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

王家數十口人一路西行途中,收了不少禮物,他們是一羣鄉農,分不清哪些是私人贈送、哪些是朝廷賞賜,總之開開心心地收下就是,元九鼎、張有才等人都看在眼裡,誰也沒有特別在意,更沒想過要告知皇帝一聲。

類似的事情實在太普通、太尋常,太后的家人若是一路受到冷落,纔是不可思議的怪事,而且那些送禮最大方的商人都很聰明,不會擡着大箱小箱直接送到王家人面前,而是到宿地拜訪,送些薄禮,然後悄悄遞上一張禮單,那上面的禮物全存在京城,靜候新主。

快到函谷關,送禮的商人們纔開始有意無意提到宗正卿韓稠,張有才一直陪在王家人身邊,聽到幾嘴,見皇帝與韓稠不滿,一下子想起此事。

外戚往往能夠獲得極大權勢,提前結交一下也算正常,可這些送禮的商人另有圖謀,卻不是元九鼎、張有才當時所能猜到的了。

韓孺子怒極反笑,屋內衆人各有所長,卻都不是他現在所需要之人,於是道:“不管怎樣,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元尚書,你去忙吧,迎親之功,朕會記在心上;喬萬夫,繼續盯着城內的商人,看看他們還有何舉動;金純忠,繼續細審聖軍師,再有消息,隨時來告知朕。”

幾人領命,陸續退下,張有才剛回來,還有點不太適應,等到人不多了,一臉困惑地問:“陛下,我是不是做錯什麼了?我應該將路上的見聞早點寫信告訴陛下的。”

韓孺子搖搖頭,“這件事與你無關,今天是太后省親之日,大家都應該高高興興的,你也去太后那邊吧,她可能需要你。”

“是,陛下。”張有才匆匆退出。

韓孺子又對王赫道:“看來不會再有刺客了,你們不用留在這裡,守好外面吧。”

王赫還想多留一會,韓孺子卻不給他爭辯的機會,揮手命他退下,王赫沒有辦法,帶着另一名侍衛退下。

屋子裡只剩皇帝與孟娥,兩人都不吱聲,韓孺子當她不存在,默默地思考,孟娥也不做任何勸慰。

不知過去多久,張有才悄悄進來,輕聲道:“陛下,宴席已經開始,陛下現在要過去嗎?”

“好。”韓孺子起身,走出房間。

外面的太監、宮女、侍衛早已排列整齊,簇擁着皇帝前往大廳。

廳內充滿了團聚的喜慶,在家人一點一滴的提示下,慈寧太后想起許多往事,提及母親的病逝,不禁又一次潸然淚下,衆人在禮官的示意下,馬上改說些有意思的事情。

宗正卿韓稠也以“家人”身份參加了宴席,如魚得水,沒人說話的時候,他講笑話,有人開口,他刻意引導,總之要讓太后滿意。

皇帝的到來令氣氛稍冷,韓孺子親自捧杯,先祝賀母親,次爲外公祝壽,最後遍祝所有親戚,捏了捏兩個小孩子的臉頰,誇他們可愛,將酒杯交給身邊的太監,向慈寧太后告辭。

韓孺子臨走時向皇后深深看了一眼,皇后微微一笑,表示一切都好,她很喜歡皇帝的這些親戚。

韓孺子回到倦侯府時已是傍晚,中書省今天沒有送來奏章,他也沒有催要,金純忠和喬萬夫都派人留下口信,沒有重要內容,最後一名刺客不肯束手就擒,已經被公差殺死。

雲夢澤的刺殺行動雷聲大雨點小,似乎就這麼結束了。

韓孺子沒吃東西,在書房裡坐了一會,派人傳召趙若素。

“朝廷的規矩與慣例呢?”韓孺子將韓稠的事情大致說了一遍,“對這種官員,朝廷可有應對之策?”

“必須拿到韓稠心懷叵測的證據。”

韓孺子笑道:“你還不明白嗎?韓稠早就想到這一點,所以他預做安排,幾個月來一直在暗中討好朕舅氏一家,臨近京城才慢慢顯露出來,對太后來說,一個如此盡心的大臣,怎麼真會與強盜勾結刺駕?朕若有萬一,韓稠的努力不就都打水漂了?可這正是韓稠的聰明之處,除了他自己,沒人能說清他的所作所爲究竟是兩邊觀望,還是如他自己所說只爲引蛇出洞。”

韓孺子拿不出證明韓稠有罪的直接證據,所以不想找母親做無意義的爭辯。

趙若素沉默片刻,說:“韓稠的‘引蛇出洞’之計有沒有可能是真心的?勾結強盜刺駕這種事畢竟有些古怪,成與不成,韓稠似乎都得不到多少好處。”

韓孺子已經想了許久,這時又想了一會,搖頭道:“不,韓稠絕非‘引蛇出洞’,如果刺客有成功的機會,他絕不會交出聖軍師。”

