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縱橫捭闔(8)

他嘿嘿一笑,接着道:“只是那時候大帥坐擁兩千萬百姓,數千裡方圓土地,幾十萬帶甲將士,隔着黃河天險,咱們固然不能在平原上和他的騎兵爭勝,可是他想打敗咱們,又豈是那般容易?”

張守仁點頭道:“此言有理。我之所以不惜被人罵成叛賊,過江伐楚,也是看到這一步,不得已耳。”

關於這一點,兩人到是異口同聲,一起答道:“大帥弔民伐罪,以有道誅無道,革楚命,濟萬民,此是上應天心,下救黎首的大善之舉,安能以反叛視之?況且,一朝興,一朝亡,自古無不亡之國,大楚興,也是滅了南宋,難道能說太祖是叛賊不成?”

張守仁微微苦笑,心道:“太祖以如畫江山付我,卻知道我來爲難他子孫時,不知道是何想法。”

想到這裡,心中頗覺無趣,揮手道:“你們且退,我太過疲乏,要歇息了。”

兩人對視一眼,知道大帥爲難故主,心中尷尬自然難免。只是他們都是深沉狡詐之人,一心想的是功名利碌,現下主子如此得意,將來建立新朝,他們都是從龍鄖舊,開國功臣,就這一點來說,也非得力勸張守仁將滅楚一事進行到底不可。

有些時候,當一個人擁有了一個集團,讓這個集團爲他效力的時候,他也需得爲這個集團付出,回饋,並不是孑然一身時那般自由了。爲上位者的得意與無奈,亦是如此。

自這一日後,楚軍攻伐依舊,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除了仍下一堆堆的屍首外,別無辦法。唯有一次,王西平親自督師猛戰,以重木撞擊寨牆,逼的守軍開門力戰,兩軍纏鬥多時,方纔給守方的飛龍軍帶來不少的損傷,然而除了王西平的屬下外,其餘楚軍在攻擊時,總是缺乏決死的意志與狠勁,加上高密度的交戰,除了飛龍軍疲乏外,楚軍雖然是輪戰,卻也是難以支撐。

五日之後,在大楚平帝五年夏六月初十日,兩軍竟是停止交戰,互相收拾死去將士的屍體,加以焚燒掩埋,隨軍醫生加緊料理傷兵,輕者加以包裹敷藥,重者不免送往後方治療。

飛龍軍修補損壞的工事,楚軍竟也是不管不顧,只是在陣前叫罵,擂上一陣戰鼓,射上幾箭,便也做罷。

軍中中下層的軍官和士兵們尚且不知原故,只以爲楚軍疲乏,對方的將領們讓士卒休整,中級校官以上,心中卻是清楚明白,對方必定是接到了京師被圍的消息。

“平江失守,敵軍過吳江,陷秀州,得嘉興、桐鄉、海寧,過餘杭而不攻,偏師制之,近六萬賊軍竟致京師城下。幸虧城中將士機警,在賊兵前鋒不過距離城池裡許時,緊閉京師諸門,鳴鑼擊鼓,數萬禁軍將士甚至皇宮內的御林衛士,大內侍衛,甚至更夫、巡吏,各部使喚的僕人下人,亦是持兵上城,百姓也在城下鼓譟吶喊,這才擋住了敵人第一波的攻打。”

石重義額頭冷汗連連,面色鐵青,目視着帳內二十餘名各部兵馬使,放下手中的文書,慘然道:“也是虧的敵人爲了瞞住我們,輕兵繞道,什麼攻城器械也沒有帶,甚至餘杭稍加抵抗,便放棄不攻,這才這麼迅速就插到京師城下。若不是城內守將機警,現下京師已經陷落多時矣!”

他終於忍不住號啕大哭,泣道:“罪臣無能,差點害的陛下蒙塵,身陷敵手。宗廟不幸,居然生出我這樣的無能子孫。我有何面見太祖皇帝於地下!”

他拔出佩劍,猛然勒向自己脖間,又叫道:“不肖子孫,罪臣石重義自刎以射!”

