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5 獅王之心

“40:40”。

第三個賽點,以這樣一種戲劇化的方式挽回,以至於解說席裡的評論員們全部詞窮,不知道應該如何準確表達,但唯一能夠確定的是,無論是哪個國家的評論員,無論是哪位球員的支持者,都舉手歡迎——

這場精彩絕倫的半決賽,還在繼續。

又,又一次回到一區。

中央球場轉眼就恢復了平靜,儘管激動儘管亢奮儘管熱血,但比起自己來說,他們都更加期待精彩比賽。

全場,屏住呼吸。

一區。

一發,下網,顯然,這是一個平擊球,費德勒試圖提速,但非常遺憾,膝蓋彎曲的蹬地力量略顯不足。

二發。空氣燃燒。

近身壓反手,也就是靠近內角的中路發球,中規中矩,但再次改變發球策略,費德勒在這個發球局裡再次展現自己靈活多變的發球戰術組合,一直在打亂高文的預判。

而且,擠壓效果不錯。

高文的雙手反拍沒有完全讓開,有些被別住,導致回球弧度沒有壓住,稍稍高了一些——

中路,深區。

但意外的是,高文這一拍回球落點的深度還不錯,所以上揚起來的拋物線意外地製造出一些衝擊擠壓效果,落地反彈後朝着費德勒的臉頰位置衝上去,迫使費德勒也必須讓開位置,正手沒有完全舒展開來。

結果,費德勒上半身也同樣感受到些許擠壓,在稍稍後仰的狀態下,正手高點下壓,回了一拍中路。

從中路到中路再到中路,前三拍,始終在球場中央同路裡來回,兩位球員都在試圖通過線路形成壓制,落點、旋轉、力量、尾勁等等成爲隱藏在擊球之中看不到的對抗,張力在球網之間悄然堆積。

然後——

就可以看到,高文一個小碎步的調整,稍稍上前,上半身前壓,也沒有調整腳步也沒有調整揮拍空間,就是站在自己的反手位,雙手反拍平平無奇地迎前準備擊球,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是過渡球。

兩位球員都以控制爲主,互相試探互相牽制,包括費德勒在內,包括解說員在內,包括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在內,全場所有人都是這樣認爲的,並且惴惴不安地期待着等待着好奇着,誰會率先打破平衡。

揮拍。

前壓。

就在出拍瞬間,高文的小臂連帶着手腕快速一甩,這是一拍滿滿技巧的高級擊球動作,因爲突然也因爲瞬間所以控制難度非常非常高,幾乎全靠手感拿捏;而且力量、線路和落點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問題。

但是,高文非常堅決。

突然提速。

反斜線。

毫無預警地,甚至還在試探切磋階段,就心急火燎地打破平衡,雙手反拍中路出手,沿着反斜線一甩。

砰!

整個擊球,乾淨利落,又快又平,瞬間爆發瞬間釋放。

網球,壓線!

踏。

這是費德勒試圖啓動卻失敗的腳步聲,同時也是網球落地反彈的聲響。

網球,非常突兀地打破過渡球的僵持平衡,以球質完成突破,沿着反斜線方向找到費德勒正手邊線的位置,落地之後砸起一片石灰,還沒有來得及眨眼就已經狠狠撞向底線擋板。

譁!

全場轟鳴,震耳欲聾。

“破發點!”

沒有想到,萬萬沒有想到,誰都沒有想到高文居然突擊發難,如此堅決如此果斷。

“上帝,哦,親愛的上帝,破發點!”

從連續兩個賽點到破發點,在費德勒的這一個發球勝賽局裡,着實發生了太多太多事情,着實應接不暇。

然而,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全場,震驚。

也許,就只有高文是唯一例外,沒有歡呼沒有嘶吼,僅僅只是握拳,那雙堅毅的眼睛閃爍着明亮光亮——

那,是昂揚鬥志和不屈意志。

這不是第一次,從法拉盛到墨爾本公園再到羅蘭-加洛斯,高文已經不止一次展現自己那顆頑強的冠軍之心。

即使是溫布爾登也不是第一次,從伊斯托明到穆雷再到眼前的費德勒,高文一次又一次地展現出戰鬥到底的昂揚與勇氣,那顆獅王之心是如此鮮活又如此用力地跳動着,似乎能夠感受到全英俱樂部的百年曆史在腳底洶涌澎湃,跟隨着高文的心跳一起撞擊着一起鼓動着。

