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兵者詭道(七)

李天翔初時也被他這憨厚的臉孔,誠摯的語氣所打動。想到這人愛民如子,不惜自毀前程,甘願成爲反賊,也要相幫百姓,帶着自己屬下的兄弟,千山萬水,逃到此地。觀其行,聽其言,當真是個義薄雲天之士。一想到這人話裡的意思,所謂不便,不過是害怕暴露其形,朝廷找張守仁要人,則張守仁必定陷入兩難的境地,而突破楚軍阻擋,又偷過飛龍軍的防區,在這信州地界不久,就足以根據地形來判斷李天翔的落腳地,又根據下屬的報告,迅速制定了做戰計劃,這樣的人,豈能是他表面上展露出來的這般的仁德和沒有心機?

他微微冷笑,打量着張仲武,只覺對方的眼神並不閃爍,直視自己。雖然明知道對方圍困自己,又不肯動手,只是爲了讓飛龍軍的軍隊高層瞭解他的帶兵手腕和高超的謀略,而不是表面上所言的原因,卻總不能完全堅信自己的判斷。

嘆一口氣,李天翔將張仲武扶起,苦笑道:“不管如何,你找我算是找對了,也可算是找錯了人。”

見張仲武一臉的不解,李天翔歪一歪嘴,道:“這些身佩劍斧鐵牌的軍人,是我飛龍軍中專司軍法的軍人,直屬節度府管制。軍中不論何人,犯下軍法,都由軍正司下來捕人。”

這一番話說完,張仲武頓時瞭然。眼前這個將軍到確實是身居高位,只可惜,身陷囹圄,正是自身難保的時候。說找到了,就是他必定會向張守仁稟報此事,可以不必多生周折,說找錯了,就是這人眼下的境況如此,他的話未必有什麼好處,反而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禍事。

他心中一陣陣的光火,好不容易逮着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卻遇着這麼一個倒黴將軍。

心裡雖然懊惱,卻道:“原來如此。不過咱們只求魏王能夠收留,也不必在行動時引起地方官府的注意,鬧出軒然大波,引的南邊注意。除此,也別無他求,將軍境況如何,並不要緊。”

他微笑着又道:“況且我看將軍如此神勇,智計百出,魏王或許只是一時之怒,必定不會太過難爲將軍的。”

他若是說別的到也罷了,此時誇獎李天翔,卻着實令他惱火。當下也顧不得在研究這張仲武究竟如何,只令道:“既然你是實心投效,該當如何,我現下也做不了主。你且約束部下散開,就地歇息,能躲雨就躲一下。待到明早,隨我一起往穎州便是。”

張仲武微微一笑,躬身道:“我屬下的兄弟們什麼苦沒吃過,就讓他們在外面候着便是。”

李天翔眼皮一跳,也不做聲。

因爲局勢詭異,雖然身上一片,他卻是衣甲不解,只靠在火邊假寐。到是李文舟從容不迫,喚來隨從,取出乾淨衣袍換過,又令人將溼衣在火前烘乾收好,這才安然睡倒,鼾聲大做。

一夜無話,李天翔心中有事,睡不安穩,待迷迷糊糊看到一絲紅彤彤的光線,便舒腰長身而起。掃了一眼廟內的諸人,均是紅眼兔子一般,似睡非睡。他微微一笑,知道各人心裡害怕,並不能安睡。

再看李文舟身側,那張仲武黑鐵塔一樣的身軀倒臥在一堆乾草中,正是睡的香甜。李天翔當真是哭笑不得,自己一大羣人被此人攪的不能安睡,他到是若無其事,渾不將眼前的尷尬放在心中。

當下命人將他們盡數換起,略整衣袍,也不整治早飯,便決意立刻動身。那秦華也是心中着急,在這裡莫名其妙的耽擱一天,還有不少弟兄受了傷,回到穎州之後,也不求這次差使能夠被記功,但求無過便已滿足。

