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品茶

就在如花想着心事的時候,紅蕊帶着一個十二、三歲的小道士將如花用來泡茶的用具都給搬來了。聽到這些響動,如花也回過神來,她請美人兒孃親與葉雲峻坐好後就開始了她的喝茶大業。

她先將手放在水裡仔細的洗淨,讓紅蕊將上好的銀霜炭放入煮水的紅泥小爐,再將一個特製的精緻銅爐注入山裡特有的泉水。就在她小心細緻的將所有的茶具燙過以後,隨着一陣腳步聲的響起,墨苓也將楚夫人請了過來。

隨着墨苓珊珊而來的是一個穿着青蓮色閃雲緞的三十來歲少婦,相貌還算出衆,只是眉眼間透着些許精明,讓她整個人都顯得有些銳利了。她身後跟着一個五十來歲的嬤嬤和一個十五、六歲的侍女十分自得的跟在墨苓身後,還時不時的停下腳步看一看四周的美景,好像只是平常出遊一點也不在意前面還有人在等着自己。

“楚夫人,請坐。”美人兒孃親見到客人來了,便與葉雲峻一同起身,微笑着請她入坐。

這位孃家姓鄭的楚夫人見到氣度不凡的美人兒孃親也回了個禮,就在一張空着的青石凳上坐下了。就在她坐下後,跟着她的嬤嬤卻似有話要說,不過她看到主子的神色還是忍住了。只是看了一眼佔着美人兒孃親下首的如花,臉色有些不大好看。

“見過表舅母。”葉雲峻十分有禮的朝鄭氏行了一禮,待鄭氏迴應後才重新坐了下來。

鄭氏看着一旁的如花笑道:“葉夫人,這位就是你那傳聞中的女公子吧。”

美人兒孃親笑了笑,對如花道:“花兒。快來見過表舅母。”

如花也十分端莊地朝鄭氏行了一禮:“如花見過表舅母。表舅母萬安。”

“快快免禮,都是自家親戚何須多禮呢。”鄭氏笑着將如花從頭到腳地看了一遍:“嘖嘖,瞧這小模樣,真是水靈啊。”

對鄭氏的話如花只是微笑不語,又繼續專心的擺弄起桌上的那些茶具。見新添的泉水又煮沸了,便開始衝起茶來。前世有個愛茶的朋友。如花跟着她也算是學過一些花式泡茶。在這山上地日子又這麼無聊,她便置辦了這套茶具,在平時沒事就和同愛茶道的師父在這梨樹林裡享受享受。如花許多從她師父那拐到的好東西,都是在這種時候敲到的。所以從這方面就能看出如花如今在這方面的技藝也算頗有小成了。

在場的衆人也被她這華麗的技巧吸引了,一時間除了春風吹過梨花發出的沙沙聲響,就只留下茶水在各個茶具間流動地聲音。不一會,周遭除了梨花的清香外又滲入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的茶香。待如花將扣好的茶盞奉到在坐的人手中,纔回到自己的坐上。

“嗯。妹妹,這是什麼茶?好香啊!”葉雲峻聞着如花放到自己手中的茶盞問道。

一時間所有目光都在注視着她,顯然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如花微笑將自己手中茶盞裡倒扣地聞香杯揭開,將聞香杯湊近鼻端嗅了嗅,又啜了一口清亮的茶湯才道:“這是人家從南疆帶來的今年新明前新出的茶,也沒有說個名字。”

其實如花喝出來這回**師兄給她帶地是前世的明前鐵觀音,只是知道這裡這種茶有沒有其他名字。大家也學着如花的樣子飲下了手中的茶,那股獨特的蘭香味讓桌上的幾人回味不已。

“葉夫人真是好福氣呢,如花小姐不但品貌出衆。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一手好茶藝。”鄭氏將飲盡的茶盞放到青石桌上,又再看了如花一眼道。

“哪裡,說到神氣楚夫人才是有福氣的。這京裡誰人不知道楚夫人膝下不但有一對可愛的雙胞公子,更有淑甜這麼一位端莊地小姐。淑甜可比我家如花要懂事多了。”

