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親人

正在心中用前世記憶來爲懷中和田玉估價的如花,在不知不覺中被抱出了宗祠。當她晃過神來的時候發現到了一個有很多人的大花廳。

花廳很大,真的很大,起碼超過了百坪,正對着門口的位置是兩張寬大的雞翅木製的大椅子,中間放着個大茶几,上面鋪着孔雀藍的八寶暗花綢;作爲桌布。上面擺着兩隻青玉色的瓷杯。兩張椅子上坐的是兩個女人。和宗祠裡一樣,從她們兩邊一路到近門處各擺着一排孔雀藍八寶暗花綢錦墩,上面也坐着人,不過和宗祠裡清一色的男人不同,這些人有男有女,穿着色彩繽紛的各種華服,讓如花好一陣眼花。心想,乖乖,不是又來一次“三堂會審”,又要“過一次堂”吧。然後又極中精神往上座的兩尊“大神”看去.兩個女人看上去感覺年紀差一倍,不過古人講究的是地位輩份不論年齡。能在一大屋子身後都站有僕從的人中能坐到上座,想來地位輩份都不會低吧。

“曜兒(萱兒)見過老祖宗,岳母大人(母親)。請老祖宗,岳母大人(母親)安。”在如花傻看着上座的兩個人的時候,美人兒孃親和抱着如花的妖孽爹先後向左右兩位上座“大神”行過了禮。

“見過母親(婆婆),各位叔伯嬸嬸。曜兒(萱兒)請各位安。”然後又向左右邊兩邊的錦墩行禮。

“嶧兒(峰兒……)見過二叔(二伯)二嬸(二伯母),請二叔(二伯)二嬸(二伯母)安。”又上來五個年齡各異的少年給妖孽爹爹和美人兒娘新請安。

一連串的問候下來,如花只有一個念頭,好多親戚啊,以後會有多少壓歲錢啊。要人人都能像剛見的爺爺一樣大方,豈不是發大了!想到“錢途遠大”兩隻黑瞳幾乎變成了“孔方兄”的樣子,放着“金光”。手中更是緊緊的揪住了那塊白玉玉佩。

“這就是花兒吧,快抱來我瞧瞧。”坐在上座左首的那個老太太笑呵呵的對如花伸過手來。

“花兒乖,去見見老祖宗。”妖孽爹爹微笑着溫柔的將如花放到老太太腿上,想到以後的“錢途”,如花趕緊用有點含混的甜膩童音叫了聲:“老祖宗,日安。”

這不算老的老太太,一臉紅潤。穿着寶藍色的暗花雲緞常服,上邊也同樣掐着金邊,繡着些看上去有點抽象的紐形紋飾。戴着同花色訂東珠的抹額,夾着銀絲的頭髮綰了個桃花髻,上面也戴着只金鳳,不過比美人兒孃親那隻可大多了,髮髻上插了好幾支各種花色的簪子,映襯得那張看到去只有六十來歲的精緻臉龐更顯高貴。當然,在如花眼中這就是不折不扣的“財主”形象,當然要表現得乖巧可愛,要是老太太萬一一高興在身上隨便拔一樣給她,那也能小發一筆了。

沒辦法,雖然不想成主角也不想做龍套,但如花同志從上一世的經驗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韋小寶大神說過的:“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她小女子不可一日無錢。有錢不一定活得自在,但沒錢一定活得痛苦。

“親家母,您看看我這乖重孫女多可愛。萱兒倒底是你們定國公府出來的,看,一個這麼小的孩子都能教得這麼好。”老太太連忙向上座的另一位太太獻寶。

那位一看就是穿着命婦定服的太太也伸出手指,在如花的臉上截了截道:“哪裡,萱兒還年輕,很多地方還不懂,還要老太太、親家母和在坐的各位多多提點,多多幫襯。”

大家連聲謙稱不敢。本來如花還想看看這外婆的打扮。可是卻發現這位剛見面的外婆臉上雖帶着笑,但看着她的一雙眼睛卻滲着寒光。不覺背上一寒不敢再看,連忙低下眼簾,專心開始啃手指頭。

“你們也抱抱看,”老太太又把如花遞給另一邊剛走到她身邊的二兒媳,也就是如花同志的親奶奶。“生得真像她爹,也就是像你。”

