中。

燕元宗嚇得身軀瑟瑟發抖,一張面孔毫無血色,在兩名侍衛的扶持下向城牆走下去,白晷使了一個眼色,李衛率領八名武士亦步亦趨的跟在燕元宗身後,這個冒牌燕元宗在將士心中無疑還是大秦的皇上,對穩定軍心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東胡在一輪羽箭之後,竟然暫時停下了攻擊,大軍後撤一里左右。

我方也得以片刻喘息之機。

行軍醫生慌忙爲受傷的士卒治療傷情,到處都是一片淒涼景象,白晷穿行在城牆之上,慰問受傷的士卒,雪終於停了,氣溫卻變得更低,我們只有依靠不停的走動來保持身體的熱度。

我的左臂也被羽箭擦破了一層皮,焦鎮期找來潔淨的白紗和烈酒,將傷口消毒後,爲我包紮好。

我笑道:“區區皮肉之傷,用不了如此仔細。”

焦鎮期道:“我臨來之時,瑤如姑娘和採雪千番叮嚀,一定要照顧好公子,我豈可有負她們所託。”

眼前浮現出瑤如和採雪嬌俏可人的俏臉,我內心忍不住一陣悸動,不知此次我還有沒有機會重新返回秦都,享受伊人似水柔情?

周圍傷兵的呻吟聲,讓我重新回到現實中來,我接過焦鎮期遞來的酒壺,仰首喝了兩大口,暖融融的感覺從胸腹之中升騰而起。

焦鎮期低聲道:“秦軍的箭矢應該還可以支持三天,可是所存糧食最多隻夠兩日食用,東胡大軍只需以靜制動,只要等到城內彈盡糧絕,蠻州不攻自破。”

我點了點頭道:“如果補給不能及時跟上,蠻州城根本支持不了太長的時間。”

焦鎮期向四周望了望,壓低聲音道:“公子難道就陪着衆人在這裡堅持下去嗎?”

我確信周圍沒有人聽到我們的對話,這才小聲道:“白晷對我們重點關照,想從這裡逃走應該很難,再說……晶後既然決意放棄這兩座城池,即便是能夠逃離出去,恐怕也難逃被秦人對付的噩運。”

城門處忽然發生一陣騷動,卻見兩個士兵攙着一個血淋淋的漢子向這邊奔來,仔細一看,竟然是先鋒營的統領宗豪。他渾身俱是箭傷,最重處傷在左胸,三支長翎貫胸而入,鮮血汩汩不止,眼見已經氣息奄奄。他被白晷派往雁州求救,卻不知怎麼招此噩運。

白晷大步搶了上去,扶住宗豪雙臂大聲道:“怎麼了?”

宗豪充滿悲憤道:“嶽馳竟……那幫狗賊,非但不讓我們入城……還……還……讓人射殺……我們……我帶去的三百名兄弟……全都……”

白晷用力的攥緊雙拳,骨骼關節發出啪啪的響聲,顯然憤怒到了極點。

我詫異於晶後所表現出的實力。她又怎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控制諸多邊關將領?嶽馳竟、趙青濤這一個個武將又怎會突然改變自己的陣營?以白晷的實力又怎能如此的不堪一擊?

東胡大軍在第一日攻城之後,便再也沒有任何的舉措,於城外紮營,暫時調養生息,第二日午夜時分,東胡赫連馳太部七萬鐵騎兵合禿顏部五萬鐵騎兵,三萬弓弩兵,五萬步兵在夜色的掩蓋下率先向蠻州外層防線發起攻擊。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將正在酣睡的我驚醒,城牆之上亮起點點烽火,埋伏在城外東西壕溝的一萬名弓弩手向對方開始施射。

東胡鐵騎兵行進速度竒快。箭雨未能遏制他們的行進速度,同伴的死亡反而激起了東胡人血液中的強悍與兇殘,他們的呼號咆哮聲震徹整個夜空。

鐵騎兵在箭雨中推進到外圍防線以前,壕溝中的秦兵書啓三丈左右的長矛,這種武器是用來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方式。

