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對弈

第288章 對弈

下了這麼一夜的大雨,這會兒雨勢漸小,天色微亮,隱約倒是能夠看見田莊的大概模樣。

英王坐了車上,從窗內望去,只見呂安邦的田莊青瓦高牆,房屋伴水,良田無數,看起來堪比江南的富庶。

這呂安邦雖然是京城官宦人家的一個笑話,可這個莊子,倒是頗有幾分味道。英王心想,或許,是他兄長呂安國置下的莊子,也未可知。看這莊子,想來大同守備這幾年,日子過得十分富足吧。

一路上,英王想着呂安國在大同的事情,琢磨着如何收爲己用,又不被肅宗發現。他這個兄弟呂安邦,倒是個不錯的突破口。

這次呂家的田莊出了三四條人命,又被五城兵馬司的人給撞上了,連錦衣衛都插手了,事態已經十分嚴重了。

若是他們英王府這次能夠援之以手,說不定,可以賣呂安國一個人情。這事,還是回去問問顏元初吧,英王一邊琢磨,一邊想着自己手中已經掌握的勢力。

這些年裡面,英王幾乎沒在京城居住,常年在洛陽一帶活動。而他之所以去洛陽,就是因爲肅宗不放心洛陽的六皇弟賀鐸。六皇子雖然已經改姓爲賀,中毒之後又聾又啞,可他和五皇子當年,對肅宗可是十二分的不友好。

肅宗的母親鄧太后當年之所以被太宗選爲皇后,就是因爲她背後沒有實力,拿她做個傀儡,十分簡單好控制。若是選了有背景的妃子爲後,賀太后那一關就過不了。所以,太宗選了鄧氏,卻對他們母子並不怎麼用心。也正是因爲太宗的不用心,鄧太后才把兒子平安撫養長大。

可是,自古以來都有名正而言順的說法,鄧太后跟肅宗這個三皇子佔據了嫡出居長的位置,自然有人就會盯上他們。

反對賀皇貴妃一系的朝臣,就捧了鄧太后和肅宗母子做擋箭牌,說太宗皇帝有中宮皇后,有嫡出長子,立嫡立長,都該三皇子居先。

不管他們是真心誠意捧肅宗上位也好,還是利用肅宗母子的身份跟賀家對抗,總之,肅宗怎麼都沒法擺脫棋子的命運。而下棋的,正是他的父親太宗,對弈的一方,卻是太宗的嫡母賀太后。

所以,在跟賀家鬥智鬥勇這麼多年之後,肅宗對賀家的人,有一種風聲鶴唳的危機感。一聽說遠在洛陽的洛陽王,病情有所好轉了,肅宗在京城就吃不下飯,睡不着覺,非讓英王去洛陽盯着這個六皇子。

而英王,也從肅宗的這種風聲鶴唳的狀態中獲利了。

太宗的十三個皇子,在清算賀家之後,也所剩無幾了。有些折在賀家手裡,有些是賀家血脈留不得,也有些是誤傷,最後就剩了五個。

肅宗是三皇子,居長居嫡,最後得了天下。英王是最小的皇子,養母方太妃是鄧太后一系的人,自然跟着肅宗了。肅宗登基之後,英王就成了他最信任的兄弟。

其餘三個皇子,一個是賀皇貴妃所出的六皇子,中毒後又聾又啞,改姓爲賀,承了洛陽王的嗣。還有兩個,就是老好人福王,還有萬事不合作永遠臭屁臉的榮王。

對於福王和榮王這兩個兄弟,肅宗一向不怎麼信任,福王再怎麼笑,肅宗都覺得他不安好心,是個笑面虎。而榮王則是裡外一樣臭屁不合作,肅宗跟他兩看相厭,儘量不打照面。

有前朝大梁的例子再前,大楚一朝的封藩,一向十分謹慎。藩王若是有地有錢,手裡又有兵權,怎麼可能不生出異心。大家都是龍子龍孫,憑什麼他們不能做天子?所以,大梁就這麼滅國了。藩王爭鬥不休,被大楚的周家太祖撿了個大便宜。