“呵呵,那我倒要瞧仔細了。”一個女版的爹爹映入如花的眼簾,口水又順着微張的嘴角流了出來。

賣羔的,以前就想妖孽爹爹是爲男子都那樣風華絕代,要是個女子絕對是禍國殃民的。如今終於見識了。果然,那樣的兒子也只能是由這樣的娘來生。難怪剛纔在宗祠裡見過的爺爺雖然也算是長得不錯的,但說能生妖孽爹爹那樣容貌的兒子還是有點勉強的。

看着眼前這看上去四十多歲的風韻猶存的奶奶,如花再沒有興趣看其他在坐的各位親戚長得是圓是扁。連例行“估價”事業都忘記了。

後來才知道她這傾國傾城的奶奶,當年是大魏第一美人。要不是有皇家不得與四大國公府聯姻,四大國公府亦不可相互聯姻的太祖遺訓,這出身靖國公府楚家的奶奶早就入主中宮或是嫁入其他國公府了。

基因這東西就是神奇啊,難怪大富之家幾代後難有醜人,大富之家娶美人兒,幾代遺傳下來,估計那長得醜點的纔是基因突變。

“花兒要真長得像我總不會像曜兒一樣,老是埋怨我吧。”一支手抱着如花,一支手撫上她的頭,笑着說。

雖然如花自己也清楚,一個才一歲的孩子,臉還沒長開,怎麼可能看出長得好不好看。但聽到以後能長得像這位美麗得不可方物的奶奶,還是不可抑制的呵呵傻笑。僅管說是紅顏美人多薄命,也許願要低調做人,悶頭髮財,但做過一輩子容貌平庸的女子,這一世要真能有如廝美貌,還是忍不住要虛榮一下。

“秋容,讓他們把桌子擡進來。”老太君拿起一邊的青玉瓷杯啜了口茶,對一邊的僕婦吩咐到,“時辰要到了吧。”

那名六十歲左右的僕婦,欠了欠身,應了聲是,退到了偏廳。不一會,就有許多男僕在花廳的正中支起了一張大桌子,又在上面鋪上一層紅色繡花檯布。然後那個名叫秋容的嬤嬤,又在跟在他們身後進來的幾個丫環手中的的托盤中取出很多小東西放在桌上。邊是那羣親戚的女人,也開始吩咐身後的丫環,一時間整個花廳人語不斷。

抱着她的奶奶也走向桌邊,如花一早聽到聲響就開始向這邊看,直到走近,纔看清楚。

桌上擺着筆墨、書籍、古琴、玉笛、金銀錁子、算盤、糕點、針線、胭脂、鏟勺等各色小東西。

如花心道,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抓週!

第22節 回府第28節 驚鴻第一九二節第32節 伏擊第86節 出診(中)第147節 畫像第54節 柚兒第25節 老道第一七三節第一o二節 秦園中第118節 理事第141節 商量第114節 出手第68節 劫持(上)第61節 決定第112節 瘋狂(上)第27節 偶遇第139節 影響第171節 酒樓(中)第8節 貴妃第104節 陣中第130節 賓客第22節 煎熬第二00節第19節 落水第二00節第84節 開解第一八0節第38節 舊事第42節 反思第134節 我的第18節 王妃第171節 酒樓(下)第146節 花簪第177節 瑣事(下)第144節 生辰(下)第26節 偶遇第20節 受驚第164節 傳信(上)第79節 危機(下)第49節 畫兒第73節 冰語第115節 祖父(上)第一九二節第136節 插曲第159節 有間(上)第32節 伏擊第82節 親人(中)第46節 術蠱第161節 酒樓(上)第30節 曇香第45節 父女(下)第108節 名帖第108節 名帖第146節 花簪第22節 回府第18節 綠荷第5節 議親(上)第172節 病因第151節 日記(上)第10節 堂姐(上)第一o一節 秦園上第111節 側妃第92節 木盒第32節 伏擊第48 安心第96 上門(上)第143節 閒話第147節 畫像第44節 祺玉(上)第45節 祺玉(中)第117節 親事第一九二節第117節 親事第31節 傳聞第19節 舊事第166節 故人(上)第95節 再遇(下)第146節 花簪第43節 內情第3節 孃親第15節 驚寒(上)第24節 傳聞第87節 出診(下)第一六三節第108節 名帖第2節 我是如花第114節 出手第126節 嫌疑第106節 計劃(上)第19節 落水第151節 日記(上)第25節 老道第156節 意外(上)第21節 整治第29節 殿下第19節 落水第一六三節第128節 靈堂(上)第172節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