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美名

第258章 美名

人家皇帝修繕慈寧宮,是爲了對母親盡孝。可是肅宗修繕慈寧宮,還這麼火急火燎的,卻是爲了奪去鄧太后手中的權力。

不管怎麼說,鄧太后手裡掌握着御馬監的權力,對肅宗來說,都是件如坐鍼氈的事情。萬一鄧家想造反呢,萬一鄧太后被孃家人矇騙了呢,萬一自己的兒子也起了反心呢。

肅宗好容易熬死了衆多兄弟,扳倒了賀皇貴妃一系,得了父親太宗的認可,才得了這個皇位。肅宗怎麼都不可能允許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能威脅到他的皇位。

所以,肅宗派了自己的心腹劉芳,帶着內官監上下人等,忙了快一年,專門修繕慈寧宮,力求盡善盡美,讓鄧太后樂不思蜀,不再幹涉他的朝政。

畢竟,他們母子也是相依爲命一起熬出來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肅宗並不願意跟母親爲難。而他的這點兒心思,也被鄧太后吃的死死的。

鄧太后知道,自己的兒子心軟的很,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做出很決絕的事情。只是,無論是誰坐到了皇帝這個位置上,心都會變的很冷很硬。可惜這一點,眼下的鄧太后,還沒有發覺。

鄧家原是陽和衛的一個千戶,管着些士卒,卻算不上正兒八經的武將。自從鄧太后嫁到了周家,鄧家就很積極地綁定在周家的這條大船上了。

無論周家做什麼,鄧家都無條件跟從。就這麼着,鄧家從一個小小的千戶,成了大楚朝的承恩公府。公侯伯子男,鄧家一下子就站在了爵位的最高點上。家裡又出了兩個皇后,風頭一時無二。

只是,自古皇家的姻親關係,最是不易說清楚。外戚幹權,甚至像王莽那樣篡位的,也不在少數。所以,除去防備自己的皇家兄弟親戚,皇帝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權力,旁落到皇后的孃家。

所以,皇后孃家承恩公府的爵位雖然很高,可是他們在朝裡朝外,都沒什麼實權,更不用說,軍政方面的大事了。

都說要學什麼東西,就要從最好的老師那裡學習。而鄧太后就有個非常出色的老師,賀太后。賀太后跟她的兄弟賀智不一樣,她完全繼承了父親賀顯的野心和手段。

民間甚至有傳說,說賀顯之所以失敗,在皇位爭奪戰中輸給了女婿,就是因爲他的寶貝女兒賀太后作祟。

畢竟,對賀太后來說,若是她父親賀顯登基稱帝了,她不過是個公主。可若是她的丈夫登基稱帝了,她就是天下最尊貴的皇后了。

是當皇后還是當公主,這個選項就十分容易。若是做了公主,她的後代,就不過是皇親國戚的旁枝末節。若是做了皇后,她的子孫將世世代代都是帝王后裔。

所以,坊間都流傳這麼一個謠言,都說賀顯是栽在女兒的手裡。或許,是女兒跟女婿合謀,算計了老丈人賀顯。

當然,這麼多年之後,具體經過如何,並沒有人知曉了。

鄧太后自然也聽過類似的說法,只是,賀太后從孃家奪權的事情,跟鄧太后的情況有些不一樣。鄧太后得勢之後,恨不得把自己的侄子兄弟全部安排到重要位置上去。若是肅宗不答應,她還一哭二鬧三上吊地來上一場。

肅宗不堪其擾,只得答應了鄧太后。畢竟,鄧家不僅是他的外家,還是他妻子鄧皇后的孃家。後宮裡面,總不能讓皇后太過於勢單力薄了吧。這樣的話,日後太子登基,也會埋下禍根。