鄭氏看了一眼美人兒孃親。沒有在她臉上發現異常。這才道:“夫人過講了,夫人想來不清楚吧。淑甜這幾年並沒有讓我教養,而是讓祖母親自帶在自個兒身邊呢。”

“祖母疼親孫女兒也是常事,像我們家花兒要不是要在這山上養病在蕪州府裡邊也是由她祖母教養地呢。”美人兒孃親道。

“好了,我這人最是心直,有什麼說什麼。”鄭氏道:“葉夫人特地請我來這一趟想必不只是請我賞花喝茶吧。”

戲碼來了。如花心想鄭氏這話沒錯,早些說了自己也可以早些下山。她可不願意將這大好的春光浪費在與人應酬這些事上。

“其實是我婆婆,聽人說起你家淑甜品貌出衆又極有大家風範,與我們家雲嶸又剛好年紀相當。便有心將她娶進我們家做雲嶸地媳婦。”美人兒孃親仍是一副不溫不火的樣子:“只是不知道你這做孃的意思。才讓我來探探你的意見。”

美人兒孃親的開門見山並沒有讓鄭氏露出驚訝的表情。反面鄭氏只是一笑道:“我說呢,原來是這麼回事啊。嗯。你們家的雲嶸公子上回進京去我們府裡給我公公婆婆請安時我也有見到。的確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材。”

“小姐,你……”一直立在鄭氏身旁的那個嬤嬤一聽鄭氏的話,便想插言提醒,只是話纔開了個頭便讓鄭氏攔住了。

“嬤嬤不必多言。”她攔下那個嬤嬤的話後,又轉臉向美人兒孃親道:“本來葉家與我靖國公府是世代姻親,如今要是能再親上加親固然是件好事。按說我應該是一口應承下來的。”

說着頓了頓,像是考慮怎麼開口一樣。看她的樣子,在坐的人都知道她還有後話。這件事只怕沒有開始想像中地那麼容易。

“只是這件事我現在不能答應。”鄭氏又接着道:“其實淑甜地親事他父親上月也與我提過,說是尚家那邊早已與他提過親。說是過了這幾日便使人來下聘。我夫君也初步應下了。只是你也知道,這種事只要一天沒有下訂就不好向外說道,所以這纔沒有人知道。雖然正式的文定還沒有下,但既然夫君已經應下了尚家,那我也就斷不能再將姑娘許給葉家了不是。”

鄭氏的話讓葉家人都愣住了,尚家上個月就提過親了?她父親也答應了?那國公夫人送到蕪州的信又算是個什麼事?看先前楚淑甜的表現也不像知道有尚家這門親事。卻對她祖母有意將她嫁入葉家有些知情。雖然心下疑惑很多,不過美人兒孃親很快便回過神,仍用那溫柔的聲音道:“原來是這麼回事。看來是我家雲嶸沒有這個福氣,不能娶淑甜這麼個妻子。夫人也不用將此事放在心上,誰讓我們來晚一步呢。”

鄭氏聽了美人兒孃親地話道:“哪裡,這姻緣姻緣不就是講個緣字麼。是我們家淑甜沒有這個福氣嫁入葉家呢。”

美人兒孃親只是淡笑不語,讓如花爲大家添上最後一道茶。

飲過茶後鄭氏將白玉質的瓷茶盞輕放在石桌上,起身道:“好了。茶也品過了,花也賞過了。我就先行告辭,不再耽擱葉夫人的時間了。”

美人兒孃親也帶着葉雲峻與如花起身送客,如花眼見鄭氏主僕就將離去,實在忍不住好奇問了一句:“不知道表舅母能否告知是尚家的哪位哥哥這般的有福氣,能娶到淑甜表姐爲妻?”

