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7 不動如山

費德勒的腳步纔剛剛準備啓動朝着左側移動,急停急轉,下意識地朝着右側移動,卻被地心引力拉拽住。

猛地一下,腳步就被釘在原地。

然後,眼睜睜地目送網球鑽入自己的正手位空檔。

其實,距離並不遙遠,也就是兩步空間而已,但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遙不可及,只能望球興嘆。

視線,死死地盯着高文那一拍回球的落點上,下意識地回頭看向身後邊裁——

界內。

邊裁手勢堅定,目光清亮,對自己的判罰信心十足。

費德勒知道,他是正確的,因爲他的眼神來看,也同樣是界內。

費德勒沒有多說什麼,打直膝蓋、站直身體,走向球場邊,他需要利用擦汗時間,整理一下思路。

轟!

一直到現在,整整慢了一拍,o2球場才反應過來,振臂高呼,浩浩蕩蕩的歡呼與尖叫席捲全場。

緊張、刺激、猛烈。

果然,高文和費德勒的比賽不負衆望,開場就迎來第一個高潮,從佈局到博弈再到突變最後顛覆,跌宕起伏的碰撞全部濃縮在短短兩拍三拍的回合裡,瞬間引爆,心臟幾乎就要無法承受這樣的能量。

然後,破發點就出現了——

費德勒表現依舊出色,但高文的臨場應變更出色。

這,纔是人們期待看到的巔峰對決。

還記得,去年在o2球場,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會師決賽,觀衆們懷抱着殷切期望和滿腔熱血,準備大飽眼福欣賞一場巔峰對決,卻沒有想到,費德勒因爲傷病而不得不選擇賽前退賽,令人扼腕。

那一份遺憾,整整一年過去,也還是難以釋懷。

正是因爲如此,今年決賽前夜,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希望球員健康,不要被傷病影響,然後期待着奉獻一場頂級較量,彌補一下去年錯過的精彩。

現在……不負衆望。

才第三局,下半賽季再次脫胎換骨完成質變的高文率先發力,以多變的策略和果斷的執行搶佔先機。

然後,費德勒就需要面臨一個破發點的考驗。

此時再看“30:15”的那一拍正手失誤,也就越發能夠深刻體會:

高手對決,確實是不容失誤,一點點細節偏差就可能成爲對手大展身手的舞臺,而這一條縫隙就足以成爲顛覆比賽平衡的關鍵。

“30:40”。

費德勒的第一個考驗。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高文抓住一個細節佔據優勢,反過來,費德勒也同樣能夠做到,他也具備這份能力。

現在,就看費德勒的應對了。

所以,費德勒需要改變策略嗎?

費德勒並不贊同。

在費德勒看來,這一個發球局,戰術和策略並沒有問題,這樣的對峙和拉鋸本來就是賽前預料到的;儘管高文做出一些調整一些嘗試,並且奏效,但費德勒卻不應該被牽着鼻子走,他需要堅持自己。

他,相信自己。

二區。

外角。

“出界!”

費德勒試圖撕開角度,將高文完全調動起來,即使高文順利完成觸球,腳步也已經被完全拉扯出去。

可惜,稍稍偏離邊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此時,就應該看細節——

費德勒的發球,出現些許波動,儘管目前爲止只有兩個發球局而已,但費德勒一發進球率非常出色,整體表現平穩;但在這一局裡,高文提前接發球站位,形成一種無形壓力,局勢就有微妙的變化。

此前,費德勒發球依舊出色;然而,來到破發點上,費德勒一發就稍稍有些緊。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壓力,是客觀存在的。

也許,費德勒的球迷可能不服氣,球王爲什麼需要緊張?

不要忘記了,這裡是o2球場,費德勒書寫無數輝煌無數傳奇的一片場地;而且,今年來到倫敦之後,費德勒至今保持不敗,以直落的比分擊敗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通過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狀態。

面對任何球員,費德勒都有底氣,怎麼可能因爲高文而緊張?