騎兵一排排的倒下,可後排騎兵仍然層出不窮的冒出。

東胡大軍在先鋒軍攻入外圍防線之時,全軍開始向城牆的方向緩慢靠攏。

白晷向空中射出三支色彩不同的響箭,城門洞開,一支四萬騎兵組成的精銳部隊從城門衝出,出門後分成兩部,分別攻向東胡軍隊的兩翼,他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摧垮東胡大軍東西兩翼的弓弩營。

蠻州城前陷入一場血腥的混戰之中,黎明時分這場殘酷的戰事方纔暫時停歇。

外層防線依靠地形的掩護成功的阻截住東胡人的進擊,是戰東胡人損失慘重,死亡八萬,傷六萬多人,而且他們的弓弩營被我方騎兵摧毀大半,遠距離攻擊能力受到重創。

秦軍死亡四萬餘人,傷兩萬,損失僅僅相當於東胡人的一半,在這種意義上來說,白晷取得了一場不小的勝利。

白晷又向城外防線增派了五萬名士卒,從他的表情來看,這場勝利並沒有帶給他任何的寬慰。

燕元宗在李衛等人的陪護下,來到城牆上慰問士兵,儘管他不情願,可是現在操縱權握在白晷的手中。

士卒因爲燕元宗的到來一個個變得歡呼雀躍,白晷說得沒錯,如果這些人知道燕元宗的真正身份,形勢將變得不堪設想。

就目前的士氣來看,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糧草,應該可以擊潰東胡人的進攻。

我來到白晷的身邊:“白將軍!”

白晷的目光始終仰望着天空。

“城內的糧草很快就會用光,將軍是不是首先考慮解決這個問題?”

白晷指了指天空道:“天快下雪了,氣溫還會降低,東胡人一樣支撐不了太久的時間。”他遠眺東胡陣營道:“東胡糧草營位於軍種腹地,我等若想靠近實在是難上加難。雁州城不會向我們施以援手,墓前只有仰仗蒼天了。”

東胡人在短暫的停歇後,重新發動了投石車的攻勢。合原來不同,這次所透射的乃是厚重的木箱,投入城內,木箱摔裂,從中飄散出無數傳單,上面書寫“元宗假冒,守軍速逃”。

我們最爲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晶後已然將這件事的內情通告給了東胡人。

每個士兵臉上的表情都顯得鬱悶而絕望,他們究竟在爲誰而戰?自己不惜一切保衛大秦疆土的時候,卻被朝廷放棄了。

燕元宗和李衛被情緒激動的士卒團團包圍了起來,一個聲音怒吼道:“你究竟是誰?到底是不是皇上?”

李衛和手下武士將燕元宗護在中間,生恐燕元宗被憤怒的人羣傷到。

燕元宗嚇得不住顫抖,如果不是李衛的扶持,他早就癱倒在了地上。

“說!”“快說!”人羣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場面幾乎要失去控制。

白晷幾時出現在現場,怒吼道:“做什麼?想造反嗎?”

衆人看到白晷頓時靜了下去。李衛趁機分開人羣,護着燕元宗來到白晷的身邊,其中一人將傳單遞給白晷。

白晷審視一眼,冷冷將傳單扔到了地上:“虧你們還是身經百戰的大秦戰士,兩軍交戰攻心爲上,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得?東胡人的目的就是想渙散我們的軍心,讓我們不戰自敗!”

周圍的士兵一個個垂下頭去,白晷恭恭敬敬向燕元宗鞠了一躬道:“陛下受驚了!”