如花的問題讓鄭氏停下了離開的腳步,回過身有些猶豫道:“本來我們國公府與葉府是一直是通家之好,這回爲先應承了尚家而不能與貴府結親我們也很遺憾。對貴府也確實應該有所交待,只是事情有點複雜。今日告訴夫人想必貴府也不會外傳吧。”

美人兒孃親本就覺得今天這件事有點不大對,不過她對楚淑甜能做成爲自己的長媳並不真地怎麼在意,所以剛剛纔也沒有問訂的到底是尚家的哪位公子。可現在聽鄭氏說得這般的鄭重也有些好奇起來。

鄭氏見美人兒孃親點了點頭,便道:“聽我夫君的意思。這親事是尚家現任家主親自提的。我夫君也基本上答應了與尚家聯姻之事。不過在人選上卻有點小小的分岐。尚家的意思是想淑甜嫁與家主的嫡長孫尚楚賢,而我夫君則看中了時任吳王侍讀地尚楚歌。”

聽到這兩個名選,葉家的人都有些表情奇怪。在送到鄭氏後美人兒孃親和葉雲峻又回到青石凳上,如花招呼紅蕊將茶具收拾好。

“娘,沒想到與大哥爭淑甜表姐的會有楚歌哥哥一份。感覺好奇怪哦。”葉雲峻實在憋不住了說道。

“是啊,沒想到靖國公府這樣看重楚歌。”美人兒孃親的心思倒不在尚家地人選上。對她來說楚淑甜雖然也很好,但她對兒子的親事也有自己的想法。今天來向鄭氏問親也完全是因爲接到了婆婆的指派,這親事沒有結成她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

一旁的如花到是感嘆頗多,這些權貴世家間的聯姻就是這樣**裸。他們需要的只是這種聯盟性質關係。結成這種關係的人能否幸福根本不重要。甚至結成這種關係地人是誰也並不重要。如花在心中冷笑,她還記得尚楚賢在京城是個出了名行爲不儉地紈絝子弟。楚淑甜要真嫁給了他可真是糟糕透頂。相形之下若能嫁與尚楚歌就能好得多了,至少與嫁給她大哥差不多吧。想起了尚楚歌,如花總會想起他看向自己時那清冷的眼睛中彷彿洞悉一切地目光……

呃,淑甜表姐嫁與他真的好嗎?

題外:這兩天皮膚有點過敏,吃了撲爾敏這種超級犯困的藥。一真糊里糊塗的特犯困,這一章感覺碼得特困難。今天就這一章了,先去睡覺。

明天繼續啊。

第一九一節第17節 赴宴第12節 對策第23節 月神第133節 探病(下)第55節 不甘第98節 交待第116節 祖父(下)第2節 下山第66節 出頭第48 安心第8節 貴妃第30節 曇香第一o二節 秦園中第40節 教訓第一八二節第32節 姐妹第9節 天倫第150節 故事(下)第20節 受驚第2節 下山第一六二節第50節 除蠱第一六二節第169節 簡單第10節 書房第175節 瑣事(上)第135節 各思第167節 故人(下)第1節 所學第27節 同桌第一八六節第63節 春會(中)第61節 決定第88節 報酬(上)第140節 過渡第15節 偶遇第60節 消息第10節 書房第40節 教訓第97 交待(上)第51節 新衣第一七三節第30節 補品第一七八節第64節 春會(下)第121節 資料第137節 席散(上)第42節 淑女第二0三節第45節 祺玉(中)第二00節第145節 禮物第14節 逛街第21節 景瑜(下)第二0一節第一九三節第一o二節 秦園中第143節 閒話第18節 王妃第53節 祺玉(下)第137節 席散(上)第16節 請宴第134節 我的第14節 逛街第34節 女院(上)第三十七 了紅蕊第128節 靈堂(上)第123節 茶莊(中)第45節 祺玉(中)第21節 景瑜(下)第136節 插曲第2節 下山第140節 過渡第156節 意外(上)第106節 計劃(上)第10節 堂姐(上)第99節 上門(中)第20節 景瑜(上)第177節 瑣事(下)第9節 天倫第9節 天倫第77節 危機(上)第89節 報酬(下)第3節 家人第78節 危機(中)第121節 資料第55節 不甘第190節 100月票加更第159節 有間(上)第34節 女院(上)第104節 陣中第71節 起程第25節 廟會第21節 景瑜(下)第35 消息(下)第147節 畫像第55節 不甘第165節 傳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