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爭執

肅宗身邊的幾個大太監,王清遠進宮之初,就聽人說過許多次。

司禮監的掌印魏明,據說是鄧太后送到肅宗身邊的,此後魏明伴着肅宗長大,只對皇上忠心耿耿。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宋保和內官監的劉芳,這兩人倒是肅宗年少的時候自己挑選的,也因爲這一層關係,宋保和劉芳兩人,跟魏明之間,頗有幾分爭搶之意。

看來,他們父子今晚,真的是撞見了開國以來最大的意外。肅宗身邊的三個大太監,齊齊都集中到了欽安殿。

“哼,”肅宗只是冷哼了一聲,並沒有接劉芳的話。

劉芳自小陪着肅宗長大,情誼自不必說,而他的個性,又是一個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的人。在上位者看來,這樣的人愛憎分明,個性鮮明,所以素日裡,肅宗對劉芳過界的言行,多有寬容。

肅宗哼這麼一下,已經足夠劉芳接着往下說了。

“要不是皇上英明神武,”劉芳說道,“吩咐了承光門熄燈,他們也不會往南邊去了。”

王清遠心想,這都被兒子逼宮了,往南還是不往南,還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嘛?

果不其然,很多人也是這麼想的,只是肅宗眼下還沒反應過來,劉芳的幾句話,也算是給他挽回了一點尊嚴。這個晚上,先是太子逼宮,從南邊過關斬將,暢通無阻地進了宮城。再是五皇子,年紀輕輕,就仗着背後有個做計相的外祖父,也敢進宮。

肅宗自己也是皇子出身,五皇子這種行徑,在他看來,跟逼宮無異。無論事後,五皇子是說自己來幫肅宗,還是來對抗太子,肅宗心中,早已經給五皇子記下了一筆,趁亂起兵逼宮,不信不義,不孝不悌之人。

眼見着五皇子帶人衝破了北邊的神武門,也進了皇宮,肅宗就讓人熄了承光門的燈。只留了南北向小長街的燈。五皇子的人馬進了宮,也沒多想,順着燈光的指引,就直接往南而去了。

實際上,熄了燈的承光門後面,赫然就是肅宗藏身的欽安殿。而肅宗的親信侍衛,也收起了刀光劍影,隱藏了身形。

這個冬日的深夜,還很長很長。他們只能先等着,等到不得不出手的時候。

眼下,還不是時候。

五皇子自小跟着母親淑妃,就在儲秀宮長大。他雖然知道,北邊的東西五所,是內侍和宮人們的住處,卻也沒怎麼用心。衝破北門,他一心就想着先往儲秀宮去。太子逼宮,他母親淑妃所在的儲秀宮,也不安全。

只是,他外祖父的人,卻一心只往幹清宮去。而帶隊的,卻是東城指揮使沈全。沈全是計相沈允的族弟,深知如何做,才符合沈家的最大利益。如今太子逼宮,他們沈家的皇子也入宮,若是一着不慎,別說是救駕,只怕最後被安一個逼宮的罪名,都是難保的。而今這般關鍵的時刻,哪裡能夠兒女情長,婦人之仁,記掛什麼淑妃呢。

淑妃是沈家女兒,在這後宮中位高權重,她必定有自保的方法。更何況,太子逼宮,手中就那麼點人馬,自然要儘快見到肅宗,哪裡分得開人手,去管淑妃什麼事情。

只是,五皇子畢竟年輕,雖然已經開府成婚,卻仍舊擔心母親,執意要去儲秀宮,先見見淑妃。沈全跟族兄沈允完全不同,他自小在軍中長大,一向是個粗人,如何懂得怎麼勸服一個錦衣玉食長大的皇子。三言兩語,就被五皇子氣的說不出話來了。

好在五皇子的手下,也有頭腦清楚的,出來勸說了一下,五皇子纔沒有當下問責沈全。

沈全心裡憋着一口氣,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他們沈家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皇子有皇子,何必參合太子逼宮這件破事。他們沈家,有的時間,等着肅宗老去,換他們沈家的皇子上位。

