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紕漏

正好,南安城首富許家的二奶奶,要給自己的丈夫尋一良妾。

許家最近這一年,在南安城很是有名,街頭巷尾人人議論,許家的二奶奶忽然喜歡給丈夫納妾,今年一年,逢年過節要納妾,一月納個好幾回,至今擡回去十一個小妾,良妾到還是第一個。

南安城裡老百姓們紛紛感嘆,私下裡不禁調侃:“這也就是今朝,換了前朝,二奶奶就是賢惠,以二老爺的身份地位,也尋不到正經的妾。”

當下大周朝的規矩,不禁止納妾,富貴人家尋個良民爲妾沒多大問題。

但是換到前朝,不是官宦人家,只能四十歲之後無子,纔可有一妾,當然,私底下養些女人在家裡充妾使喚,到無人計較。

二奶奶相中了方大妹。

方大妹本該一頂青色的小轎子,讓人擡到了許家,給二老爺當小妾。

沒想到,許家老太太見了方大妹的畫像,她身邊的嬤嬤最會相面,說方大妹是好生養的命,竟然動了心思,明媒正娶地許給了家裡的好六。

這一下子可是喜從天降。

畢竟就是當妾,因着許家日子過得富貴,方大妹也沒有多少不樂意。

這年頭,普通人生活艱難,方大妹的家境也不算赤貧,可平日裡也只能吃個三四分飽。

可能的話,任何一個姑娘都會想有風骨,有氣度,奈何人要是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每個冬天都要發愁會不會不幸熬不過去,那是真硬氣不起來。

許家這樣的大戶,南安城首富之家,往日可是小門小戶絕對不敢高攀的,如今做成了這門親,方家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方大妹就這麼嫁給了許家六爺,過了半年的好日子,可是沒想到,就在半年後,南安城的南安郡王,因助太子謀逆被遞解進京,皇帝大怒,牽連甚廣。

許家和南安郡王關係十分親密。

想一想也明白,許家是南安城首富,南安城又是南安郡王的封地,這買賣要做得起來,日子過得風光,又怎麼可能不巴結王爺。

當下這世道,再是鉅商,再是豪富,那也是權貴人家的錢袋子。

以往許家藉助王爺的勢,風光無限,如今,自是跟着落難。

家財被抄沒,全族十六歲以上的男丁盡數斬首示衆,下人發賣。

幸虧許家人還算厚道,提前發現不好,連忙遣散了妻妾,方大妹在南安城好歹也是有孃家可以依靠,也可被孃家接了回去。

只是,她這半年來,吃飽喝足過上了好日子,哪裡又肯回去過難捱的困苦生涯。

何況如今家裡弟弟娶了親,是弟媳婦當家做主,對於她這個大姑子頗看不過眼。

在家裡過了幾個月,怎麼也不習慣。

她習慣不了日日天不亮就起牀幹活磨豆腐,習慣不了沒有人伺候,還得照顧一家老小的飲食起居,更是不能習慣每天吃粗糧,還吃不飽。

不光不習慣,她連飯都吃不下去。

正好,有一行商路過,看起來富裕,路上時間長,有心納一妾回家。

經過許家好吃好喝地供養,方大妹看起來細皮嫩肉,比尋常拋頭露面的女孩子們鮮亮,商人一眼便相中。

方大妹就不顧家裡人的反對,竟執意嫁了自己。

從此,一生遠離故土,和衆多與她一樣遭遇的女人一般,不死不活地混了下去。

那之後很多年過去,內有亂匪,外有強敵,東北蠻族進犯,朝中文盛武衰,再加上奸相把持朝政。

太子因謀逆被誅殺,皇帝再未曾立太子,以至於端王和齊王爭奪皇位,大周朝也一度有傾塌的危險。

一亂就亂了十餘年,老百姓們艱難求生,直到新帝登基日子才太平些。

登基爲帝的這一個,既不是太子,也不是齊王,而是陛下流落在外的皇子,豫王。

本來誰登基都和他們這些升斗小民們沒關係,可是有一年,皇帝南巡,途經南安,方大妹跪在人羣中也有幸瞻仰聖顏。

只這一眼,她就如遭晴天霹靂。

那是趙易寒!