韓孺子的確拿不出證據,也用不着證據,他了解韓稠,知道這肯定不是一位忠誠的大臣,甚至對大楚也缺少忠誠,韓稠只忠於洛陽和自己的奢侈生活。

“果真如此的話,韓稠的計劃當中有一個漏洞。”趙若素說。

“嗯。”韓孺子召見趙若素,需要的正是這句話,到目前爲止,他還沒看出漏洞。

“陛下是大楚天子,陛下不喜者,終難出頭,陛下憎恨者,早晚都會被除掉。”

韓孺子剛想說自己不是這種皇帝,想想又閉上嘴,他起碼有這個權力。

趙若素繼續道:“韓稠費盡心機討好的是慈寧太后與王家,終究不能取信於陛下,絕非長久之計,相信他自己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他的長久之計是什麼?”

韓孺子恍然,他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其實憤怒異常,被困在局中,影響了判斷,非得需要趙若素的提醒,才能看清真相,“你說得沒錯,韓稠還有奸計,必然會有……你可有應對之策?”

“韓稠用的不是朝廷正規手段,微臣能看出一點破綻,但是無力應對。”趙若素實話實說,他心思縝密,若論出奇制勝,卻非他所長。

“在朕之前,也曾有皇帝被大臣這麼欺負嗎?”

趙若素一躬到地,起身道:“自太祖到武帝,幾乎每一朝都有大臣因爲謀逆而被誅殺,微臣不僅看過史書,還讀過當時的衆多公文,實話實說,這些人的謀逆原因非常令人費解,手段更是漏洞百出。微臣不明所以,只能說他們‘欺負’到皇帝頭上了。”

“可皇帝總是贏家。”

“必須是贏家。”

韓孺子笑了一聲,送走趙若素,叫來外面的太監,問道:“東海王還在嗎?”

“東海王已經回府了。”

韓孺子尋思片刻,“去召他來。”

太監領命退下,張有才和孟娥進來收拾房間,韓孺子道:“有才,你剛回來,去休息吧。”

“陛下,我在城外休息了三天,一點不累。”張有才搶着幹所有的活兒,幾乎不給孟娥留一點。

“景耀呢?”韓孺子突然想起這個太監。

張有才放下手裡的抹布,“早就回京了,陛下沒見到他嗎?”

景耀早已不是當初的中司監,他現在的地位太低了,又趕上倦侯府加強守衛,他沒法像張有才一樣直接來見皇帝。

“你去把景耀找來。”韓孺子說。

“是,陛下。”張有才匆匆離開。

孟娥將剩下的活兒做完,連靠牆的椅榻都鋪好了被褥。

韓孺子一肚子想法,必須對外說出一點,於是開口道:“洛陽的王堅火有一番話,對我頗有啓發。”

“嗯。”

“他說自己是泥潭中的人,我若想在泥潭中找點什麼,他可以代勞,我若想徹底除掉泥潭,他做不到,我只能另選他人。”

孟娥的反應還跟從前一樣慢,想了一會說:“我明白他的意思,說得倒是沒錯。”

“我的確另選了一個人,這個人與泥潭幾乎沒有瓜葛,值得信任,但我犯了一個錯誤,只選大將,不用猛將,偶爾我還是需要泥潭中的人。”

孟娥這回聽不太懂了,“陛下是要召回王堅火?”

韓孺子搖搖頭,“泥潭不只一座,泥潭裡的人也不只有王堅火一個。”

“嗯。”孟娥更聽不懂了。

“你前些天曾經夜出找你哥哥。”韓孺子突然改變話題。

“對。”

“京城這麼大,你肯定先選定目標再出去尋找的吧?”

“嗯,南城有一家齊魯會所,我哥哥偶爾會露出海上的口音,藏在那裡比較不受注意,還有幾家勾欄,也是關東人常去的地方。”

“勾欄?”韓孺子吃了一驚。

“沒什麼可意外的,外人想要躲避官府藏在京城,只能去寺觀、商會、勾欄、賭場這些地方棲身。”

“聖軍師藏在了宗正卿家裡。”

“他是特例,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大臣幫忙,而且他最後也被出賣了。”

韓孺子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孟娥居然去過勾欄這種地方,猶豫再三,沒有追問詳情。

景耀先到,雖是老宦,也壓抑不住被皇帝召見的興奮之情,韓孺子跟他聊了幾句,沒有問到具體事情。

沒過多久,東海王也來了,他在家已經準備休息,一聽說皇帝召見,立刻披衣趕來,騎馬跑得有些急,走進書房時臉上還有一些紅暈。

對付韓稠不能只靠朝廷規矩,韓孺子需要與其同樣奸詐的人,也就是王堅火所謂“泥潭中的人”。

孟娥悄悄退出書房,韓孺子道:“盡你們二人所能,助朕對付一個人。”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六十章 宮門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六章 衣帶詔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八十章 散心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