各人整治完畢,渡出廟外。因爲大雨初霽,空氣清新之極,再加上耀眼的朝陽冉冉升起,衆人均是覺得心曠神怡,昨夜的鬱悶與頹廢,一掃而空。

再放眼去看那些南來的流民和士兵,卻果如張仲武所言,就那麼隊列整齊的站了一夜,此時雖然不少人面露疲敝之色,張仲武只是一聲令下,衆人便立刻收拾停當,扔下那些木杆鋤頭等物,排成行軍隊列,準備跟着飛龍軍一起動身。

李天翔見對方治軍如此嚴整,心中也是敬服。那些職業軍人到也罷了,流民不過是烏合之衆,居然被他整治的如此聽話,這其中有着多少手腕,多少顆人頭落地,卻也是必不可免之事。

至此再無別話,由飛龍騎兵打頭,簇擁着李天翔在前,身後數千浩浩蕩蕩的南來逃軍與流民隊伍,穿州過縣,一路往穎州而去。

若不是秦華與李天翔等人的身份,那些南來軍人若是想接近穎州百里開外,也非得死戰不休,還得運氣絕佳才成。

及至穎州城外,眼見着灰色的城牆高聳入雲,敵樓上堅着魏字大旗,李天翔噓一口氣,向秦華問道:“聽說大帥曾有意遷王都於洛陽,諸位參軍和大將也都有此意,怎料竟未成行?”

秦華微微一笑,答道:“這樣的軍國大事,我不過是個小小校尉,怎能知道端底。將軍見了大帥,自行問過便是。”

得河南與山東全境後,飛龍軍下一步的動身,不問可知。現下潼關在蒙兀人手中,洛陽已經成爲距離潼關最近的大城。遷帥府王宮於洛,北可扼黃河之險,西向可叩潼關之險,加上名城要地,關隘險峻,就是舊朝遺留下來的王宮也比穎州那寒酸的帥府要華麗壯美許多,張守仁卻遲遲不肯搬遷,卻是不知是何用意。

見秦華並不肯說,李天翔似笑非笑,也不追問。以他罪將的身份,討論這樣敏感的話題,對方的回答,已經夠客氣了。

秦華見他神色,卻也有些黯然。一路上他跟隨這個赫赫有名的大將,只覺得對方雖然冷傲,卻是一個當真有本事,有擔當的好漢子。此時見對方神情如此,也頗覺遺憾。

當下訕訕道:“我曾聽人說起過,大帥雖然有意遷至洛陽,卻因爲城內很多皇宮舊苑,享樂遊玩之處甚多。大帥說,他搬進去住不好,不搬現成的,卻去再修帥府,卻更矯情。因着這一層顧慮,是以遲遲不肯搬離穎州。”

李天翔略一點頭,答道:“原來如此!”

他知道這秦華必定不會拿這些騙他,張守仁也必定有過這麼一段交待。只是以他的分析和判斷,不離穎州,卻絕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正在尋思間,卻見十餘騎的帥府親兵隊伍自城門疾馳而出,稍頃之間,便已到得自己身邊。

“大帥傳李天翔即刻到帥府相見。”

“是,末將遵令!”

李天翔在馬上躬身一禮,以示遵令。卻又聽那親兵頭目道:“登州刺史暫時入城至驛館安歇,大帥有空再見。那個張仲武,隨李天翔一起面見。”

李文舟拍馬向前,向李天翔笑道:“一路多蒙將軍照應,這一別不知何時再相見,唯願將軍受罰不重,再回山東,下官必定會登門拜見。”

自古廟一事後,李天翔對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文官,卻也有了敬重佩服之感,對方的見識膽略,竟並不在自己這個統兵大將之下。論起氣度修養,還在自己之上。此時重武不重文,大帥並不立時召見於他,也在意料之中。

當下他抱起雙拳,向李文舟鄭重道:“李大人言重。我在這穎州只怕要待一段時日,只要稍有可能,必定會到驛館拜會大人,坐而論道,談古說今,亦是人生樂事。”

