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沅芷

第172章 沅芷

謝石安的眼裡,有些詫異。好端端的,二皇子和他的生母劉嬪,幹嘛跪到儲秀宮的門口。

劉嬪是肅宗潛邸時候的舊人,估計,比鄧皇后進門的時間都早。肅宗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這個劉嬪所出,當年的寵愛,自然非比尋常。

只是人心易變,歡情更似紙薄。劉嬪性子溫婉,剛服侍肅宗的時候,肅宗還是個不受寵的三皇子。雖然嫡出,卻處處被賀皇貴妃所出的五皇子和六皇子擠兌。連太子之位,都不知道能否輪得到他。

因此,肅宗當時的性子,也很隱忍。比起其他花枝招展的侍妾,他對溫順柔和的劉嬪更爲青睞。

只是沒多久,鄧皇后也進了肅宗的潛邸。鄧皇后是大家閨秀,又有個皇后姑母爲榜樣,做事非常端莊卻沒趣味。因此,肅宗去劉嬪那裡,反而比去鄧皇后那裡來的更加頻繁。

鄧皇后小產了一次,劉嬪卻順利生下了肅宗的庶長子。之後,劉嬪寵愛不衰,又生下了二皇子。

可以說,鄧皇后對全府所有侍妾側室的仇恨,都比不過對劉嬪一個人的仇恨。

等側妃鄭氏生下三皇子了,鄧皇后纔有了身孕,之後生了四皇子,也就是現在的太子。

太子前面三個庶出的皇子,有兩個都是劉嬪所生,按理,肅宗登基的時候,劉嬪也能混個妃位。就算她出身比不上幾位側妃,可在皇室最看重的子嗣方面,她居功至偉。

只是,肅宗立爲太子之後,太宗的身子越發不行,就讓肅宗監國。之後,肅宗回府的時間越發少了,沉溺在溫柔鄉的時間,自然也少了。

這樣一來,府裡事務就徹底落到了鄧皇后的手裡。也不知道鄧皇后做了什麼,劉嬪所出的兩個皇子,齊齊落水,等救上來的時候,長子已經溺水而亡,就剩了個次子。這事,鄧皇后做的並不周全,很多人心生懷疑。倒是宮裡的鄧太后發話,把這事給壓了下去,她可不願意,外姓的女子坐了後宮的皇后之位。

只是,這樣一來,鄧太后手裡,也就有了鄧皇后的把柄。劉嬪沒了長子,心裡如何不恨。

只是鄧太后派出去的人,實在有些本事,教了鄧皇后一把。讓她在肅宗面前只做委屈狀,逼的溫婉柔和的劉嬪不停地發癲。

一來二去,肅宗也膩了劉嬪,他做了太子,新人如花似玉不停地進府,對這個劉嬪,就沒了過去的恩愛。

等太宗駕崩,肅宗繼位的時候,劉嬪膝下只有一子,出身又不高貴,更沒了肅宗的青眼,日後再無受寵的機會。所以,最後就封了個嬪位,住在了御花園附近的麗景軒。

這會兒看他們母子兩人跪在儲秀宮的門口,謝石安琢磨着,應該是劉嬪母子得罪儲秀宮裡的那位了。

肅宗眼下只有三妃,德妃是工部尚書鄭韜的女兒,她進潛邸做側妃的時候,鄭韜還只是一個工部侍郎。德妃性子溫和,住了東邊的鐘粹宮,育有三皇子和二公主。

賢妃是鎮國公謝克定的小女兒,也是謝石安的小姑姑。賢妃去年剛進宮,眼下才剛剛有了身孕,住在東邊的承幹宮。

賢妃進宮,也算是肅宗給鎮國公府力挺他上位的回報。只是以後,賢妃卻成了肅宗的人質,用來轄制鎮國公府。

另外一個妃子,就是住在儲秀宮的淑妃。淑妃是安定侯沈允的女兒,沈允在勳貴裡面,算是文武全才的能人,尤其擅長撈錢算賬,現在還做了肅宗一朝的戶部尚書。

淑妃是勳貴人家出身,父親又極會賺錢,自小的日子就過的十分舒坦。她進肅宗的王府,也給肅宗帶了許多賺錢的路子。

所以,就算淑妃的性子嬌蠻了一些,肅宗也不會冷落了她。肅宗一登基,就封了她做四妃之一的淑妃,膝下,也有一個九歲的五皇子。

劉嬪母子跪在淑妃的儲秀宮外,估計,就是劉嬪的二皇子,得罪了淑妃母子。否則,宮裡還有什麼理由,讓一個皇子下跪。

謝石安打量了幾眼劉嬪母子,卻見他們目不斜視,似乎完全沒看見他和黃公公兩人。黃公公也裝作沒看見,帶了謝石安徑直往永壽宮去了。謝石安知道,這宮裡的事,絕對不能多嘴,看見的,也只能當做沒看見。

