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各自困境

第1117章 各自困境

這廂,高文和莎拉波娃的搭檔,爲“兒童網球日”浩浩蕩蕩地拉開盛大序幕,水泄不通的現場成爲公園一景。

那廂,迪米特洛夫、拉奧尼奇搭檔布沙爾、凱斯的年輕陣容,繼續爲“兒童網球日”接棒,也同樣熱鬧非凡。

當然, 整個活動的真正高潮,還是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和瓦林卡四位頂尖球員的聯袂出席。

一切,都是有計劃的,索勒對於邁阿密大師賽的未來,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版圖。

屬於邁阿密大師賽的狂歡節,這纔剛剛拉開序幕, “兒童網球日”也只是數不勝數的相關活動之一而已。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好戲,還是當屬那些比賽, 沐浴在藍天大海包圍之中的巔峰對決,這纔是戲眼。

對於任何一站賽事來說,觀賽體驗是錦上添花的加分項,但精彩絕倫的比賽纔是觀衆買票進場的原因。

至於莎拉波娃和高文?

活動結束之後,就分道揚鑣了,商業合作的關係落幕就沒有任何寒暄客套的必要,甚至就連眼神都欠奉。

高文也沒有和迪米特洛夫多說什麼,至於莎拉波娃到底會如何做,又是否會告訴迪米特洛夫那些對話,則是莎拉波娃的選擇;作爲一個朋友,高文已經盡力,剩下的事情, 還是需要留給情侶自己來。

然而——

事實,還是證明了高文的判斷:

莎拉波娃和迪米特洛夫,他們都需要彼此,才能夠迴歸正軌。

不僅是迪米特洛夫需要莎拉波娃, 其實, 莎拉波娃也同樣需要迪米特洛夫。

那次爭吵的影響, 對兩個人來說都是客觀存在的。

一邊,作爲賽會二號種子,莎拉波娃首輪輪空,第二輪登場,迎戰同胞球員達里亞-加夫裡洛娃(Daria-Gavrilova)。

結果,莎拉波娃兩盤脆敗,自2003年首次在邁阿密登場參賽以來,首次一場不勝就出局,狀態持續下滑。

兩週前的食物中毒,依舊是官方原因,但具體怎麼回事,就只有莎拉波娃自己明白。

正如高文所說,她可以欺騙全世界,卻欺騙不了自己。

一邊,迪米特洛夫也同樣享受輪空的待遇,第二輪面對高文上週在印第安維爾斯揭幕戰的對手波斯皮希爾。

轉戰邁阿密,

波斯皮希爾的籤表依舊不容樂觀, 首輪遭遇傷愈復出的德爾波特羅。

“大師兄”選擇墨爾本復出的計劃遇阻之後,保守起見地繼續恢復訓練,兜兜轉轉選擇了邁阿密復出, 手持外卡參賽,結果首輪遭遇波斯皮希爾,對於大傷初愈的德爾波特羅來說,同樣也是一次考驗。

最後,波斯皮希爾兩盤勝出,德爾波特羅的復出之路依舊漫長而沉重。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波斯皮希爾狀態還不錯,也許比不上克耶高斯,但也非常難纏,並不好對付。

迪米特洛夫表現出色,直落兩盤輕取勝利,再次釋放出一個積極信號,可以看出,他的狀態正在復甦。

但遺憾的是,漸漸回暖的手感依舊無法持續太久,沒有能夠連貫成串,緊接着第三輪遭遇伊斯內爾,兩盤都沒有太多抵抗,草草輸球。

比起出局來說,兩盤都沒有能夠形成有效對抗纔是根結的所在,迪米特洛夫的復甦和德爾波特羅一樣,任重道遠。

這對情侶,同病相憐。

如此情形,高文看在眼裡,也不由唏噓感嘆,但他已經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力了,剩下的還是必須看他們自己的。

更何況,高文也有自己的比賽需要保持專注。

此次在邁阿密,因爲費德勒的退賽,於是,高文職業生涯首次位列二號種子,被分在了籤表下半區。

三號種子納達爾,也同樣在下半區,如果兩個人能夠順利一路晉級,那麼就將會師四強爭奪決賽席位。

首輪輪空之後,高文迎來了自己在邁阿密的首位對手——

安德烈-盧布列夫(Andrey-Rublev)。

這位對手的特別之處,在哪兒呢?