他此時心情困頓,說的話卻也帶有一點暮氣。李文舟不免安慰幾句,然後方纔帶着從人離開。

李天翔眼見再無別話,便向那帥府親兵頭目道:“頭前領路,咱們這便去帥府。”

談吐之間,卻又彷彿可見此人孤高自傲,不可一世的舊日風範。那親兵看的一呆,忙答了一個是,當下打馬在前,引領着諸人往帥府而去。

這穎州風光景緻,李天翔當年見的多了,並不以爲怪。今次回來,只覺得樓房漸多,行人如潮,其餘酒樓茶樓之類,亦有增多。除此之外,街道越發寬闊齊整,路面也是潔淨之極。這穎州不愧是張守仁得到後精心治理的第一個州城,論起規模氣勢,只怕已經不在大楚京師之下了。

他尚且好些,那張仲武卻是第一回見着穎州城內的模樣氣勢。那些高樓磚牆,在形狀上與南方的樓房相似,卻是以燒製的磚石砌成,料想在堅固和防火上,比之木製樓居高明許多。(南宋時,中國人就建造了許多高樓。臨安城最高的酒樓,居然比皇宮還要高出許多。而宋朝皇宮建築,又是中國曆朝中最高的,宋人城市人口密度太大,不得以用高樓來解決民居困難,也導致經常有大火焚城,是當時的一大難題。)再有整齊的坊市,臉色紅潤,神情快活的市民穿梭其中,叫賣聲不絕於耳,當真是一副盛世景象。

放在南方的京師和建康、平江、泉州等大城,這穎州規模與人口與之相當,卻也並不出奇。奇就奇在,張仲武當年也曾數次進入中原,那種蕭條與衰敗,卻也是親歷親見,這五六年間,一個城市居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卻委實不得不教他嘖嘖稱奇。

至於城市規模之大,規劃之精妙,市政之合理,環境之整潔,卻不是他這個將軍可以立時領悟的。於他而言,只是覺得這穎州氣勢恢宏,令人愉悅罷了。

一路上走走看看,過不多時,就在穎州城中最中心也是最熱鬧的鬧市之旁,卻聽他身邊的一個親兵喝道:“兀那黑漢子,還在看什麼,到了。”

張仲武雖然是大楚指揮使,在飛龍軍中卻並無軍職。造反起事後,卻也並沒有穿着軍裝,那親兵並不知道他的身份,便以黑漢子相稱,卻也並不是有意侮辱。

張仲武聽得他呼喝,也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只是奇怪,帥府怎麼會建在這個喧鬧嘈雜之所。眼看帥府旁的居民若無其事,並不惶然如臨大賓的模樣,彷彿也並不如何畏懼張守仁的威名。要知道張守仁治世以嚴苛殘酷聞名,不但境內的百姓聞之膽寒,就是張仲武在南方時,也常聞其名。卻不知道這穎州城的居民,傍虎而眠,卻是絲毫不懼,到底是爲何故。

心中奇怪,卻見李天翔已經由帥府側門當先而入,他不敢怠慢,急忙也跟着進入。

待到了帥府之內,卻是任誰也不敢再騎馬,各人依次下馬,在帥府前的廣場右側等候。

張仲武放眼看去,只見三層二十七階的漢白玉石階上,釘子一般的站立着數十名衣甲鮮明的帥府親衛,種種衣着不一,品級不同的文官武將,奔走不暇,或是神情愉悅,或是沮喪,或是不安,或是興奮,表情不一,神色各異。偷眼去看,就是一路上鎮靜如常,並不以自己獲罪而不安的李天翔,也是面露一絲緊張之色。

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十卷 縱橫捭闔(5)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七)第六卷 劍指開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5)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四)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六卷 劍指開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八卷 撫境安民(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四)十卷 縱橫捭闔(10)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十一卷 天下一統(1)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