但現實就是,高文是任何球員都需要警惕的對手,包括費德勒也不例外。

費德勒擡頭看了高文一眼,高文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然沒有走神,他就知道,自己的策略應該暴露——

一發,費德勒是準備發球上網偷襲的。

當然,費德勒沒有忘記這一局的第一分是怎麼丟的,但並不意味着費德勒會縮手縮腳,他依舊會堅持戰術;只是現在,一發出界,策略被識破,這就意味着,二發需要全新佈局。

啪。啪。

也就是拍球的短暫空檔,費德勒就已經完成調整,重新構思。

二發。

外角。

居然,依舊是外角。

同樣是外角,但整個發球策略截然不同。

一發外角,費德勒選擇的是標準外角,落點在發球區邊線上,將角度撕扯開來,並且依靠速度壓制。

二發外角,費德勒則將角度收回來一些,落點在發球區邊線和底線交接的小三角內,依靠上旋壓制。

也就是說,一發利用的是橫向空間,二發利用的是縱向空間;更不要說,速度、力量、旋轉的差異。

而且,重點在於,費德勒抓住高文的站位——

高文站位依舊靠前,就在底線附近。

二發的強烈旋轉落地反彈之後高高上揚起來,來到底線附近的時候,擊球點在腦袋斜上方的位置,不要說發力了,就連揮拍動作都被完全牽制住。

費德勒針對高文的站位製造出一個怎麼擊球都彆扭的發球。

這,就是費德勒的能力,不僅展現自己的控制和佈局,同時也展現自己的網球智慧。

於是。

要麼,高文後撤,丟掉自己的位置優勢。

要麼,高文切削,放棄搶攻發球的策略。

費德勒着實沒有給高文留下太多選擇,但這就是發球方的優勢,只要發球足夠出色,就能夠限制對手。

高文,選擇後者。

而恰恰是這樣的時刻,見證高文成爲第五巨頭的能力。

因爲他知道費德勒在破發點上必然會改變策略提升狀態,所以任何變數都不算意外,他始終保持冷靜。

切削?

沒有問題。

高文不僅沒有後撤,而且還稍稍迎前,在腦袋斜上方的高點,自上而下連砍帶切地完成一拍切削,控制着拋物線,朝着費德勒的站位推過去——

準確無誤地,就是費德勒的發球站位,甚至更準確一些,就是費德勒雙腳的位置。

切深,切轉。

網球,飄飄忽忽地、搖搖晃晃地,宛若秋雨寒風之中瑟瑟發抖的枯葉,眼看着就要飄出底線卻在即將出界的時候快速下墜,落在底線上。

準確,壓線。

1048 意志力量1001 人紅是非849 客場效應831 行動證明493 極致爆發747 打破壁壘430 追悔莫及686 鬥志昂揚63 決戰時刻704 首個大師439 不懂裝懂355 氣焰囂張874 最高境界1501 基礎訓練1650 血性燃燒196 決戰揭幕1374 平分秋色523 話題熱潮58 重蹈覆轍1865 堅定不移92 大腦運轉1356 難分難解1179 紅土意志1685 毫無尿點1799 正中下懷122 瘋狂五月184 大膽試驗413 不眠之夜42 區區替補1156 精神力量1733 不同成長1992 笑看風雲1795 傷兵滿營739 年終排名468 妙語連珠1429 戰神之爭1272 胡攪蠻纏531 語重心長1765 質疑聲浪420 不屈不饒1577 圍追堵截323 拼盡全力438 機緣巧合1521 先發制人849 客場效應1666 苦澀難當2121 膽識過人1083 一縷光芒459 神經考驗1806 見縫插針876 頭號人物1530 進退二難1537 如沐春風1818 原汁原味1873 必勝信念1065 得寸進尺921 膝蓋打顫1327 標籤球員663 全面均衡957 天外飛仙1661 星河鷺起641 輕裝上陣612 賽點邊緣1040 準確預判2056 無可挑剔2056 無可挑剔330 歷史時刻1772 伴我同行1303 難得獨處11 規則摸索318 攻勢如潮1229 混淆視聽670 冰火雙重1636 傳統特色1695 獅王之心517 果敢決斷1548 風景獨好1660 攻防抗衡293 臨時調整248 強勢表現1461 輕鬆寫意1656 位置調換1350 不容錯過107 首次交鋒1429 戰神之爭648 夢迴紐約332 熙熙攘攘2114 按部就班98 不屈不饒1543 籤運上佳557 暗潮洶涌1410 先輸一盤1370 名媛作風2139 賽點時刻724 行雲流水182 戰術提升793 打破套路1238 一拍擊球451 後來居上2140 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