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國

進了縣城的大門,不要說這個遠道而來,毫無見識的小廝,就是柳管事也瞠目結舌之餘,擡手掠去額角的兩滴晶瑩汗珠,吐出口氣,半是疑惑,半是讚歎地道:“……將來老了,帶着我婆娘在這安家,便是老子娘也不會說什麼故土難離。”

難離個屁,能活在這等地處,沒有腿只用爬的,也樂意爬過來。

左右的屋舍都是青磚綠瓦,看起來整齊又漂亮。

街道更是寬闊,大塊的青石壘砌而成,平平整整,絕不別處的雜亂,看起來特別乾淨。

時不時能看到樹下襬放着長椅,椅子邊擱置石桌石凳,桌上還有刻畫的棋盤。

柳管事一行人彷彿能看得到,盛夏晚秋,茶餘飯後,閒來無事的老人領着兒孫,坐在樹下乘涼,下棋聊天,豈不悠哉?

今天城內更是特別,打眼看去,到處是鮮花,街市兩側,青磚綠瓦的房屋上都裝飾了無數綵帶,地上擺放了許多桌案,上面擱着着酒水和各種各樣的吃食。

不少穿着墨色鎧甲的士兵們站在一邊分發食物,這些人個個紅光滿面,喜氣洋洋。

進城的行人和商隊都因爲這氣氛嚇了一跳,也不自覺就接了吃食,心情變得快活起來。

柳管事四下張望,感嘆道:“真是……哪裡能想得到呢?”

他們商隊往來這條線也有十幾年的光陰,往時出入懷止縣城,都要過五關斬六將,可真是不容易。

首先城門就如攔路虎,不交足了銀子,帶的貨物就別想安安全全地運到地方。

這還是他們商隊人脈廣,各種打點比較到位,換了別的小商人,不血本無歸就算好。

做生意是真難,尤其是出遠門,他們以前行商,貨物折損在一半以下,心裡就比較滿意,要是能有七八成的貨順利易手,絕對該去拜佛還願。

一路上惡吏盤剝,土匪打劫,可能遭遇的危險太多,稍不注意,便是血本無歸。

直到最近,海王佔了大半江山,他們這些商人的日子才漸漸好過。

做生意要交稅又如何?

交了稅在海王殿下的地盤上那就是一路暢通無阻,尤其是走海路,甚至有戰船保駕護航,光是路上節省下來的銀錢,可就比那點稅款不知道多出多少倍去。

柳管事出了貨,高高興興地去衙門把稅交了,轉眼看見其他外地來的商人一窩蜂似的衝去城東的大賣場,也趕緊搶着去佔位置。

大賣場裡有從船島引入的貨物,那樣樣緊俏,不趕緊搶,一準搶不到。

結果一到大賣場前,柳管事心裡登時拔涼拔涼的,人太多,人山人海,密密麻麻。

“怎麼這麼多人?”

“你不知道?”

旁邊同樣排隊的,膀大腰圓一壯漢笑道,“大賣場內的貨物,無論是精鹽還是白糖,或者農具,廚具,絲綢花布,還是精美的琉璃器皿,從今天開始,持續三天,全部七折銷售。”

柳管事愕然:“真的?爲什麼?”

後面一眨眼的工夫又排了幾個人,其中一個笑道:“你管爲什麼?別管是海王殿下心血來潮,還是什麼生日節日,或者別的什麼緣故,咱們能拿到便宜貨纔是正經。”

船島出來的貨物本來就物美價廉,唯一的缺點就是產量不算大,而且優先供應船島上的百姓,還有不少合作伙伴等着拿貨,最後再分出一部分,送到投了海王的諸縣城,送到縣城的部分,還要有一半以上供應給本縣的百姓。

剩下的,他們這些天南海北跑商的商人們才能拿走,總之,分到手裡確實很少。

可是雖然少,但只要能拿貨,運出去就絕對不愁銷路,而且大賺。

一時柳管事也顧不得琢磨別的,連忙招呼商隊的人過來,盤算自家有多少銀子,左近能借到多少,儘可能地調撥銀子過來。

機會難得,失之可惜。

一直等到正午過了,他們一行人才排到前面,柳管事臉上一喜,剛走上前,就聽到不遠處傳來一聲轟鳴,轉頭一看,只見城門口的方向,半邊天忽然被染成一片紅色。

他心中一驚,那一片紅中,五顏六色的煙花爆開,將整個天空都鍍上了奇妙的色彩。

左右站着,身穿墨色鎧甲的守門兵士,忽然齊齊轉頭,向南方看過去,手中長刀出鞘,向前四十五度高高舉起,齊聲高呼:“陛下萬歲!”

咦?

陛下?

柳管事一時回不過神,旁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家,踉蹌了兩步,跪地不起,高聲呼道:“難道,難道海王殿下,正式稱帝建國了?”