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爲這個機緣實在是太巧合了,沈家想着搏一搏,說不定早點拿到下任太子的位置,所以才起兵進宮。

按理說,肅宗正當年,身強力壯,軍政全抓了手中,底下的皇子們,絕對不敢有異心。只是,太子實在是被逼的沒有退路了,所以纔有了逼宮一出。

本來,得知太子有反心,計相沈允只是微微一笑,只覺得太子自尋死路,並沒有動作。

可是得知太子拿到了蕭家的虎符,沈允的想法馬上變了。不管蕭家是真心假意,只要太子拿到蕭家虎符了,蕭家在太子這條破船上就下不去了。既然如此,蕭家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跟着太子逼宮到底。蕭家這些年在京城和三邊的實力,別人或許不清楚,可是管着天下錢糧的沈允,卻是十分清楚的。若是太子運氣再好那麼一點,今夜的逼宮,最後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啊。

爲了截斷太子的後路,沈家也打算進場博上一博。

若是肅宗和太子兩虎相鬥,互有損傷,他們沈家五皇子進宮,以救駕之名,行逼宮之實,拿穩了新太子的位置,甚至,直接送了肅宗做太上皇,也無不可。

若是太子勢弱,沈家也可以借救駕之名,全身而退。若是太子勢強,他們沈家,也可以作爲反對弒父太子的第一人,此後藉此打出旗號,名正言順做了正統第一人的位置。

至於其他幾位皇子,最出挑的三皇子,卻是德妃所出,只有一個清貴出身的大學士外祖父,手下沒有一兵一卒,無法出戰。

沈允畢竟是半個兵家出身,遇到混亂的時節,深知時機稍縱即逝,立馬安排了族弟帶着五皇子進宮,自己在家坐鎮。

誰想,剛進了宮門,外孫五皇子就和沈全爭執了起來,爲的,就是去不去儲秀宮的事情。

按理說,五皇子已經封王,王府裡總有幾個頭腦清楚的長史。可是,淑妃過於溺愛兒子,五皇子府中的幾位長史幕僚,全是淑妃一手安排的。在他們眼裡,淑妃這個正頭主子的安危,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五皇子跟沈全爭執之時,他府中的人一句話都不勸,只一心一意想着先去儲秀宮。

第231章 重逢第270章 周鐸第191章 丁峰第963章 偷聽第253章 巧合第403章 相見第601章 靈堂第223章 除夕第79章 熱鬧第631章 指路第1004章 爭奪第918章 浮生第449章 進宮第466章 原委第741章 計算第443章 捱打第366章 憤怒第199章 錯誤第1058章 阻攔第720章 舅舅第266章 設醮第692章 讓步第786章 爭奪第657章 醉酒第591章 身世第767章 疑惑第24章 開脫第333章 朱樓第972章 入局第804章 拜訪第665章 直覺第327章 後怕第801章 局勢第989章 心事第754章 人言第325章 痛快第270章 周鐸第567章 閒話第485章 圍攻第909章 爲難第803章 盤算第906章 反問第732章 兄弟第513章 據婚第397章 勸誡第748章 明瑟第895章 丹桂第670章 悔意第720章 舅舅第993章 煩惱第858章 邀請第655章 出府第989章 心事第1020章 追捕第736章 姨娘第722章 指責第854章第200章 阿文第141章 國師第321章 小蓮第764章 蜜桔第658章 閨秀第317章 真假第247章 福王第516章 吝嗇第1042章 起火第271章 洛陽第266章 設醮第805章 主僕第65章 鄧家第570章 香葉第365章 小心第736章 姨娘第536章 中意第504章 驚訝第273章 利刃第274章 碼頭第337章 埋怨第381章 試探第666章 偏心第953章 不甘第119章 好友第945章 消息第38章 糖球第258章 美名第324章 舊恨第905章 偷聽第918章 浮生第649章 炫耀第308章 如意第135章 長兄第83章 天敵第924章 求救第86章 波瀾第28章 同夥第974章 清場第63章 初一第259章 地動第299章 失火第27章 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