燕元宗此時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整個人幾乎都要崩潰,拜師使個眼色示意李衛扶他回去休息,這才轉身向城牆走去。

沒想到燕元宗走到中途突然嘶聲叫道:“讓我走!我不是……什麼……皇上……我……我只是他的替身而已,我不想死在這裡……”巨大的精神壓力終於讓他崩潰。

所有人的憤怒重新被他點燃,已經有幾名士兵不顧一切的向他衝了上去。

李衛拔出長劍,怒吼道:“誰敢上前,格殺勿論!”

那燕元宗大聲哭泣道:“小的叫劉淡墨,壓根不是……什麼皇上,太后五年前找到我……讓我模仿陛下音容笑貌……”他此言一出,周圍士兵的情緒已然失控,一擁而上恨不能生啖他的血肉。

混亂之中,李衛一劍刺了出去,一名士兵被當胸刺中,鮮血自胸口汩汩流出,眼見不活了。

“我等辛辛苦苦爲了這鳥皇帝保衛邊疆,竟然換來如此下場,兄弟們殺了這混帳再說!”不知是誰從中鼓動了一句,彷彿向火上又潑了一碗油,原本混亂的場面變得越發不可收拾。

城牆之上,白晷按照不住內心的憤怒,揚起右手,身邊弓弩兵舉起弩箭瞄準了騷亂的人羣,白晷大聲道:“所有士兵聽着,如有人再敢蠱惑人心,趁機制造混亂者,定斬不饒!”他中氣十足,聲音遠遠傳送出去,城內士兵無不聽得清清楚楚。

那羣騷亂的士兵這才稍有收斂,有人大聲道:“白大將軍,我等並非是有意作亂我們不惜生命爲他保衛邊疆,抗擊東胡,這幫人又是怎樣對待我們的?非但沒有援軍,還斷去我們的糧草,將我們這些人盡數拋起在這冰天雪地的孤城之中,這種皇帝又怎麼值得我們去盡……”

他話語還未說完,一支羽箭“嗖!”的一聲向他射去,準備的射中了他的咽喉,那士兵身軀晃了晃,目光中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仰天倒在了地上。

白晷怒道:“誰讓你們放箭的?”

和我並肩而立的焦鎮期迅速找到了施射者的位置,怒吼一聲道:“混帳東西,哪裡走!”他揮拳向其中一名身穿黑甲的武士衝去。

那名武士反應竒快,沒等焦鎮期來到面前,手中弩箭連續向焦鎮期射出六箭,焦鎮期大吼一聲左拳全力揮出,拳風如同驚濤駭浪般捲起一道狂飆,全速行進的弩箭在拳風的震懾下,偏離了原有的方向,焦鎮期身軀躍起在半空之中,右拳居高臨下的向那名武士擊去。

對手閃電般摘下身後雙槍,毒蛇吐信般向焦鎮期胸腹扎去,焦鎮期化拳爲抓,向對方槍桿抓去。

那武士原本就無意進攻,足尖輕點,身體向後疾迅無比的退去,我算定他的退路,雙手握刀,虎吼一聲全力向他的身後劈去,此人定然是藏匿在軍中的奸細,對他根本不用講任何的規矩。

那武士兩柄短槍尾部相對,居然結合成爲一杆長槍,身體未至,反手一槍已經刺向我的胸口,我凝聚全身力量,一刀準確無誤的劈在槍尖之上。

對方槍尖蘊含的潛力讓我的雙臂微微一麻,經過多日的實戰,我應變的速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刀尖向上反彈至中途,我斜向劃出一道弧線,刀鋒的角度巧妙的轉了過來,向對方握槍的手腕削去。

