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南極的啓示

南極的啓示

2013年,我應邀去了一趟南極。搞了一輩子外交,去過五六十個國家,但從來沒有去過南極。我第一次對南極有點了解,那是在1972年至1977年,我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多次參加了聯合國海底委員會會議。阿根廷、智利靠南極近,他們與會的代表曾經向我介紹過南極的情況。南極和北極不一樣。北極沒有陸地,只有冰雪;而南極則有陸地,面積很大,有1390萬平方公里,生物和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顯然,南極對人類是十分重要的。

我這次去南極,乘坐的是“探險者”號船,主要去了南極半島。在船上,有幾位科學家向大家介紹南極的基本情況,很開眼界。我們在船上好幾次看到了不同種類的鯨魚自由自在地從船邊游過去。我們還在科學家的陪同下,9次乘坐橡皮艇登陸南極大陸,看到了企鵝、海豹、海豚和各種海鳥在那裡悠然自得地生活。

我們上岸時非常小心,陪同人員一再叮囑我們,岸上沒有廁所,我們登陸後只能看,只能拍照,但不能在那裡留下任何帶去的物品,更不能扔垃圾。我們不能從南極帶走一草一木,甚至撿一塊石頭都不行,帶走的只能是美好的回憶。我們對那裡的動物不得有任何干擾,企鵝、海豹不怕人,但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至少要保持5米的距離。

南極沒有污染,空氣好極了。那裡的景色是獨特的,也是迷人的。晴天的時候,藍天白雲,與湛藍的海水,和覆蓋白雪的山巒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

南半球與北半球的氣候是顛倒的,我們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則是夏季。南極冬季嚴寒,溫度可以降到零下五六十攝氏度,而夏季溫度可以升高到零上幾攝氏度。我這次去,適逢南極的夏季。南極半島山巒起伏,有些地方是白雪皚皚,有些地方雪化了,露出了岩石。中午,有時能看到雪崩,雪崩時,像打雷一樣,地動山搖。我們在勒梅爾海峽一處被稱爲“冰山墳墓”的地方,看到了海面上漂浮的形態各異、千姿百態的冰山。你不能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此之精妙。

去南極最深的印象是,那

裡的自然環境保護得非常好。但是,船上的科學家和學者告訴我們,20世紀前半葉,南極曾經是大國激烈爭奪的地方,有9個國家對南極洲提出了領土要求。人們在那裡對鯨魚、企鵝濫捕濫殺。我們在南極半島的“海中海”港灣,看到了當年鯨魚加工廠的廢墟。那時,捕鯨的辦法是先把鯨魚打死,然後向鯨魚體內充氣,讓它漂浮在海面上,並在鯨魚的背上插上捕獵公司的旗幟,表明鯨魚的歸屬。當年這裡海面上曾一度漂浮着4000具鯨魚的屍體,鯨魚的血把海水都染紅了,島上的鯨魚加工廠臭氣熏天。

顯然,我們今天看到的景象,與20世紀前半葉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南極洲被完好地保護了下來。出現這種局面,應當歸功於《南極條約》。1958年,經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倡議,12個國家的代表舉行了60多次會議,終於,於1959年12月1日簽訂了《南極條約》,並於1961年6月23日正式生效。重溫《南極條約》的實踐,以及後來的情況,今天的世界能夠從中獲取重要的啓示。

第一,全人類的利益是高於一切的。制定《南極條約》的時候,世界還處於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處於激烈的對抗和角逐之中。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條約的宗旨和原則明確規定:爲了全人類的利益,南極應永遠專用於和平目的,不應成爲國際紛爭的場所與目標。《南極條約》的實踐證明,全人類的利益能夠把有不同訴求的國家聯合到一起,而且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廣。《南極條約》生效後,開始有效期是30年,1991年到期後,又延長了50年。有專家認爲,《南極條約》的有效期會永遠延長下去。

今天的世界,與冷戰時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類的共同利益比過去大大增多了。冷戰時期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更有條件做到。

第二,追求和平與倡導國際合作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和平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南極條約》禁止在條約區從事任何帶有軍事性質的活動,規定南極只用於和平目的。《南極條約》簽訂以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南極始終是一片和平的

樂土。

人類的進步需要開放和國際合作,《南極條約》鼓勵各國科學家在考察中相互合作。南極是地球上未被開發、未被污染的潔淨大陸,蘊藏着無數的科學之謎和信息。各國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會有利於破解各種科學之謎,造福於全人類。條約規定,各協商國都有權到其他協商國的南極考察站上視察。這個規定,顯然對於促進國際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領土主權爭端,一時解決不了,凍結起來是一個好辦法。在《南極條約》簽訂前,不少國家都對南極大陸提出了領土訴求,相互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有的幾乎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歷史告訴我們,領土主權的爭端經常是引發戰爭的根源。《南極條約》凍結了各國的領土要求,並規定不得提出新的要求。凍結的辦法是人類智慧的表現,保證了南極的和平,這與小平同志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思想是相通的。

第四,環境保護太重要了。我是從霧霾嚴重的北京到南極去的,二者的反差太大了。北京霧霾嚴重時,空氣讓人窒息;而到了南極,你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沒有污染,空氣新鮮是多麼可貴啊!回顧工業革命以來的200多年,人類的進步是前所未有的。但毋庸諱言,工業化也帶來了嚴重的污染,人類對大自然的索取太多了,對環境的破壞太嚴重了,其後果是,人類已經並將繼續爲此付出健康與生命的代價。

隨着世界的發展,水資源的短缺正在成爲人類面臨的越來越嚴重的挑戰,而南極擁有世界70%的淡水資源。這裡的水是潔淨的,沒有受到污染。這對於我們的子孫後代來說,是多麼重要!黨中央提出,要求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追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這不僅反映了公衆的願望,而且也是人類繼續生存下去所必需的。

總之,南極的啓示是21世紀的世界所急需的,《南極條約》所指引的道路是21世紀人類所應當走的道路。這條道路,也是黨中央一再強調的,要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尋求互利共贏的道路。沿着這條道路走下去,就一定會迎來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

(本章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歐洲在中國外交棋盤上地位上升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鎮化是大課題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鎮化是大課題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營企業家組團訪歐的意義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偏激不是愛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狹隘的民族主義害人害己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綠色的召喚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與軟實力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狹隘的民族主義害人害己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鎮化是大課題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與軟實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不要狹隘地理解中國形象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營企業家組團訪歐的意義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綠色的召喚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不要狹隘地理解中國形象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重視正在崛起的非洲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坦贊鐵路的意義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對蘇聯解體的思考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鎮化是大課題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偏激不是愛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狹隘的民族主義害人害己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偏激不是愛國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狹隘的民族主義害人害己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與南亞合作的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倡議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亞洲能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嗎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