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戰略調整

“其實,我最想要對陣的球員是納達爾,因爲他的球風着實太特別了,整個巡迴賽也就只有他一個,但沒有問題,德約科維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看着高文還有時間在這裡“挑三揀四”,托比亞斯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來,彷彿接下來這場比賽值得好好享受一般。

本來,托比亞斯還在擔心高文可能會因爲緊張而不知所措,但現在看來,全場最放鬆的估計就是高文了。

拍了拍高文的肩膀,托比亞斯給了這個年輕人一個擁抱,“放手拼搏,我相信你能夠在這場對決裡笑到最後。”

然後,托比亞斯就轉身離開球員更衣室前往球員包廂了;當兩位球員入場的時候,他也跟着全場觀衆一起站立起來,用掌聲和口哨表示熱烈歡迎,期待着兩位球員能夠聯手奉獻一場精彩對決。

啊啊啊!

啪啪啪!

嗚嗚嗚!

全場,沸騰。

擡起頭,高文就能夠看到黑壓壓的人山人海撲面而來,阿瑟-阿什球場座無虛席,雖然高文已經在這片球場打了三場比賽,但這纔是他第一次看到滿座的盛況,浩浩蕩蕩的滾滾熱浪傾瀉而下,彷彿整個世界都跟着燃燒起來一般。

那種感受,那種體驗,讓心臟都跟着一起顫抖起來。

站在兩萬五千名觀衆面前,就如同現在全世界中央;而且,順着電視臺信號朝着整個北美大陸乃至全世界眼神,還可以看到千千萬萬的觀衆守候在電視機前。

根據ESPN官方數據統計顯示,“德約科維奇VS高文”這場半決賽在北美地區足足吸引了兩百萬名觀衆!

這一數字,不僅輕鬆超過去年半決賽“德約科維奇VS瓦林卡”蕩氣迴腸的五盤大戰,而且也是2011年以來,男子和女子所有半決賽之中首次收視人數突破兩百萬——

在那一年,“德約科維奇VS費德勒”、“納達爾VS穆雷”的四巨頭聯手稱霸四強並且分別展開捉對廝殺,毫無疑問地製造了重磅話題,收視成績恐怕很難被超越了。

一直到現在,高文橫空出世挑戰世界第一的比賽,時隔三年又再次在半決賽階段吸引了超過兩百萬觀衆的矚目。

而且,根據非官方數據統計顯示,亞洲地區的收視人數已經突破兩千萬,輕鬆超越了今年澳網女單決賽的收視成績,展現出難以置信的矚目熱度。

全球,矚目,彷彿陽光就足以將球場融化。

但高文的視線裡就只有唯一一個目標:

德約科維奇。

當今世界第一,同時也是正在和費德勒、納達爾並肩競爭有史以來最佳男子網球球員稱號的傳奇人物,也許每位球迷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判斷,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包括穆雷在內,四巨頭聯手奉獻了網球歷史上目前爲止最璀璨也最輝煌的十年,經典對決數不勝數,而且他們都在不斷刺激對手繼續進步繼續提升,攜手演繹出網球領域最難以置信的一段恢弘曆史。

他們每個人都值得在歷史長河裡佔據一席之地。

高文細細打量着眼前的德約科維奇,有種不真實感。

以前總是在電視機屏幕前觀賞四巨頭的巔峰對決,然後在腦海裡幻想着自己也能夠在球網對面狂奔;而現在德約科維奇就真實地出現在自己眼前,籠罩在金色陽光底下的一切都變得瑰麗夢幻起來。

“期待一場精彩比賽。”德約科維奇友好地伸出右手。

高文也伸出了右手,“期待一場精彩比賽。”

猜硬幣結束之後,高文轉身重重地踩了踩腳底下的球場,感受着水泥地的反震力量,然後真實感就一點一點沉澱在胃裡,雙手也跟着緊握成拳——

機會,來了!接下來,就是戰鬥時間!