幸虧他身邊的親兵早就看出他神色不對,一見他拔劍便猛然撲上,將他手中的佩劍搶將過來,扔在地下。饒是如此,因爲他動作太快,太猛,還是在脖間拉了一條細長的創痕,幾滴血珠溢將出來,駭人之極。

“大帥,兵戰不力,非大帥一人之過!”

“正是,是吾等無能,破敵乏術。”

“大帥千萬不可太過自責,敵人如此狡詐,非常人所能想象。”

諸將原本都是心高氣傲,這些天來,以幾倍敵軍的楚軍向着敵人攻擊,怎料卻是一點成效也沒有見到,飛龍軍輕鬆擋住了自己的攻勢,彷彿還行有餘力。一想到敵人陣中不過七萬餘人,就這樣輕鬆擋住自己的攻擊。當初大夥兒一力主戰,要以全師與敵決戰,大軍壓上攻擊敵陣時的狂妄,若是石重義依了衆議,果真如此,只怕這裡的楚軍早就潰敗多時了。

想到這裡,不免對這個持重謹慎的老將很是敬佩。現下京師危急,各人行止大亂,也需得這個老將壓住陣腳,不然只怕消息一旦走漏,就會全師潰敗。

只是他們安慰並不得法,石重義越是聽他們勸說,便越覺得自己太過無能,不及張守仁之萬一,自信崩潰後,只覺自己百無用處,活着也是無能爲力,他一邊聽着各人相勸,一邊只打定主意,一會稍有機會,還要揮劍自殺。

王西平在前幾日強攻敵營時,雖未受創,卻是太過傷神,自戰陣退下來後,已經休養了好幾天。此時病後初愈,滿紅潮紅,顯然是身體大虧,難以支持。

因見衆將相勸而不得法,便連咳幾聲,然後方道:“請諸位將軍暫歇,我有話講。”

他身爲禁軍第一軍的兵馬使,資歷深厚,很得衆望,此時如此一說,各人便立刻閉嘴。

就是石重義,卻也是迴轉頭來,要看他說些什麼。

“石帥,這書子上有沒有寫,京師現下的情形如何?”

“只是說到京師戒嚴,陛下甚至命諸王上城領軍。百官也需帶領僕衆協防,另外,便是令人趁着賊人沒有合圍時,潛逃出城,往南方各軍州提調勤王兵馬,也嚴令咱們不要在此耽擱,立刻回師援助京師。”

王西平臉上青白相加,只覺得心口發甜,胸口發悶。不禁想到:“大事休矣。”

只是卻並不敢露出慌張神色,只靜靜道:“石帥不必驚慌,其實事尚有可爲。”

石重義又喜又驚,忙道:“王將軍,我方寸已亂,請你爲我詳加贊畫。”

“大帥,適才你也言道,這夥敵人雖然有五六萬之多,卻是輕兵南下,連餘杭那樣的小城也不攻,顯然是沒有能力攻陷。我朝京師經過近百年的修葺,城池堅固高大,外有護城河環饒,別說是六萬沒有器械的敵人,就算是眼前的敵軍全至,再給他們器械,想攻陷京師,也絕非一時兩日可以完成。”

石重義眼前一亮,當下起身揮手,叫道:“不錯,很是有理。我適才只覺得京師必不可守,亂了方寸。其實京中尚有幾萬兵馬,並沒有到絕望之時!諸位將軍,這便隨我回撤,往援京城。”

諸將想想王西平的話確是有理,各人多半都是京城人氏,家小俱在,適才擔心害怕,均是沒有想到,六萬多沒有大量攻城器械的敵軍,絕無可能在短時間來攻陷大楚京師這樣的大城。聽得石重義吩咐,各人都道:“末將等遵令,這便下令回師,全軍南下,往救京師,護衛皇帝陛下。”

王西平卻不料自己的話有如此的效果,心中發急,忍不住咳了兩聲,只覺得嘴裡發甜,偷偷一看,卻是吐了幾口血出來。

他不敢讓人知道,急忙用巾帕擦了,藏在袖中。

卻是高聲道:“石帥,各位將軍,我的話還沒有說完。”

石重義已經對他很是敬服,當下忙道:“王將軍還有什麼妙計,還請道來。”

“大帥,諸位將軍。各位有沒有想過,敵軍明知道短期內攻不下京師,卻仍然以大軍偷偷南下,不顧身後有咱們的大軍,也不害怕身陷重圍,難以回師?”