可是,謝石安卻也知道,這劉嬪所出的二皇子,日後將淑妃所出的五皇子,壓的死死的。只能說,今日因,明日果,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不過話再說回來,這後宮的女子和皇子,又有哪個是簡單的。就拿劉嬪來說,如是沒有一點兒心機,如何在王府順利生下撫養兩個皇子。只不過,是技不如人,被鄧皇后謀害了長子。而鄧皇后呢,也是技不如人,把柄落到了姑母手裡,不得不把後宮的權力,讓了出去。

黃公公見謝石安不多看,也不多問,心裡十分滿意。這宮裡的事,看見了,都得裝作沒看見。若是謝三郎開口問了,他還得給個答覆,多少麻煩。

兩人進了永壽宮,一路就被引到鄧太后跟前了。鄧太后摟了個六七歲的女娃,邊上又坐了幾個五十來歲的老封君。一個,是撫養英王的方太妃,一個,是承恩公的夫人,鄧太后的嫂子。還有幾個,估計也是太宗一朝的老太妃了。

“謝石安見過太后,”謝石安行了大禮,鄧太后就笑着讓人扶他起來了。

“沅芷,”鄧太后招呼方太妃,她們是姨表姐妹,婚前住的不遠。太宗娶了鄧太后,又看上她孃家的表妹,後來得勢,就納了方太妃爲二房。

只是方太妃遠沒鄧太后運氣,太宗登基之後,方太妃孃家人貪墨被流放,之後就沒了助力,無子無女,完全依靠鄧太后了。

“璟兒回京老說謝三郎這樣,謝三郎那樣,”方太妃笑,“如今我倒要細細看看,這謝三郎到底是哪裡那麼好,讓我們璟兒掛在嘴上。”

時光對方太妃有些偏愛,雖然已經四十多歲,卻舉止端莊,面容祥和。看起來,比鄧太后更像富貴鄉里的人。

(本章完)

第467章 家人第292章 春燕第141章 國師第419章 着急第891章 追查第457章 猜測第14章 祖母第654章 鬧劇第231章 重逢第556章 側妃第800章 家人第500章 討價第283章 夜雨第264章 枯井第799章 姐弟第208章 心結第683章 先生第1009章 字條第617章 讓步第985章 舊事第455章 吃虧第59章 無視第319章 南夕第490章 涌泉第962章 遇見第501章 變臉第646章 請帖第645章 喬遷第918章 浮生第187章 馮徵第158章 梨月第849章 訪客第407章 出事第1026章 風雨第47章 趕人第784章 被困第576章 公堂第279章 野心第158章 梨月第58章 服軟第589章 照舊第5章 裂痕第945章 消息第65章 鄧家第803章 盤算第1023章 偷襲第746章 偏見第259章 地動第1033章 動靜第400章 面熟第768章 盯梢第233章 塵網第749章 駙馬第484章 暗香第714章 投靠第842章 嚴氏第98章 說客第935章 楚白第800章 家人第8章 入獄第151章 舊地第78章 救人第325章 痛快第850章 包袱第56章 丁嵐第379章 好奇第287章 回京第111章 流言第992章 秘密第192章 親家第69章 簪子第113章 黑手第709章 父親第594章 真假第872章 舊主第152章 前朝第704章 打算第902章 家風第464章 相逢第693章 慌張第461章 夜色第876章 無視第36章 嫡長第300章 母親第905章 偷聽第706章 和好第1048章 質問第579章 明斷第167章 寧國第90章 出行第435章 送馬第206章 救贖第683章 先生第644章 羽衣第417章 遠嫁第716章 演技第843章 姐妹第97章 端午第460章 歸一第539章 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