開場猜硬幣環節,高文猜中了正面,他選擇了接發球,策略和以前稍稍有些不同,和錦織圭八強戰選擇接發球的原因也不同,而是根據對手製定了對策。

縱覽德約科維奇的整個職業生涯,從2008年首次登頂澳網贏得自己第一座大滿貫獎盃開始,他始終都不被認爲是一名“發球高手”,因爲他的底線能力着實太強,被譽爲職業網壇不可超越的最高天花板。

德約科維奇的比賽風格,以2017年的手臂傷勢作爲分水嶺,可以劃分爲兩個時期:

在2017年以前,德約科維奇是典型底線全場覆蓋型球員,他的進攻和防守能力都達到一個全新高度,特別是他的身體柔韌性賦予他獨特的擊球手感,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對網球的包裹都非常出色。

另外,德約科維奇的預判、觀察、移動等等能力都是頂尖,他和穆雷的接發球能力被普遍認爲是職業網球的最佳。

這也使得德約科維奇成爲不折不扣的底線大師,他的比賽需要依靠底線佈局和對峙來尋求得分方式。

毫不誇張地說,德約科維奇的底線真的不掉球,費德勒、瓦林卡、納達爾每次擊敗德約科維奇都是用行雲流水的進攻撕開對手全場覆蓋的超強能力。

一直到非常非常後來,一個比德約科維奇更加耐磨抗打的小茲維列夫、一個防守能力超越巔峰時期納達爾的梅德韋傑夫橫空出世,兩個年輕人不掉球的底線能力才超過了德約科維奇。

但是,在這段期間裡,德約科維奇正手進攻還是非常犀利的,他經常會主動發力地突擊,掌握進攻主動權;而且,關鍵分數,德約科維奇的正手往往能夠形成制勝分。

在2017年以後, 因爲手臂傷勢,德約科維奇就很少很少進攻,即使主動發力,往往也都是旋轉和弧線,儘可能減少平擊的暴力進攻。

也正是因爲如此,德約科維奇的比賽就變得非常“磨人”,來來回回的底線擊球似乎永遠都不會結束。

觀看德約科維奇的比賽也就成爲一種嚴峻考驗,因爲他總是用柔和的手感包裹所有球,然後讓回合球延續下去。

不過,德約科維奇對於擊球方式的掌控和調整還是領先於一衆年輕人,所以他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選擇正確的擊球方式拿到分數。

同時,也因爲正手缺少攻擊力,德約科維奇在發球環節下了很多功夫,他的發球往往不是伊斯內爾那樣的大炮,卻總是能夠通過落點的控制和速度的碰撞製造威脅。

也就是說,發球確實是德約科維奇全面均衡的技戰術之中,相對沒有那麼強勢的一項。

着筆中文網

。:

921 膝蓋打顫659 最後戰役1605 破局一擊1325 更上一層1640 正面勝負1906 川歸海624 希望種子1825 難言放棄227 緣分牽扯1986 不動如山339 不聞窗外1588 變數重重1469 一錘定音212 刮目相看1996 戰鼓敲響1885 打破慣性701 情緒瑕疵1091 二刷雙殺1644 快慢節奏536 人氣狂潮1884 把握機會1525 全靠腦補379 天時地利883 期待已久37 印象深刻1652 擡頭之勢424 連續高壓796 笑話漩渦2027 絕對掌控761 訓練目標195 棕熊內戰1923 棋高一着838 腥風血雨827 潮流尖端686 鬥志昂揚1147 致命武器1492 風雲變幻1232 小露一手906 備戰充分1736 自我懷疑1751 重振旗鼓789 番外較量511 全球熱議1177 腳踏實地808 毒奶退散384 傳授經驗1429 戰神之爭33 巨星對決2011 有點意思424 連續高壓840 踽踽獨行1687 草地天賦1593 好友對決1801 輕鬆寫意723 以我爲主1167 真心以待1556 狂跳不止1288 黃金時代838 腥風血雨1319 戲中套戲421 掌握先機763 歷史花絮1945 白色巨浪613 磨王之王682 廣告效應57 循序漸進2084 轟鳴沸騰1445 撕破臉皮1620 驚豔一削489 以變制變233 無氧狀態584 移動槍靶1915 證明自己42 區區替補412 球迷聚集237 置之死地1749 艱難選擇1455 超神狀態1917 頂住衝擊297 石頭縫裡202 奮戰到底143 握拳技巧340 次輪對手370 大開大合664 上手機會798 擦肩而過1890 連綿不絕2088 干擾計劃1475 焚燒殆盡1356 難分難解63 決戰時刻1007 似曾相識31 穩步前進1447 躊躇滿志45 可喜變化1199 一個驚喜2058 全勝出線543 出其不意27 力量訓練821 長槍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