大楚開國之後,太祖沒有封藩,到了太宗的時候,因爲太宗受制於嫡母賀太后,倒是封過幾個藩王。

只是賀太后一死,太宗開始清算賀家,順帶把這幾個藩王,也給擼了。雖然沒有撤藩,卻逼死了兩個老王爺,奪了他們手裡的兵權,順便還收了財稅方面的特權。

所以,到了肅宗一朝,他死活拖着不願意封藩,朝臣們的反對意見也不是很大。一方面,前朝的藩王之亂,已經是寫到史書上的禍國之根本了,讀書人都懂這個道理。

另一方面,大楚前面兩個皇帝,誰也不怎麼封藩,所以到了肅宗一朝,並無舊例可循。

所以,福王和榮王雖然盼着肅宗封藩,心裡卻沒什麼底氣。因此,宗人府缺個管事的王爺,福王聽說了,就半推半就地去了。他在皇親國戚裡面還有些人緣,倒是能替肅宗做些事情。

而福王又一向以老好人著稱,做起宗人府的事情,倒是得心應手的很。只是這樣一來,福王這一生,都沒有出京就藩的機會了。

所以,英王想出京城的時候,顏元初就跟他分析過了,若是想要名正言順地就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如果不是名正言順,那他就有三十六計,計計都能讓英王出京。

顏元初的話出口沒多久,洛陽的洛陽王就出事了,明明早已經中毒又聾又啞了,而今卻有好轉的跡象。

肅宗一着急,就讓英王這個剛滿十四歲的少年,替他出京查看去了。英王是肅宗自小看着長大的,雖然是兄弟,可英王的年紀和肅宗的太子一般大小。所以,肅宗提防誰,都不提防這個十三弟。

再加上,洛陽王名義上是外姓藩王,實際上卻是太宗皇帝的兒子,裡面的關係錯綜複雜,派外人去洛陽,實在有些不合適。

而英王既得肅宗信任,又是宗室之人,讓他去看着洛陽王,就等於是肅宗親自去看了,名正言順的很。

這些年裡,英王就在洛陽住着,肅宗爲了體面,給他在長安賜了宅子。朝裡朝外也有傳聞,說是肅宗有打算,讓英王在長安做個太平富貴的藩王。

可是英王自己心裡有數,他這個皇帝兄長,心胸可沒有那麼寬廣。所以,洛陽的事情告一個段落,英王就直奔京城,回宮跟肅宗報告一二。

(本章完)

第736章 姨娘第714章 投靠第780章第490章 涌泉第556章 側妃第333章 朱樓第931章 失蹤第558章 出逃第880章 反對第960章 鬧事第320章 落水第11章 竹君第449章 進宮第897章 人選第317章 真假第9章 復仇第183章 謝二第452章 眼光第964章 出家第869章 懷疑第938章 圈套第642章 勸說第570章 香葉第381章 試探第476章 出行第960章 鬧事第470章 醒來第793章 苦茶第187章 馮徵第481章 報恩第479章 救人第848章 同情第440章 青眉第519章 姐弟第83章 天敵第364章 春宴第647章 無情第556章 側妃第1020章 追捕第906章 反問第632章 滅口第262章 帝師第104章 湖心第613章 母后第116章 圖謀第122章 被逐第159章 元初第170章 告別第609章 解藥第403章 相見第495章 商量第1055章 逼近第867章 假山第710章 女兒第334章 舅兄第322章 左月第363章 掌嘴第202章 生辰第720章 舅舅第582章 舊案第465章 舅舅第754章 人言第81章 問罪第531章 姐妹第133章 思量第915章 愧疚第940章 意外第133章 思量第665章 直覺第722章 指責第959章 託孤第642章 勸說第572章 涼薄第1032章 傳話第479章 救人第86章 波瀾第657章 醉酒第653章 質問第909章 爲難第402章 買糧第741章 計算第952章 放棄第414章 面相第779章 相見第362章 灰心第189章 違和第835章 等待第466章 原委第1015章 水路第61章 書信第893章 風向第920章 相請第798章 祖母第5章 裂痕第130章 失敗第998章 馮雲第531章 姐妹第117章 試探第864章 家宴第745章 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