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枯井

第264章 枯井

第二次地動很快就過去了,正如欽天監的監正高守謙說的那樣,這次一點兒也不厲害。只是有第一次的教訓在前,地面稍微一動,宮裡的人都紛紛跑出了宮殿。

鄧太后一早就從高守謙那裡得知,這次的地動,還有第三次。只是這第三次,可能是今夜子時,也可能是明日夜裡。至於強度,只會更小,所以,鄧太后倒是不怎麼擔心,只讓黃敏學扶着自己,又回了寢宮休息。

只是,鄧太后在寢宮裡剛睡到亥時初刻,卻被外面的說話聲給吵醒了。

鄧太后睜眼一看,門口站着黃敏學,而黃敏學的邊上,卻站着尚宮局的尚宮蘇雲華。

蘇雲華是女官首領,就想魏明是內侍總領一樣,管着大半個後宮的事情。若不是萬不得已,這個時辰,蘇雲華一定不會來永壽宮。

鄧太后管着後宮的事情,這會兒既然已經被吵醒了,自然就打算過問一下了。黃敏學趕緊服侍鄧太后起身,披衣服攏被子熱湯水,一氣呵成。

蘇雲華見鄧太后被自己給吵醒了,頗爲內疚,跪了地上請罪,“這般紛擾吵鬧,請太后恕罪!”

“你都來了,還是先跟哀家說說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鄧太后的性子不急躁,管理後宮的手腕雖然比不上她的婆婆賀太后,可她這麼慢條斯理的模樣,看在下人眼裡,總覺得她城府頗深,喜怒不形於色。

蘇雲華平靜了一下,斟酌了一下,挑了最合適的話開口了,“太后,您記得春禧殿西側的那口井嗎?”

按理說,蘇雲華這話問的有些突兀。這後宮裡面,少說也有幾百口井,堂堂一個太后,如何知道哪個具體的井呢。

只是,這春禧殿就在慈寧宮附近,修繕慈寧宮的時候,鄧太后帶着蘇雲華,還親自去查看過進度。當時,大家就在附近的春禧殿休息落腳,用了些茶水。

宮裡的水井雖然很多,可飲水,卻全是宮外山泉的水。這宮裡的井水,除去灑掃衛生之用,就是用來走水的時候滅火。

當時鄧太后就注意到,這春禧殿的西側有個枯井,被草木掩埋,又塌去大半。若是維修,只怕費時更加費力。所以,鄧太后乾脆就吩咐黃敏學,跟宮裡的工匠們說一聲,徹底掩埋了這口枯井。

時隔不久,蘇雲華這麼一問,鄧太后自然就反應過來了,問,“那口井怎麼了?”

蘇雲華猶豫了半刻,心想,宮人和內侍總說,半夜聽見那口井裡有什麼異樣的聲音。這種話,她也實在難以啓齒,若是說給太后聽,嚇着她了,自己可吃罪不起。

所以,蘇雲華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決定略過這些鬼神之說。

“春禧殿西側的那口枯井,本來已經被掩埋了,”蘇雲華很簡單地說,“可是這次地動,把這口井,又給震出來了。”

“哦,那就再埋一次吧。”鄧太后有些不明白,不就是再埋一次的事情嘛,這個蘇雲華到底是怎麼做事的。爲了這麼點小事,大半夜地來永壽宮,還把她給鬧醒了。

“太后,這……”蘇雲華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實話實說了,“那口井有些古怪,本來早就是枯井了,今天地動過後,卻開始有水了。”

“不就是有水了嘛,那就不用埋了,找人修一修吧。”鄧太后仍舊不明白,爲什麼蘇雲華非得來永壽宮跟她報告此事。地下水脈錯綜複雜,有些枯井,經過地動,說不定就有水了,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啊。

“奴婢說的不是很準確,”蘇雲華糾正道,“那個井裡面的水,看起來卻是紅色的……”

“什麼?”鄧太后這會兒倒是清醒了,先是正旦大雪,接着是潘知遠請辭,之後就沒一件事情順利過了。地動,再是枯井有水,這水的顏色還是紅色的,怎麼看,都是妖異之相啊。

“快,快去終南山請國師回京!”鄧太后已經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了,迭聲喊人去請潘知遠了。

這後宮原是前朝大梁的後宮,裡面的許多東西,周家雖然佔了人家的地盤,可具體如何,並不清楚。

鄧太后在後宮這麼多年,對許多地方,也不敢輕易涉足。現在枯井有水,還是紅色,怎麼看都不吉利的很。

黃敏學得了鄧太后的懿旨,趕緊安排人手,快馬加鞭趕去終南山,務必要請潘知遠回京主持事務。

突然,鄧太后又想起了了,“孫神仙,孫神仙還在京城嗎?”