一個關鍵詞就已經足夠,1997年出生。

簡單來說,“95後”的又一位代表。

正如媒體密切關注的焦點所述,1990年以後出生的一代,正在全面搶班奪權,對四巨頭髮起強有力的衝擊;但是,他們還沒有來得及登頂大滿貫冠軍也沒有來得及登頂世界第一,1995年以後出生的全新年輕人就已經陸陸續續冒頭。

根據ATP和WTA的官方規定,男子球員年滿十六歲之後、女子球員年滿十四歲之後,就可以轉入職業。

以前,年齡限制還要更低,比如張德培在1987年轉入職業賽場的時候,才年僅十五歲。

但後來,根據科學研究,在青少年球員身心尚未成熟的時候,過多參賽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職業傷害,ATP和WTA也各自出臺了年齡限制規則——

十四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球員,雖然能夠參加職業比賽,但考慮到年齡因素,所以全年參賽數量受到限制。

當然,這些限制是否“科學”,一直都存在爭議,儘管如此,各大網球組織依舊選擇堅守。

也就是說,今年的話,1999年出生的男子球員,如果競技水平已經達到標準,那麼他們就可以轉入職業了。

投入正式比賽。

正是因爲如此,1996年出生的梅德韋傑夫、1997年出生的小茲維列夫、1998年出生的西西帕斯等等等等,這些後來耳熟能詳的名字,現在都已經陸陸續續進入職業網壇。

其中,被譽爲“天才少年”的小茲維列夫是率先冒頭的,甚至比高文還要早了半年,他也成爲新新生代的首個代表。

盧布列夫,也同樣如此。

2017年,在美網職業生涯首次闖入大滿貫八強。

2019年,在辛辛那提直落兩盤擊敗費德勒,職業生涯首次擊敗巨頭球員。

2020年,賽季勝場數以及冠軍數最多,美網和法網闖入八強,年終排名首進世界前十。

毫無疑問,他就是“95後”年輕球員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員。

在遙遠的未來,當人們提起新生代球員的時候,“三小巨頭”小茲維列夫、西西帕斯、梅德韋傑夫無疑名聲最響,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也更加出色,贏得無數矚目,但事實上,盧布列夫的冒頭速度還要更快一些。

準確來說,僅次於小茲維列夫。

當西西帕斯和梅德韋傑夫都還在打挑戰賽的時候,盧布列夫就已經通過資格賽的考驗晉級大師賽正賽。

甚至,還以出色表現闖過首輪,晉級第二輪,贏得了對陣高排名球員的機會。

(本章完)

327 步步緊逼1286 酸臭氣息764 設身處地837 一瀉裡49 躋身主力1988 通往倫敦51 順風順水1214 閱讀理解892 拉開差距307 中心球場1118 天差地別1539 連鎖效應1082 沙漠玫瑰1298 揮汗如雨1444 作賊心虛81 鉛字報道1124 心理較量1633 本土希望17 棋局博弈1726 打破認知1181 親身體驗2035 強力迴應1919 抓馬時刻343 打破僵局599 短兵相接600 娛樂大衆360 腦力博弈904 動力滿分1646 灰飛煙滅1662 鏡像投影100 堅決果敢1826 一股韌勁1972 訓練質量415 受迫失誤1070 純粹喜悅701 情緒瑕疵1210 加減乘除1188 不同理解1363 夢寐以求843 蝴蝶翅膀1671 親臨現場321 膠着狀態54 穩步起航2062 青春風暴1257 暗潮涌動1987 條條大路330 歷史時刻1246 改日再戰19 僵持不下1675 保持專注212 刮目相看448 目光灼灼916 鮮明對比331 激情澎湃1327 標籤球員842 不勝魔咒987 情緒宣泄664 上手機會1701 全神貫注1432 命懸一線1685 毫無尿點945 一絲漣漪2003 氣質蛻變696 面對賽點651 你追我趕1874 輕鬆揭幕53 高歌猛進805 南部半球809 一個魔咒516 分秒必爭865 狗血王子1589 昂首闊步1833 深厚內功1390 立場對立1495 盛夏蟬鳴2086 冷血刺客172 冤家路窄696 面對賽點115 所謂德比2139 賽點時刻702 所謂強度2021 憋一口氣302 初次見面1624 脫帽致敬2041 狙擊反手1446 保守秘密2112 分之1638 雨水攪局754 迴歸純粹1757 瞬間發力1763 感交集823 抽籤儀式706 怦然心動1640 正面勝負1632 拐彎抹角842 不勝魔咒745 創意火花152 信任天平432 新聞狂潮1039 田忌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