在肅宗的默認之下,鄧太后把宮裡的侍衛軍力,全部換成了他們鄧家的人。不是鄧家的部下,就是鄧家的子孫,而御馬監裡的太監,也都是鄧太后一手提拔上來的。

雖然鄧太后當權不久,可她這麼大手筆地四處塞人,倒是也很引人注目。朝臣曾經爲此上過摺子,卻被肅宗用孝心的理由打發了回去。

肅宗當時剛登基,對鄧太后還有些孝心,雖然他的心裡,還是不認可這樣的事情。可是爲了至純至孝的美名,肅宗根本就沒看清全局,隨便就反駁了朝臣的摺子。

爲此,事後肅宗不知道有多後悔。只是他這個當皇帝的已經表態了,又是盡孝這麼大的帽子扣下來了,哪個不懂事的朝臣,會爲了這麼些事情反駁皇帝啊。

鄧太后塞人,倒是沒塞到軍隊裡面去。畢竟,鄧家的權勢一向不大,就算想塞,也沒有門路。反而是宮裡這些侍衛,鄧太后就能做主。一時間,宮裡的侍衛和御馬監,全是鄧家的人了。

朝臣們雖然覺得怪異,可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人家母子都高高興興的,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不好去添亂啊。

後宮是不能幹政,可是鄧太后插手的,也只是家務事,後宮的安全而已。肅宗也默認了,看來是沒什麼問題了。所以,即使有皇親國戚和百官心裡嘀咕,卻也沒有人那麼不識時務,非要上個摺子批評。

肅宗等了很久,就是沒等到朝臣抨擊鄧太后攬權的摺子,心裡不知道後悔成啥樣了。只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肅宗只得嚥下自己釀的苦果。

當然,肅宗也不會坐以待斃,他派了劉芳去修繕慈寧宮,又讓朝中的心腹官員,到處鼓吹自己至純至孝。反正這個名聲已經在他頭上了,不利用多浪費啊。

只是劉芳接了這個活計,卻不是什麼輕鬆差事。自從劉芳去慈寧宮,負責起修繕一事,隔三差五就要被御馬監的人爲難幾次。不是說車馬不能從這個門進,就是磚瓦土木今日不宜,或者,直接就說今日這裡嚴防,不能進出。

御馬監就這麼處處爲難劉芳,劉芳自然也會跟肅宗哭訴。爲了面子上的那點孝心美名,肅宗也不好直說。

可是劉芳是自小跟着肅宗長大的,對他的心思,如何不了若指掌。所以,肅宗不方便說的話,劉芳哭着哭着,就給說出來了,左右離不開,太后年紀大了,該頤養天年了。

(本章完)

第63章 初一第971章 攔截第467章 家人第352章 不服第149章 得救第490章 涌泉第342章 白霧第74章 謊話第713章 故人第864章 家宴第24章 開脫第489章 訪客第419章 着急第929章 勸說第729章 性格第109章 外家第921章 開門第574章 無夢第810章 前路第682章 相思第765章 香味第977章 勸阻第304章 生病第705章 討要第631章 指路第375章 回京第590章 卷軸第468章 緣起第105章 早膳第942章 救助第635章 榮園第140章 曇花第816章 親事第518章 自救第442章 出事第169章 師父第977章 勸阻第872章 舊主第955章 顏面第4章 仁義第508章 豆娘第961章 耳光第777章 存心第563章 找人第443章 捱打第573章 殺意第950章 德妃第1048章 質問第609章 解藥第1029章 生母第66章 英王第884章 開解第132章 離開第791章 早膳第441章 太子第881章 定局第801章 局勢第871章 夜話第692章 讓步第384章 拱火第10章 負心第540章 八卦第594章 真假第971章 攔截第572章 涼薄第700章 歡顏第12章 賜婚第215章 師門第867章 假山第169章 師父第515章 惡人第961章 耳光第1024章 撤退第601章 靈堂第910章 維護第906章 反問第920章 相請第878章 過繼第144章 弟子第42章 小姨第568章 舊夢第488章 雨夜第963章 偷聽第721章 捧殺第895章 丹桂第367章 背叛第343章 宴請第840章 送親第282章 寒食第211章 緋聞第844章 疑惑第604章 人言第474章 閒話第358章 春雨第733章 施曠第94章 報恩第594章 真假第1027章 擔心第675章 不滿第110章 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