整個祁縣都被無數歡呼聲淹沒。

好些老百姓自動自發地跪地,一下接一下地磕頭,周圍的兵士們看了都有些不知所措。

畢竟,他們本身從一開始接受訓練,就被要求,一跪天地,二跪烈士,人是不能跪。

但陛下是不是應該跪一跪?

柳管事呆了呆,心裡卻不自禁有點複雜,他到底是大周人,遇見這等事,心中其實有點五味雜陳,可真要說,海王殿下稱帝建國不好,他又絕對說不出來,還不能不承認,其實他私心裡,好像也盼着這一日。

也有些老邁的,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老人家,暗地裡發愁,看不清楚前路,可總的來說,到底是開心的人更多些。

這就很難得。

世態人情複雜多變,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可能所有人都歡喜。

方若華覺得她建國,自己獲取的新地盤上,只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擁護,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很憂懼,也就很好。

做事總是難,想要不難,只有不做事,方若華其實也不確定她這一次能做到什麼地步,更不確定,她就是做了一番事業,在自己走後,後世子孫能不能貫徹她的意志。

可其實也無所謂。

她來到這裡,憑着自己的心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至於她離開以後,那就只能全看後人如何。

二月十九,晴,萬里無雲。

方若華在南安城正中心,原來的南安郡王王府西臨,新建成的,頗富麗堂皇的辦公樓前高臺上,伸手將一把刀,還有一冊巨大的,金箔鑲嵌的華夏國律法大全,高高舉起。

無數士兵高聲長呼:“今日,我主登基爲帝,建國華夏,從即日起,吾等必將傾盡全力,收復中原全境,解救萬千黎民。”

華夏立國的消息,傳入五湖四海,連續三個晝夜,但凡是船島控制範圍內的州縣內,無論是真的,還是假裝的,所有人都表現得興奮不已。

無數百姓呼朋喚友,攜妻帶子,徹夜狂歡,無數人季節稱讚……當然,也有無數人哀痛欲絕,破口大罵。

洛州府的金杏花,就一聽見那什麼海王,居然登基稱帝了,還建了什麼華夏國,就嚇得渾身發抖,縮頭一回家,就趕緊把自己存了大半輩子的家底拿出來,仔細數了數。

她不大識字,不過小時候父親教她識數,到是能算得清錢。

一共是四兩二錢銀子,還有兩串銅錢。

還有兩根銀簪子,一個金耳環。

“大柱,翠兒,你們兩個趕緊的,給我過來,快點。”

“娘,您這是做什麼?”

大柱領着媳婦,連衣服都沒有穿好,就急匆匆衝入自家老孃的門,一眼就看到他老孃把連他碰一下,都要捱打的木頭箱子翻出來,愣了愣,就伸手去摸老孃的腦門,涼颼颼的,還有汗,不像病了的樣。

“別鬧,快幫我收拾東西。”

大柱稀裡糊塗地就幫他娘一塊翻箱倒櫃,把家裡值錢的物件蒐羅在一處。

他是金杏花的兒子,長得人高馬大,國字臉,濃眉大眼,屬於那種特別好的相貌,就是腦子略一根筋些,不是傻,只是不太聰明而已,平日裡也看不怎麼出來,還能讓人說一聲老實。

“你偷偷去找老黃,把咱家的大件都給當了,死當,把錢拿回來。”

金杏花琢磨了琢磨,也不顧自家兒會不會被矇騙,先把重物換成銀錢要緊。

而且老黃跟他們家做了七八年的鄰居,經營的當鋪也不是特別黑心,大差不離的,能換點銀子是點銀子。

金大柱一向少根筋,也聽他老孃的話,應了一聲就要出去,到是翠兒連忙過去攔了人,苦笑:“娘,您這是作甚?要是家裡錢不湊手,拿夏日的衣裳去典當一下應急也就是了,像這大棉襖,大棉被,好好的料子,還新着呢,當了我們穿啥?”

再一看,連新打不久的那個架子牀,婆婆都要讓拿出去當,她就更着急,蹙眉道:“是不是家裡出了什麼事?”

金杏花往牀上一坐,嘆道:“事?事大了,外頭都在傳,那個佔了咱們洛州府的什麼海盜頭子,已經登基稱帝,你們知道不知道?”