鬥志,正在燃燒。

從中央球場到穆雷山再到五湖四海,震撼層層疊疊地漾起漣漪;從五湖四海到穆雷山再到中央球場,轟鳴層層疊疊地掀起巨浪,這場半決賽的懸念瞬間達到一個全新高峰,排山倒海的壓力朝着球場灌注。

全部,傾軋在兩位球員的肩膀之上。

“40:AD。”

費德勒,非常冷靜,非常非常冷靜,從哈雷首輪到今天爲止,他不止一次面臨困境,但全部挽救。

信心,一點一點累積,即使是費德勒如此級別的頂尖高手,他們也有起伏也有懷疑,他們一樣需要自我肯定與自我暗示,一次又一次面對破發點卻一次又一次挽回,那麼信心也就能夠達到一個全新高度。

這樣的心理暗示,最後演變成爲一種信念,即使再次面對危機,也不會慌亂。

恰恰相反,在自己發球勝賽局裡看到破發點,反而讓費德勒冷靜了下來,徹徹底底的冷靜,他暫時不需要思考賽點或者勝利,而是全心全意沉浸在這一分裡。

於是,一發,回來了。

二區。

一發,內角,偷襲正手。

時速124英里(200公里),輕盈而犀利,準確無誤找到內角。

下一秒,費德勒就意識到,機會來了——

儘管高文整個人騰空而起,正手在極限位置上勉強頂了一拍,非常非常勉強地觸球,將網球推了回來。

但沒有旋轉沒有力量沒有任何控制可言,回球,搖搖晃晃地朝着費德勒的中點稍稍靠反手的位置飛過來,角度和線路也沒有能夠拉開。

一看就知道,這是屬於費德勒的進攻機會。

踏踏, 踏踏踏。

費德勒快速小碎步移動,直接選擇側身——

然而,不是側身斜線,而是側身直線。

費德勒很少很少選擇側身直線這條線路,因爲側身直線也就意味着幾乎將回球送到對手的正手位,除非是面對納達爾,側身直線對位納達爾的反手,否則側身斜線纔是常規選擇。

當然,也有例外,對陣德約科維奇、穆雷這樣的頂尖高手時,費德勒需要豐富自己的回球線路避免被預判,繼而打破對峙平衡,偶爾也會選擇側身直線。

此時此刻,費德勒就再次選擇了側身直線。

蹬地,啓動,發力——

轟!

炮彈,出膛。

1614 扭轉局勢1302 心的距離877 不是問題1559 運氣不佳315 突然發力1755 勉爲其難666 刺刀見紅464 全神貫注1453 難分軒輊2095 從頭再來892 拉開差距1562 咬牙堅持116 不同以往2054 熱浪炸裂1702 並肩作戰227 緣分牽扯1102 搶先上手444 戰術備戰1379 身體極致1128 極限延伸23 首次升級648 夢迴紐約1057 熱門話題466 未來可期437 陪練搭檔811 小小差異571 從頭開始1675 保持專注912 快如閃電141 平平無奇1149 比賽智慧525 炙手可熱上架感言2094 戛然而止302 初次見面43 有個傳說769 賽季序幕1447 躊躇滿志420 不屈不饒1253 青春無敵1542 黃金一代48 悄無聲息1595 狹路相逢1716 畢業季節769 賽季序幕1271 驚喜登頂2112 分之1720 摒除雜念1820 薪火相傳2017 遊走邊緣1231 場外八卦872 揮揮衣袖785 狀態調整968 德高望重1134 離譜失誤1956 凜冽入骨182 戰術提升43 有個傳說703 精疲力竭383 小小算盤1748 疼痛難耐125 齊頭並進1861 大腦轟鳴2008 笑容綻放672 出師未捷2062 青春風暴1148 臨場應變442 開場慢熱342 搶先一步1496 草地賽季1541 火花無限1034 簡單熱身1400 劃清界線855 火上澆油1926 情緒宣泄1087 經受考驗422 勢均力敵422 勢均力敵1546 滿懷期待1005 一些嘗試1844 嚴禁急躁1538 天賜良機1434 萬籟俱靜797 無名之輩221 首個瓶頸1981 心花怒放493 極致爆發1860 時空縫隙233 無氧狀態1847 一紙宣言737 畫風不對1196 基礎訓練889 三十九拍1403 暗潮洶涌713 玲瓏八面717 萬分之一1423 無聲慶祝1909 半個主場1131 青春熱血1287 全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