她曾經的未婚夫,小時候時常見到的小玩伴。

從那之後,方大妹就渾渾噩噩,拼命蒐集新皇的各種消息。

雖說她地位低,不可能知道多少隱秘,可老百姓們對皇帝家的八卦本來就很關心。

這個皇帝的經歷也很新奇,感興趣的人也更多,加上皇帝並無多少隱瞞的意思,很快他的出身來歷就天下人皆知。

八卦有云——當年老皇帝在世時,獨寵貴妃言氏,言氏乃是將門虎女,父親爲鎮國大將軍,長留王言軻,言子輿。

言軻戰功赫赫,當時在朝中文武心中威望極高,永寧三年,二月,朝中卻發生了一起大案。

有東北郭家村的一老一少兩個人,敲響了登聞鼓,受了三十杖,狀告長留王殺良冒功,且私藏鐵礦,金礦,意圖謀逆。

老皇帝震怒,命手下繡衣御史王仲元詳查,證據確鑿。

三月,皇帝下旨,言家上下,三百二十一口人,斬首示衆,言貴妃當時已經身懷六甲,氣怒之下早產,產下了一個男嬰。

皇帝遷怒言貴妃,連貴妃生產也無人理會,言貴妃到底是受寵多年,在宮中也有自己的人脈,便吩咐身邊的宮女吳英帶着孩子逃出宮去,從此隱姓埋名,過普通人的生活。

只是後來查出,言大將軍謀逆之事,純屬奸相,李瑾,李瑞卿爲報私仇栽贓陷害。

言將軍平反,皇后所出的皇子已經出落得十分優秀,還憑自己的力量爲官一方。

總之,嫡出的小皇子就是天命所歸,合該他當這個皇帝。

方大妹聽說了這一切,日日後悔,又是多年勞碌,憂思成疾,很快就病死了。

等她帶着滿腔說不出來的不甘願閉上眼,再一睜眼,竟然又回到她十四歲。

與趙易寒的婚事已然退掉。

許家下了聘,她的人卻是還沒被嫁進註定沉船的地方。

方大妹心情激盪之下,藉着上街採買的機會,偷偷跑去找趙易寒,哭訴自己不願意當許家的媳婦。

他不能早成親也沒什麼,自己真心願意等他,十年二十年都等。

只道許家老六根本是個紈絝,聽說動輒打罵屋裡的丫鬟,要是嫁給許家,她就直接抹脖子不活了。

趙易寒不是狠心之人,與方大妹自幼相識,小戶人家不講究什麼男女大防,兩個人算是常常見面,愛情肯定說不上,感情確實有。

想了想,明知道不應該,還是一咬牙,拿了自己賺的錢,去求方大妹她爹,幫着大妹還了聘禮,他願意再出些銀錢,作爲嫁妝,希望方老爹另外給方大妹選一個人家。

雖說許家是大戶,可齊大非偶,這門親也不一定就真的特別好。

許家想娶妻,只有別人上趕着找的,不缺一個方大妹,到也沒怎麼爲難他們。

方老爹那好歹是方大妹她親爹,雖然心裡覺得自己再也不能給女兒找另一門好親,可現在女兒尋死覓活不同意,不要說白得些趙易寒給的嫁妝,就是沒有,他也只能嘆氣,回過頭另給女兒找一門親事。

趙易寒和這個當爹的想得不錯,問題是,方大妹一門心思只想嫁給趙易寒,將來好做皇后。

她想起那日新帝攜着皇后的手,溫柔呵護的模樣,一顆心就彷彿要化了似的,時不時幻想自己做了皇后,住在那麼大的皇宮裡面,和皇帝有多麼恩愛,要享受何等的榮華富貴。

趙易寒卻是認認真真拒絕了她。

其實他本身無所謂娶親不娶親,本來也沒開竅,但是家裡人卻不知爲何不怎麼同意,既然已經退了婚,他就不好再耽誤方大妹。

方大妹卻是一意孤行,癡癡守着不肯另外嫁人,連她爹看不過眼,給她另外說了門親,她都尋死覓活非要等趙易寒不可。

一年又一年,趙家舉族搬遷到鄉下,離開混亂的南安城,方大妹收拾了個小包袱,就扔下家人匆忙跟了去。

她糾纏得厲害,趙易寒沒辦法,只好讓自家爹認了她當乾女兒。

方大妹就看着趙易寒打擊海寇,追回朝廷運送邊疆的軍餉,得到縣令的看重,被推薦給縣裡教諭爲弟子,一路青雲直上。

看着這個男人當了官,知道自己的身世,幫言將軍平反,恢復了身份,登基爲帝。

可是這一路上,這個男人沒有多看自己一眼,處處向着不知從哪裡來的表妹,就因爲那個表妹學富五車,能文能武,有謀略,能幫他!

趙易寒登基,就娶了表妹爲妻,冊立爲皇后。

那一天,方大妹痛哭失聲。

接下來數年,她用盡各種辦法想要對付皇后,別人卻只當她是個挺不懂事的小東西,並不把她放在心上。

她實在不懂,自己爲什麼會失敗,只因身邊的人都勸她,說皇帝愛重皇后也是應該,是皇后一路扶持幫襯,輔助皇帝走到今天,他們是患難夫妻,自然恩愛。

方大妹只覺得,要是自己也能輔助他,幫他的忙,那她也能做皇后。

沉浸在沮喪和無助中,方大妹病逝。

再一睜眼,居然又一次,重生了。

方若華:“……”

這位原主,這個方大妹,也未免太過得天獨厚。

不過,老天爺似乎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她這次重生得晚了一些,人已經嫁進了許家,結果一氣之下,嗚呼哀哉,丟掉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寶貴生命。

方若華初初來時,方大妹的意識裡還充斥着這一次,她要輔助趙易寒爭奪天下。

第一次重生,她重生前只是個小門小戶出身的商戶丫頭,目光只在方寸之地,並不知外面的大事,想幫忙也無從幫起,可這一次不一樣。

她好歹已經讀了些詩書,還知道許多將來大放光彩的能人,現在這些人還不曾顯山露水,魚困淺灘,正該拉攏。

她也知道什麼人大奸若忠,知道未來很多很多事情,她肯定很有用,一定能讓陛下另眼相看。

方若華當即一口氣憋胸口,上不去,下不來,難受的要命。

這都重生兩回,竟還只想妻憑夫貴?自己努力立起來,活得好,比什麼不強?