一說起這事,翠兒也有點忐忑,輕輕點點頭。

十日前,洛州府被一羣‘土匪’佔了,不對,不能說是土匪,人家是海王座下的海龍軍。

洛州府距離京城已經近在咫尺,不說是天子腳下,卻也相差不遠,在這之前,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洛州人,還真沒想過有朝一日,洛州府竟會被人佔了去。

他們一開始都怕得厲害。

不過這夥子土匪的確不大一樣,不殺人不放火,佔了府衙,第一件事先清理了一批積年老衙役,處置了幾個在城裡民憤極大的惡人。

街面上的風氣登時爲之一清,反正別管這土匪是什麼心思,他們尋常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

第二件事就是大興土木,加固城牆,修築防禦工事,還修兵營,蓋房子。

翠兒擔心這些人要拉壯丁,嚇得她把丈夫拘在身邊,藏在家裡,連給秦老爺家做傢俱的事也辭去。

沒想到人家自己有什麼工程兵,幹活利索極了,進程很快,半點不擾民,而且吃得好。

翠兒一說,大柱咕咚一聲,吞了口口水,想起那天他偷偷跟着鄰居家的海子去幫人組裝投石車時,人家給他擱糙米飯上的紅燒肉。

那滋味,他一輩子就吃過這麼一回,那可是放了糖的,又甜又香。

想了想舊事,翠兒就道:“上面神仙打仗,您管什麼誰登基,誰稱帝,與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又有甚干係,要說打仗,我瞅着,到打不到我們頭上來,不用管它。”

不是翠兒心大,而是他們小老百姓,不心大也沒轍,看那幫土匪的架勢,明顯是要打仗,可打仗又如何?他們逃跑,能跑哪去?

家業都在洛州府,怎可能輕易扔掉?

再說,外頭兵荒馬亂的,到處打仗,他們就是逃出去,便能得了好?踏踏實實在家待着,誰坐天下,他們都是磕頭拜皇帝,納稅服役,當個順民,沒多大差別。

金杏花嗚一聲就哭出聲:“都怪那個死鬼,死了也給我們孤兒寡母的添麻煩,嗚嗚。”

“你們是不知道,大柱他爹,他不是一般人,他是宗室,姓趙的。”

翠兒一下子愣住。

公爹還在時,她只覺得公爹和一般人不大一樣,有好些臭毛病,又沒用,一個大男人全靠媳婦拋頭露面地做生意養活。

除了容貌,那人簡直一無是處。

現在卻說,他老人家還是宗室?

一個宗室子弟,到小小洛州府娶了個大字不是一個,出身獵戶家的女人爲妻,一天到晚地被媳婦數落沒用,居然還整日笑呵呵,全然不放在心上。

翠兒心中只覺不可思議。

“我看那什麼海王可不一般,秦老爺府上的教書先生,那個桑秀才不是說,人家海王都佔了半壁江山,是天降英主?”

“你公爹的身份不是秘密,左鄰右舍都知道,你們老孃我脾氣不好,朋友少,仇人多,萬一讓人告訴,告訴那些人,咱們一家子還不都得去死?”

翠兒被這麼一嚇唬,也沒了方寸,眼看着大柱就一趟趟去把家裡的大件都換成銀子,一家子商量着趁夜裡趕緊逃出城去。

至於出城之後會面對什麼,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總要先保住命再說。

第十四章 稿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編排 (兩章合一)第一百六十章 預選賽第三百零五章 痛哭第四百五十七章 個人崇拜第一百一十一章 親朋第二百二十一章 死亡 (兩章合一)第九百九十七章 讓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點眼熟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稀奇第五百五十章 抱大腿第八百一十二章 國家隊 (兩章合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尋常第七十章 唱戲要唱完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是第一次第三百九十章 顯擺第七百一十五章 開始 (兩章合一)第七百零七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真冤!第三百零七章 撞上第八百一十四章 圈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人物第三百六十九章 傻孩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學費第八百二十八章 試一試 (兩章合一)第八百四十七章 種靈 (兩章合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科學第四百章 絕代佳麗第六百五十七章 家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遺言(兩章合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戾氣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膽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靜第四百四十六章 職業習慣第七百七十五章 笑話 (兩章合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大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名聲第二百七十一章 緊張第七百六十五章 諷刺第八百七十五章 較量(兩章合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急行軍 (兩章合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唐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膽第七百二十五章 投誠第七百一十三章 罪過第九百二十五章 驕傲第六百六十六章 螻蟻 (兩章合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替嫁第八百九十七章 顏面(兩章合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該打第九百七十四章 能量第六百八十章 偏不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諂媚第六百八十章 偏不第八百六十章 荒唐第五百一十二章 民宗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仇恨第一百九十六章 統考第六百八十七章 自亂陣腳 (兩章合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威懾 (兩章合一)第六十一章 土地神的晚宴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江湖第一百四十五章 更美 (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顯露第九百九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忽悠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注第五百四十六章 戰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顯露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視第三十九章 教訓第七百三十九章 幻術第三百二十章 山河第二百五十五章 放榜第八百二十章 數學獎 (兩章合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化妝第九百四十章 殺青第十二章 怒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教導 (兩章合一)第一千零一章 江湖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片第五百三十四章 饋贈第三百六十章 孤男寡女第三十六章 害怕第三百五十章 男女主角的結局第七百三十四章 王者風範第五百零二章 狡猾第六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九十二章 淳樸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駭(兩章合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小聚第九百八十二章 養不熟第七百三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查問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太太(兩章合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考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糧第八百六十六章 風景獨好(兩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