一個將軍遲穎片刻,便答道:“敵軍統帥是那李天翔,飛龍軍中以善攻聞名。他此次率軍南下,轉戰幾近千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用計巧妙之處,心腸狠辣之處,統軍嚴密之處,都竟似不在那張守仁之下。我看,他們讓這李某領軍南下,一則是看能不能趁勢攻入我京師,一舉滅了我大楚。二來,如果奸計不能得逞,則領軍回師,斷絕我大軍糧道,阻我後援,然後前後夾擊,一舉將我大楚軍中精銳主力,滅亡於此,如此這般,他們兩軍會師,再去攻打京城,則可輕易破城。”

王西平咳了兩聲,答道:“確是如此。不過,他們想的輕鬆,卻未必能如此行事。我大楚養士百年,待士人不薄,境內城池,多不肯投降,打亂的軍人,還會歸於原部。他們越是深入,就越是困難。想斷絕我王朝與京城聯繫,殊非易事。是以咱們不必慌張,一則是京師必然得保,二來咱們也一定可以自保。”

石重義急道:“眼下不是說咱們的事,回京勤王要緊!”

“是,我說的正是此事。敵人一計連着一計,很是狠毒。大帥你有沒有想過,我軍突然開拔。全師南迴,而京師被圍一事也決計瞞不住人。到時候陣形變動,軍心動搖,我軍原本就不是飛龍軍的對手,好在敵人善攻,我軍善守,相峙於上經,必定無事。若是現下倉促間就拔營南下,只怕行不過百里,敵人追隨攻打,我軍必定潰敗四散,難以成軍!”

石重義原本以爲他還有什麼妙計可言,此時卻又說出這樣一番言語,令他氣沮。當下呆坐回椅上,良久之後,方問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以末將之見,回救京師也是必然。不若以半數十萬人先回京師,餘部在此與敵相峙。好在這麼多天過來,咱們的營盤也是穩固的很,雖然軍心不穩,敵人要攻過來,也是困難。如此這般,援兵可以回救京師,此地仍然是個相峙的局面,敵軍不管如何辣手狠毒,咱們只要穩住了,拖的時間越久,對咱們越是有利。”

石重義尚在思索,其餘諸將便已連聲責難,紛紛道:“京師危急,皇帝陛下有難,王將軍不思全力回救,卻是畏首畏尾,只願意以半數往救京師,莫不是心裡打定了什麼主意,要向那張某人賣好麼?”

更有人道:“聽說王將軍與逆首張某有着香火情,現下回頭投效,那張某人必定重用,加官進爵,指日可期。”

其實諸人都知道王西平不是貪圖富貴膽小怕事之人,只是當着此情此景,人心大亂,一語不合各人的心意,便已經吵嚷起來。

王西平眼前這些兵馬使尚且亂成如此,若是消息傳到諸軍時,還不知道亂成什麼模樣。他心中又是着急,又是擔憂,忍不住又中一口鮮血溢出嘴角。

這一回,卻是讓各人看的真切。衆人都知道他是心急國事,被激後方才如此,一時間心裡感愧,便再也不便做聲。

石重義眼見王西平如此,也知道他說的有些道理,全師開拔,軍心不穩之際,雖然人數衆多,但歷史上幾十萬大軍被幾萬人擊敗的事,比比皆是,楚軍雖然精強,但是苦戰這麼多天,也是疲乏之極,加上軍士大多是京城土人,家小俱在,心中憂急,敵人只要銜尾而追,卻也是當真危險。

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八卷 撫境安民(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十卷 縱橫捭闔(11)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二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八)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一卷 背嵬揚威(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二)解禁第一章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七)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九)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九)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一)第一卷鐵血襄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