知道未來,藉機想辦法在自己手裡攥些底牌,能讓自己能在這亂世中別身似浮萍,朝不保夕也是好的。

只能嘆一口氣,好吧,其實方大妹還挺有‘雄心壯志’,古代女子都想當皇后了,志氣還能不大?

方若華自己卻是沒心思給任何人當皇后。

坐在新房裡,聽着外面婆子們磨牙,方若華到是有心立即走人。

她一輩子恐怕也不會比現在還慘,莫名其妙嫁給別人的事,她絕對沒想過。

奈何剛一起身,就只覺頭重腳輕,身體虛弱的厲害,喘口氣都胸口悶痛,眼前一陣陣發黑,猛然一口氣提不上來,竟閉眼昏死過去。

昏倒之前隱約聽到婆子們的驚呼聲,方若華幽幽一嘆:幾個小時空下來,便是最艱難時,也順風順水,鮮少有不如意。

如今毫無防備,沒成想到忽然就出了紕漏。

方若華再一次醒過來,眨眨眼,從空茫茫的虛弱中回神,就聽耳邊有人驚喜道:“奶奶可算是醒了。”

那是小丫鬟,十一二歲的模樣,瓜子臉,眼睛比較小,但是並不難看,笑起來一眯眯眼,像個月牙,十分可愛。

方若華下意識也給了她一個微笑。

小丫鬟連忙端了水,小心翼翼地餵了她兩口,柔聲道:“快潤潤嗓子。”

半溫的水流入咽喉,嘴裡還有苦澀的藥味,裡面肯定有人蔘一類較名貴的藥。

不多時,外面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大夫進門,給她診了診脈,也只道:“身體虛耗,氣血不足,只能慢慢將養。”

不必老大夫說,方若華也發現自己可能有點麻煩,她的身體和漏勺一樣,無論是按照頌星師的法子吸取星芒,還是提取靈力,或者調動內氣,都無法持久。

方若華一咬牙,拿出僅剩的那點錢,買了兩顆溫補的十全大補丸。

宇宙商城最溫和也最好用的藥。

吃下去一顆之後,到是臉色登時紅潤,氣色好轉,可惜,只維持了十幾分鍾。

方若華:“……”

第四百四十五章 淘氣第九百四十八章 找抽第九百七十二章 巨獸第四百九十三章 護身符第五百五十九章 暴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戰爭第五百零九章 徒呼奈何第八百零二章 捕風捉影 (兩章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弱點第五百三十三章 某某的小嬌妻 (兩章合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想太多第七十九章 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點眼熟第八百二十三章 周小魚失蹤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祭祀第七百一十五章 開始 (兩章合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蘇第三百五十六章 解除危機第五百三十三章 某某的小嬌妻 (兩章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驚懼第一百六十章 預選賽第一百三十四章 差距大第九百四十二章 火災第七百九十一章 賣便宜了 (兩章合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秀恩愛第九百一十四章 變化(兩章合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追捕第二百三十一章 考問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襄陽第七百零七章 肺腑之言第三百六十二章 離婚第二百九十三章 野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觀不合第二百三十章 救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戾氣第五百九十一章 不容易第五百九十一章 不容易第六百九十七章 戲謔 (兩章合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遇仙 (兩章合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希望第三百一十章 人脈第三百七十九章 停職檢討第三百章第九百八十六章 後續第八百四十五章 誤會 (兩章合一)第九百三十三章 異能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數第十五章 生活第四百四十五章 淘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盤大棋 (兩章合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動搖第六百八十八章 示弱第五百八十一章 希望第八百二十五章 立功 (兩章合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警惕(加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萬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截胡第四百八十三章 魔怔第三百一十九章 見面第二十一章 暗潮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學第三百六十章 孤男寡女第三百四十六章 戾氣第九百八十六章 後續第六十一章 土地神的晚宴第九百一十六章 抄家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五百零七章 滋味第三百三十九章 卑鄙第三百五十一章 古鎮第九百六十六章 人情第五十四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養不熟第三百二十二章 美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家務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花第九百五十六章 俠氣第八百零六章 亂 (兩章合一)第二十四章 得意第八百七十九章第七十八章 大不同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後(兩章合一)第九百五十二章 裝備第二百五十章 良配第十五章 生活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毅力第一百零四章 無微不至第二百零八章 教做人第五百零二章 狡猾第九十九章 許默第五百二十四章 有進無出第九百九十九章 運勢不佳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墓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命數第六百二十五章 值得第七百五十一章 正義第八百五十五章 踏實(兩章合一)第八百零八章 明晰 (兩章合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