正旦那天,潘知遠請辭,鄧太后就派了福王等人,去朝天宮請他不要離開京城,留下來輔佐肅宗。可是,潘知遠一早就去了終南山,可他的師傅孫道隱卻在朝天宮裡。鄧太后一直想去見見孫道隱,卻沒找到機會。這會兒地動頻繁,還有枯井怪事,鄧太后馬上就想到孫道隱了。

“太后,”黃敏學回道,“孫神仙已經離去,具體何時離去,怎麼離去,並沒有人看見。只是這會兒的朝天宮裡面,只有國師的四個徒弟在那裡主持事務。”

“國師的徒弟,”鄧太后突然想起裡面一個比較面熟的,就問,“那個面白又留鬍子的是誰?”

這個面白長鬚的,正是潘知遠的二弟子陳飛龍。鄧太后之所以記得他,一則是因爲陳飛龍一直負責人事接待,鄧太后看過幾次,覺得眼熟。二則,是因爲陳飛龍的樣貌,和黃敏學有些相似。若是去了鬍鬚,倒是有八分相像。

“那是國師的二弟子,陳飛龍。”黃敏學答道。潘知遠的四個弟子,跟宮裡內侍,還有宮人和女官的關係,都十分親近。黃敏學又是永壽宮裡的首領太監,衆人對他,就更是巴結的厲害了。

“國師回京之前,就讓這個陳飛龍進宮一趟,”鄧太后想了想,不提這個詭異的枯井,只說,“讓他進宮做場法事,這場地動這麼突然,京城的百姓,怕是死傷不少。”

說着,鄧太后還嘆了一口氣,似乎很是爲無辜的百姓難受。其實,若是她真有些替百姓考慮,一早就可以跟肅宗通下氣。她這個母親說的話,肅宗總會看重幾分。有則備之無則防之,說不定就能救下許多百姓的性命。

(本章完)

第450章 刁難第106章 情敵第806章 姐姐第976章 取捨第94章 報恩第56章 丁嵐第188章 姚氏第1002章 添妝第688章 打算第508章 豆娘第277章 徇私第98章 說客第1026章 風雨第601章 靈堂第557章 出京第89章 開解第832章 青眉第518章 自救第513章 據婚第436章 反常第137章 子孫第1009章 字條第142章 繼母第5章 裂痕第797章 祝華第764章 蜜桔第565章 說笑第867章 假山第890章第977章 勸阻第777章 存心第352章 不服第426章 御史第570章 香葉第615章 報復第120章 壽宴第665章 直覺第121章 詆譭第991章 路上第256章 信任第1013章 急事第505章 出城第596章 軟肋第309章 對手第525章 報信第639章 家人第324章 舊恨第198章 華堂第596章 軟肋第155章 龍川第544章 護衛第413章 潘繡第520章 偶遇第79章 熱鬧第288章 對弈第169章 師父第949章 怒火第466章 原委第899章 回話第549章 提親第42章 小姨第837章 新娘第316章 上進第752章 攔阻第128章 栽贓第673章 請帖第893章 風向第512章 聯手第712章 金印第326章 追查第741章 計算第579章 明斷第834章 請帖第558章 出逃第487章 小人第649章 炫耀第685章 貴妃第468章 緣起第627章 安寧第702章 流言第394章 放棄第99章 父親第472章 小心第975章 勸說第432章 太醫第522章 吃醋第894章 依附第650章 不平第74章 謊話第155章 龍川第701章 連累第716章 演技第658章 閨秀第141章 國師第64章 鄧潔第415章 懷疑第563章 找人第180章 周玟第349章 探病第712章 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