槍身劇顫,發出“嗡”的一聲悶響,他以槍尖再次迎上我的刀鋒,強烈的震動從刀鋒迅速傳入我的雙臂,我迫不得已向我退了兩步,這才完全卸去對方振盪的力量。

焦鎮期再次迫近對手,凝聚全力的雙拳,分擊對手頸後、腰骶兩處。

那武士發出一聲尖銳的長嘯,身軀陡然躬起,長槍一分爲二,向焦鎮期雙拳點去,槍至途中,槍尖突然脫離槍桿向焦鎮期射去,焦鎮期雙臂旋轉,兩道氣旋圍繞槍尖發出。

而那武士藉此時機,身軀如大鳥般向城內投去。

城牆上的弓弩手同時向他開始發射,他的身軀沒入箭雨之中,他手中的兩根槍桿揮舞得風雨不透,將來襲的羽箭遮擋在外面。此人顯然想混入城內混亂得士兵之中,只有這樣纔可能躲過我們的追擊。

焦鎮期從身後摘下弓箭,迅速搭上五根羽箭,連珠炮般射了出去,五根羽箭破開層層箭雨,準確射在那武士的小腹之上。與此同時,一根羽箭從那名武士的額頭鑽入,我回身望去,卻見白晷緩緩放下強弓,顯然這致命的一箭是他所發。

那武士慘叫着從高空摔落下去,城下的混亂卻仍然在繼續。瘋狂的士兵拼命向燕元宗衝去,白晷咬了咬下脣終於作出了一個射擊的手勢。

城牆上羽箭齊發,向下方混亂的人羣射去,十餘名領頭的士卒被羽箭射中,慘叫着倒在地上,鮮血果然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混亂的場面終於平息了下去。

~第一百六十一章密謀~~第四十章閱兵~~第一百二十二章姐妹~~第七十七章陰山~~第一百二十章分手~~第九十八章情孽~~第五十三章豔鬥~~第二十章畫虎~~第十九章失控~~第三十八章驚變~~第二十一章利益~~第一百二十一章瘟疫~~第七十章宮闈~~第十三章玄機~~第三十二章幽怨~~第一百二十一章瘟疫~~第一百六十七章後宮~~第三十七章血戰~~第一百五十二章「奪愛」~~第十五章謀士~~第一百七十三章情深~~第二十四章一戰~~第二十八章情挑~~第八十八章長眠~~第一百六十五章知已~~第一章弒兄~~第一百九十四章 篝火~~第六十三章情奸~~第五十九章邂逅~~第一百四十六章「大風」~~第四十一章兩難~~第五十二章衷腸~~第五十八章溫泉~~第二十七章大婚~~第十八章奪嫡~~第九十八章情孽~~第一百四十六章「大風」~~第二十八章情挑~~第十六章先機~~第四十四章鬥士~~第七十七章陰山~~第五十四章故知~~第一百五十三章宮變~~第二十七章大婚~~第七十五章家園~~第一百九十九章 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篝火~~第三十章圍獵~~第一百七十四章大計~~第三十七章血戰~~第十七章脅迫~~第五十八章溫泉~~第七十九章姦情~~第七十三章新婚~~第一百八十五章 塵緣~~第二十九章政局~~第七十八章部落~~第六十三章情奸~~第一百零七章雙修~~第一百五十二章「奪愛」~~第三十三章設伏~~第七十一章初夜~~第一百四十一章「省親」~~第四十九章對策~~第八十三章轉折~~第一百三十三章不殺~~第八十四章陰魂~~第一百四十三章「雪谷」~~第一百五十四章懷柔~~第一百七十章嬌妻~~第一百三十二章循環~~第二章欲亂~~第一百六十八章請戰~~第六十七章婚前~~第一百三十八章「溫馨」~~第一百一十四章傷情~~第一百七十四章大計~~第五十二章衷腸~~第十二章說客~~第一百零二章煙火~~第八十一章結拜~~第一百四十三章「雪谷」~~第一百九十九章 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命理~~第一百四十章「親情」~~第一百六十二章天運~~第四十二章碧血~~第一百七十五章陰雲~~第十九章失控~~第七十七章陰山~~第七十章宮闈~~第一百零三章迷魂~~第一百二十六章膽色~~第八十一章結拜~~第一百零五章易容~~第三十四章內情~~第一百一十四章傷情~~第一百五十三章宮變~~第一百二十一章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